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Xs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坛每天都有人说800的好,我一直不以为然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24-2-7 13: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而立之男 发表于 2024-2-7 13:26
倒是没必要用原厂的

要么不买,买就是原厂ifi这个下面自带一个防震软垫,不过效果估计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4-2-7 13: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美地区
問題800最早耳罩根本跟現在800s這種的也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4-2-7 14: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金华
老兄你这皮耳罩加低频三挡boost鸡血, 声音不猛都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4-2-7 15: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差距有多大?一个7分,一个十分吧。最大的区别是解析力,听了一万号左右的,再听3.5万号的,很明显声音蒙了一层雾气,感觉听不清楚,让人很恼火。再有就是两端延伸问题。声音框架大致一样。HD800现在应该已经落伍了,没啥价值了,两三万的大耳机太多了,应该比HD800好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4-2-7 15: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淄博
bgc11811 发表于 2024-2-7 15:11
差距有多大?一个7分,一个十分吧。最大的区别是解析力,听了一万号左右的,再听3.5万号的,很明显声音蒙 ...

这么夸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4-2-7 15: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卖了全新的HD800,加了2000买的二手的。买回来我还开心的不行,觉得这才是HD800,说七分十分的差距,已经很保守了。很多人说这是炒作,我只能说要么蠢,要么坏。这玩意就是炒到爆炸,能赚几个钱,也不动脑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4-2-7 16: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xiaotan02 发表于 2024-2-7 02:44
玩了箱子才知道800厉害,
房间声学很重要,800声学太厉害

对啊 我原来听箱子的,后来听一次800就喜欢了
不管手里有什么耳机,HD800都不可替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4-2-7 16: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dellmen 发表于 2024-2-7 10:54
有没一种可能,大佬你这么贵的前端推啥都好听,例如给aryav2同样价位的前端,这样才好比较同样等级的产品。

玩HD650、K540的经验,500小时之前任何前端推都不好听,1000小时后电脑、手机直推都非常好听。煲开后好的前端会更好一些,差别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4-2-7 16: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xiaotan02 发表于 2024-2-7 02:44
玩了箱子才知道800厉害,
房间声学很重要,800声学太厉害

看得出来你是老烧!800的声场和还原度都极佳,除了低频量感缺陷外,推好的800各方面都轻易胜过那些5W的箱子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4-2-7 17: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本帖最后由 xiaotan02 于 2024-2-7 18:00 编辑
Music_bug103 发表于 2024-2-7 16:50
看得出来你是老烧!800的声场和还原度都极佳,除了低频量感缺陷外,推好的800各方面都轻易胜过那些5W的箱 ...

其实不止,我听过几十万的魔域,原来800这方面那个细节表现非常好,尤其低频清晰度准确度,但听魔域箱子感觉不对,这细节没表现好,歌曲里的那个感觉没那么强烈。或者是没有。我怀疑是魔域金属密闭箱体副作用,听着好像低频多,但那个应有细节被埋藏了。
我对800看法,反而反过来,800最厉害还是在中低频,或许很多人不信,中低失真我觉得比较低,或者说和整体衔接好,低频能量非常好扩散出去,避免淤积,还原曲子原有信号,情感更饱满。

箱子其实低频才是难玩,空间声学,驱动,最终出来信息量要和唱片里的对应更准确。其实更难,物理惯性限制。
800反而是高频素质不及其它耳机,毕竟单元水平限制。
但800的声学,让中低质量很高,前端给够纯净的信息量是非常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4-2-7 18: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xiaotan02 发表于 2024-2-7 17:57
其实不止,我听过几十万的魔域,原来800这方面那个细节表现非常好,尤其低频清晰度准确度,但听魔域箱子 ...

800的环形振膜,回弹速度高于所有的圆形振膜,用大振膜达到了耳塞振膜的中低频速度,既有量也有质,我猜这才是800声场大结像精准的根源。
当然优秀的腔体声学设计,类金属阻尼网罩的设计,都是好声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4-2-7 18: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本帖最后由 xiaotan02 于 2024-2-7 18:09 编辑
Music_bug103 发表于 2024-2-7 18:01
800的环形振膜,回弹速度高于所有的圆形振膜,用大振膜达到了耳塞振膜的中低频速度,既有量也有质,我猜 ...

再举个例,hedd 它的单元瞬变和推动空气是非常优秀,包括高中低的相位非常同步,比平板和静电更一致,造就无与伦比的结像 分离度,逼真度,
但缺点是那个单元构造影响,大能量无法散出去,造成有时候大力推时候会闷,那些空间细节反而出不来。当然我最近也在研究如何更好推hedd。

但800完全就是极快散出去,造就结像悬浮空中感觉,非常开放那种感觉。
声场开放造就的音乐起伏,自然伸展,细节纯净,音乐感情裸露出来感觉。
就像玩箱子,你空间处理好,箱子虽然素质差点,但出来声音又会非常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4-2-7 18: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800 音色以还原为主  但不以染色高明见长   声学设计 是核心价值  有相当不错但更适合古典音乐回放的音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4-2-7 19: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xiaotan02 发表于 2024-2-7 18:08
再举个例,hedd 它的单元瞬变和推动空气是非常优秀,包括高中低的相位非常同步,比平板和静电更一致,造 ...

氣動單元速度更快,空氣感好,能量無法散會不會是皮耳罩惹的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4-2-7 19: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Yin93035382 发表于 2024-2-7 19:06
氣動單元速度更快,空氣感好,能量無法散會不會是皮耳罩惹的禍?

不是的,气动单元振动位移空间小,没办法像动圈单元那样大面积推动空气,所以低频普遍弱,只能靠厚耳罩来聚声,但是低频能量散失的慢也就带来了低频闷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24-2-7 19: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Yin93035382 发表于 2024-2-7 19:06
氣動單元速度更快,空氣感好,能量無法散會不會是皮耳罩惹的禍?

我觉得有道理,不过增加了低音和密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4-2-7 19: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Xsa 发表于 2024-2-7 19:31
我觉得有道理,不过增加了低音和密度

可能打孔耳罩會好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4-2-7 20: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xiaotan02 于 2024-2-7 20:52 编辑
bluesky76 发表于 2024-2-7 18:50
800 音色以还原为主  但不以染色高明见长   声学设计 是核心价值  有相当不错但更适合古典音乐回放的音效

我觉得800不叫音效,但确实就是纯粹还原。
明白大部分人都认为还原声音,就是白开水,无味不好听,把系统问题揪出来不好听,染色覆盖下好听。任何人还是想简单出好声。
但我听到最后,听音乐真谛最终返回到音乐这个学科。
演唱、演奏细节发出来的音色才是感情的来源,并不是额外加进去,反而更喜欢无味的器材,不是没厚度声音,而是比较质朴那种。
音乐色彩其实是在唱片里,器材就是还原原始色彩就好。
打比方,吃东西,唱片是食物,有甜酸苦辣,在舌头加层糖,吃的味道总是带着这个甜,听多会腻
准确还原唱片才是高明的音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4-2-7 20: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Yin93035382 发表于 2024-2-7 19:06
氣動單元速度更快,空氣感好,能量無法散會不會是皮耳罩惹的禍?

可能也是部分原因,所以我对付方法目前就是要快,避免能量淤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24-2-7 20: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Yin93035382 发表于 2024-2-7 19:48
可能打孔耳罩會好點

嗯嗯,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22 17: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