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960|回复: 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问]相对而言,升级功放还是添置解码提升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4 10: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当前系统的大小件暂告一段落,奈何按耐不住折腾的心,还想追求更好的效果,于是开始物色下一次升级的器材。
当前功放用的黑格尔h95,物色升级瑟顿a21se。解码暂无,物色购入audio research的dac9或和弦dave。
不知道先换哪个提升会更大,想参考下各位烧友的建议。

87
发表于 2025-9-24 11: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丰台
两个不同的部分,解码升级对整体有效,功放升级主要看音箱是否需要升级功放,另外也要看聆听空间是否匹配。我个人对功放/音箱需求低一些,因为空间所限及以听音乐为主,对音响本身需求不高,聆听空间没有升级的情况下,音箱/功放肯定不会升级,目前系统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25-9-24 11: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楼上很中肯,想升级设备,要先清楚自己现阶段追求怎么样的声音。每款机器都有自己的性格,不是花大钱了就是好的。最好是在自己喜欢的方向上去加强,而其它方面也没减弱。最坏的是其它方面变强了,喜欢的反而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25-9-24 05: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金华
不好意思,我以我自己的想法来给你说的,我以前用的是胆机,觉得胆机低音无力。低频不够结实,所以我换了晶体管机,声音好了很多,但是有一次我听谭咏麟的歌的时候发现。那个韵味不见了。认真聆听后发现确实如此,但这时候已经听了三个月的晶体管剂了。所以我觉得买东西要很。考虑长远,有些东西一听并不会是你所想象的,必须听很长时间才能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25-9-22 20: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湖州
mozart1899 发表于 2025-9-4 13:30
根据音响工程师的看法,房间最重要,房间弄不好,摆放不好,频率响应,动则上下10db.
声音已经变形了都不 ...

现实是国内绝大多数烧友没有折腾房间的条件,只能摆位来凑,其实也能获得不错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8: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看客1117 发表于 2025-9-8 17:58
是上面的观点,你完全是听不同的味道的声音,并不是升级,你要明确自己想听什么声音,你想听交响乐,还是人 ...

为什么都假设我没听过在盲选呢,就奇了怪了。瑟顿+雨后的组合我也听了小一年了,个中风格如何我还不清楚?而且说差距那么大风格完全不同的,现场听过黑格尔推雨后和瑟顿推雨后的对比吗,至少我听下来风格差距并没有大到一个天一个地的程度,都在我能接受并喜欢的范围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8: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muren18 发表于 2025-9-8 16:41
你说听没听过推饱的35,我刚出掉一只。。。一直在玩甲类机,从谷津的A38到现在的力士的590,我认为驱动方 ...

至于换功放嘛,我纯粹是因为现在这台黑格尔才买了一年不到,直接换掉了感觉不值当。但实在要弄也就只能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5-9-8 17: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金华
是上面的观点,你完全是听不同的味道的声音,并不是升级,你要明确自己想听什么声音,你想听交响乐,还是人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7: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那我觉得这是风格问题,不是素质问题。清丽透亮的声音会给人声音干净,解析清楚,“细节丰富”的听感。说到底,你的糊定义是什么?是信息量不足,微动态细节缺失,还是声音不够锐不够亮?你这想表达的糊更像是在追求一种偏监听风的清凉通透听感,就我的听感来说,这不像是素质差异。即便不说雨后,对比飞星,qln之类的品牌四五万档位的箱子,我也没觉得p3有显著的素质差距。而且绕回来说,你这不就没听过xd么。。。雨后根本就不是那种所谓的软绵绵暖糊糊老头乐调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5-9-8 16: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三明
本帖最后由 muren18 于 2025-9-8 16:43 编辑
阳光的忍泪微笑 发表于 2025-9-8 12:51
糊的说法到底是哪里来的,我很奇怪。这样说的真的听过喂饱的,推好的p3吗?同一套系统下听过p3xd,c7e, ...

你说听没听过推饱的35,我刚出掉一只。。。一直在玩甲类机,从谷津的A38到现在的力士的590,我认为驱动方面是没什么问题的,至于家访的朋友的20周年用的是EAR的胆机,他家是环境问题出来的声音很烂,但是也听的出声底不是走什么高解析力路线的。我现在用的也是英国声靡靡之音的喇叭LV的落地,我觉得我应该还算有发言权吧——玩的用的都和你现在的一个路子。

糊不糊都是相对而言的,就比如你用HD600去比HE1000,那600不就是糊的,P3本身的风格比较清新,听着可能让你觉得他不糊,但其实他是糊的。。。用一个很古老的耳机耳塞举例就是AKG的K501,K319,这两玩意听着都是万里无云,但是实际上的解析力都不高,都属于糊的范畴。后端越糊,音源部分砸钱的性价比就会低一些。

还是再强调一下,首先得功放到位,你才会摆脱那种,好像还可以,但是似乎少点什么的感觉。如果有钱当然全买了,哥们你不是预算有限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5-9-8 16: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5-9-8 16: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糊”这个字儿,发明得很有创造力,用起来好像挺方便的,啥叫“糊”?
“糊”是否为声像及轮廓模糊不清,细节不足?如果是这样,还是有相当道理的。怕“糊”,难到就不怕“丑”和“浮”吗?
音箱不应该与耳机比较分析力和透明度,因为音箱一般都有分频器,而耳机相当于全频喇叭,分析力透明度是优势;
所谓“素质”,就是这些分析力、动态和频宽等这些音响性元素吗?那么,音乐性元素如何安置?
系统的中频表现是人声和乐器的基音所在,也是表现音乐的核心所在;
一味追求细节、分析力和透明感,徒有其表,以偏概全,只会走向HIFI的反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5-9-8 15: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youlf 发表于 2025-9-8 13:03
我原来用hegel h190,3个月后换的力士590,甲类的,一个地上,一个天上的感觉

请教兄台这个天和地,声音差在哪里,可否具体指点说明一下?
虽然两个价格差距也是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4: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youlf 发表于 2025-9-8 13:03
我原来用hegel h190,3个月后换的力士590,甲类的,一个地上,一个天上的感觉

是的,黑格尔还是比较入门,适合过渡一下。我主要是喜欢他家的调音,后面就升级瑟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5-9-8 13: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原来用hegel h190,3个月后换的力士590,甲类的,一个地上,一个天上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2: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muren18 发表于 2025-9-8 09:42
首先,P3这种级别的喇叭素质不怎么样,没有恶意,事实如此,P3是35改,玩过一些35,也蹭过朋友的雨后20周 ...

解码的经验参考一下,不过我现在选列的两款都是在箱子系统上实际试听过的,至少感觉还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2: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muren18 发表于 2025-9-8 09:42
首先,P3这种级别的喇叭素质不怎么样,没有恶意,事实如此,P3是35改,玩过一些35,也蹭过朋友的雨后20周 ...

糊的说法到底是哪里来的,我很奇怪。这样说的真的听过喂饱的,推好的p3吗?同一套系统下听过p3xd,c7e,超5xd,m30,并没有这种所谓糊到难听的差距程度。而且p3xd,xd2和原版p3也有差异,xd升级了单元,说糊的怕不是听的原版p3。xd的声场,定位,情感表达,素质都是非常不错的,听舞台剧,交响,小编制,流行,爵士等都有不错的表现,在20平内声场表现也和大尺寸书架有的一拼,相对弱于落地的部分就是其低频和动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5-9-8 11: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温州
这两天试的151数播很好听,但我把马兰士6007的CD接151解码又感觉不到很明显的变化,有点神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5-9-8 09: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三明
阳光的忍泪微笑 发表于 2025-9-5 19:44
肯定是实际听过了才考虑,在店里试听都是用瑟顿推的。
箱子系统整体水平上来了以后对音源要求更 ...

首先,P3这种级别的喇叭素质不怎么样,没有恶意,事实如此,P3是35改,玩过一些35,也蹭过朋友的雨后20周年。我眼中的素质高比如805D3,对音源的要求尚且宽容(相对耳机来说),更不用说本身就很糊的P3了。

其次,玩喇叭不能完全照搬玩耳机的经验,音响系统对声音结构会比对解析力高低更看重一些,就算你糊成狗,声音是金字塔型的也不会难听,而坛子里流行那些解码大多不是参考喇叭系统的,容易出来很细幼干净但是弱鸡的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25-9-5 23: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hifisxf 发表于 2025-9-5 21:05
系统还原音乐现场,从容松弛的音乐氛围是高阶系统所必备的,那么就要求声音,不能过于强调凝聚力、质感和线 ...

是的。之前听过别人家访的录音,那种绷紧,发硬发冲的声音根本没法听,对耳朵很折腾,人声搞的跟机器人一样,和念稿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1-8 16: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