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520|回复: 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这半年多来的发烧经历,兼谈HD800的平价搭配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20 16: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本帖最后由 netsmaster 于 2021-3-20 16:46 编辑

本人从06-07年开始接触大耳,中间断断续续经历了几次发烧和退烧,但都是小打小闹。直到去年下半年开始重新入烧,而且是个人史上烧的最严重的一次,想想好歹也总结一下,说不定对大家有用。
记得06-07年那会儿旗舰大耳还是600/650/701/880这几个,烧友推荐的dac是进口的3小强,甩小二耳放作为异军凸起的新秀在当时很出风头。在一次深圳的聚会上也现场听过一下,不过我不太感冒那种力量型的音色。反倒是更喜欢一位香港烧友带来的茶花女diy耳放,不过这耳放现在已经失传了。我当时把600、701和880都买齐了,解码是家电论坛买的diy土炮,耳放是成都黑嗓子的胆机。
15年买了一套hexi的解码和彩虹耳放配T1一代,玩了半年退烧什么都没留。
19年重新入烧,买过山灵h1.2s、A281、享声P1、DA004、UD505、HD600、he560、阿米罗、DT1990、K812等等,最后用GD02加HD650退烧了。
以上经历基本是瞎玩,所以就一笔带过了。
20年下半年戒掉了游戏,空闲时间比较多,于是再次发烧,而本次发烧分为上下两个阶段,分界线则是HD800。


先声明一下:我的主要听音需求是古典乐,所以系统也是按古典乐听感来评价和搭建的,所有结论和经验并不能推而广之。再加听音观是很个人的东西,所以难免和别人的观点有冲突,不喜请勿喷。
另外我的设备几乎全部是买二手(除了线材),所以价值评价也是基于二手价格来的,请各位大佬知悉。


本次入烧一开始就先借鉴了19年的“成功”经验,从享声P1和K812开始,解码选了比较热门的gdx2,usb直接接电脑。听着听着,慢慢觉得k812素质不错但好像欠缺了点吸引我的东西,于是想起了当年的T1 st,立马闲鱼收来,果然很不错。T1 st素质不如812,但是乐感更好,声场不大但是规整,调音有拜亚特色,是个很均衡耳机。
然后入了觉聆J18数播,音质比PC好不少,主要体现在声音结项、密度、安定感等方面。为了桌面和谐,耳放换成了高登新出的隐士,模拟线用了sommer太阳神,这套搭配还不错,一度让我觉得可以退烧了。但是........去年的股市行情就像一剂春药,让我的心蠢蠢欲动,试试现役旗舰呗?
考虑到我主听古典,选择范围主要就集中在了拜亚和森海,HD800s说来就来,随之而来的却是失望。在当时的系统下,800s的听感是不如T1 st的,乐器的结项很大,而且比较密集,和T1那种精致的声场布局差别很大,一时难以适应,虽然素质更高,但没过几天就把800s出掉了。
同时期,我还买入了美版he560、ananda等耳机作为参考,在T1 st面前,只有he560留了下来。然后为了更进一步提升T1和he560,耳放升级为了gax evo。不得不说,推开和没推开的he560完全是两副耳机,原来我以为享声P1已经把he560推开了,但是和evo比还是有明显差距。evo下的he560声场横向很宽,气势磅礴,平板耳机特有的低频氛围感表现充分,素质和T1差不多,但总体应该是超越了。
手贱卖掉了T1 st,然后没多久就后悔了,那种精致感真是难以忘怀。于是又买了个T1 2nd,但是这货和1代比调音差别很大。试了各种办法,换了1代和880耳罩,也换了双子座和黑参考耳机线,虽然有改善,但仍然找不回1代的那种感觉,所以后来也卖掉了。
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又想起了800s,第二次买了回来。在evo下,800s声场明显打开了,听古典大编制曲目有一定优势,暂时成为主力。
前前后后总共又买了不同版本的3个hd600、2个hd650、250欧和600欧dt880各1个、600欧hd990、k702,和新旗舰比这些耳机确实廉颇老矣,只留下了一个收藏成色的银盒HD650。
在这段时期内,也开始了线材和保险丝的折腾,这是以前没有涉足的领域。因为论坛上争议比较大,所以一开始只买了3条声韵100多的4N紫铜电源线,还有声韵的红色和黑色保险丝,保险丝带来的提升比电源线要明显。耳放换了evo以后,想着尝试下贵点的电源线,在网上也做了些功课,先后购入了范登豪小主流、MPS M7ii。这两根线材无论是解析、声场、动态、背景等等各方面实实在在的是比机线要好,其中M7ii提升最明显:声场大、解析高、动态强、能量感充沛,毫不夸张的说有换耳放的感觉。因为这条线的优异表现,又购入了MPS品牌适合音源的M3电源线给数播使用。
发烧路走到这里本该差不多结束了,然而某天闲鱼上大耳君突然挂出了一副成色近全新的HD800,于是折腾进入了下半场。
前面说过,我主要听古典音乐,其中交响乐比例不低,HD800又是传说中的古典大编制神器。难得遇到让我满意的成色,虽然编号已经是4w多,但犹豫了几分钟后还是拿下了。顺便说下,根据我玩过的几个T1 st得出的经验,编号前后带来的音色变化不如耳罩和振膜老化带来的变化大,所以我优先考虑耳机的成色而不是编号。
800到手只听了半个小时,800s就装箱挂上了闲鱼。800的到来对我的系统是一次挑战,hd800在evo、M7ii共同带来的超大声场下,出现了别人经常提到的假大空现象,现在已经知道问题是在音源。但gdx2和其它耳机配合没有出现过这个问题,所以我错误的把M7ii卖掉了,换了根声场小一圈的高芬85025,但问题没有根治。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论坛申请试听的一个非常小众的R2R解码器-MUSICIAN PEGASUS飞马座。 这是我听过的第一台R2R解码,和gdx2对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声音密度非常高,乐器形体感极强,这让我意识到系统的短板可能出在了解码器上。
记得过年那几天,有几位大佬分享了自己的HD800/800s配置,基本上都是1w多的数播,2-3w的解码和2w左右的耳放,单根两三千的电源线,全是进口货。很羡慕,但自己舍不得投入那么多,所以还是国产里面找。加上桌面体积空间的考虑,歌诗德的A22和x26p成为了首选,按理x26p应该更适合古典乐,但是新品不好收二手。闲鱼蹲了几天入手一台A22,顺便再来台A18做对比。事实证明A22和800搭配不错,和gdx2比,A22素质更好,声场高度更高,乐器距离较近,于是填满了声场。顺便说一下,gdx2并非全面落败,高登的调音确实是下了功夫的,人声不是那种贴耳的类型,歌手站位刚刚好,齿音控制的也比较好,听爵士、流行音乐更有味道。乐器的位置比较靠后,配合大多数耳机声场显的更大,和T1 st搭配比A22更好听。
最后再说说线材上两个意外发现:
模拟线先从diy的太阳神换到了sommer原装的蓝水。后来做了些功课,抱着试试的心态入了人生第一对hifi信号线---欧亚德的tunami,这条线彻底打破了我心中sommer的性价比神话,价格比蓝水便宜,音染极小,素质却是更高一级的存在。总结来说,sommer的太阳神和黑参考在6-700这个位置是有性价比的,再往上就不用考虑sommer了。蓝水的音染其实比较重,已经不像专业线了。
三条电源线听了一段时间,试过交换位置进行搭配,发现范登豪的小主流也是偏味道型的线材,想着是不是换一根素质向的线材会和800更搭配。考虑过高芬86015和蓝水240,但潜意识里觉得之前卖掉的M7ii似乎更合适。恰好和之前买我M7ii的兄弟交流了下,他用M7ii对比了自己的蓝水240后留下了M7ii,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心。因为闲鱼没有价格合适的,便问了下淘宝全新的,结果又有了一个新发现。牧风的PW900和MPS M7ii的单晶铜线基出于同一家台湾公司,根据牧风客服的说法,他们增加了一些导体,但是看结构图我感觉是完全一样的。因为是新品牌,牧风配置的插头用料感觉更好,编织网也更好看一些,再加上客服给了个极有诱惑力的价格,而且可以试听,7天无理由退货,买一条试试吧。PW900接上evo,85025换到A22,素质提高的同时还很耐听,孤陋寡闻的我目前感觉很满意。
这套系统下的HD800让我印象最深的有2点:
一是声音的透明度极高,犹如身临其境,临场感极强。
二是声场大,解析素质极高,交响乐中的齐奏高潮部分,各乐器声部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游刃有余。相比之下800s和T1 st都是有点hufi了。
要说不足也是有的,听钢琴、小提琴独奏、二重奏和一些小编制乐曲的时候,相比T1 st缺少点灵动感,所以我又把T1 st买回来了.......
因为投入有限,更高端的耳机和器材还没有财力或者精力去尝试,仅以HD800为中心,用比较少的钱搭配出了一套让自己满意的系统,分享出来给有同样需求的烧友参考吧。
墙插:荷宝5362
数播:觉聆J18、MPS M3电源线、lindy gold HDMI线、外接机械硬盘盒(实测音质优于固态硬盘)
解码:歌诗德A22、高芬85025电源线(86015更好),欧亚德 TUNAMI TERZO XX V2单结晶铜 平衡线,lindy crome usb线
耳放:高登EVO、牧风PW900电源线
以上全套一共花费1.7w,墙插、J18和6根线买的全新,其余都是二手。大件上,解码后续有机会还打算尝试下x26p和dk,万元内石机耳放应该没有能比evo提升很大的了,胆机因为不了解所以一直不敢下手。

温馨提示:器材和线材都不是越贵越好,多花时间搭配,自己耳朵收货最重要。








73
发表于 2021-8-21 09: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省景德镇市
hdvd800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1-8-21 09: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省景德镇市
楼主的器材还在用过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1-5-6 23: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1-3-25 15: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顺便说下,根据我玩过的几个T1 st得出的经验,编号前后带来的音色变化不如耳罩和振膜老化带来的变化大,所以我优先考虑耳机的成色而不是编号。”

这一段和楼主有同感,前一阵因为读了帖子好奇,开始做T1一代的功课,翻了很多帖子,搜集了很多图片,又借了一只耳机,还拆了之前没开封的收藏品。

结合平时听的T1 7xxx,借朋友的T1 16xxx,当年收藏的T1 22xxx三支一代耳机的听感,都是原线未改造的情况下,相同系统相同音乐确实是有差别,但差别很小。
整体声音风格是基本一致的,这些微小差别只在某些录音中(如录音不够好或码率较低的人声),使用较大音量下,才能感受到。
感受到的差别不是一个有一个没有,而是一个强一些一个弱一些。

通过读帖子和自行测试,发现了两个规律:
一个是,从读到的资料和我自己的测试结果看,都是编号小的声音更柔和,编号大的声音偏硬;
一个是,7xxx和16xxx两个听的多的耳机差异很小,基本不太听得出明显差别,22xxx这个刚开封的耳机,和前两个比,声音有一些差异,如大音量下某些泛音有“机械感”,但也是很细微的差异。

基于以上信息,得到的推断是:
与其说声音差异是版本不同导致,不如说是由于老化时间导致的声音不一致的可能性更大些。

新旧耳机在工艺上确实存在一些差异,7xxx头梁卡扣是金属的,22xxx头梁卡扣是塑料的,手感不一样,再往前编号有丝带头梁等等,不过这些对声音基本没影响。
腔体的变化,对声音是会有影响的,不过我测的三支耳机,腔体可见部分没什么差别,包括单元前的障板,和单元旁的反射板,框架形状、材质、手感、弹性基本一致。
更老的腔体,有2xxx号前的,非同心圆障板。
更新的腔体,有25xxx号的T1一代,障板及反射板和T1二代是一样的。
这两处腔体差异大概率对声音是会有直接影响的,但我手上没有。
再有就是振膜版本的变化,这个咱不了解厂家的生产工艺迭代时间点,也不想拆手上的耳机,只能继续好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21-3-25 12: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本帖最后由 netsmaster 于 2021-3-25 12:27 编辑
mvw 发表于 2021-3-25 06:36
帮顶,好帖,不过要提示其他人一下,如果你没有hd800或s,想买,考虑二手800是不错的。如果已经有s,换800 ...

前面赞同,但我觉得650和800那是差了两个级别了。不过前端如果不愿意投入的话,那650还是更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1-3-25 06: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本帖最后由 mvw 于 2021-3-25 06:38 编辑

帮顶,好帖,不过要提示其他人一下,如果你没有hd800或s,想买,考虑二手800是不错的。如果已经有s,换800是没有必要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s有s的特点,二者高下之间容不了一次折腾。另外还是想强调hd800相对于hd650没有本质上的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1-3-24 21: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
欧亚德 好象都用的是 102SSC导体 ,我用它做耳机线 很通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21-3-24 16: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梅州市
M.X 发表于 2021-3-24 15:40
800s结相比800大很多吗?

是的,声场小了,自然显得结项大。听感也因人而异,最好自己试听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1-3-24 15: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
800s结相比800大很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1-3-24 14: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很感谢楼主的分享。因为最近在动心思不用电脑作为转盘,想用数播,想请教下楼主,当时为什么会挑选爵聆作为转盘?我在纠结爵聆J18,HX500,CX100,再高就是国外的数播了,拿不定主意,我的解码耳放是HDV820,耳机HD600,听古典和OST为主。爵聆吸引我的是可以USB输出,但HX500论坛人气很高,CX100感觉也有性价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1-3-24 12: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福州市
全看完了,HD800让人印象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21-3-22 07: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咕噜咕噜毛 发表于 2021-3-21 22:07
楼主好,听流行加小编织,是不是gdx2+t1一代可以了

你好,gdx2作为解码搭配t1足够了,但是最好配独立耳放,否则单端口不能把t1推饱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21-3-21 22: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台州市
楼主好,听流行加小编织,是不是gdx2+t1一代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1-3-21 20: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感谢楼主的真诚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1-3-21 18: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保加利亚
很真诚的分享,拜读了。楼主想不想试试ZMF Verite?还未试过EVO的搭配,挺好奇反馈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1-3-21 08: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西城区
hd800搭配高登家的琥珀2和蓝宝石2不错,当初这两个产品就是为了hd800调音和设计的,800换平衡黑神线适用于这套系统,音源用cd还是数播都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1-3-21 08: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sommer、高芬这种买散线自己做就行了,没必要买成品线,性价比大打折扣,只不过插头的选择需要自己摸索,搭配很重要,像kaiser794这种声音比较薄的插尾就不适合蓝水2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1-3-21 07: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支持分享,学习了。我身边也有烧友卖了800S入了8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1-3-21 07: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netsmaster 发表于 2021-3-21 07:18
这个不好量化呀,不过从价格你就能看出是两个级别了。简单说,如果只是随便听听口水歌,a18性价比高。对 ...

好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5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