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心得】阿巴多80分钟和伯恩斯坦93分钟两种风格演绎马二《复活》之我见(附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9-25 08: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云南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8 于 2022-9-25 11:34 编辑

昨夜拜读了坛里 @jimguo 大师去年《元旦搞了一大把,比较了三十多位指挥家的马勒录音》的随笔高论: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13415


和我自己的感受认知既有共鸣,也有大相径庭之处。在此分享我自己听马二的一些心得体会。


马二尤其末乐章合唱部分,阿巴多表达的更多是一种愿力,即对复活的理解和决心,而不是真正复活的现实时空事件和过程:这也是其他顶尖优秀版本全部在86分钟以上,因为合唱部分必然是相对缓慢的(不能草草敷衍了事),最后的高潮类似天使升天必然是庄严肃穆需要放慢节奏用充分时间来展开(比如滕斯泰特和伯恩斯坦93分钟的版本),而阿巴多最后尤其是高潮一气呵成、一蹴而就、非常过瘾却也有足够说服力的。


马二的奥秘和马九一样:重心在首尾两个乐章,而且首尾乐章的快慢用时比例要相对一致,否则很容易头重脚轻——比如马九的末乐章不能比首乐章快很多,否则就是全局结构失败的演绎(瓦尔特和布列兹都出了这个错误)。马二也是如此:如果末乐章复活的时空过程是缓慢肃穆庄严的,首乐章的葬礼进行曲一定超过23分钟(拉特,伯恩斯坦,滕斯泰特),这样才能尽显复活之前的苦难和悲恸;反之,首乐章如果处理得相对缓慢,末乐章就不能太过仓促,否则复活就是廉价甚至虚幻的。


这也是为何马二演绎有两种取向:一是代入感偏强的复活事件现实时空RPG走向,全都要86分钟以上两张CD甚至90多分钟来充分展现;二是80分钟紧凑走向(克伦佩勒最大的失误是关键性的第四乐章原光仅用4分钟太快了,阿巴多5分钟刚好),表达一种愿力,也就是升维之后俯视红尘再对复活的理解(阿巴多琉森马勒全是这个有距离、非伯恩斯坦完全带入既视感的观察者视角),这样首乐章葬礼进行曲就不必那么缓慢悲恸(阿巴多用时20分钟多一点,不到21分钟),末乐章一旦蓄足了复活的决心和愿景就一气呵成加速奔向尾声(第五乐章阿巴多用时不到34分钟,不需要伯恩斯坦他们的38分钟)。阿巴多80分钟马二是唯一成功了的单CD苗条紧凑版马二,也是唯一从愿力视角完美演绎了复活的神演。


阿巴多站位相对脱离红尘世界的琉森马勒是一种干净演法,伯恩斯坦他们着重突出马勒的情感漩涡在红尘里打滚也是一种过瘾演法。阿巴多不走伯恩斯坦和滕施泰特的老路,未必就一定比前辈高明,而是红尘打滚上了油彩的演法早已审美疲劳,而且阿巴多从70年代艺术风格成型就不是他们那套路数(参考阿巴多70年代芝加哥那版81分钟马二)。另外柏林爱乐惯性很大,反而没有新组建的卢塞恩容易调教:对比阿巴多2004指挥BPO和2006卢塞恩马六第二乐章就能发现,两种风格完全不同,前者温暖,后者通透凄美。业力是人心和观念的惯性。一个全新的乐队也是表现阿巴多相对脱离红尘艺术风格的合格执行者。


至于jimguo大师重点关注对比的末乐章高潮女(次)高音二重唱华彩部分,我注意到一个细节:


阿巴多琉森马二这个版本第五乐章其实有个地方唱“错”了,就是原谱由女高音演唱的“O glaube: Du wardst nicht umsonst geboren!”(中文意思为“相信吧:你的降生并非无谓”)被次女高音“抢词”了,后面“Hast nicht umsonst gelebt, gelitten! ”(生活与苦难也绝非无谓)才由女高音接唱了(夏伊莱比锡,布列兹和小雅尔维的几版都是尊重原谱,两句都由女高音独唱)。但是这个“错误”应该是阿巴多事先设计好的而非solo现场车祸,因为这种安排听起来竟然也无比正确。类似的处理细节还有很多,匠心独运却又极具说服力。


最后分享一个我看蓝光注意到的小彩蛋。阿巴多琉森马二合唱队里下图这位歌者不是普通人(我直觉他是高人自愿充当群演角色,作为整个演出合唱队的灵魂担当):

附版本下载地址:
1、伯恩斯坦晚年纽约爱乐DG马二(这个全集大包子里面有):

magnet:?xt=urn:btih:360D838E8503E1AE6614339258C03C2B7EAC1AAA

2、阿巴多琉森马二音频(80大寿交响合集41CDs包子里有):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74516

3、阿巴多琉森全部马勒蓝光(包括马二)度盘永久分享链接: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72400
4、阿巴多1977年芝加哥马二(许多网友认为此版才是秒杀晚年琉森的阿巴多生涯最佳马二):

magnet:?xt=urn:btih:0F6BB5E4B9BD0A97D8322B233BD329A8D54D9361


Abbado 2003 Mahler 2.jpg (85.82 KB, 下载次数: 171)

Abbado 2003 Mahler 2.jpg

Front.jpg (246.98 KB, 下载次数: 197)

Front.jpg

Back.jpg (213.15 KB, 下载次数: 194)

Back.jpg
2
发表于 2022-9-25 10: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很认真的品味
再去聆听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2 06: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