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失眠翻10多年前的MSN记录,突然想和各位聊聊困惑了骚友好多年的 “声音色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2-2-25 0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女人的选择 于 2022-2-25 10:30 编辑





好久不见了,各位朋友,新年好。



今晚从朋友家回来就已经快凌晨1点了,欲小酌然厨房已经不再温度,妻子也已睡去。打开计算机,旮旯角落中翻阅着一张张旧照片,突然发现十多年的自己竟然如此的细心,竟然还保留着当年MSN的很多聊天记录。。。。。这段是和这个妹子的。。。那段是和那个兄弟的。。。而今细细数来,错过的人生又起止三生三世。。。。。。如果生命能用色彩去妆点,那青春的记忆一定是缤纷的。


而我进论坛之时,恰逢斑斓之时。当年各大品牌的自我个性之追逐,油墨重彩的挥洒,一直存于我心深处,而今再提起声音的色彩。。。却被反问 “声音有色彩么?“  ”这是玄学么?“  或曰: ”老烧就是矫情“ ”可能耳朵不行了吧,靠灵魂YY ”   。。。。。


只可惜我没法将这一切如解一道数学题目一般的结论于人。 音乐,绘画,文学,美食。。。给予人类的感受,并非一道写在白板上有着众所皆知答案的题目,而更加是那吹进教室的那一阵百里香,我们嗅到它时那相互心领神会的一笑。所有艺术都是相通的,绘画如此,音乐也如此,绘画有缤纷的,音乐同样富有,就像一个交响乐队用不同音色的乐器组织成巨幅的杰作一般, 每一把器乐的音色都是无可替代的,因为它们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泛音。就像每一个女孩子说话的声音,都是特性各异,色彩丰富。


而HIFI。。。。就是一个注重于模拟各种器乐人声泛音的系统,泛音模拟的越好,这个系统就越像真,越鲜活,越能打动心灵。因此,突然想问一个问题,一套器材的关键真的在于那些指标么? 可能是,但也可能根本不是。因为真实乐器的泛音是器材最大的一个难点。。。况且真实器乐的密度泛音质感的扩散范围是非常巨大的,某小区有人在屋子里弹钢琴,你很可能进小区就略略而闻了。。。(换成喇叭,可能就忽略了),这就是为何在宾馆形式的音响展会上,好的器材出声,可能你都不用踏进房间,就能体会到了。


单元的材料,阻尼网的选择,腔体的材料(也可以参考铁三角的老木碗系列,还有歌德的一些木桶,音箱则是更要加入房间的装修及吸音材料等来左右),前端的材料传导保真度及材料的个性化,设计师对于音乐音色的渲染和理解,甚至有的放矢的夸张,无不影响我们最后的听感。。。


最近在和不少朋友的交流中,发现一件非常悲哀的事儿, 不止一个朋友(包括有商家)和我说HIFI已死的话语。无论是出于任何因由,这都表达了其内心对于HIFI这个产业的逐渐失望和冷淡。


当然我相信HIFI肯定是不会死的,但声音能不能百花争艳,再度斑斓。。。。就不得而知了。




1
发表于 2022-2-25 04: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沙发坐了
不同品牌的钢琴,小提琴,古筝,琵琶,等等乐器的音色也是各异,有上下之分
回到hifi,不同的录音的品牌,录音师,录音场地,混音师对于音乐审美的品味也各有不同,反应到听音中不光是声音的形体形状,更多的还是在于色彩韵味的不同
hifi应该是更丰富多彩的,这样的hifi才是有趣的,令人流连忘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7 14: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