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eterchen556 于 2023-6-19 23:32 编辑
书接上回,也许是中文互联网首篇天龙110周年西装套推平板耳机的心得帖子
先交代下4月份搭建系统的配置: CD机:天龙DCD-A110(高芬86215电源线配瓦特5266i/320i头尾,2.5平方专线,audio replas 2ru插座) ↓RCA信号线:高芬11301配KLE铜插头 功放:天龙PMA-A110(高芬85015电源线配瓦特5266i/320i头尾,4平方专线,瓦特381evo镀铑插座) ↓NAN线 耳机:NAN7平板耳机(原线+皮布结合耳罩)
当前距离上一篇搭建新系统的帖子发出已经过去近两个月了,当初美美哒的我也逐渐冷静下来,分辨出了系统中那些不太美妙的声音,主要体现在声音偏冷偏硬,泛音不足。分析原因,天龙西装套声音本就偏素,加上nan7本来混响就不多,最重要的,我的线材全是高芬!高芬线材的口碑大家也了解,理所当然地,我把锅扣到了高芬头上,那么就把高芬线材祛除呗!
第一步,功放电源线换成LUXMAN JPA15000,这条线是力士自家的功放配线,千把块钱,定位就是靠谱的机线,很适合我这样预算不足的选手。到手第一感觉大厂就是大厂,包装一点不含糊,线身插头细部都很细致。这个线的插头是两脚插,没有地线的,插尾却是三孔插,兼容各类IEC插尾。声音嘛,一换上明显感觉声音润了一些,毛刺少了,泛音也有了,但要说改变多明显,其实没那么明显,但确实是能感知的改变。综上,值。 第二步,RCA信号线换成VDH D102 1.5m,之所以换这个线是因为之前被安利过,前几天纠结换啥线的时候碰巧在鱼上刷到,价格不错就直接冲了。没想到啊没想到,换信号线是改善最大的。声音毛刺大幅减少,结象变好了,定位更精准了,低频下潜也好了一些。我自己分析,之所以换信号线改善这样大,可能是因为我之前那条11301是我自己焊接的。综上,值! 第三步,CD机电源线换成欧亚德VONDITA X。这条线最近“红”得发紫,让我花四千去买一条我是真舍不得,于是就找朋友白嫖了一条,他是买的散线自己diy的,配古河FI-11头尾。收到货插上一听,不太妙,第一感受高频挺华丽啊,听小提琴蛮好,后面仔细听感觉声音更精致了,低频有些收紧了,我用vdh和洗发水线调出来的温润一去不复返了,我盲猜一波,可能是古河头尾跟2ru墙插有些属性叠加了,都是霓虹那股子精细柔顺紧致的味儿。综上,VONDITA不适合我,幸亏这回是白嫖。 第四步,给nan7换上新发布的1266耳罩。这其实算是个小插曲,偶然看到群里新耳罩发售的消息,就订了一个。我没听过1266,所以没get到这耳罩为啥要起这么个名字,我感觉就是个内部空间比较大的羊皮耳罩吧,前薄后厚,倾斜角度做得比原装皮布结合耳罩明显大一些。剧作者说这耳罩能改善nan7混响少的倾向,实际听起来就感觉泛音多了,声音好像变慢了一点,总体感觉不错,相比原来的声音没有啥打折扣的,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第五步,CD机电源线换线失败一次之后,我陷入纠结,一次花万把块弄条银彩880p之类的线等于割我的肉放我的血,心疼死,那干脆转移目标,搞搞避震吧。借着618活动在歌德总代家入手一块TIGLON DR20E避震板,相比于自家期间tmb300,这板子有个特点就是带一条地线,相当于买板子送地盒了,这种白嫖的乐趣最能吸引人。接入系统后第一感觉,钢琴声音更凝聚了,更生动了(这句话很有可能是脑放,新器材到了大都觉得好听,别当真)。板子静置72小时之后再听,还好,初听时的改善还在,不光是钢琴,提琴的声音也显得更加华丽,感觉两端延伸好像变强了一点,不同乐器的前后层次也交待得更明白了。上面说的都是用熟悉的曲子静下心来听然后感受到的差别,如果大大咧咧坐下直接听的话,更多地是感觉声音更接近理想状态了一点点,并不会觉得天差地别。综上,值。 再写一小段关于电处的吧,相信不少烧友和我一样,由于不懂电路知识,对隔离牛、再生电影等设备的功用、局限一知半解,再加上大厂出品的电处往往价值不菲,所以迟迟不敢购入相关的电处理设备。于是我换了个思路,衡量收益与付出。假设我花2000块买了个国产口碑好的隔离牛,总线得买吧、隔离牛的插座得换好点的吧、隔离牛的保险丝得换个hifi级别的吧、隔离牛也挺吃避震的要不再买块板子、、、这中间的种种投入实在太多太杂,带来无尽的精神负担,所以我选择开摆,毕竟多个香炉多个鬼嘛。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