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鬼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有空,给你们指导一下听歌音箱的选择问题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3-12-14 09: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鬼狐 发表于 2023-12-14 08:31
你觉得没有就没有,大家都平等的,谁也不是高人一等的专家,音响行当里所谓越资深的往往越呆,这个明显区 ...

不是抬杠啊你音箱的灵敏度高,那么对驱动电流的需求就小一点。反之,驱动电流就要求大一些。

但是你可以调整放大部分来调整电流输出。
严谨点,如果我们认为后级增益是固定的话,前级部分是可以调整的。

最终无论灵敏度,音箱的输出音压应该是一致的。

玩高灵敏度喇叭的好处无外乎是减小放大部分压力,那么直热单端这种性价比很高的放大方式就可以用了。
当然有一好没有二好,高灵敏度单元本身要求振动部分的质量轻,但是基于现在的材料科学,轻质材料的坚固度又是有问题,如果用号角来物理放大音量的话,又有声学上的改变。

音响本质上就是妥协,一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12-14 09: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cokesum 发表于 2023-12-14 09:43
不是抬杠啊你音箱的灵敏度高,那么对驱动电流的需求就小一点。反之,驱动电流就要求大一些。

但是你可 ...

灵敏度高低与否,从来都不是评价和选择音箱的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12-14 1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2054 发表于 2023-12-14 09:44
灵敏度高低与否,从来都不是评价和选择音箱的条件

决定系统的关键指标

你灵敏度巨变,前端放大基本上要推倒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12-14 10: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cokesum 发表于 2023-12-14 10:36
决定系统的关键指标

你灵敏度巨变,前端放大基本上要推倒重来

那随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12-14 10: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本帖最后由 zikomo 于 2023-12-14 10:53 编辑
cokesum 发表于 2023-12-14 10:36
决定系统的关键指标

你灵敏度巨变,前端放大基本上要推倒重来

我觉得你说的挺好的,高敏的显然功放容易搭配得多。又不是说高敏的就难听了。低敏的驱动力要求高,本身就难推。我去问了教授,宽频率响应的功放推动吃力的话,高频放大倍数就下降,高优质性能就下降了,得不偿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12-14 1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比如 zu audio 的高灵敏度喇叭 vs 主流的hi-end喇叭对驱动的要求就天差地别嘛。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还有对单端直热三极管的需求,first watt为什么也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3-12-14 11: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cokesum 发表于 2023-12-14 10:59
比如 zu audio 的高灵敏度喇叭 vs 主流的hi-end喇叭对驱动的要求就天差地别嘛。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还有 ...

ZU 的全频正好用过,101的确是高灵敏度,JBL 9800K2好像是94,ATC 100是88,难道可以说9800比ATC100好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3-12-14 13: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2054 发表于 2023-12-14 11:06
ZU 的全频正好用过,101的确是高灵敏度,JBL 9800K2好像是94,ATC 100是88,难道可以说9800比ATC100好推 ...

只是从声压的角度来讲,确实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3-12-14 13: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阿坝州
cokesum 发表于 2023-12-14 13:07
只是从声压的角度来讲,确实如此

如果你把好推定义为更容易推大声。那我也就无话可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3-12-14 13: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西省
我听歌和听音乐用两套不同类型的音箱,录音工作室通常也是两套以上的监听音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3-12-14 14: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2054 发表于 2023-12-14 13:09
如果你把好推定义为更容易推大声。那我也就无话可说了。

灵敏度的定义本来就是只和声压有关系嘛。我们是就着楼主的话题来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3-12-14 14: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cokesum 发表于 2023-12-14 14:00
灵敏度的定义本来就是只和声压有关系嘛。我们是就着楼主的话题来说的。

灵敏度高低与否,从来都不是评价和选择音箱的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3-12-14 14: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2054 发表于 2023-12-14 14:25
灵敏度高低与否,从来都不是评价和选择音箱的条件

同意不是评价的标准。但是可能是选择条件嘛。

如果你现在只有小功率放大,怎么可能选低灵敏度的喇叭。
又或者你的预算就那么多,有时候得妥协一下喇叭,争取留些预算给放大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3-12-14 14: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西兰
cokesum 发表于 2023-12-14 14:31
同意不是评价的标准。但是可能是选择条件嘛。

如果你现在只有小功率放大,怎么可能选低灵敏度的喇叭。 ...

我的两对音箱,灵敏度差9db,给一样的功率的时候在3.5米距离上实际听感音量差不多,很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3-12-14 14: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cokesum 发表于 2023-12-14 14:31
同意不是评价的标准。但是可能是选择条件嘛。

如果你现在只有小功率放大,怎么可能选低灵敏度的喇叭。 ...

你是孤立的去选择音箱而不是从整体考虑去搭建系统。高灵敏度音箱相对于低灵敏度箱子唯一的优势是可以用小功率推的很大声,但不代表可以推好听。如果用系统整体搭建的角度去看,更不会关注灵敏度这个参数。
随便一个万把的号角灵敏度都90多甚至100多,MBL101只有81,你会因为MBL灵敏度低而选择号角吗?选择号角的唯一原因不是因为号角更好,而是号角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3-12-14 15: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zikomo 发表于 2023-12-14 10:52
我觉得你说的挺好的,高敏的显然功放容易搭配得多。又不是说高敏的就难听了。低敏的驱动力要求高,本身就 ...

从实践的结果可以告诉你,灵敏度90多的JBL 9800K2比灵敏度80多的ATC100难推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3-12-14 15: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baikal 发表于 2023-12-14 14:36
我的两对音箱,灵敏度差9db,给一样的功率的时候在3.5米距离上实际听感音量差不多,很有意思。

灵敏度的数据是1W1米处测得的,局限的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3-12-14 15: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杰作2054 发表于 2023-12-14 14:53
你是孤立的去选择音箱而不是从整体考虑去搭建系统。高灵敏度音箱相对于低灵敏度箱子唯一的优势是可以用小 ...

这个......号角才几多钱,MBL一套要几多钱。

Apple vs apple嘛

当然我原则上是认为喇叭灵敏度不是什么特别关键的参数,只要不是极端的情况。当然楼主说了灵敏度,我们当然就聊的都是一些极端的情况。
高的比如 JBL号角能到110,低的就更多了。

说到所谓的难推,其实这个很难定义。对我来说,一定要量化的话,可能是阻抗的变化更关键。阻抗下降一倍,电流需要就增加一倍,这个是主要后级的瓶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3-12-14 15: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cokesum 发表于 2023-12-14 15:27
这个......号角才几多钱,MBL一套要几多钱。

Apple vs apple嘛

就用刚才的JBL 9800和ATC比,9800对功放的要求绝对大过ATC一个级别,当时用什么后级记不清了,拜世通的一个型号,推100有声有色,推9800根本出不来低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3-12-14 15: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清远市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3-12-14 16:56 编辑

虽然我也喜欢大音响,喜欢大动态,高频宽,低失真,作为发烧友,拥有一套高性能的器材抚摸,哪怕不听,也是挺满足的。理性看待,这些性能在听歌的时候,基本也是多余的,因为录制水平高的音乐,也是寥寥无几,听来听去也就那么几张,象征意义更大。
当然如果有条件,这并没有什么可以争论的,因为有大系统,就一定同时拥有低动态,低频宽,低音量下同样失真低的小系统,听什么用什么挺好。

从来没有人说过我用的音箱好听,只会问我能不能开小声点,或者关掉,说话听不清了,这是个事实。

听音乐需要的是一个私人空间,要考虑个人的喜好,音响听什么歌,怎么听,这个应该是要慎重考虑尊重个人意愿的。

崇尚录音室标准,崇尚影院标准,崇尚母带监听室标准,归根结底也是一种个人意愿,这是已经被标准化训练过的听音观,我认为和审美也无什么关联,只是这样的听音观效率高,对于爱好者而言,也不过是容易找到问题,挑出毛病,能不能解决也是未知的。
-------------------------------------------
其实我大概理解楼主想要表达的意思,只不过表述不太严谨。
所谓灵敏度,其实我估计楼主想表达的应该:是中小功率就可以获得很低失真的器材,已经能满足多数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大可不必花大钱去追求只有更大音量才能听出来差距的高端产品。
而使用特别高端器材的发烧友,也完全没必要说听入门级器材的人就是不懂欣赏,不会听,没听过什么是真正的好声音。其实只要放低音量,大家就差不多水平,并没有什么听了就要死要活的差距。

哪怕是丹拿声学M3 M4,配的不也就是舞台功放,加个过时的电子分频器么,认真审视它,也不过是众多专业工具之一,把工具当玩具,甚至当做圣物,要真玩的很仔细,切开来看,不也一样是中纤板吗?
一个生产生活工具,真要上升到什么高度,没有修养不能欣赏,那么按照这个逻辑,要真是讲权威,讲艺术,要不拉到大街上去给群众听听看,也可以就随便抓个领导或者行长,送给他你看他要不?恐怕还真不要。行长行,行长也不欣赏我欣赏,等于我比行长强,这逻辑不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9 16: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