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oneli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一下分频的问题,只给高音分频是不是更简单?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5-5-3 19: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3 19:20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3 18:40
这类东西我以前玩过很多了,不合适就是不合适。你说的喇叭会适应分频器多半是人习惯了这个声音。
所以做 ...

如果手上有好的录音设备可以录音,然后播放器播放和原始音频的频谱做对比,调整中的录音之间也对比,可能有点参考作用。看了一下人声歌曲的频谱信息量集中在6k以下,刚好是高音一阶分频和中低音不分频衔接的考察范围,比较适合用来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5-3 19: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有一阶分频的做法,但是对电容品质和容量非常讲究。

电容越大,声音越混,电容越小,声音越尖,通常是以3.3为标准上、下调整,尽量不要加电阻,但如果喇叭的阻值相差较大,那只能加电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5-3 19: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oneliu 发表于 2025-5-3 19:16
如果手上有好的录音设备可以录音,然后播放器播放和原始音频的频谱做对比,调整中的录音之间也对比,可能 ...

用录音做对比不怎么靠谱。
因为你的录音会把环境声、反射和干涉都录进去,绝对做不到和原始音乐信号一样,而且通常差别很大,让你很难做对比。
人声、萨克斯等音乐是可以做参考信号的,但效率比较低,因为音乐频谱不连续。要花很久才行。
比较简单快速的办法是听扫频,比如听200-6000Hz 3秒时长的扫频信号。如果声音感觉不连贯、发飘就是没衔接好。
或者不怕花费学习成本的话,学一下REW的使用,花几十块搞个松下WM61的DIY话筒就可以测了,而且轻松精确。
但这不一定符合有些人的发烧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5-3 19: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oneliu 发表于 2025-5-3 17:51
二分频的话准备采用2.8k做分频点。单高音做分频的话先接4.7uf,再调整到5.6,6.8,之后再尝试对高音二阶 ...

不知那几只小电容你是怎么用法,我对付高频过量的方法简单粗暴,再串联一只电阻就好了。
我赞成你用几种数值的电容逐个试的方式,因为我也是这么干,计算值归计算值,还是要以实际听到的声音来决定该使用哪只电容。另外衔接处一般会出现谷(有时候也会是峰),我一般不过细去用什么零件来处理,而是使用均衡器去填补和细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5-3 2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清风扬 发表于 2025-5-3 19:35
有一阶分频的做法,但是对电容品质和容量非常讲究。

电容越大,声音越混,电容越小,声音越尖,通常是以 ...

加不加电阻是和喇叭的灵敏度有关的。如果高音比低音灵敏度高很多,就只能加电阻。
楼主的情形下,可以回放 1KHz+8KHz混合正弦波测试信号。并和校准过的耳机做实听对比。
如果音箱的8KHz明显比耳机里清晰,那么高音就要串电阻,直到听感和耳机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25-5-3 22: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3 22:46 编辑

这个音频生成器不错,就是要手动拉按钮以得到连续的声音频谱。手机录了一下1k-8k的声音,挺好玩。看录的频谱总体还行,频谱柱子1-4.5k变化小比较平直,6-8k更直,就是在5k左右有出现波谷,塌陷大概比中频频谱柱子低了35%,总体高音比中音频谱柱子低15%,是不是高音功率低或者灵敏度低的关系。4欧高音+4.7uf分频点在5.9k,用5.6uf分频点在5k,看来5.6u再并联一个0.56uf大概就完美了。这个高音是临时试听的丝膜高音。用手机中子播放器不知道怎么生成频谱曲线,或者电脑有软件可以生成。在线音调发生器https://www.onlinemictest.com/zh/tone-generat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5-3 22: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oneliu 发表于 2025-5-3 22:02
这个音频生成器不错,就是要手动拉按钮以得到连续的声音频谱。手机录了一下1k-8k的声音,挺好玩。看录的频 ...

频谱由低音到中高音缓降是好事。听感会比较平衡。
频谱做平了会干硬不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25-5-3 23: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3 22:47
频谱由低音到中高音缓降是好事。听感会比较平衡。
频谱做平了会干硬不好听。

好的,多谢各位的建议,阶段性有点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25-5-4 19: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4 23:04 编辑

换上陶瓷高音了,6-8k没有丝膜那么亮,听感确实反而更好。总体比丝膜高音好,高音和中低音衔接的好一些,感觉高低音融合为一体了。看来追求频谱柱子平直是不对的,也可能是录音麦的问题,对各个频率的灵敏度不同。
听歌的时候发现背景声小提琴的声音不够好,有一点闷,于是找了小提琴的频谱,果然,小提琴的频谱高峰点分布好均匀啊,在440-4500hz平均分布,更高频衰减也不会太多。以小提琴作为中高频的声音参考是有意义的。接下来的微调就以小提琴曲子为主。用频谱发生器连续频谱录音结果看,2.8k以内中低音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出在2.8-5k之间,衰减有点多,尝试高音分频电容加点容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5-4 20: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oneliu 发表于 2025-5-4 19:28
换上陶瓷高音了,6-8k没有丝膜那么亮,听感确实反而更好。总体比丝膜高音好,高音和中低音衔接的好一些,感 ...

如果分频点附近合成频响衰减始终比较多,可以试试把高音喇叭反接。保留听感好的接法。
都有了话筒,虽然没有校准,但还是建议试试Rew这个软件,至少有个框架不会偏差太多。主观调音对人要求比较高,没多少经验的人刚干基本都会翻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25-5-4 23: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5 00:54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4 20:53
如果分频点附近合成频响衰减始终比较多,可以试试把高音喇叭反接。保留听感好的接法。
都有了话筒,虽然 ...

哦,还有这种说法呀。以前只听过分频电容接负极更好听的说法。
新喇叭煲一下,现在听小提琴已经好多了,开阔一些,某个频段还是有像新手拉的那种不顺滑的摩擦音,闷闷的。听其他乐器没有闷的感觉,很开扬,小提琴真的考验音箱。
没有麦,都是拿手机录的。以前有个老的LG手机录音很好,改天拿出来试试,不知道电池还行不行。Rew软件等有空一定试试。
找到一段文章,其中提到:古典音乐要考验音箱的范围太宽,不同的曲目对音箱的要求各异,选择从易到难(价格通常递增)要过三关: 第一关:弦乐。以小提琴为代表,关键词是音色。 进关前先带把尺子:用对应的CD为尺,去检验音箱各项指标。 文章中还提到:避开金属、陶瓷音盘单元。看来陶瓷单元要完美表现小提琴存在先天弱势,不过我这个高音是陶瓷加丝膜边,应该有表现好的机会。文章还提到分频电容的影响,看来选一个好的合适的发烧分频电容也是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5-5 00: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死翘翘 于 2025-5-5 00:40 编辑
oneliu 发表于 2025-5-4 23:52
哦,还有这种说法呀。以前只听过分频电容接负极更好听的说法。
新喇叭煲一下,现在听小提琴已经好多了, ...

因为电容做分频的时候会引起相移,如果相移过大分频点附近接近反相,频响会有明显的谷。这时喇叭反接是把相位反相。让高低音之间的相位差小一点,合成的频响谷也会小一点。分频电容接喇叭的哪个脚倒是没区别的。

其实小提琴没有钢琴对音箱的要求高。REW不仅能做声学测量和EQ计算,它也可以当做信号发生器和房间音箱摆位仿真工具。你DIY音箱箱体也可以用REW测喇叭TS参数,有了TS参数才能做最优设计。网上有卖配套的话筒和喇叭测量套件。

金属、陶瓷单元什么的用对了都没问题,关键是让喇叭工作时避开失真大的频段。相对来说,低端喇叭纸盆、PP盆、羊毛盆等的失真相对好听一些。另外高档的高音都是硬膜,譬如钻石膜、铍膜。你现在用的喇叭远没到考虑这个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00: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5 00:34
因为电容做分频的时候会引起相移,如果相移过大分频点附近接近反相,频响会有明显的谷。这时喇叭反接是把 ...

听钢琴还好。又找到一段文字:
常有人用小提琴声作为激光唱机的考评信号,原因是小提琴所发声音的波形是乐器中最复杂的,含有极丰富的高次谐波,所以对小提琴的录音是最不容易录好,在重放时不同的激光唱机对小提琴声的表现,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解码比特率比较低的极其比较容易出现声音含糊,高音毛燥,声音发毛,没有亲切感,缺乏真实感等情况,特别是琴弓擦而弦的微弱声音夹在旋律当中,很不容易分辨出来,这也许就是有些网友说的松香声吧。相对的,比特率低的机器对其它乐器的乐音则要好得多,容易被掩盖起来。所以用小提琴曲的声音表现能力考评激光唱机是判别其重放音质好坏的手段。那么同理,小提琴音乐也可以作为测评整套音响对高音解释能力的信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5-5 00: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oneliu 发表于 2025-5-5 00:42
听钢琴还好。又找到一段文字:

钢琴的动态范围大,起音时间短,差点的系统容易听出瞬态失真。
这么说吧。小提琴找个好点的5寸2分频音箱就可以放的有模有样。钢琴同样的音箱不行,最好用10寸3分频。
不过仅仅评估高音,用小提琴是可以的。但你得熟悉录音该有的音色,听的出是否有声染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0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5 01:05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5 00:54
钢琴的动态范围大,起音时间短,差点的系统容易听出瞬态失真。
这么说吧。小提琴找个好点的5寸2分频音箱 ...

没那个本事。只想借助小提琴在衰减频段的表现和频谱录音简单的分析对分频做有限的改良,顺便也考查一下分频电容的优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02: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5 03:02 编辑

用的这颗5.6uf无极电解电容实测6.14uf,容量差了10%,玩分频手上没有电表是不行的,容量不配对左右箱子可就麻烦了。拿了一只6.8uf的,比较便宜的两块五的MKP无极薄膜电容,实测7.07uf,果然小提琴好多了,钢琴音色也更好。不过能听出来高低音喇叭叠加的部分有一点点多,而且似乎这种多余的重叠会影响低音的纯净,整体声音有点散的感觉,难道就是所谓的温暖声。当然也可能是这颗垃圾电容的问题,比较而言更喜欢无极电解电容的声音。看来要接着尝试小于7uf的,等我买来再继续。搜了一下资料,高频用mkp/mpt/CBB/电解电容优劣,好多说法和理论,只能靠耳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5-5 03: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玩高中低几单元只在高音单元连个电容也有很高端的,要求单元频段非常平衡、瞬时反应极端灵敏安全,这种的下一步就是连高音单元的电容也去掉,只在线圈材料做好耐高温处理来适应强弱信号能量,这种喇叭单元起步价就在万位,能够播放各种音乐不会有人声、乐器、曲目的音乐分类偏科。几十元的单元就要慢慢测定频段弱位分频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5-5-5 10: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oneliu 发表于 2025-5-5 02:18
用的这颗5.6uf无极电解电容实测6.14uf,容量差了10%,玩分频手上没有电表是不行的,容量不配对左右箱子可就 ...

似乎这种多余的重叠会影响低音的纯净,整体声音有点散的感觉,难道就是所谓的温暖声
——实际上这不是暖,是糊。暖主要是频响,糊主要是相位瞬态。用这种单电容简单分频,这情况基本无解。可以微调电容容量、调整高低音前后安装位置缓解。用高阶分频能有很大改善,用支持FIR的DSP分频可以近乎完美解决。

不同分频电容的声音差别蛮大的,电解会多点味道也会更糊,薄膜会更清晰细节多些。至于电容配对建议适可而止,因为喇叭的配对误差也很大,房间的左右声学不对称可能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11: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经过昨晚的折腾,深刻明白了网上卖的成品分频器标称适合4-8欧简直就是音响界的世纪谎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25-5-7 15: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翻车翻车,中低音不行,没有啥音乐味也没低音。结束这个帖子。买个键盘就想装台电脑的想法要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5-10 00: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