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232|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码率什么的都滚出音乐欣赏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7-30 14: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听一个曲子要看看是不是96k,还是192k
看看这个DSD是64还是128?
看看解码上灯亮不亮,亮的是什么颜色的?
这些是什么狗屁玩意儿,统统都是欣赏音乐的干扰!
一首曲子还没听几秒钟都在关注这些东西了,只会让我们离音乐越来越远。
53
发表于 2023-8-7 16: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只要192以上码率的歌曲   都能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3-8-7 14: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码率这种东西,只要是数字格式,无论你看与不看,它都会存在。

当然,不是说码率高的文件必然就声音更好,录音和后期制作不行的,码率再高也是白搭(倒是码率高的更容易挑出成品的问题)。早期录音版本更好的、使用次数更少的母带,出来的低码率成品,实际听感优于比后来更差的母带搞出来的高码率DSD、DXD的成品,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所以,听音乐看不看码率,看了码率暴走与否,归根结底,是个人强不强迫症的问题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3-8-7 13: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和平区
过几天我要把我家猫叫用手机录下来升频到dsd1024免费发放给大家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3-8-7 11: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
随缘吧,有高的码率就听听没有就听mp3也影响不了听歌,不用刻意要求高码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3-8-2 12: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制作 >> 媒体 > 格式/码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3-8-2 11: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一个人如何评价数字音频格式的优劣,与ta拥有怎样格式的软件是两回事吧。以下观点不代表别的发烧友,只代表我自己。如果你问我如何评价同一段素材,不同采样率规格之间的区别,我可以说hirez与CD Audio之区别,类似于CD Audio与更低采样率之区别。在80、90年代玩过PC游戏的玩家,还记得很多游戏允许玩家根据声卡的性能选择伴奏和声效的采样率和采样位数吧!就是那种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3-7-31 15: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把欣赏音乐当作过X生活就能理解了,20多年前没恋人用手也能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3-7-31 14: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盘锦
说的好,20多年前上大学,一盘正版的磁带还要下很大决心才能买,那个时候大家关注的都是歌曲本身。现在可到好,没有个十万八万的投入,都不好意思听个曲子。歪风邪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3-7-31 11: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t26f 发表于 2023-7-30 22:27
把音乐和器材强行分开是可笑的,HD600是个器材,但一说都会想到播放交响曲,所以能分开吗?
只强调码率忽 ...

就喜欢听高码率郭德纲,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3-7-31 11: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凯子哥 发表于 2023-7-31 08:52
把音乐当作生活,把设备当成老婆。

嗯,没有老婆,就没有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3-7-31 11: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偶系aven 发表于 2023-7-31 03:39
楼主也不用这么极端。。。这个问题假如不从根本上捋清楚的话,就根本没法聊
您所指的“码率”,我不知道您 ...

常见的对升频原理的普遍误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3-7-31 10: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我的音源就B站

录音好就可以 其它都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10: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发现了,绿坛有几个天天喜欢吹古典音乐装逼的,其实真的水平菜的抠脚
越是天天爱炫的,人家发个古典帖子就要去装一下的,其实真的是屁都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09: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7-31 09:49
我只听高码率数字音乐,对老掉牙的单声道录音丝毫不感兴趣

看来你是真分不清老克莱伯、小克莱伯啊
麻烦你别再提古典音乐话题了好吗?
太讽刺了,简直初烧都不如,污染眼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09: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7-31 09:06
为啥总见到有人捧小克莱伯?贝多芬如果知道几百年后自己的作品被后人强行贴上某位指挥的名字,估计要抑郁了 ...

人家说mono你扯什么小克莱伯?不会连老克莱伯、小克莱伯都分不清吧?还天天搁这儿指导人家听古典音乐呢?
多说多露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3-7-31 09: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金山区
一般来说只有听着明显不对劲的时候才会看眼文件是不是弄错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3-7-31 08: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把音乐当作生活,把设备当成老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3-7-31 08: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甚至他们之前没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3-7-31 08: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闵行区
simmconn 发表于 2023-7-31 06:47
您也只是“自以为”CD格式“够好了”而已。那些自以为CD格式比Hirez更好的无非是自欺欺人罢了。更多的是 ...

我不知该用“井蛙”还是“夏虫”来形容您。。。我回复的这么一大段,字里行间我从来没有表明过“CD格式足矣”。。。
本人手头百余张自购专辑,来自不同平台,包括且不仅限于presto、qobuz、HDtracks,格式从PCM到DSD到DXD,规格从16/44.1到32/352.8,DSD64到DSD256,都有!
敢问,我若是不接受高码率的优势,缘何会考虑搜罗这么多格式的文件?除了qobuz有hi-res专辑购买优惠外,其他平台都是规格越高价格越贵,而且同一张专辑的规格是可自选的
另,我为了对比不同版本和不同规格之间,同一张专辑在不同音频格式和规格下有什么区别,甚至会买不同的几个版本,按照售价和您套在我头上莫须有的“俺以为”,我为何要多花钱买hi-res版本?
试问:您是否如此尝试过不同音频规格下同一张专辑在声音方面是否有变化?能否讲讲您尝试的过程中感受到hi-res标准的介入给音频行业或者说音乐发烧友带来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3-7-31 08: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闵行区
本帖最后由 偶系aven 于 2023-7-31 08:16 编辑
bigkoko 发表于 2023-7-31 07:46
只是现在的技术还是有瓶颈,享声老板就曾说过DSD256以上高解析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无法处理的噪音,不过相信 ...

现阶段合理且合格的解码器线路,在播放DSD的时候是不会有额外的噪音出现的
至于他所说的“DSD256以上”,我也很好奇,哪个厂牌有出售官方的这个规格的音乐文件?
DSD256我能理解,以上就是DSD512,起码我没有见过哪怕厂牌或者发行商有在正规平台公开贩售这个规格的专辑???
那些升频之后的EP我觉得无法算入其中,只能算是赚眼球捞票的一种行为,现在行业的普遍做法是录DXD然后转DSD,正规流通的DSD文件可能也就是DSD256封顶了
至于DSD切歌破音的问题,这个是机制问题,DSD Native少有这种问题但也不是没有,DoP较为常见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感觉是播放器和解码厂商要想的问题,我们作为消费者,只需要看谁家的解决方案是我们能接受的,掏钱就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7 11: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