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02|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刚看到这个帖子,我觉得有必要一次讲清楚煲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5-7-23 09: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
刚看到这个帖子,我觉得有必要一次讲清楚煲机


1 煲机在其它行业里更多叫老化测试,很多高端设备都要在老化测试后 确认设备工作状态稳定在规格内才会出厂。
比如声学测试用的麦克风,一般要经过约100小时的老化测试 最终满足频响曲线的线框标准才会出货, 并附带这只麦克风的数据。

2 从声学产品整个开发流程角度,设计者不可能煲机。
设计者在方案选择和改善过程中都会进行主客观评价,大概有3轮以上的方案选择-评价-修改,如果我们把煲机时间引入进来 那仅声音调试的周期就会增加3*200小时(参考索尼金砖的煲机建议时间)=约1个月。
而声音调试仅仅是一个小阶段,那摸具修改,工艺调整,电路及软件参数变更;这些影响声音的环节要不要引入煲机?某个环节煲机后声音不正确 是不是要修改?你怎么预测这样的修改 就能在煲机后达到预期?

3 如果煲机代表正向改善,为什么厂家不在出厂前给你弄好?
煲机就是把耳机插在播放器上播放,这个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你觉得煲机需要一个播放器对应一个耳机,说明你不了解声学行业。
实际上喇叭也好 麦克风也好 都有专门的老化设备,可以给定任何信号 可以设定老化时间,可以监控整个过程中是否有音圈温度升高待来的阻值变化,何时断连都可以记录。一次插上百个耳机/麦克风轻轻松松。





60
 楼主| 发表于 2025-9-15 11: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luke42878 发表于 2025-9-15 11:26
以前有个北京的索尼粉买了所有索尼的纯音系列。买金砖二代的时候,发到B站和YOUTUBE上的,开机和200小时后 ...

重点是,煲机是否由厂家来完成?
如果煲机是有绝对正面效果的,那厂家为什么不做?

可能原因如下:
1差异小,多数消费者和设备参数不能识别
2需要噱头撑过7天无理由退货
3总不能是煲机成本高昂吧?我实在意淫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5-9-15 11: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自己聽出來的感覺最實在...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此等我笑你NC,你說我聽障的帖,還甚麼廠商工程師說明些甚麼的...

信別人不信自己,就是這種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5-9-15 11: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以前有个北京的索尼粉买了所有索尼的纯音系列。买金砖二代的时候,发到B站和YOUTUBE上的,开机和200小时后的声音对比。我记得有一段莫文蔚的歌,明显后面一段莫文蔚的口型大了。你要是听不出来,那就省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25-9-15 11: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呵呵888 发表于 2025-9-14 20:21
煲机确实是有很大改善的,我前天一台cfa3高配版纯甲类耳放到货,刚听真的不堪入耳,暖机两小时后可以听了, ...

你这种应该算热机,环节约多 约复杂 就需要时间进入最佳工作状态。
如果超过半个小时才有好的热机效果,我觉得算是产品设计失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5-9-14 20: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来宾
煲机确实是有很大改善的,我前天一台cfa3高配版纯甲类耳放到货,刚听真的不堪入耳,暖机两小时后可以听了,但是还是不理想。一直通电到现在不关机,前面听了一下,开始进入状态了。感觉低音有点瘦小干,上了三颗小叶紫檀混合黄铜的脚钉和脚垫,低音立马从刚才的瘦小干,变得蓬松和有量感又有弹性。改变之大,感觉换了一台机器。真的不可思议,玩音响几十年,第一次换脚钉和脚垫这么大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09: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利格雷 发表于 2025-8-4 01:02
10年以上,这就是让你没法退款吧。。。

这帖子里有很多人的立场奇怪,喜欢站在厂商的角度和利益去谈论煲机。
我觉得厂家说煲机10年更好 这个我先不去反驳,但问题的重点是——这10年的煲机不是由厂商完成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5-8-4 01: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全部删除 发表于 2025-7-24 01:13
stax的煲机工厂,甚至还说至少要使用十年才能进入最佳状态至于某些公司会宣扬煲机无用论,无非是他 ...

10年以上,这就是让你没法退款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5-8-3 23: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defleppard 发表于 2025-7-23 15:50
实际上不少HIFI乃至HIEND厂都注明了其产品需要煲机进入状态,而明确说产品不需要煲机的厂几乎没有。

我觉得这句话只是不想要你马上退换货而已,给你心里暗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5-8-3 16: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马来西亚
对于大耳,  有4种:  动圈,平板,静电,铝带,     煲机作用不同

动圈,   最需要煲,      变化也很快,几十小时就基本煲好了
平板,   煲的变化有一点点,不太大,     100小时
静电,   不需要,煲没有变化,   出厂就是最终声音
铝带,   也是不需要, 没有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5-8-3 15: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qwwqwwqshiyi 发表于 2025-8-1 16:00
怪不得AKG凉凉,一个帖子里就有两个玩家反馈它们家耳机状态不稳定,以下是相关回复:
dai515 发表于 202 ...

无所谓,反正煲一煲还是好听
毕竟没有第二个不用煲的AK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25-8-1 16: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duben 发表于 2025-8-1 15:06
不认同,手上的AKG一段时间不用就得重新煲,不煲听不下去

那些煲差了的,是不是煲机方式不对

怪不得AKG凉凉,一个帖子里就有两个玩家反馈它们家耳机状态不稳定,以下是相关回复:
dai515 发表于 2025-7-23 14:12
我表示怀疑这个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我买过全新的行货K701,不要太久,低频的改变是很明显的。
全新的可以 ...


我在俱乐部有回过一个配图的帖子,我买过1600号的K701 应该是06年的事情了,那时候国内经销商拿到的编号是3000起步。

首先,一个产品如果短时间内 产品性能就有明显变化,那意味着设计失效 或者说产品性能不稳定。
不要盲目迷信XX品牌牛逼 XXX品牌是对的,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5-8-1 15: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不认同,手上的AKG一段时间不用就得重新煲,不煲听不下去

那些煲差了的,是不是煲机方式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5-8-1 09: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煲线和煲耳机,都是在煲耳朵,耳朵适应了,就好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25-8-1 08: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九世花房 发表于 2025-7-24 17:41
零几年刚开始玩耳塞耳机的时候 特别信这些所谓hifi的玄学
到了现在 在看很多所谓hifi界的说法都有点脑残
...

你说的情况我也遇到过,其实正常的厂商都会有消费者画像(评估和模拟消费者的使用场景)。
比如设计一个入门产品,开发者也会使用入门级周边搭配 再去做主客观评价。

至于某些脱离现实的玩家 推崇的东西或者搭配,往往带有个人炫技性质 并不适合普通消费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5-7-25 15: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hi-wowo 发表于 2025-7-24 09:52
耳机不清楚,但如果是音箱,你的结论会错的离谱

不覺得。。從來沒感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25-7-25 11: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写这个帖子的目的是 拯救那些——对煲机有误解,未来可能造成损失 或已经造成损失的玩家。
当你理清这个逻辑后,只会少花钱 少出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5-7-24 21: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
留香小筑 发表于 2025-7-24 20:47
鱼子酱炖小鸡,不知道主角是小鸡还是鱼子酱

所以看到上来就让你换前端换耳放换各种线就是不让你换耳机的   直接当是傻 b就完事了

动不动就说你换某某前端某某线材某某耳放   然后花了20w    来推特么一个2000块的耳机   

  总是拿自己的观感来强加别人 总觉得自己才是对的     
连喝个豆腐脑都有甜党咸党  声音味道本来就是众口难调的东西   凭什么你就是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5-7-24 20: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九世花房 发表于 2025-7-24 17:41
零几年刚开始玩耳塞耳机的时候 特别信这些所谓hifi的玄学
到了现在 在看很多所谓hifi界的说法都有点脑残
...

鱼子酱炖小鸡,不知道主角是小鸡还是鱼子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5-7-24 17: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
零几年刚开始玩耳塞耳机的时候 特别信这些所谓hifi的玄学
到了现在 在看很多所谓hifi界的说法都有点脑残
  最搞笑的就是你买个2000来块的耳机 发现声音不好听 味道不适合自己  这时候会跳出来一堆的所谓老烧 让你换前端 换耳放 换线   然后前前后后花个几万块进去   
   终于发现这个耳机的声音好像真的跟原来不同了    这时候我就想问了  这还是厂商设计的想让你听到的味道了么?   
   炖个50块买的小鸡   酱油调料花几万    真是脑子有病
不喜欢这个产品的味道 就换别的产品    很多行为真的没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5-7-24 16: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信煲机有大用的人,应该也会相信某品牌手机“越用越流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8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