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8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稳健从容动圈味——谈谈DITA Project M耳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2-27 09: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辽宁
本帖最后由 taomeikuangke 于 2023-12-27 09:45 编辑

HIFI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时尚潮流——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潮流是什么,也因此有了很多随波逐流的厂商,但DITA不是其中之一。

其实一般来说,潮流这种东西和HIFI没啥关系,毕竟大家都知道音频技术近些年没什么突破性的发展,但架不住大家跟风啊,也就是我之前经常提到的问题——盲目的跟风创新。
就拿耳塞来说吧,K3003算是第一个非常成功的圈铁耳塞吧?但它可不是圈铁耳塞的鼻祖,远的不说了,UE 5EB推出就比它早,无非是没成功呗。然后大家一看,圈铁构架有搞头啊,能卖上价啊,那就一窝蜂上吧,不仅要上,还要创新,于是这个画风就变得抽象起来了。
起初就是拼单元,你5个,我8个,反正越多越有脑放嘛,楼氏、声扬的单元贵不要紧,国产低价动铁多得是。后来声扬静电动铁单元出来了,虽然这玩意和以STAX为代表的静电耳机完全不是一回事,但“静电单元”这几个字太吸引人啊,那就接着往里塞吧,听说现在都有把骨传导单元装进HIFI耳塞的“创新设计”了。

当然,这种“神奇”的产品我没玩过,也不好过多评价。但HIFI不是打游戏,动不动就老角色退环境了,也不是手机电脑,上来就数核或跑个分,一切都是为了声音服务的。最有趣的是,很多“新贵构架”,比如平板单元,那玩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了,厂商从新发明了一次轮子而已,本质上是供应链的革新。咱们也就是之前没见识过,所以觉得新鲜,但新鲜感不等于用这种技术构架的产品一定好。


可能是因为看到这一点吧,我对很多新贵塞皇、机皇没什么兴趣,反正隔几个月就“改朝换代”了,折腾它干嘛?我喜欢的是一些有技术传承、有自己追求的厂牌和产品。

DITA这个牌子很有意思,如果你没听过他家的产品,光看产品介绍,那么印象可能是这样的——品牌很有格调,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用料奢华,标配线材就是vdh这个级别,但看起来技术结构似乎不那么时髦(毕竟现任旗舰Perpetua和前代旗舰XLS都是一单元纯动圈)。这个印象不能说有什么问题,但很显然不太了解DITA的理念和特色。


首先,DITA看重的不是够不够时髦,而是声音好不好,对于技术构架和声音风格有自己的追求,知道自己要什么,官方说法是理性和感性的对立统一,理性指的是技术上的追求,感性指的是听感上的把控。二者结合之后我们发现,尽管不同型号的DITA耳塞使用了不同规格的动圈单元、不同的构架(Project M是1动圈+1动铁),但它们的声音风格是一脉相承的,而且这种风格就是我最喜欢的那种——“音色很正的经典动圈耳塞风格”,或者称之为“动圈味”(与之相对的则是“动铁味”)。这个词有点老了,但这种声音风格落伍了吗?绝对没有(关于声音方面,后面再详谈)。


其次DITA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方案,而不是光卖你一个耳塞。这句话有点不好理解,但解释一下就明白了,想想看,是不是很多人告诉你——XX耳塞需要换XX线才能怎么怎么样?或者是换XX硅胶套才能怎么怎么样?这是让我非常不理解的一点,合着厂商卖我的是半成品?出厂不能给我解决了配全了?最搞笑的是这种玩法还有一些很奇葩的理由来解释——什么厂商只做耳塞不出线,什么厂商考虑整体售价因素,菜就是菜,何必解释那么多?DITA怎么就能用上CARDAS耳机线、TANOS收纳盒、Final硅胶套?而且同时具备这些因素的DITA Project M也不过是一个才卖2000多的耳塞。


说白了,很多厂商依旧停留在堆料和拼价格的层次,也只能达到这个层次,随波逐流的选择耳塞构架,看供应商情况选择单元、制造工艺和配件,然后就让玩家开脑放去吧,声音不好也和厂商无关,你去换个XX线换个XX前端就能起飞,这话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当然,说了这么多,DITA的旗舰耳塞我也没舍得买,倒不是说Perpetua不值2W多,而是我现在以黑胶音箱系统为主,便携设备利用率太低,就觉得有点亏。这也是为何Project M吸引我的原因,十分之一的价格(国行定价2588),但同样体现了DITA的风格和精髓,就显得非常超值了。

Project M这个耳塞很有意思,1动圈+1动铁,不过它和现在主流的多单元圈铁/圈铁静耳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通常的多单元耳塞都是多路分频的,整个音乐信号卡卡切几刀,不同单元各自负责其中一段,然后拼在一起,这个想法最开始是迫不得已,毕竟动铁单元频宽有限,一颗单元很难完美覆盖整个音频段,不拼一下声音不太行。而动圈单元本来是没这个问题的,但这不是K3003成功了吗,大家眼馋了,也就不管这套靠不靠谱硬上了。

DITA没选择分段拼接的玩法,而是采用了主从叠加的设计思路,动圈单元为主,具有独立金属腔体和导气孔,动铁单元负责加强高频和极高频的表现,直接安装在金属导管嘴内部,然后二者整体封装进透明树脂,以提高佩戴使用体验(和颜值)。




这种设计无法满足某些玩家“数单元”的爱好,但更容易出好声,声音整体性会强一些,类似于给全频音箱加一个超高音单元,提升一点空气感和泛音之类的,却不会带来声音脱节的问题,这大概也是DITA的一种尝试,保留动圈基调的同时针对中端市场需求做出的调整。

周边配套依旧是DITA的传统特色——精致考究且有针对性。旗舰同款的可替换插头(标配3.5+4.4),耳机线导体材料是卡达斯高纯铜,但应该不是卡达斯制作的成品电缆,所以也就不用担心HUFI的问题了(你没看错,卡达斯成品线是HUFI的,但卡达斯铜并不糊)。
硅胶套搭配了final E套,这也是个出镜率非常高的硅胶套了,兼顾音质与佩戴舒适性,但为了体现DITA处处都很讲究的特点,给的是市面上见不到的夜光配色版本。


最有意思的是收纳盒,过去讲究点的定制耳机厂商一般会选择派力肯的防水盒,但DITA别出心裁找到了德国TANOS,这是一个擅长做厢式货架运输包装设备的厂商,基于原厂Systainer XXS 33的定制款(非常小巧精致,喜欢的朋友可以按照这个型号去找原版)。




讨论声音之前,我觉得要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我心目中的“音色很正的经典动圈耳塞风格”。动圈耳塞风格是相对于动铁来说的,由于刚才解释过的问题,对于调试或制作不太得当的多单元动铁或圈铁耳塞(也就是盲目堆单元的那种),有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声音脱节,高中低频精神分裂各唱各的,咋一听这个细节真多真好,但它就是不连贯,听起来支离破碎的,一耳朵感官刺激很强烈,但听起来很累,尤其是渣录音什么的。其实哪怕不渣的也没戏,DG录音水准比较稳定吧,试试弗拉明戈歌手Diego el Cigala的唱片,这位的歌声有一种特殊的风格和质感,然后水平一般的多单元塞子听起来就很难受,有种划玻璃之类的抓心挠肝的感觉。你要的是这种的高频延伸和细节吗?还是要的这种人声质感?确实很强烈啊,强烈到耳朵痒痒了。

经典的动圈风格不是这样,它强调声音的整体性,是一种连贯的声音,如果说多单元耳塞强调的是“冷艳”,那么动圈风格则对应“自然、细腻、流畅”这样的形容词,细节层次频宽这些东西,你想听它就在那里,你不很在意它也不会主动跳出来糊你一脸。当然,一说到这很多人自然就把动圈风格和HUFI联系在一起了,那你是没注意我前面说的四个字啊——“音色很正”,音色取向应当是中正大气、明快爽脆、矫捷灵动的,所以这个说法尽管听起来有点老旧,但能做到的耳塞没几个,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在追求却没有得到满足。

DITA Perpetua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堪称卓越,之前不说了嘛,DITA的理念是理性与感性的对立统一,这句话单纯用于描述声音也没问题,饱满稳健大气,方方面面不多不少,Project M传承了这种风格神韵,尤其是这种难得的稳健从容的气质,但细节上有所调整,比如听探戈名曲Le grand tango(比较推荐克莱默的版本,而不是马友友的),低频的质感和张力没有那么强烈,声音整体清秀一点,动态对比小一些,不过相应的也会柔和舒展一点。


这种变化很难说好还是不好,我以古典器乐为主,那么我自然希望声音更加浓烈绵密,大场面要撑得起来,应该说是相当严苛的要求了,所以相应的我也会用QA390MOD这种设备去驱动它。但这种想法就比较小众和个人了,随身扛不是谁都能带的出去的,FWW、MASTER1这些耳机耳塞为什么评价不太高,就是——不好推+挑录音,当这种能量很强的耳塞推不开的时候,那就是灾难了,然后再来个渣录音的流行或摇滚,好家伙,声音全都挤在一起,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一说“动圈风格”,很多人一下子就联想到HUFI的原因吧。

Project M保留了DITA的调音底子,略微清秀一点的调整,某种程度上避免了渣录音翻车的问题。由于单元配置等原因,对于驱动的要求也没那么高,不过我觉得手机供电的小尾巴还是不太行,在产最贵的W4和DC-ELITE我手里都有,稍微软了一点,爆发力和瞬态不够好。还是考虑下便携播放器或MUB1这类的大尾巴吧。



DITA的耳塞国内玩家似乎不太多,没办法,谁让他没有追随多单元那个“潮流”呢?但是否追求这个潮流本身也是两说的事,如果说Perpetua让我们知道了DITA当今的最高成就,那么我很开心的看到Project M可以让更多人感受这种神韵,感受一种纯粹的音乐魅力。

END

11
发表于 2023-12-27 17: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这不钢铁水泥么,做工很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12-27 17: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天空上尉 发表于 2023-12-27 12:21
因为声音没什么亮点可说的,这就买个牌子和外观

同意的,广州展听了一下,没有很鲜明的特点,但真的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12-27 14: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确实好看,设计简洁又大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12-27 13: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丰台
手持pm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2-27 13: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
海喵 发表于 2023-12-27 12:55
专注动圈的奢侈牌子,没有做很强中低音,是个遗憾。不过价格和颜值,还是很能打的!选对听歌类目应该还是很 ...

也是,看了之前的品种型号;包括perpetual,的确奢华!

其实我也早下单,无奈还没发。我就图个壳儿和漂亮的logo。另外盼望一下人声,说实话。其他就不指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2-27 13: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
天空上尉 发表于 2023-12-27 12:21
因为声音没什么亮点可说的,这就买个牌子和外观

哦哦,感谢指点。的确牌子logo和壳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12-27 12: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专注动圈的奢侈牌子,没有做很强中低音,是个遗憾。不过价格和颜值,还是很能打的!选对听歌类目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3-12-27 12: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shuang007 发表于 2023-12-27 10:01
照片干净通透。赞!

文字部分前铺太多,声音描述不够,客观上说。

因为声音没什么亮点可说的,这就买个牌子和外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3-12-27 11: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吉安
tanos盒子真好看,我买了很多pelican的盒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3-12-27 10: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
照片干净通透。赞!

文字部分前铺太多,声音描述不够,客观上说。

希望楼主具体多写写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8 01: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