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84|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践证明DAC 换USB线也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9-12 16: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西省赣州市
考虑到usb输出的瓶颈 尝试着换了一根线,
绿色那根明显通透,声场大一圈,瞬态更好,低频更有力量。 说明数据传递的途径也会影响听感,这个可玩性就大了。
越来越玄学了, 照这个逻辑如果器材越高档提升会越明显。

1599896115585.jpg (129.59 KB, 下载次数: 87)

1599896115585.jpg
29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19: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省赣州市
大大TOM 发表于 2020-9-18 16:13
你准备做的两个步骤都能提升声音。尤其是USB卡,推荐JCAT,用外置线性电源供电。

我的解码不行。不值得在这个位置投入过多。 目前听了4499的声音  感觉是我升级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0-9-18 16: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penxiang 发表于 2020-9-18 11:37
我也准备升级5S   。下一步我准备通过转接卡,把PCIE 转USB输出 。尝试一下看有没有提升 。感觉USB这一块 ...

你准备做的两个步骤都能提升声音。尤其是USB卡,推荐JCAT,用外置线性电源供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0-9-18 14: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长沙市
大大TOM 发表于 2020-9-18 08:27
很显然您根本就没有尝试过,或者说,没有体验过不同USB线对声音的变化。要么就是木耳。

很多东西,能用科学的方式解释,就不要去用不靠谱的耳朵,尤其是开了脑放以后的耳朵。钱多人傻随便买,越贵当然脑放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11: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省赣州市
lljjdd 发表于 2020-9-18 10:24
实践证明,USB线对声音影响很大,前提是耳机、音箱素质还可以,对输入的信号较敏感。
为了尝试搭配各种USB ...

我也准备升级5S   。下一步我准备通过转接卡,把PCIE 转USB输出 。尝试一下看有没有提升 。感觉USB这一块问题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0-9-18 10: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长沙市
本帖最后由 lljjdd 于 2020-9-18 10:29 编辑

实践证明,USB线对声音影响很大,前提是耳机、音箱素质还可以,对输入的信号较敏感。
为了尝试搭配各种USB线,入了古河GT 2(镀银)、GT2 PRO(铜银合金) 、线世界 starlight7(铜镀银)、线圣珍珠(铜)、线圣CARBON(铜镀银)、欧亚德 5S (纯银)、MPS300(单晶铜镀银)、万隆1020(单晶银)、万隆 3020(单晶铜)、SOMMER 蓝水(6 n 铜)、某手工纯银等多根中低价位的USB线。
每根线声音都不同,初步规律和材质关系较大,铜的整体粗糙点;单晶铜清晰度、下潜好点;镀银的细腻点、延伸好点;纯银的三频都有提升。
和价格、品牌的关系可能不那么大。
每根线声场大小、规整度、耐听度、音染风格也很不同,同一根线搭配不同的解码器、耳机、音箱,所表现的特点也不同。
具体哪根好,哪种材质、品牌适合我的耳机和音箱系统(多套),我现在还下不了结论,还在反复对比调试中。因此也不敢再出手更高档次、更高价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0-9-18 08: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sin4423 发表于 2020-9-18 07:15
USB线如果合格,不会有区别,有病要治。

很显然您根本就没有尝试过,或者说,没有体验过不同USB线对声音的变化。要么就是木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0-9-18 07: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长沙市
USB线如果合格,不会有区别,有病要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0-9-18 00: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PCHIFI中,USB线的素质对声音影响很大。
没体验过的人,有机会借烧友的发烧USB线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0-9-17 06: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silentstil 发表于 2020-9-13 20:05
如果接个移动硬盘可以发现写入的数据用贵的线更香,我就佩服了

更香是诙谐的说法,真实事件是如果你用USB3.0外置硬盘盒来拷贝数据,传输线都用USB2.0线材来测试,不同线材传输速度是有差异的。 绝大部分解码器材还是USB2.0输入数据流,拷贝数据如果有差异,那么播放音频流时差异也会体现出来,不过现在大多数解码器都是USB异步界面,就是为了尽量提升传输准确性,减少对USB线材的依赖,尽管理论上有人信誓旦旦的说可以100%正确,但实时传播数据还做不到100%无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22: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省赣州市
这牌子 到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0-9-13 22: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音乐之贼 发表于 2020-9-12 23:31
如果已经用了PCIE-USB转接卡,USB滤波未必起正面作用吧?

矩声element h+ifi ipurifier3 绝对负效果 这俩只能用一个 一起用中频削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0-9-13 21: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明显有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0-9-13 20: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烧嘛,贵就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0-9-13 20: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疆乌鲁木齐市
如果接个移动硬盘可以发现写入的数据用贵的线更香,我就佩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17: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省赣州市
音乐之贼 发表于 2020-9-12 23:29
绿色那根是欧亚德D+CLASS B线基吧?  入门线材欧亚德和古河的2根线还是可以的。最好买原厂线,接插件更有保 ...

对,这个才入门?难道上千一米的线能强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0-9-12 23: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法国
penxiang 发表于 2020-9-12 19:51
玩不起成品线, 我都自己做的

自己做的就应该能讲的清楚好在哪里,而不是靠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0-9-12 23: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本帖最后由 任任任 于 2020-9-12 23:40 编辑
音乐之贼 发表于 2020-9-12 23:31
如果已经用了PCIE-USB转接卡,USB滤波未必起正面作用吧?

不太清楚,就像廉价的电源滤波在家里电还不错的情况下基本只剩副作用,这些东西还是要适当地加。我的理解中多数人应该是直接插电脑罢,这种情况加一下小玩意还是很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0-9-12 23: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任任任 发表于 2020-9-12 16:34
usb线从来都不是玄学,门槛也并不高。如果是普通的pchifi建议适当加usb处理器/滤波/重整,性价比很高

如果已经用了PCIE-USB转接卡,USB滤波未必起正面作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0-9-12 23: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绿色那根是欧亚德D+CLASS B线基吧?  入门线材欧亚德和古河的2根线还是可以的。最好买原厂线,接插件更有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31 12: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