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herfan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c调音浅薄感受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5-4-1 09: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丽水
继续在自己这个帖子里记录一点pc音源下提纲式的调整感受,作为备忘。调音的第一步,是将听音空间的门窗开关到平常听音乐时最常用的状态,这点对低频的影响尤为明显。
系统作进一步调整前一定是先搞好音箱摆位,这样其他的调整才能轻易听出来,否则许多调整变化都不容易识别。
这个摆位的幅度我曾经认为是毫米级,但今天我认为至少是微米级,特别是当两只音箱的位置相对固定后,其最佳夹角几乎只有唯一的一个值。一定要让音箱消失,在此基础上让录音中发声体的形体感出来。这个形体感不能是细细一根线,要有主心骨、有弥散感,发声体空间位置关系既要历历在目如可触摸,又要相互交融气韵生动。在整个听音空间内走动,声音不发生大的变化,而是较为均匀地充满整个空间;坐在听音位上左右摇晃脑袋,音色和定位不发生明显改变,甚至单耳对着音箱方向移动去听,声音都几乎不发生变化,那就可以认为摆位到位了。做到这个程度非常难,不比那些平衡大师叠三五个鸡蛋不倒来得容易。如果你的音箱永远摆不出前述效果,那可能是箱子的先天缺陷,离轴响应不好,或者两箱一致性不好等等。从这个摆位的重要性也可以推测出,高低音单元之间的位置和相位(受功率分频器影响)关系有多重要,对分频点附近频段甚至全频的发声效果有多大的影响,几乎是做不到完美的。
在摆位实践中,确定音箱之间及与空间各面的间距,可借助一些软件来初判,一般以频响起伏趋平为好。如果有大的峰谷,要通过摆位优先把谷填平,多了可以用eq减,少了或没了,可能拉不上去或者失真大增。还有这些峰谷,最好能避开音阶对应的频率。有时可以试试把音箱倒过来摆,中低音单元距离天花板和地板的距离变化也会造成声音的变化。一般而言,音箱发出的声音不好听,先抛开其他失真不谈,大多是由于频响起伏太过,由于人耳的掩蔽效应让波谷的声音变得不明显甚或听不见了,由此听觉上少了很多原本录音中包含的信息,这些信息喇叭也许已经播出来了,但由于两箱相位(也与前端相关)和环境反射等原因相互抵消或加强,听觉上弱的更弱强的更强,这种情况下,系统的听觉只有小部分的概率会变得更加顺耳,大部分情况是由于部分频段突出而更加压耳朵,当然更由于部分信息的减少和丢失与所谓“贵气”无缘了。
在摆位做好的前提下,再利用全局eq来调整频响,可以轻易地获得很好的声音。此时前端的任何调整都变得容易或更加容易听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4-1 10: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herfans 发表于 2025-4-1 09:46
继续在自己这个帖子里记录一点pc音源下提纲式的调整感受,作为备忘。调音的第一步,是将听音空间的门窗开关 ...

音箱的摆位确实非常重要,到位的摆位可以说是像换一套系统,对楼主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音乐来源于生活,必然要回归于生活,在没有专门的听音室的情况下,也必须有些妥协,把音箱融入生活当中,你能感受到美妙音乐的存在,但又不会在意这个音箱在哪里,这也许是我们穷烧可及的“最高境界”了。我也是玩电脑做音源,走过不少路,台式机(电源,主板,内存,CPU,连接线各种都试过),DELL mini主机,MAC mini 都玩过,最后也是现在用的是MAC MINI M2,并改了线电供电,总的来说,MAC比PC声音要好些,MAC改了线电又好一些。不知楼主用的是什么音箱,大喇叭或有脚架的摆位移动也是体力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25-4-1 11: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丽水
aqin933 发表于 2025-4-1 10:26
音箱的摆位确实非常重要,到位的摆位可以说是像换一套系统,对楼主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音 ...

我用的是无源书架加有源低音,书架是diy的被动低音箱子。用pc当音源有个好处,就是大大降低了音箱的调试难度。可以按照理想状态的线路参数来制作分频器,把高低通做了相位对齐即可,其他用eq来调整便是。当然低频还是要调整到最理想状态的,这是音箱制作最最关键的地方,如果用软件强拉会大大增加失真。一只低频谐振设计得好的音箱,即使是灵敏度很低的金属盆箱子,感觉上也很容易推动,用小胆机也能推得很好,在小音量下也能有非常协调而能烘托气氛的低频。就是用胆机时——尤其是推4欧姆的低阻抗箱子时,喇叭线尽量用好些,以更好地分配功率(其实功放所谓阻尼因子最终体现的无非就是功率分配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25-4-1 15: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丽水
在摆位中,可运用pc的功能,比如左右声道互换和互相复制(类似单声道)、白噪声、扫频等信号来判断调整方向,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摆位搞好后,前端的变化——比如换这线那线的,声音的改变是比较明显的。以我的看法来说,电源线要尽量长,别用镀银线,绞合编织线声音柔和些,屏蔽与否不是太重要,可以把它的理想状态视作一个50hz之下零阻的低通滤波器;信号线和喇叭线则不要绞合为好,“材”与“质”是重要的,一般场景个人偏向单晶铜,晶间反射少(我不确定是不是这个原理)所以比较劲道干净些,如果嫌太干净要用普通无氧铜线来调音,那建议尽量放后端一点。我个人不喜欢一切镀银线。该做屏蔽的线要做,输入端接地还是输出端接地都试试效果,不要全信deepseek的,我曾问过它时钟线在哪端接地好,它告诉我一般是输出端,结果并不一般。有时不该做屏蔽的线也别做,反而会把高频杂讯捂在线里无法耗散出去。信号线的理想状态当然是全频零阻零相变的,现实不可能达到,还是一个感、容抗兼备的部件,所以才可以用它来调音,在我看来绝大多数的这种调整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轻易或不轻易地达到,因此太贵的线材在我眼中确实是一种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1: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丽水
线材是传送电信号的,属于对信号影响有限类部件,关键当然还是要看信号本身的质量。所以不论你的数字界面和解码有多么好、异步还是同步、时钟有多精准噪声有多低,pc送出的信号都非常重要,在pc端的优化调整怎么做都不为过。这个调整如前所述,要软硬结合,硬的方面主要是把电源处理好——整个系统都要把电处理好,在尽量减少对声音动态影响的前提下为所有设备提供尽可能纯净的电源,这是好声音的必要条件甚至是充分条件。像pc这种污染源,是一定要隔离的,还可以试试把地线浮起,也许有意外之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4-2 11: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herfans 发表于 2025-4-1 15:13
在摆位中,可运用pc的功能,比如左右声道互换和互相复制(类似单声道)、白噪声、扫频等信号来判断调整方向 ...

信号线的理想状态当然是全频零阻零相变的,现实不可能达到,还是一个感、容抗兼备的部件,所以才可以用它来调音
——都有EQ了,想要什么音色理论上都能弄出来。就没必要用线来调音色了吧。线只要保证不引入额外的干扰,接触良好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3: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丽水
本帖最后由 herfans 于 2025-4-2 14:01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4-2 11:58
信号线的理想状态当然是全频零阻零相变的,现实不可能达到,还是一个感、容抗兼备的部件,所以才可以用它 ...

基本上是这么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4-2 14: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PC的套路太多,每个人的玩法都不一样,效果肯定会有差别,有满意的也有不满意的,PC的最大优点是方便、便宜。
本人从不折腾PC,播放的效果基本满意,能响就行,要求降低了,满意度就高了,有时候是需要自我安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5: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丽水
一个系统,一般来说跟听音环境关系较大的是音箱和功放。挑一对好箱特别重要,低频做得好的——好推(并非单纯的灵敏度相干)的箱子能降低功放的费用。音箱呢比较妖,除了理论设计要正确,一些模式的选择或细节也决定它的上限。除了常见的单元选择搭配及位置排布、调谐模式、分频设计、面板大小形状及其覆盖材料(吸收高频干预衍射)等,还有比如沉孔是否斜铣梅花刀(单元呼吸空间和背波反射影响)、箱体形状(驻波分布)、单元与箱体的接触刚性程度(振动传导和音头)、倒相孔的大小位置个数与形状(湍流涡流和气阻尼)、密封性、背波吸收方式和材料组合、箱体材料和厚度所决定的箱板共振频率分布及声透值等等,都会引起声音的变化。这些因素所形成的最终声音特征往往是此音箱所固有的,很难从前端去调整和改变。这种音箱的特性音色也是各花入各眼,有人喜欢勇闯魔域,也有人乐享雨后初晴。总之音箱的设计需要理性和感性兼具,一些基本的有违物理定律的错误观念不能带入。比如有人认为听起来那么复杂的音乐各个频率的声音是喇叭单元同时发出的,会受多普勒效应的影响,但是从理想状态来说,喇叭运动反映的是信号,而信号在任一时刻只能朝一个方向行进(当然非理想状态下振膜上有横波),录音阶段收录的是各种发声体发出声波的矢量和;一些理性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也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极端思维去感而遂通一番,十有七八你调整后的声音变化是跟着你的感觉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25-4-3 09: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丽水
本帖最后由 herfans 于 2025-4-3 09:52 编辑

千禧年购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台pc机,为它配了一个4.1的漫步者音箱,当时觉得声音还挺不错,现在回想起来当然是没有吃过什么好料的原因。不过鬼使神差地现在也用上了书架+炮的模式,原因无非是钱包羞涩。已经有了书架,但极低频延伸不足,自然就想到用炮来补,这个方式容易实现成本也最低。找炮位嘛就是把炮放在听音位,满房间走找到最佳位置,这个位置不一定是低频最强,而是和主箱衔接最好,当然由于炮移动后相位会变,这个位置不那么容易找到。个人认为,单炮的情况下,比较理想的是带通式,可以减少不需要的中频声音从不该发出的位置发出,对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炮是ab类,书架我就用了胆机来推,解码也是胆输出的。我不求真,只求好听。从石机换到胆机还没什么感觉,但是久听胆机之后,再听其他功放总感觉少了那么一点东西,那点东西可能数万十数万的石机给不了,但几百几千的胆机能给。我还是支持一种观点,录音总有损失,而这种损失胆从更悦耳的角度给补回来一点。就个人听感而言,胆往往让声场变大,活生感空气感更强,加上牛的磁滞效应带来的那么一丝韵味,实在让我无法拒绝。另外你想想,电子在真空中飞渡,那轨迹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随机的飘逸可能也是造成那种特有韵味的原因之一。解码我只说一句:钟要好,德尔塔西格玛的板子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5-4-3 10: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herfans 发表于 2025-4-3 09:46
千禧年购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台pc机,为它配了一个4.1的漫步者音箱,当时觉得声音还挺不错,现在回想起来当然 ...

你说的低音炮的摆位是传统的做法,但在多炮的时候就没那么好使了,因为选择太多。而且炮要逐Hz精调才会有好的听感,通常炮只有一个LPF一个单频Boost是不够精确的。你有了PC以后本质上等于有了一台能运行测试软件的高档DSP。所以还可以做的更多。比如可以使用Room EQ Wizard,rePhase,Equalizer APO这三大神器组合对系统校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25-4-3 11: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丽水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4-3 10:57
你说的低音炮的摆位是传统的做法,但在多炮的时候就没那么好使了,因为选择太多。而且炮要逐Hz精调才会有 ...

你说的三大神器,除了rePhase外其他两个我在用,也是逐赫调整的。谢谢让我知道rePhase这另一大神器,我研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4-3 13: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herfans 发表于 2025-4-3 11:54
你说的三大神器,除了rePhase外其他两个我在用,也是逐赫调整的。谢谢让我知道rePhase这另一大神器,我研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6473713
这篇实操文章写的比较详细,推荐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25-4-3 13: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4-3 13:00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6473713
这篇实操文章写的比较详细,推荐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4-3 18: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玩PCHIFI的人最后不是买苹果就是用达菲了,如果坚持用WIN,顶多算是多媒体音乐,不能算HIFI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25-4-3 21: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zhou790310 发表于 2025-4-3 18:31
玩PCHIFI的人最后不是买苹果就是用达菲了,如果坚持用WIN,顶多算是多媒体音乐,不能算HIFI吧

达菲和苹果我也折腾过。自信点,pc可以的,就是要多花点心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4-5 04: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温州
玩pc技术和选择占大比例 自从找对怎么玩pc就重来没有想过在玩回cd和黑胶 我的听感音质远远好于我的马兰士cd15  音质和便利都更胜 只是99%的人玩不好p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5-4-5 08: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zhou790310 发表于 2025-4-3 18:31
玩PCHIFI的人最后不是买苹果就是用达菲了,如果坚持用WIN,顶多算是多媒体音乐,不能算HIFI吧

这观点有点偏颇,本人的PCHIFI从来都是用WIN系统,没感觉音质不好,用同版本的CD对比,丝毫不比CD弱,总感觉网上很多人玩不转PCHIF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5-4-5 21: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qwerqwer0854 发表于 2025-4-5 08:42
这观点有点偏颇,本人的PCHIFI从来都是用WIN系统,没感觉音质不好,用同版本的CD对比,丝毫不比CD弱,总 ...

你是高手!主要是电源问题,风扇干扰,SRC问题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5-4-5 22: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zhou790310 发表于 2025-4-5 21:08
你是高手!主要是电源问题,风扇干扰,SRC问题等等

很多高手都在折腾PCHIFI,对很多部件进行改进升级,不能说没效果,只能说效果不是很大,也可以说绝大多数并没有找到PCHIFI音质劣化的关键所在。普通PCHIFI音质劣化最关键的原因是谐波劣化,通俗点说就是高中低三频不同步,给人的感觉就是音乐透明感差、层次感差,特别是高音被压制的最明显;在一般数字音频常识中,高频的信息量最大,低频的信息量最小,如果解码器只是将数字信号100%解码,那结果是低频因信息量最小而最先输出,高频因信息量最大而最后输出,其结果自然是三频不同步,为了让三频同步,谐波优化器就诞生了,有些好音响其实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类似的谐波优化,声音必然就比普通音响好听,但这并不能代表更多的普通音响也有这功能,只要你觉得你的PCHIFI音质不满意的,加个谐波优化器准没错。
如果谁能熟练掌握谐波优化,将会减少很多折腾,还会节省不少的金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 09: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