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头领科技 于 2025-9-24 17:26 编辑
HIFIMAN一直以其独特的调音风格而闻名,这种调音有时会引发争议。对高频敏感的用户常常发现该品牌的平板耳机略显明亮,这一点在"Stealth"系列时期尤为明显——该系列部分型号带有额外的极高频能量。 当Edition XS于2021年推出时,其出色的性价比令我倍感振奋,该型号随后也成为品牌旗下备受热议的经典之作。如今全新Edition XV正式登场,作为XS的继任者,其头带设计经过人体工学优化,外观线条更显流线型。HIFIMAN官方宣称新版振膜较XS型号"薄化60%",同时磁路系统升级为"无稀土材料"构造。
但是Edition XV的声音真的延续了XS的风格吗?让我们深入探讨。
音色平衡方面 总体而言,Edition XV 听感流畅顺滑、饱满丰润——这或许并非典型的 HIFIMAN 声学风格。初听印象最深的便是其异常柔和的调性,几乎让人联想到 Meze 的平板耳机甚至森海塞尔的风格,尤其在高频段的平衡处理上更为明显。
低频 Edition XV的低频延续平板耳机传统,呈现平坦线性特征,但整体略有提升。其低频风格偏向厚实饱满,而非HIFIMAN其他型号常见的精瘦紧致特质。这种调音风格在某些方面令人联想到Audeze的声学理念,不过在密度和触感表现上仍存在差异。
与Ananda或Arya Organic等型号所呈现的紧凑、冲击力强的低音不同,XV选择了另一条路径。其低频呈现略微松弛、更宽松的特质,但仍能轻松下潜至20Hz。量感方面,它提供了令人满意的扎实基础,有力支撑着整个频段表现。基音饱满而丰润,为音乐增添额外的音符重量感,却不会显得臃肿。 中频表现
Edition XV的中频平滑且保持清晰。观察中频基波与谐波的关系,XV颠覆了许多早期HIFIMAN平板耳机的风格。此处中频基波略微提升,而谐波则轻柔收敛——两者调整幅度均属微妙(约1.5-2dB),但共同作用造就了比前代Edition XS明显更饱满、更精致的声学呈现。
因此,人声与乐器呈现出更饱满的质感和温润的韵味。曾认为HIFIMAN旧款调音过于"解析向"的听众,或许会觉得这款更耐听。不过经典的"HIFIMAN凹陷"仍在1-2kHz区域存在,这使人声和部分中频乐器在混音中的位置略微靠后。若凹陷幅度稍小或将带来更多鲜活感与临场感,但即便如此,Organic版演绎乡村音乐、流行乐等人声主导的曲目时依然游刃有余,聆听体验愉悦动人。
高频表现 Edition XV延续了平滑近乎丰润的调音风格延伸至高频段。早期型号如Edition XS或Arya Organic那种刺激且偶尔尖锐的高频特质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XV的高频表现令人联想到森海塞尔HD6X0系列——呈现非常线性、精致的提升,并在约5kHz后以柔和自然的滚降收尾。
这一点在测量数据中显而易见,在听感上也同样明确。镲片声音干净、形态规整,不会溅射成过度的明亮感。人声齿音毫无刺耳迹象,高频能量得到精心控制——而非传统HIFIMAN平板耳机的调性。因此,XV型号用品牌标志性的空气感和辉煌感,换来了更柔和、更宽容的声音呈现。
虽然这样的调音能够吸引那些偏爱柔和高频的听众,但它可能会让一些长期喜爱HIFIMAN的粉丝感到高频细节和空气感还需要改善。这正是在音色平衡与感知解析力之间做出取舍的典型范例——在许多情况下,听众所理解的“解析力”其实是特定高频能量分布的产物,而非驱动单元实际性能的真正提升。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HIFIMAN将XV定位为Edition XS的继任者显得很怪异——两者的调音方向截然不同。实际上,XV在声音特性上更接近Edition X V2,这款耳机常被铭记为"蛋形"耳机家族中温润柔和的异类,并因此收获了一批忠实拥趸。有趣的是,我的测量结果与Hangout Audio对Edition X V2的测量高度吻合(均使用GRAS 43AG平台,暂不计较耦合器差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XV不像XS的续作,反而更像是对Edition X V2声音的现代化升级。 其他特性 Edition XV的声场表现合格但并不特别宽广。它不具备某些蛋形HIFIMAN型号所著称的宽度和开阔感。尽管如此,它避免了封闭或压抑的听感,在音乐需要时仍能保持总体上自然的空间印象。
成像比我在此系列其他型号中听到的略显柔和与弥散。与锐利刻画的定位提示不同,XV倾向于更融合但依然 cohesive 的呈现方式。这种调音适合放松聆听,但在游戏或复杂交响乐回放时会牺牲部分追求极致精准的听众所需的针尖式定位精度。
XV耳机的优势在于纵深表现力。前后声部之间的层次感处理自然,乐器间的距离感和分离度呈现令人信服。虽然声场宽度并非顶尖水准,但它提供了舒适且沉浸的聆听空间,能够胜任大多数音乐类型的演绎。
Edition XV的清晰度在其价位段表现良好,不过尚未完全达到平板耳机中的顶尖水准。其音调平衡在全频段整体线性,不会让人感觉任何频段有所缺失。
然而,这种情况下的中高频凹陷对感知解析力产生了显著影响。由于1-2kHz频段略有凹陷且中频基音更为饱满,声音表现更顺滑但解析力稍显不足。人声的微细节或弦乐器的细腻纹理不如调音更突出的耳机那样突出。这往往是音色平衡与 感知技术性能之间的权衡——后者很大程度上由频响特性决定,次要因素还包括总谐波失真和驱动单元匹配等可测量参数。 在实际听感中,我会将XV的清晰度评级显著高于森海塞尔HD6XX,略高于飞傲FT1 Pro,但稍逊于Ananda。它在细节呈现和耐听度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但并不追求极致的解析性能。
Edition XV的动态表现尚可,但并非同级最优。在微动态方面——即安静段落中细微的层次变化与细节呈现——它超越了同价位多数动圈耳机。人声表情的微妙转变、钢琴音符的衰减过程或是镲片渐强的轻柔起伏,都能呈现出良好的梯度感而非扁平化呈现。但相较于其他平板耳机,其细腻程度仍不及Moondrop Para 2或Ananda等型号。在复杂乐段中,声音呈现会略显模糊,某些精细细节的清晰度有所损失。
另一方面,宏观动态表现——冲击力、爆发力和大规模动态起伏——令人满意。XV即便在100分贝左右的高声压级下也毫无压缩迹象,这体现了其驱动单元的强大冲程能力。当音乐需要重磅低音冲击或戏剧性打击时,它都能以权威感和重量感精准呈现。
结论与价值: 售价399美元/749澳元的HIFIMAN Edition XV提供了即插即用的均衡音质与易享性。其音色特质与HIFIMAN近年多数产品线截然不同,更接近Edition X V2的饱满柔和风格,而非Edition XS的明亮解析路线。对于认为以往HIFIMAN型号高频偏尖锐或中频偏单薄的听者而言,XV将会是一次令人欣喜的转变。
很高兴看到HIFIMAN正在拓宽其调音风格范围。XV的声音特性可能会吸引更广泛的听众,特别是那些从动圈耳机转来、想要尝试平板耳机但又不想被过多高频能量带来听觉疲劳的用户。经过更新的头梁设计增加了耳罩旋转功能,提升了佩戴舒适度和贴合感,全新的银色涂装相比XS型号更显现代感和高级质感。
简而言之,Edition XV并非Edition XS的直接音质继承者,而是蛋形耳机家族中另一种风格取向——它融合了顺滑度、温暖感以及足够的技术实力,使其在同级别产品中保持竞争力。这提醒我们:技术性能并非总是要追求极致的细节还原——有时恰当的音色平衡反而能带来更令人愉悦的听音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