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會測一下梅恨之淚, 所以 [早知道] 來了。
原道醬和原道可欣登場, 都很多人測過, 所以先上個比較後的分數表
![]()
然後慢慢開箱和描述
![]() ![]()
這個價錢, 開箱一大堆東西, 這....還真挺有誠意的
![]()
拆開來還是覺得相當精美, 可以的
![]()
先評原道醬, 說實話, 看圖表就了解, 除了人聲不錯, 高低頻完全不行, 高頻一言難盡, 就是沒頻率響應的感覺, 像聽藍芽塞子一樣, 直接砍掉高頻的感覺, 沒有延伸, 聽古典交響樂器類, 妥妥的災難。低頻, 基本沒有, 我有用手壓住塞子, 低頻有多一點點, 但說實話, 還是接近沒有, 而且總不可能一直用手壓住塞子來聽。人聲倒是很不錯的, 有點味道, 而設定就是人聲拉到很前, 高頻和低頻完全沒音量, 純人聲塞子。
那這塞子是渣嗎? 卻也不是, 他是發揮強項, 恰到好處, 這個定位就是純流行曲, 說實話, 買這個的, 除了玩梗, 應該就一般平常只聽流行曲吧, 那原道醬其實很可以, 他那渣渣高低頻, 因為把人聲拉的很前, 所以很好掩蓋了她的缺點, 聽流行曲完全沒有覺得有啥問題, 還覺得能越級打怪, 贏SE215甚麼的, 輕鬆(但當然原道醬沒法外用是死症)。
所以原道醬贏在定位清楚, 高頻2分, 人聲7分, 低頻3分, 聽流行曲, 她還是最高的7分, 沒毛病。
![]()
然後上台放, 小尾巴甚麼的, 沒有意外, 提升基本零, 只有低音有多那麼一點點, 就這樣, 不用有期望。(同樣定位清楚, 買的人如果是常用, 肯定不會搞甚麼小尾巴耳放的)
![]()
然後是原道可欣, 說實話, 這個有點尷尬, 雖然還是超便宜, 但加升級線, 也是近百元, 原道醬幾倍價錢, 那聽感有很大提升嗎? 有, 也沒有。
原道可欣, 是走高解釋科學聲刺耳塞子的路線(相對原道醬), 所以他高頻明顯要比原道醬強很多, 但這類塞子通病就是人聲和低頻都會差, 原道可欣自然也有這問題, 人聲偏刺耳, 低頻比沒低頻的原道醬更少。
所以就是5/5/2的分數, 但聰明的店家出了一招換線, 我本來也是覺得, 這種渣渣塞子, 換甚麼線, 搞笑的嗎? 但覺得既然這樣出, 應該是有道理的, 所以我也加買線看看, 反正不貴。
然後這個升級線提升真不少, 高頻人聲直接都不那麼刺耳了, 而且樂器多了點音色, 沒那麼冷, 低頻沒大變化, 多了一點點, 但還是很缺。
那上個台放如何? 提升比原道醬大, 人聲拉前了一點比較平衡, 但低頻一樣沒改善。聽感相對原道醬來說, 會比較有高級感, 但沒法久聽。
而原道可欣換線設計雖然挺有特色, 但我在這裏, 必須要說一句, 店家設計時有一點考慮不週
就是升級線太重, 耳機完全戴不穩。
本來平頭就是戴的不那麼穩, 剛好放在耳朵外面掛著這樣, 然後這升級線因為用料很足, 那些金屬頭都很重, 戴上後就自然重量已一直扯著耳機, 令本來就不貼耳的平頭耳機更不貼耳, 相當影響聽感, 我測的時候是按著來測的, 但日常使用根本不可能這樣做, 所以這升級線雖然升級了音質, 但扯開耳機又減了音質, 一加一減, 難說是不是真提升了, 希望店家可以為可欣出一款輕便的升級線, 這個升級線才有意義。
![]()
而兩個塞子共通點是分離度很低, 複雜的音樂基本無法應付, 會覺得就很吵, 換了銅色綫的可欣也沒辦法。當然, 你還可以試店家為可欣提供的銀色綫試試看
總結:
總的來說, 原道醬流行曲性價比之王, 這個梗王還是有一戰的實力。原道可欣, 挺有趣的產品, 主打一個超低價試聽高級感, 試玩一下換線高級感。
現階段還是原道醬比較驚喜, 但店家原道可欣的說明書有寫清楚可欣單元, 煲機50小時左右才會達到頂峰, 所以我還是挺期待的, 感謝大家收看, 煲完有提升, 我會後面回貼補充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