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深夏映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老病死 ————森海塞尔传奇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5 17: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省延边州
abccbaa 发表于 2023-11-25 17:30
你是觉得没2000种是吧
你可以去看看耳戴 型号多的吓人 三洋就一堆
咸鱼上有高人的 听过很多冷门耳机 山 ...

HiFi耳机发展近一个世纪,2000种打不住。我自己整理过当代森海的型号:http://erji.net/forum.php?mod=vi ... =2306726&extra=
您也回复过。闲鱼原来叫淘宝二手时,我见过一些收藏家分享过。您有心照着闲鱼整理亦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23-11-25 17: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衢州市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11-25 17:52 编辑
深夏映冬 发表于 2023-11-25 17:40
HiFi耳机发展近一个世纪,2000种打不住。我自己整理过当代森海的型号:http://erji.net/forum.php?mod=vi ...

肯定不止2000种
就是定个数量好操作


一般研究耳机都是照着目录一个个研究
当然有些型号基本不可能买到

外网有详细的型号表 不过好像你的表更全 没一一比较
见过烧友特别喜欢森海电视耳机的
你那森海表要是研究不同版本 估计要十年
还是需要大家合作 森海耳机其实很复杂 他家这么多年也算专攻耳机了 出了这么多型号
不过就像你说的 做听感有风险 大家建个小群交流交流得了 论坛不适合多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24-6-4 14: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省延边州
V2.1版本更正和补充一些内容摘要:

  • 1、HD630VB继承于HD530风格(重瞬态),而非HD540.
  • 2、HD660S是HD560风格在移动设备驱动设计的21世纪产品。
  • 3、HD800的风格下放型号是HD400Pro(HD560S),HD490Pro。
  • 4、爱产蓝盒HD600/HD650为了移动设备驱动削足适履。
  • 5、HD660S2和新老森海风格基本没关系了。
  • 6、补充了HD800发售以来几大分歧。
  • 7、借由HD630VB和NDH20听感,我认为NDH30是HD490Pro的前身。


  • 耳机目录
  • 1.【HD414(600欧)】
  • 2.【HD430】
  • 3.【HD540 Reference】
  • 4.【HD540 Gold(300欧)】
  • 5.【HD250 Linear】
  • 6.【HD25】
  • 7.【HD520II】
  • 8.【HD530II】
  • 9.【HD560II】
  • 10.【HD580】
  • 11.【HD600】
  • 12.【HD650】
  • 13.【HD800】
  • 14.【HD700】
  • 15.【HD8 DJ】
  • 16.【HD630VB】
  • 17.【HD660S】
  • 18.【HD400Pro】
  • 19.【HD599】
  • 20.【HD660S2】
  • 21.【HD490Pro】
  • 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24-6-4 14: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省延边州
本帖最后由 深夏映冬 于 2024-6-4 14:08 编辑




(20世纪60年代)
1.【HD414(600欧)】

我自己都很意外,在2024年听到HD414(600欧版),信息量呈现于略高于HD320。

HD414开声“无染色”——以“无染色”著称的拜亚,
我所听过范围内,仍是偏质感的表达。
HD414无染色更像K1000“与空气混合”的意思——虽然它是一支带着耳罩的压耳式耳机。

在我听过森海算,毫无疑问HD414的技术传承的完成品是HD25,
信息量和瞬态的进化。HD430“金黄色染色”具体是哪支前代型号的传承(有人认为是HD424)

很轻松写意的风格。可能是时代局限性,不适配合成器。大音量要比小音量低频量多,结像更硬。



(20世纪70年代)



2.【HD430】



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HD430,被耳机发烧友认为是森海的第一支旗舰耳机。
虽说顶着森海第一支旗舰的名头,HD430只是追求打发时间消遣的休闲耳机。
而新森海(HD560-580以后)不同,追求仪式感,挖掘严肃作品深刻性。

不过这个旗舰不免过于单调——适宜的曲风单一,
笔者以为只适合民谣女声等伴奏少、欢快的歌曲类型,并不是适合爵士,也不适合60年代的甲壳虫乐队。
但就是这骨子简单,乐观俘获了不少老烧友的芳心。或许是大道至简的道理吧。




(20世纪80年代)
3.【HD540 Reference】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诞生的HD540在本质上还是HD430的延伸,
外在声音是接近于奶白色的染色(我以前认为是银色),
HD540特点是全面性的提高,开始对当时的摇滚,爵士作适配。
当然放在历史上,HD540更大意义是在HD540基础之上诞生森海一款经典型号HD540 Gold。


4.【HD540 Gold(300欧)】

HD540G之于HD540,一如铜环HD600之于普通HD600——动态、瞬态更好,能量储备感好,更有激情和活力。

尽管是一支纪念型号,但是销量并不小——我和烧友交流时,
据称见过万号的HD540G。那么HD540G最终保有量并不小。
HD540G是轻松、无比轻松的声音,森海为数不多鲜活的声音。
无需去思考也无法思考音乐作品的深刻性,把休闲耳机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部分年轻烧油认为HD540G是可以听ACG,主要是因为棉被系越往后“老气横秋”,
听点快节奏的玩意瞬态跟不上。相比较下,HD540/540G瞬态不能说多好,比棉被系还是强点。




5.【HD250 Linear】



HD250与HD540对位的 监听型号。有人认为监听就 一定要直白,没有味道。
我只能说他们适合新拜亚,听积极或消极的歌曲都一个味,平古无波。没有态度本身也是一种态度。

如果你涉猎耳机足够(像我一样无聊),你会发现监听耳机的声音千奇百怪,各有特色。
甚至公认染色重HD600的某段时期(爱产黑盒),森海官网的宣传语称:
HD600是一支(给专业人士)监听(西方古典音乐)耳机。

应该说HD250森海异类的声音,诠释亚文化较好的一支森海。
染色很少,表达直接。积极 、热血,很好兼顾了器乐和人声的情绪。



6.【HD25】

2020年,时逢森海塞尔成立75周年,森海在头戴式耳机以周年纪念款的名义有HD800S/HD25 两个周年纪念款型号。

HD800S是民用系列,享受“大奥光环”下森海在产量产动圈旗舰的名号,而HD25是专业系列,声名不显。
起初HD25是一支给主持人,播音员用等的监听耳机,“对环境噪声有很高的削弱效果。”
与当时同期推出的罩耳式监听HD250,风格相近。最近HD25的版本更迭,森海定义为DJ耳机。

限于动圈耳机几十年如一日的技术停滞,
单元尺寸放大再放大,纸面频宽的参数更漂亮(两端延伸更好:高音上得去,低音下得来),
除此之外,并没有更颠覆的设计。
就像笔者游玩近20年的Counter-Strike(反恐精英)系列一样,
外在(画面等等)表现很大,内核(主要玩法)还是那么回事。

作为一支压耳式耳机,和罩耳式耳机不同之处,罩耳式所谓“距离产生美”然后“美没了”。
压耳式听音乐很“切实”,没有距离,没有架子。聆听亚文化比罩耳耳机合适。
由于小单元技术停滞,因此不适合表现高大上的音乐(西方古典乐 美声等等)。

一方面你可以说HD25是老森海的遗珠,2023年你还能买到它。另一方面,2024年森海在产耳机里我带着一脸苦笑还只能推荐它,你懂的。


(20世纪90年代)

7.【HD520II】


这里引据MVW的说法,笔者听到HD520二代面世要晚于HD540发售,与HD540二代一同发售。
这段时期森海声音变化很大,由(HD430)淡米黄色染色、中低透明度转向清澈、高频亮的白染色、高透明度。
至此,森海量产动圈旗舰的耳机综合素质基本定格,直到HD800面世之后,才有大幅度的提高。

8.【HD530II】

第一印象是不错的瞬态,
同HD520II加强了中低频的信息量,一个能听摇滚的森海罩耳(HD520II/HD540较为适宜爵士)。
听过它以后,我认识HD530II是HD630VB前身(指强调瞬态的特点)。





9.【HD560II】

HD560到HD580(平铭)。是耳机发烧友定义的”新老”森海塞尔耳机的转换期

我听到HD560II,第一时间想到HD660S(后期版)厚度与之相近。

初见新森海风格的雏形:声音增加厚度,高频变暗,开始削弱声音的次要元素(和声呼应感不如以往),
对渣录音的包容性,对插电录音进一步优化(早期HD600干脆在包装写明);且仍保留老森海的轻盈感。


10.【HD580】

HD580-HD600-HD650-HD660S-HD660S2,棉被兄弟跨越了30余载岁月。
科技以换壳为本——早在HD520时代,森海就这么干了(指HD560/540/530/520/250/265) 。
只不过棉被系的生产周期比前辈比起来,多了20多年。

早期(平铭)HD580(爱产第一个版本)是杂糅清晰锐利、
大结像的中频+细致偏暖的有限两端延伸,相较于HD560II增加整体的密度。

老烧经常念叨”棉被兄弟““棉被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那是后期(凸铭)HD580开始的:

所谓棉被声——像棉被里捂住的声音(低透明度 厚声),昏黄的染色,
抓大放小”——突出主要音乐元素,换取全类型音乐的耐听,因而对特定音乐类型并不出彩。
棉被系注重谋后而定,文本的起承转合——大白话就是一定有头有尾.

从这时开始,森海高级耳机逐步从消遣时间的休闲耳机到挖掘作品深刻性的严肃耳机过渡。
笔者猜测这可能和欧美老龄化社会是同步的。
HD580尚不明显彰显这种意图,还带着旧时代的烙印。直到HD650达到一个高度,HD800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最后,引用MVW一段话,精辟不能再精辟:

进入90年代之后,即使是定价大幅提升的HD580,HD580Jubilee和HD600,
其实相对于HD540的时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提升,而只是在一个等级上的修修补补
似乎从那时候开始,整个人类的艺术修养甚至我们建立的工业体系,
已经没办法支撑一个好的,在真与美,力与美,健康与美之间处理得很平衡的,
能够让更多人拥有的,买的起的耳机存在。
而与此同时,从一个非常大众的,平庸的,通用的平台上,
稍作修饰开发出一个吸引眼球的,吸引你去买单的“高级货”的办法开始流行起来。
这样的产品开发性质就变了,曾经制作这些耳机是为了追求真善美的最高标准,
因为他好,你自然会买。而现在似乎没必要这样做了,
因为驱使购买已经并不一定需要通过真正“好”的产品来实现了——只要能想办法让你付钱,产品的品质其实只是辅助作用
如果这个产品的品质一般,但通过其它的办法,比如广告,比如打折,甚至恐吓、欺骗
只要把你手里的纸币拿回来就行,无论是商品的品质,还是商品到你手里的使用,甚至这个商品是否真实存在,都不重要了,
这是一个单纯的用““让你付钱”的想法”或行为交换纸币的游戏
产品本身只是这个“让你付钱的办法”的一个载体。这其实是“商业行为”本身的性质变了。或许好耳机确实还有,只是不再是商品了。


11.【HD600】

HD600至今是发烧友津津乐道的型号,它标志着耳机圈从音箱系统的补充,
到分化成小圈子的过程。新森海真正意义上的代表,集大成型号。

至今20多年,HD600版本众多,总体来说铜环时期比较有激情,刻意强调大动态,
金属网(旧称铝环)及以后越发平淡,大动态缩水转为强调瞬态,从注重整体到注重细节。
爱尔兰产黑盒时期开始对插电录音、高格式录音(Hi-Res)—优化,
产地在罗马尼产时期声音进一步瘦身,产地由罗马尼产搬回爱尔兰以后,向移动设备妥协。


HD600一如既往继承了HD580的“抓大放小”,开始刻意忽略次要的乐器与合成器以及(和声)。
因此歌曲的间奏并不如其他型号引人注目,和声带来呼应感也是没有的。
到了歌曲的结尾是作淡出效果,像小剧场开幕落幕似的。
老派电视剧也这味,播完一集跟谢幕似的,而不是留下悬念吊你胃口。


HD600版本论是非常丰富的,给发烧友的口水战提供丰富的素材,
听过的基本信,没听过不信。HD600由早年一步一步降级,
由HD580的上级型号,变成HD650的下级型号-HD800的下级型号-HD660S的下级型号,


到如今由HD560S接过HD600”发烧友耳机“的定位。




(21世纪初)


12.【HD650】



HD650是森海旗舰线的最大的“异类”,从HD430到HD800追求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声音,HD650是表面热情,实则冷漠.

HD650的慢,是一种有余裕的慢,是给你听下一句歌词之前思考时间,
可以是歌词,可以是整体的唱法(而不是音准等细枝末节上)。

有些耳机上下歌词没有时间思考,这些耳机是着重歌手的表达,在消遣和思考之间摇摆。
HD650刻意强化歌手的个人风格,有些时候是“用力过度地强调”,未免有“倒喝彩”的嫌疑。



到这里我们再总结下棉被系,从HD580到HD600,再到HD650,
棉被系趋于严肃,越来越适合大悲大喜,远离老森海的小清新趣味。

HD600/HD650比580进步在于回放交响音乐更有气势、美声(包含美声唱法的流行等)更饱满;

对遵循主流与秩序的部分流行和爵士表现尚可;

因而对主流不屑一顾的摇滚,金属表现不佳——听电子,金属等速度快的音乐仍是稳稳当当,没有多余肆意的发挥成分,拿捏得死死的。

HD650/HD660S/HD660S2,外在形式音色看似暖厚糊,实际内在冷静。
在HD6系仨棉被听到失控的声音很难,听到失控的声音先要反思自己系统问题。

所以造成了HD600/HD650对历史感的解读是比较好的——追求一种宏大叙事的听感,
所谓故纸堆,满脸灰尘的沉重感。着眼于重大历史题材的、思考人生的流行,改开以后的红色、民歌,军旅等中国特色歌曲。

自HD600与HD650通用单元开始,森海目标用户逐渐从青年到中老年过渡。
这是森海逐步失去消费级市场的一大标志现象。随着HD800面世,HD650逐布“降级”,
但森海后续高级开发摆脱不了HD650的影子,森海开始进步后“HD650”时代。
森海试图用HD700、HD660S等型号代替HD650,但2024年HD650还在生产。



13.【HD800】

HD800给大多数人声音的第一印象是横向和纵向比例不相称的声场,
横向很宽纵向窄,像鱼眼镜头下的比例 。

本质是继承HD600对宏大叙事的追求,依旧是内敛和克制和人声“乐器化”

使用晶体管耳放驱动HD800的用户大多太“痛苦”。
听什么都素质高、一板一眼、积极向上,规规矩矩,活脱脱像大型文艺汇演的诗朗诵。

尽管HD800比HD6系列高,但仍是一支“抓大放小”的耳机,微动态并不如后起之秀们的优秀。

为什么有人觉得HD800信息量“过载”,比HD600/HD650不耐听?

说穿了棉被系遮蔽信息量太严重,习惯棉被声以后听什么都少点意思。


HD800是继HD600以后,新森海变动最大的一次,我称之为新森海耳机的第二阶段

HD800发售初,由于当时放大器适配、和自身现代声(近乎无染色)等原因,听起来与同期森海高级耳机风格迥异:

HD600、HD650,HD700(特指早期版本),HD595系列-HD598系列,是由HD600-HD650发展而来的,走,低频猛,高频暗的浑厚风格。

而HD800走低频少,高频含蓄通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HD800和HD600风格大相径庭的原因。

HD800最大问题是半成品(这个头可以追溯到Q010),是弱引导耳机——强引导耳机,即使驱动不到位,

用户根据现有情况,仍能推断出推好是何种声音。HD800弱引导耳机的属性可能和过宽的横向声场和现代声耳机特点有关。

HD800过宽的横向声场,导致对音源要求极高,如果按照“原始声场”要求,一般HiFi级音源不够填满“原始声场”,

一般驱动到位的设备推HD800声场比”原始声场小一圈“,只有到Hi-End级别音源才能填满,

所以 2023年时不时还有“HD800怎么算推好”“XX系统没推好HD800”声音出现。

现代声耳机缺乏染色等于缺乏自己的主张,相当于一张空白画布,由耳机系统决定审美;

现有许多平价器材甚至高价器材空有素质,缺乏一种让人记住的声音

如果用适配HD650风格的系统驱动(注意是风格不是素质,HD800对音源要求更高)

,或许这就是MVW所言“HD800是HD650塞进Q010壳子里”的理由吧。








(21世纪10年代)


14.【HD700】


HD700是森海刻意求新的产物。阻抗150欧,但是很好推,下限很高。在聊声音表现前,
我得啰嗦一嘴森海耳机的定位问题。森海从HD580时代,
有一个HD565系列(相当于红米至于小米旗舰系列的定位,或者相当于葡萄酒的副牌酒),

HD565系列这一代规格较高。

HD565系列以后,HD590系列-HD595系列-HD598系列-HD599系列定位相对降低,
HD700是森海一次”副牌“系列高规格的回归。类似于的定位,

拜亚动力T5至于T1,比T90-T70素质高。T5比T1驱动难度低一点,综合素质差一点。

总之是吸引轻度HiFi耳机爱好者,圈外人的产品。

早期HD700是模仿HD650的“现代化尝试”,高频暗,低频维持了棉被系“权威感”,
但是整体去掉了“人为的染色”,我知道这么说很难理解(所以各位听HD660S2即可,HD660S2是早期HD700耳塞化表达)。
由于HD700耳机和外包装盒均没有编号,只能靠内包装盒正面是否有一段英文判断:

后期HD700才是大众人云亦云地“高频刺”“中频凹”的声音,想声音不刺也很简单,听不插电录音即可。


HD700两个大版本差异如下:

(1)早期HD700


HD650风格的延续,整体偏中下盘,高频暗,强调低频的混响,、
因此钢琴比后期版本扎实。适合听爵士。

美声和中国曲艺没有后期版本突出,能兼容一部分上世纪80年、
90年代广义的华语流行和日语流行。 对音源要求较高,较难驱动。




(2)晚期HD700

更像是HD540 Gold的延续典型的宫廷审美。中上盘。相对早期版本小提琴稍好,更适合室内乐。

中高频的下段有凹陷,高频正常,低频量感偏少,强调乐器的形体感——听到HD800烧友应该能明白,

不过HD800的下潜和层次感更好。

适合传统音乐类型:比如说 巴洛克音乐 美声(包括跨界流行),中国戏曲/曲艺
对音源要求较低,较易驱动。巧妙修饰歌手的瑕疵,尊重艺术家的演绎——
笔者聆听美声元素的歌曲时,发觉700对林志炫和高垣彩阳的歌曲瑕疵巧妙地修复,
到了常思思、廖昌永都表现不错。听维塔斯“醍醐灌顶”,过后恍若隔世
同理听地方戏曲 名家的经典演绎同样是本真,原始的。对硬摇、电子乐有了一定兼容性。

尽管不少人认为HD700回放通俗音乐实在太难听。实际森海为了“圈粉”对HD700的声音设计煞费苦心
非常有“傲骨”的,放不开架子去研发。在保持对通俗音乐恶意的前提下,
尽量让其听起来很“体面”——因此造就后期HD700无时不刻地不在的修饰。

这种修饰,就像汽车雨天不停工作的雨刮器;或者一个公子哥出门,
每走一步不停给你铺红地毯的老管家,堪称“录音拯救者”。
一般型号听不下去粗制滥造的当代渣录音、历史录音,HD700都能挽救回来。


15.【HD8 DJ】

2014年推出的HD8 DJ/HD7 DJ/HD6 Mix,以及隔壁 原奥地利品牌AKG K181 DJ/K81 DJ,
竞品应该是Beats Studio Pro等潮牌推出“DJ 型号”

森海在这个 DJ这个系列下了巨大的心血:光从金属外壳之精致可见一斑(同期HD600 650仍是塑料),
拿在手里非常有份量,像很值钱的样子。可惜Beats更不讲武德,它在耳机加配重的金属唬人。

回到耳机的声音层面。HD8 DJ系列的声音与新森海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
新森海的声音是主次分明的,强调主要,忽略次要的;

HD8 DJ系列是不分主次一股脑的给你。这意味着听电子乐还好,
聆听21世纪以后的快节奏歌曲(Pop Rock等等主流商品音乐),像脱缰野马一样受不住。

你的注意力刚在第一个主歌,实际已经播放到副歌,等你注意力放到第二个主歌,
可能歌曲进行到结尾句了。当然去聆听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的歌曲反而不错,
普遍速度偏慢,稍微提速(1.1-1.2倍速),听着很提神,很有烟火气的型号。


16.【HD630VB】

HD630VB应该是近年来,森海最被忽视的民用高级型号之一。
森海在这个型号同样有着巨大的期望——抢回被Beats等新兴品牌占领的民用消费级市场。

作为HD530在新世纪的化身,HD4系列阻抗23欧型号们的旗舰——有着HD6系列同等级信息量,
透明度,瞬态一流,弱音还原还胜于HD800.光听我的吹嘘,似乎一切都好是吧?为什么HD630VB死得很快?一方面出色的瞬态表现,
和拉跨到不如入门级耳机的乐器演绎形成鲜明对比。

HD630VB看似死在森海又要圈钱,又落不下脸在声音作手脚“同流合污”,
和糟糕的审美观——那么看耳机外壳都明白,光看外壳很“近未来,听起来也很“近未来”,

就是红通通的耳罩……再加上低频调节带来并不是充沛的低频量感了。看起来满是槽点。

实则,不会营销是森海等传统耳机品牌的通病,Beats那套,不管你喜不喜欢,大明星大流量,先混着脸熟。

另外HD630VB在“求真”的道路走得有点远,感情色彩的变化一览无遗,喜怒哀乐写在脸上。
所以听说唱、嘻哈时,不免有“孩子,话说得太冲了,打住。”(故作拉扯孩子衣袖状)

很可惜HD630VB并没有圈到多少大众的钱,在时代大势中下级型号 HD4系列很快无线化。
森海有线HD4系列森海有线HD4系列只剩下HD400S一根孤木。



17.【HD660S】


HD660S早些年宣称HD660S是HD650的后继版本,当下声称作为HD600和HD650的继承者,

我目前(2024年)认为HD660S是HD560的“耳塞化”。

早期HD660S 要比爱产黑盒/罗产 HD600/HD650声音更加老气,复古,声音更厚更软。 后期声底变薄。

作为实锤(详见拆机图)HD700同单元的型号,HD660S继承了HD700坏毛病:既想往现代声走,
这意味着耳机不能主导整个耳机系统的审美;又想靠”棉被声“维系老客户。

HD660S信息量(主要体现在弱音细节)好于HD600 HD650,结象偏小。
室内乐(偏重弦乐)是比同期新版的HD600,HD650好。对失真音色和合成器的兼容,
因此HD660S聆听嘻哈 摇滚等并不“面目可憎”,当然和真正适合亚文化的耳机相比,还差很多。

而HD660S标配4.4mm平衡线,直白地表达森海寻求在随身用户的增量市场。
从HD660S开始,HD599,(搬回爱尔兰版本)HD600,
HD560S,HD660S2开始对移动音频设备削足适履——但HD660S调整未免妥协过头——单端线横向声场很窄,分离度很成问题,
结像大小像耳塞看齐,挤牙膏的素质提升等等。便携音频播放器往往是平衡口好,单端口差,HD660S跟着也“学坏”。


最后,我引用adorizoe 的观点解释HD660S的分离度问题

经过和罗产HD600的AB式比对,大致可以这么看HD660S:
首先一耳朵就会发现HD660S的声音是没有上半身的,整体风格非常的暗和糊。
然而实际上,HD660S和罗产HD600有着基本上一致的声场宽度、分离、结像的布局,(而且一样没纵向)。
唯一区别就是HD660S高频被砍了一大刀,一刀砍到腰部以下,但是这连带造成许多其他的影响:
HD660S下的各种乐器,几乎都是有体无形的,没有什么边缘。结像是又散又大,给人一种揉在一起的感觉。
其实他们的中心定位点和罗产HD600是一样的,分离也是能分出来的,
但是没了高频对边缘的约束,结像散的太开,导致相互重叠就给人一种糊的感觉。



18.【HD599】


什么是好耳机,每个人给出答案不一。在我眼里所谓现代声耳机,素质很高,染色很少不是我心里的好耳机。

有着持续聆听的独特调音,我认为是好耳机的标准,HD599我认为是好耳机。

HD599自发售就被同期HD660S光环掩盖——HD660S口碑褒贬不一,黑红也是流量和关注;


HD599所折射森海塞尔认为通俗音乐就应该听80年代商品音乐(流行,爵士),继承了HD598胶片滤镜版的音染,而HD599更有活力.
HD660S声音的“复古小巧”,HD599显得有几分大气。

新森海浑厚的形式、加上老森海积极向上的传统耳机——染色较重的耳机。对合成器适配一下,也能听迪斯科和复古电子。




(21世纪20年代)


19.【HD400Pro】

HD400Pro森海塞尔民用部门卖给峰力以后面世的,HD400Pro马甲是在民用部门出售以前的HD560S。

HD560是高阻HD5的风格变化转折点,从清澈(HD540)走向浑厚(HD560);

HD560S是中低阻HD5系列的风格变化转折点,从浑厚(HD599)走向清澈(HD560S)。

历史是一个圈。


20.【HD660S2】


HD660S过渡倾斜随身用户,声音改版充满妥协:既老气(声音厚度)又想求新(合成器和失真音色),尚存棉被系的气息。

而HD660S2是对市面上“恶评如潮”HD660S迟到的补救。改回高阻(300欧姆),
加强两端延伸(尤其是次低音),所以钢琴的表现力要比HD660S好一大截,分离度的提升HD660S2声音要大气一些。

遗憾在于横向声场依旧狭窄,基本舍弃了新老森海的风格,往(索尼)高级黑色家电风格靠拢:

高斯于唐:欢迎来到新世界——索尼MDR-Z7M2

(简单讲,听10年代O榜B榜等榜单上的主流商品音乐,都一个味)

马后炮看这段时期,森海孤立拿出一个产品,结合时间前后产品,步子迈得不算大。似乎是成熟的决定。

整个时期所发售型号顺下来——怎么看都是迟缓、僵硬的决定,以已有的框架复用,去弥合市场的割裂。

相比之下,拜亚T5系列不管怎么样,起码是与T1同步的,同时期还有T90,T70,T51。

T1三代/T5口碑下去,Pro X的跟进相对迅速。该激进的时候谨慎,是森海目前最大的失误。


21.【HD490Pro】


拜亚和森海历史出现过数次同级别耳机撞期的事情,我不认为是巧合:

03版DT880和HD650,HD650商业成绩略胜一;。

HD800和T1,HD800商业成绩略胜一筹;

HD660S和Amiron,HD660S2略胜一筹。

等到HD400Pro发售,好巧不巧撞上DT900ProX/DT700ProX,这回不是同级别的对抗。

时隔两年以后,HD490Pro发售,这像极了80年代HD540至于DT880发售后的应对:

小拜亚的骨血-闲聊HD250Linear与HD540I HD540G

HD490Pro同HD560S一样,是HD800风格的下级型号。

Pro X系列尽量兼顾了专业用户(调音无染色和信息量)和耳机发烧友(高效率的新单元驱动难度降低),

音乐爱好者(氛围感)的需求。那么HD490Pro是纯粹面向专业用户的需求,刻意强调瞬态表现。

毫无疑问从定价(各自首发价格和目前价格),拜雅重新开发新单元和森海用HD5系列单元看,拜雅的诚意更足。

HD660S2解决了次低频下潜和中低频的纹理感(但仍不如NDH20),
“代价”是牺牲了老版HD600的动态,HD490Pro也延续了HD660S2的逻辑,
但从HD580到HD490Pro,一直以来没解决全开放式框架高频信息量的问题

我有一种直觉,森海是借由HD630VB-NDH20-NDH30三支型号的实验,
HD490Pro顺序解决HD580系列的固有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听过NDH30的人解答)。


后记

时隔半年的更新,听到HD560II和HD660S,HD530II和HD630VB声音传承,
推翻了以前部分观点。我认为森海塞尔做耳机历史包袱太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11 08: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