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hiy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不要误导网友,HiFi跟流媒体并不矛盾!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3-10-21 22: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10-21 22:50 编辑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10-21 22:00
所以说至少是33年前的老录音?还是说是尘封了30多年的录音,第一次在流媒上,并且只在流媒体上发行?

...

苏联青年音乐家 有一套
在网上好像有 我也是前年听的
反正不是cd和黑胶 是数字音源

音乐学院这种东西一般不出cd 有些人偶尔会放到网上
就像音乐厅的演出也不是都出cd的 只有很少一部分出 很多好的有音源 但没出cd

关键问题是cd确实不利于研究
流媒体曲库大的多

另外我音乐家朋友推荐的好的版本 和所谓的民间大佬推荐的很不一样 这里面你懂的 很多大佬私心严重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

古典还是要多听 不要只听什么民间大佬推荐的 还是要听听音乐学院的专家的意见 而且音乐学院的意见也要自己分析 他们派系严重

不过说实话 我们在这里讨论也没啥用 绿坛名声早就.....这里讲多讲少根本不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3-10-21 23: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法国
玩了一段时间的黑胶,还是Tidal + Roon方便太多,音质也不差,就懒得开黑胶机了,虽然黑胶音质确实是很好,但流媒体也很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3-10-21 23: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abccbaa 发表于 2023-10-21 22:42
苏联青年音乐家 有一套
在网上好像有 我也是前年听的
反正不是cd和黑胶 是数字音源

苏联青年音乐家——这个题目讲了和没讲有什么分别。


苏联是集中制,就那几家音乐学院,是哪家学院录的我也懒得追问,估计也是问不出具体答案。


CD是出版行业,和出书一样,牵扯到各方利益,和民间上传小视频有可比性么?如果是苏联时代非官方录音上传,九十年代之前有哪个国家的非官方现场录音质量敢说比的上正规商业录音?苏联更不用谈。


你想传教就传教,实际上对唱片圈子、录音行业的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这又何必了。

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3-10-22 02: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
这主要看采用什么流媒体平台,如果是运营很好的平台,绝大多数上传的资源都是唱片公司或者艺术家自己上传的,音质可以得到最大保障,理论上正规流媒体其实比灌录过程带来损耗之后的音频要更加接近于录音室版本。抨击流媒体而固守实体唱片(包括CD、SACD和黑胶)的观点是落后的,除非拥有比唱片公司和艺术家本人更好的版本,但那种可能是极小的,除非古旧的录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3-10-22 04: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法国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10-21 23:26
苏联青年音乐家——这个题目讲了和没讲有什么分别。


听过朋友八十年代去苏联买的几张古典黑胶,那录音真是一言难尽,有一张是现场的,吵吵嚷嚷的,简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3-10-22 08: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10-21 23:26
苏联青年音乐家——这个题目讲了和没讲有什么分别。


本贴题目是流媒体 和 cd以及黑胶 比较

你是支持cd 和黑胶

我是支持流媒体扫碟然后再买cd或黑胶

苏联好的流媒体资源我听到过 就是上面说得 具体我也没记

关键在于民间大佬所谓的推荐和音乐学院专家的推荐 很多时候并不一样

你想做民间意见领袖 你就去做

我反正听了一些民间大佬的推荐的碟 不太好听 明显有商业动机

民间cd、黑胶大佬听的碟未必有现在听流媒体的一代的多 技术上决定的

听cd 黑胶 实在是听不了多少的

一万张碟? 听的太少了 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3-10-22 09: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abccbaa 发表于 2023-10-21 22:42
苏联青年音乐家 有一套
在网上好像有 我也是前年听的
反正不是cd和黑胶 是数字音源

你说的是Legendary Soviet Musicians这套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3-10-22 09: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10-22 09:38 编辑
rava 发表于 2023-10-22 09:19
你说的是Legendary Soviet Musicians这套吗?

不是的
是音乐学院内部录的
前几年有人把资源放在哪个网站上
后来没了
我也没下载 是一套 都是不知名的学生

音乐学院内部录的东西蛮多的 一般不出cd 因为也赚不到钱
我有一些音乐学院的朋友 有时会发我听听 但不多 内部毕业考试的音频和视频 质量很高

音乐学院你懂的 不一定演奏的最好的最后出名的

古哼哼要不是阿姐力挺 不可能成名的 当时比赛很多评委完全不认可古哼哼 阿姐说不评他就不当评委了 这段历史你肯定知道
那你说古哼哼在那批人里面到底算弹的好还是不好 反正我不太爱听他的演奏


cd 黑胶所谓名碟的版本一般不会太差 但未必是最好的版本 因为里面有太多商业化的东西

有些音源一直没找到c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3-10-22 09: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的观点比较中庸——不HQ之前确实不太行……全局HQ之后听还是能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3-10-22 1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有只野猫 发表于 2023-10-22 04:59
听过朋友八十年代去苏联买的几张古典黑胶,那录音真是一言难尽,有一张是现场的,吵吵嚷嚷的,简直了。。 ...

很多索神录音,都要忍受着杂音和晃动感听完。苏联的录音,原则上只能买旋律或者小丑。苏联录音太糟蹋东西,很多大师录音由国外买了版权发行的反而好得多。
不过后来大毛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我手里有大毛2000后转制的录音并不差。只是大毛那边的唱片很不好买,理由显而易见。现在能买到大毛的唱片多半也是库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3-10-22 10: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abccbaa 发表于 2023-10-22 09:26
不是的
是音乐学院内部录的
前几年有人把资源放在哪个网站上

古尔德比阿格里奇大十几岁,让阿格里奇不满名次离席的是波哥莱里奇!真是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3-10-22 11: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老头的腰椎间盘是听音乐,手机是听音乐,村里的大喇叭也是放音乐,卖场也在放音乐,这些硬要扯上HiFi不靠谱吧。装个矿石收音机和自己七拼八凑废尽财力搞出个功放耳放不能相提并论吧。接个手机流媒机啥听个歌硬要扯上HiFi那怕它音质好到那去了,不是也要羞死那些放黑胶用箱子搞听音室的了。烧友心中的HiFi就是本地,他决不会去戴个套套行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3-10-23 00: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cly 发表于 2023-10-20 22:03
流媒体文件也是储存在服务器,一样的文件本地读取好呢还是通过网络传输全球再读取好?

这个还真不一定谁比谁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3-10-23 10: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荆州
确保文件质量的前提下,本地播放要比流媒体更加稳定可靠,可以这样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3-10-23 1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tn529 发表于 2023-10-23 10:03
确保文件质量的前提下,本地播放要比流媒体更加稳定可靠,可以这样说吗

我对比过同一套碟,正版抓轨ape、苹果音乐无损播放和直接听碟本身
结论是音质依次递增
最让我吃惊的是,苹果音乐上听这套录音,改变了我对这套录音的看法,以前一直听的ape直接就可以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3-10-23 10: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不管什么音源,都是音源,一是每个人需求不同,玩hifi的就一定可以去嘲笑听手机外放或者简单收音机的?各自需求不一样罢了…
另外,各种hifi音源中,CD确实是相对容易出好声的,而数播、网播要出好声,得会折腾,就是得有一定系统搭建能力…刚刚说CD好声是没提黑胶,是因为黑胶虽然简单折腾也能听,但要极致,需要的折腾难度并不低…
很多玩黑胶、CD玩得好的烧友,可能没有精力去折腾数播、网播,或者一些初烧小白,完全没有基本的系统搭建能力,认为流媒体不出好声,很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3-10-23 11: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10-23 11:24
五六十年前模拟录音,自然是匹配黑胶和磁带模拟设备播放。纯模拟录音数码化后制作成cd唱片,回放设备再把 ...

非常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3-10-23 12: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10-23 11:24
五六十年前模拟录音,自然是匹配黑胶和磁带模拟设备播放。纯模拟录音数码化后制作成cd唱片,回放设备再把 ...

模拟录音如果母带品质够高的话,重新灌制数码版本发行是大好事,国内SACD发行的确实少,但不是没有,可能是需要给标准制定方交上不少银子才能发行SACD的原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3-10-23 13: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10-23 11:24
五六十年前模拟录音,自然是匹配黑胶和磁带模拟设备播放。纯模拟录音数码化后制作成cd唱片,回放设备再把 ...

那正好说明,流媒体也是未来音源发展的一个方向,更应该加大资源投入让其越来越好,同时加大推广普及,让烧友们获取优质音源更加方便简洁…目前hifi跟黑胶、CD不矛盾,跟流媒体也不矛盾…
黑胶再往前是留声机,留声机再往前,只能听现场了,也不是谁都能像当初的达官贵人那样养支乐团在家里,所以科技进步会让音乐越来越普及,让人们获取音乐的方式越来越简单便捷…
现有技术下,搭建高端数播的方向之一也是为了媲美高端黑胶系统的听感,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高端黑胶,玩黑胶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网播流媒体一样也分各种各样的水平,但折腾好了,也能带来可以满足不同要求烧友的听感…目前的现实是,CD相对容易出好声,但碟子是很重要一个环节,对大多数烧友形成了壁垒。而流媒体.理论上可以解决这个壁垒,但合格听感的系统组建起来肯定比CD复杂。
我觉得楼主的观点没毛病,流媒体是目前hifi众多音源的来源之一,也是未来音源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不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3-10-23 13: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在! 发表于 2023-10-23 13:58
那正好说明,流媒体也是未来音源发展的一个方向,更应该加大资源投入让其越来越好,同时加大推广普及,让 ...

CD容易出好声这点很赞同了,最近在听CD。自然感真的是流媒体很难做到的,特别载体是便携播放器的前提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5 08: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