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6-26 17:13 编辑
推荐北欧哲人风格,当代指挥家萨洛宁包子: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page=63#pid35259340
萨洛宁1958年出生,算是老指挥家了。风格是真水无香那种理解高度,直接让人进入曲目音乐氛围中。
-------------
对比了一下萨洛宁包子的音质,比早先的那些头版碟的细节强多了。可以听出压盘调音是只定位在高端用户器材上。因为近现代音乐一般吃瓜众是不听的。毕竟是建立在新录音和理念基础上,然后压到cd里的。可见索尼不是傻和品味差,而是市场定位做的太精。
--------------
声场饱满度,是现代古典录音和老唱片的根本区别。其实也是高端声的标志。一些cd主要是唱片公司面向受众群体定义的问题不一样。以前用老旗舰大耳机,因分辨率粗的限制根本分辨不出这些细微差距的效果。但上了准旗舰以后再一听,感觉新旧时代的定位器材完全是两个天地,在旗舰上RR也变得很有高端声场了。说明明尼苏达当时的定位是高端器材,根本没对中端器材做调音。
所以唱片公司一般就是定义了一种受众,那就是准知道这些人器材的分辨能力在哪里。往往造成两个器材等级圈子,互相都听着单纯为对方调音的唱片不好听。
建议尤其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在这个时代需要把耳机定位在旗舰大耳机上。因为对比之下,老旗舰就连cd细节的全部都不能完全反映出来,造成整体声场氛围不饱满不上档次。老旗舰就听不出专门对旗舰等级解析器材用户做调音的唱片到底好在哪里,而且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之间,效果互斥根本就没有共存空间。不对比完全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容易被做不了对比的老旗舰拥迈单边思维者带偏,晚年沉浸在老旗舰音色如何如何、以及老型号耳机还有提升空间等等的死理之下不可自拔。用老旗舰大耳听sacd也确有一些提升,但其实连它自己的核心价值都早已是超不过完整诠释cd的初级效果。对比之下,老旗舰和旗舰大耳机完全是两个世界。所以不能说RR唱片的调音加了翔,其实问题是老旗舰大耳机本身是翔声狭窄的管道,再深挖的边际提升意义不大。没见到有些人升级大耳以后,对以前自己玩过的老旗舰拿出来听听对比回味的经历信息,有的话注意力也是偏的。往往大家都不对唱片本身进行关注,单纯对耳机谈耳机,形成一个内部封闭的认识闭环自陷囹圄。
如果硬性定义的话,那就是有时间的话,完全可以研究如何把2000年前调音不高端的老唱片,如何选择老旗舰大耳机来诠释声场饱满度好一些。不过估计难度很大。
--------------
排了下早先头版碟的音质顺位:
1. 原盘原抓头版100碟 wav
2. Emi, Decca 头版古典 16cd
3. 流氓才子 -首版 50cd
1.明显是deeca天碟系列,音效可以。尽管细节还有点漏洞,还能微微听出扒声轨用的LP机转盘旋转传递出来的低频隆隆声。2.比1.差点。3.更差,明显是从LP上扒下来但没搞好的早期市场商品,硬性灌录到cd里,然后宣称头版碟忽悠铁粉掏银子。可能是才子本主一开始入烧就拼这些东西经验不足。
因此,头版碟最重要的信息,是品牌自己录音的第一时间压盘版的才有本质意义。是录音头版碟,而不是任何翻录只是发片头次碟出来假冒纯录音头版碟。
也是用老旗舰大耳听者声场混响大点,以至于以为是什么天碟。但用旗舰就直接能听出是否是用黑胶唱盘翻录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