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t26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强调科学、数字的人,越是不敢面对自己感受的懦夫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3-9-20 03: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隔三差五就有这种纯nt帖子上论坛热门,真是受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3-9-20 04: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听个响就好 发表于 2023-9-19 12:31
目前声音还无法被完全量化为数学模型,远无法仅用几个指标替代其特征。另外耳朵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即便是 ...

没这么玄乎。
MP3,AAC是怎么开发出来的?这些有损编码都加入了某些生理和心理学模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3-9-20 07: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9-20 04:14
没这么玄乎。
MP3,AAC是怎么开发出来的?这些有损编码都加入了某些生理和心理学模型。

是取样参考声波曲线吧?这咋还有心理模型?心理模型是如何量化成数字的?哈曼曲线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3-9-20 09: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梧州
水到扣脚的托尔 发表于 2023-9-19 13:43
科学和音乐有什么关联吗,大佬们细说

向来都有“音乐的尽头是数学”一说...当然,通常还会有人加下一句,这个暂按下不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3-9-20 10: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_Mock 发表于 2023-9-20 10:24
说的是科hi,那帮人现在有一种把一切恶声归为你不会调eq的。。。趋势,他们认为,你600欧的大耳,直插手 ...

他们只是被一群以“科学”为外皮的人耍的团团转罢了

告诉他们一些片面的参数,然后洗脑说以此为基准

科学两个字早就在hifi圈变味了,越自诩自己科学的,越是挂羊头卖狗肉

传统大厂们其实才是最讲科学的,他们知道哪些东西影响声音,并且发挥多大作用,只是他们不会把自己混饭吃的东西的具体原理告诉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3-9-20 1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skysgift 发表于 2023-9-19 13:20
数字是基础,数据好不一定声音好,数据差的,声音基本上不怎么滴吧

喜欢听高音并对高音敏感的人,往往喜欢科学机。喜欢中音厚,低音沉的人,通常不喜欢科学机。因为,高音对他们来说,要么太刺耳,要么听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3-9-20 1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雷诺 发表于 2023-9-20 07:40
是取样参考声波曲线吧?这咋还有心理模型?心理模型是如何量化成数字的?哈曼曲线么?

From Wiki:
MP3 compression works by reducing (or approximating) the accuracy of certain components of sound that are considered (by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to be beyond the hearing capabilities of most humans. This method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perceptual coding or as psychoacoustic modeling.
Psychoacoustics is the branch of psychophysics involving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sound perception and audiology—how human auditory system perceives various sounds. More specifically, it is the branch of science studying the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associated with sound (including noise, speech, and music). Psychoacoustics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of many areas, including psychology, acoustics, electronic engineering, physics, biology, physiology, and computer science.[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3-9-20 11: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_Mock 发表于 2023-9-20 10:24
说的是科hi,那帮人现在有一种把一切恶声归为你不会调eq的。。。趋势,他们认为,你600欧的大耳,直插手 ...


是你自己不求甚解。

EQ太多会导致其他失真。驱动力不足在测试里可以看到清清楚楚,调EQ也没有用。
ASR的测试里,如果是测试功放,会测试频率阻抗输出功率。可以清晰的看到功率输出是否足够,特别是在高能量区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3-9-20 11: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9-20 04:14
没这么玄乎。
MP3,AAC是怎么开发出来的?这些有损编码都加入了某些生理和心理学模型。

感觉你说的和我想表达的意思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是想表达把目前发展不完备的模型和覆盖面不全的指标当成教条也是一种玄学,比较典型的像以前的鬼麦之流,用这类不成熟的观念误导别人并从中获利的行为就很让人反感
当然如果走到另一个极端完全不信科学天天跑出来秀辞藻的也是同理
不过不管是哪一边,如果只是自己听着开心自己玩,不跑出来恶心别人,那我没有任何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3-9-20 11: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西安
狗屁神论见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3-9-20 11: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听个响就好 发表于 2023-9-20 11:30
感觉你说的和我想表达的意思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是想表达把目前发展不完备的模型和覆盖面不全的指标当成教 ...

信息的出处很关键。测试方面,ASR的测试覆盖不错,有详细的解释,可信度非常高。总之从来不缺挂羊头卖狗肉的。
另外当前计算声学,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实践都很全面。个人认为失真主要来源还是在能量供应(放大)和换能(耳机/喇叭)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3-9-20 11: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9-20 10:59
From Wiki:
MP3 compression works by reducing (or approximating) the accuracy of certain component ...

他这个采样率有多少?还是个大概值吧?要不就不会出现金砖二和sp3000之争论了吧?毕竟测量肯定有一个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3-9-20 12: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9-20 11:48
信息的出处很关键。测试方面,ASR的测试覆盖不错,有详细的解释,可信度非常高。总之从来不缺挂羊头卖狗 ...

个人觉得asr做的这类测试的主要意义还是看厂商有没有虚标,这些参数描述和反映声音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后面的观点我是认同的,其实严格来说一个设备不管它是做什么的,只要是通了电,他就会开始产生失真并层层累积。
我觉得声学目前总体上还是处于经验科学的阶段,虽然现在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它毕竟不像其它行业有安全性或者高准确性等特别客观硬性的要求,尤其放到音乐制作上它就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所以对统一的规范指标没有太大的刚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3-9-20 12: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郑人买鞋:宁可相信量出来的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3-9-20 13: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hifi其实就是科学和审美、主观体验的结合。和绘画有一定相通之处,也是讲究科学的技法和主观审美。
参数、技法这些是有标准的,但审美和主观体验都是千人前面,没有统一标准。
用什么样的器材喜欢什么歌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反正花的是自己的钱。
一些人在讨论器材的参数,一些人在讨论审美和体验,都不是一个话题,这都还能聊恐怕是想带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3-9-20 14: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福州
_Mock 发表于 2023-9-20 14:25
差不多吧,hifi绝对是有科学的,但是至少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完备的、可信的理论体系,因 ...

没毛病。其实就是现有这些测量能反映的太少,很多人用买显卡买硬盘的经验去买HiFi设备必定翻车
asr和l7那些参数对消费者根本没什么帮助,想少吃亏,只能多耳朵收货,多对比,多积累经验,根本没捷径可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3-9-20 15: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_Mock 发表于 2023-9-20 14:43
b站那几个人,你看他们的视频就知道,很典型的吃反流量的,因为你科普完全可以正经科普,你只要逻辑清晰 ...

他是当别人是an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3-9-20 16: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听感党和数据党都是极端,不过对于一般人而言除非你想要研发器材不然不应该太在意数据,毕竟不是谁都有条件去测试数据而且不同的测量方法得到的数据也不一样,第三方机构就一定可信吗,第三方和厂家测试方法不一致的情况多的是况且“数据造假”又不稀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3-9-20 21: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IceSeven 发表于 2023-9-20 03:56
隔三差五就有这种纯nt帖子上论坛热门,真是受不了

你看看是不是还都是一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3-9-20 21: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Msn08 于 2023-9-20 22:08 编辑

哈哈哈.......

不强调数据、科学的话,你认为hifi厂家是用什么调音的?研究的是什么?!

不信?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森记hd800、hd800s耳罩,你换个其他仿品,出来的声音肯定是劣化,这点比你换任何线材都明显,就算原装耳罩掉完渣和全新的声音都不一样。为什么?就是因为只有森记自己才知道耳罩的具体尺寸和材质参数,所以只有森记自己生产出来的耳罩配上两个800才是它们真正实力、真正的声音,所以他才敢卖500多一对!这些参数就是hifi产品的核心数据,才是厂家真正赚钱的数据!平时在介绍标出来的只是最普通的参数,所有hifi产品的核心数据都没公布出来罢了,你还真当数据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5 15: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