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772|回复: 1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IFI界吐槽大会?】来自xs_horizon 的吐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27 0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南京
(标题来自享声阿宅,嘿嘿)


这个产品折腾了我四年


也许人到中年,很多时候,没有了年轻时的激情,更多的是沉默与接受,二十年的研发从业经验,也让这个从需求到产品的过程变得反反复复,不再惊与喜,更多的是坚持与更加坚定原始的那些初心。
享声一晃就十年了,十年时间,其实一直只专注于网播,一种产品做到现在,这十年一直非常忙,最近两周还加了班,哪怕附件产品CD-one和P1升个级都没时间。这种情况,在数字音乐播放是很少见的。这十年,从自主开发两个ARM+FPGA源头架构研发开始,自主研发FPGA算法,各种产品优化,点点滴滴积累到现在有几十个产品,如今都历历在目,十年的细节如数家珍,难以忘怀。




也许是年轻,有精力,有时间,现在来看,正是因为这些无数的时间与精力汇成了经验,所以越新的旗舰产品声音越来越好,体验也越来越好。一个专注了数字音频播放十年的公司,很多理念自然不可能落在后面,甚至要非常超前。享声10多年前就开始了ARM+FPGA的架构的研发,满足了那时网播无真正的专业解决方案的问题。现在来看,因为那时根本没有一个好的方案能满足高保真的重放,甚至就连一个音频采样率对应的时钟都没有,还要通过锁相环分出完全不精准的频率出来,这跟高保真毫无关系,所以看不下去,从头开干。2013年看到了移动便携播放器的方向,所以又开发了全新的移动版的ARM+FPGA平台,功耗更低。因为那时候USB仍然不成熟,哪怕前三四年的USB顶级模块方案,仍然有太多的提升空间,直到最近两三年声音才达到了一个不错的水平。换句用户的话说,为何享声不早点出D1,我可以是买了你们D100pro,后面又D300REF,现在买到D1后真的是声音与体验都达到了心目中的期望。


其实享声对产品打上REF非常慎重,因为十年的全球用户已经近10万,任何产品的说法名称都是要非常慎重的。REF代表着技术用的是享声当时能够生产出来最好的,同时声音也是此类产品顶级的产品,才会打上REF的标签。至今十年只有一个产品是REF,就是D300REF。虽然数字转盘市场确实非常小,但不影响它成为这一小部分中的高档型号全球销量no.1/no.2。所以针对折腾我四年的产品,我不得不说,打了REF,真的对我压力很大,因为这个产品不仅是这个领域要做到参考级,同时这个产品还要是真正跨时代的产品,一个产品折腾我四年,最近两周一直都有加班,要求真的很高。


作为行业数字重放领域的老研发人,写这个文章更多是吐嘈,现在能够这样折腾我的产品真的已经极少了。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何要这么折腾,其实我从心里来说这个产品是跨时代的、罕见的,那是因为对数字音乐播放来说,有些同学对体验这个两字理解不深,总觉得插个硬盘,挂个NAS带个屏就行,大不了手机控制一下,以为这体验就可以了(至于更原始的我就不说了)。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国内数字版权发展非常缓慢,盗版疯行,在线版本质量一般;另一个原因是不敢想,甚至不愿意接受新的东西所致!类似很多以前玩CD的老烧友,觉得网播麻烦一样。很多需求是隐藏在心里,自个都不知道,时间长了就理所当然了。但是作为同样是“烧友”以及研发人员,加上又有20年的企业需求收集与研发经验的人来说,6年前我就知道,未来的网播绝不是这样的——不自由的、各种受限的、不直接的体验方式。

作为PC-HIFI过来之人,就明白:直观、自由、个性化、更大的音乐边界范围、更简单的高品质获取方式才是听音乐真正初衷!没有更好的体验、没有更大的音乐边界、更简单的获取正版高品质的方式,好声音也就如同没有载体,如同开盘带一样,迷失在HIFI的长河之中。现在的传统网播方式,高端玩法相对复杂,简单玩法无法满足高端需求,音乐来源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时间不是在听音乐,而是在下载、是在比较、是在挑选,很多时候花了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可能有些人不理解我说的音乐边界是什么?其实我们听的立体声音乐是高清音乐中较小的一部分,只是纯立体声音乐文件,事实上蓝光音乐、dvd-audio、mtv的音乐很多都是24bit的原生,比CD更好,所以我们现在很多烧友的音乐边界太小了,现在有一个好的设备,能把音乐边界扩大很多,同时又能放出极好的效果,这不是你心中埋藏的需求吗?所以,2015年享声就尝试在安卓上解决这个问题,可惜因安卓生态问题,只有一个类似windows DS驱动一样的混音通道,通用的APP很难原生播放。无奈四年前开始了X86+Windows的解决方案的研发,从AMC D1之后,在移动平台上,第一次才有真正梦想实现的整体解决方案产品——MR2。


有人看完上面的细节,以为AMC 平台是为了体验,是为了扩展,根本不是为了声音。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玩过D1的朋友就明白,D1不仅是体验很好,买了D300REF用户也买了D1后,发现D1的声音更好,这种更好是因为D1在声音上有更多的解决方案。比如定制最新的专业级AMC ASIO超低延时驱动、超低延时的响应、干净的输出,外挂理论无限性能的低价位升频机支持,强大的线性存储整体方案,这也是为何不少D300REF用户最后认为D1更好的原因。而MR2完全完全继承了这些,同时融入了完全D300REF界面方案,旗舰电压型双DA,A300相同的电路,哪怕小体积,哪怕单电源供电,加上经过四年的优化,使得线路输出的声音还原超过最新又有提升的A300,更不要说上一代的MR1 V2了。



但是我还是不得不吐嘈这个折腾了我四年的产品,大家如果有看过MR2产品的都知道,其实它的体验是一台移动平板,厚度跟两个ipad 差不多,长宽也差不多。而且它是一台X86+Windows的平板,主板是享声做的,BIOS是享声优化的,设计与原方案大为不同,为HIFI重新做的,简单来说,看起来是一个平板的体验与功能,但是内部因为HIFI要求,全部重做了,跟原来intel的方案在HIFI相关的细节上完全不同(电源,BIOS,时钟,主板设计,用料完全不计成本,完全推倒重来)。原来的推荐方案全部不能用了,其实这比开发一台新平板要难度大得多,因为开发一台平板只需要参考原方案就行,而享声是为了HIFI推倒重做了所有噪声、电源、时钟相关的细节,作为一个音频公司,这四年几乎没出过什么新品,知道什么原因了吧?一个音频公司,活活的逼成了真正HIFI电脑主板与解决方案的公司,做出的方案连intel合作伙伴都无法理解为何成本要贵几倍这么奇葩的设计。这个折腾跟10年前的无语是一样的,但是别无选择,因为一台再好的解码器,接到一台消费电脑与接到一台真正顶级的HIFI USB转盘,差别还是非常巨大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把电脑主板HIFI化设计的原因,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可观的,这种需求放在任何HIFI公司都是非常巨大的挑战,这也折腾了我四年的青春,从D1的用户声音反馈来看,已经证明了它的成功。


也许很多同学看不懂,这很正常,BIOS怎么修改一般人也看不懂,享声的FPGA算法也从来不公开,D300REF如此低的抖动也是行业很难做到的。看到这个主板,我一个消费主板设计的同学都无比吐嘈,这不要钱吗?几十元一个的顶级LDO随处可见,5毫欧的低内阻电容随处可见,原来设计仅要求22uf一路供电滤波,现在来个大几倍还多,并且还低内阻,双地层,沉金。所以这块核心主板光材料成本哪怕不按今天异常的芯片价格,都是消费级同功能大几倍。这也是HIFI的代价,如果摊上这几年的研发成本,如果量不够大,这主板成本就是天价!BIOS,写这个小文之前刚刚拿到最新的BIOS,如果没改个20遍(至少有个10多个版本吧)是不可能了解明白的,改什么呢?改底层、改锁相环、禁用几十个无关的功能、提高响应、优化CPU与GPU、突破功耗墙,同时为MR2 专门定制了一层保护。大家都知道,笔记本CPU为何远不如台式CPU,因为功耗小,同一代为何功耗小很多,因为散热不够是主因。这个问题其实也存在于MR2,笔记本还可以用风扇了,MR2却不能,加上也就一个ipad厚两倍左右,散热完全靠外壳。这个主板的CPU其实享声是突破了原厂的功耗墙的,已经不受原厂的功耗限制,实际极限情况光CPU的功耗可以达到9W 左右,GPU 与CPU全跑满而完全不降频,这是原厂设计所不可能具备的性能,这也是使得它已经与原厂性能无太大的关系的原因。至此,极高性能时 8W左右的功耗,发热肯定是有一些的,所以为了这个散热,公司专门为它CNC一个大的散热架与导热等一系列模具,同时BIOS上专门增加了两重保护:强制降频温度与强制关机温度,确保任何时候都是安全的。结果(然后)大家问:这产品热吗? 其实我实话告诉大家,我用roon core 放PCM 192khz, CPU温度长时间才40多度,外壳跟体温相当,所以哪怕看视频,也是温一点,因为大多数情况下的功耗,也就3W左右,热不起来,你可以简单理解一下,CPU 4W,GPU 4W,你两个能一直用满吗?



这其实是享声四年封闭式研发的结果,MR2 作为研发四年的产品,它可以流畅运行windows以及音频需要的软件,包括roon core,以及一定的音乐视频支持。使用电池情况下智能低功耗,插线电后就是最大性能模式,满足多种场景要求,优化的触屏以及优秀的APP支持,也使得播放几乎无所不能而且体验不错。但是我还是要吐嘈一下难点——模拟板,也有点难。



电池产品,要做到好的解码与耳放,电这一关就很复杂。这个产品的模拟DAC与耳放,光这几个电要做得很好,声音才很好。比如XMOS需要一路1V核心较大电流的供电,绝大多数厂家在电池产品上直接用开关电源供电,这种是对声音影响还比较大的,但是用线性电源直接降压稳压,电池消耗又很大,没有厂家会这么做。还有模拟的正负电源,比如3.8V电池升压到+-10V,这都是需要开关电源升压,这种直接供放大以及模拟耳放会导致声音很不好,所以享声采用了参考级专业音频产品的技术方案,采用复杂的三次过滤以及二次线性稳压复合方案来解决开关电源的噪声以及效率问题,每一根布线以及四层模拟以及回流控制与地线分割等来达到噪声隔离,甚至最后的电源噪声和内阻还优于大多数的台机纯线性电源,在这么小的空间里面,实际上难度是比较大的。实测上,试装的样机,突破了DS3的1khz极限,只能用5khz下失真为0.0003%测试,介绍中是0.0004x%,耳放实际也达到了0.0004x更低,介绍是0.0005x%。指标并不代表很多,但是作为一个在移动产品当中算得上的大功率超低失真耳放,又是解码,又是界面,定制旗舰时钟,用的也是最新的U16高性能XMOS DSP,享声FPGA算法融入,XMOS原厂工程师跟进实现。任何的细节没做好,声音都会受影响。曾经我们为此做了四次USB FPC,从最开始的工业线声音没法听,到用进口高纯铜定制,最后是进口高纯铜定制加沉金,进口纯银等,电池供电线也是影响声音,也是到了最后选择了高纯铜。耳放的连接线,我们用5N单晶铜线基手工焊接批量定制,到了这种还原级别,任何的一点用料都会严重影响声音,甚至如同换机。所以BOM细化了任何一个材料的品牌、规格、用料、焊接锡膏细节、温度、安装、对生产要求极高,这在移动产品中要求是最高的,很少见。这些都是用无数的时间,真的是一个一个试验、一个一个试听、一个一个排查,AKM4497从2015年拿到官方开发板至今,完全是按年来计算所做的无数的优化。


作为旗舰参考级产品,每台产品在出货前都需要详细的高性能失真测试,同时会有如D1一样的出厂压力测试以及模拟解码的几个小时的煲机试机,至少20%的抽样试听测试(大部分我来),加上完全PCB化以及连接材料的严重限定,从而确保参考产品每台产品的难以置信的极小误差,最近生产我跑得最多。

也可能年纪跟以前不同,身体不如以前,高强度下来最近有些吃不消,好在前段时间完成了所有的细节测试,并进入了生产。最近的几台试听的样机,虽然一些正式生产材料还没到,但也尽可能的按照生产标准生产同学边学边装。正式版的宽松度、厚度、细节更好一些。最近才有空抽时间出来吐嘈一下,以后能让我说得起折腾的产品可能没有了,一没这个难度,二是经历了这么多到再难的挑战并不算太难了,哪怕以后出一个REF台式一体机,远不需要这个产品投入这么多了。同时说一下这个平台采用的是工业X86 CPU,还有近10年的生产周期,将会相当长的时间在享声的高端产品当中看到。

最后,感谢大家看了我的吐嘈。



--------------------------------------------------------------------------------------------------------------------------------------

全球限量300台双akm4497版MR2已预定过半,MR2详情介绍及预定方式请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享声官方微信加群,一同进入深度音乐爱好者&HIFI发烧友的乐园!
丰富音乐解析、器材搭配分享、多种器材低价团购、线下免费试听,与音响高玩和音乐老师交流,更有厂家设计师直接答疑~入群后,你想要的应有尽有!




2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09: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是吐槽,也是四年心血的不易。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留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1-4-27 11: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boxerlc 于 2021-4-27 11:20 编辑

想问一下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优化PC呢。既然享声能花四年的时间从软件到硬件都从点滴做起,为什么不先弄个一个audio bridge呢。达到同样的效果,开发难度要低很多吧?享声这种高度优化的pc对比类似普通pc连接优化过的网桥的方案,不涉及具体的产品和具体产品的性能,在设计理念上有什么优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1-4-27 11: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荆州
买,我买还不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4-27 11: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写这么多的带货软文,买,我买还不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4-27 11: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来还想去听听看的,但网上看了那个定制的foobar界面,实在是丑爆炸了,还有用户反馈说卡,瞬间兴趣全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4-27 12: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在国内搞制造业的哪个不苦啊,最苦的还是看了枪文真金白银买回去发现上当,卖二手大出血的第一批螃蟹哥,搞个试听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4-27 12: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既然对这个专门定制的x86平台那么有信心,为何不直接采用usb同步方案呢,XMOS的异步方案对解码调音要求可不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14: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wudiyuehun 发表于 2021-4-27 12:21
在国内搞制造业的哪个不苦啊,最苦的还是看了枪文真金白银买回去发现上当,卖二手大出血的第一批螃蟹哥,搞 ...

您好,我们已经开始全国重点城市的线下试听活动了,目前已经进行了上海、广州、深圳、北京、顺德、昆明六个城市,并且一直有参加各类展会活动,您可以关注我们的信息可以实际试听体验再决定要不要购买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14: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里米特 发表于 2021-4-27 11:38
写这么多的带货软文,买,我买还不行吗。

你好群友里米特兄,感谢特意来顶贴,限量300台的MR2目前已预定过半了。请问您有参加过目前各地试听了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将要去参加五一北京展,欢迎再次前来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15: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boxerlc 发表于 2021-4-27 11:10
想问一下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优化PC呢。既然享声能花四年的时间从软件到硬件都从点滴做起,为什么不先弄个一个 ...

并非是为了坚持优化PC而去优化。目前播放器都是离线可以做到原生播放,在线原生播放却没什么好方法,安卓因生态问题仅有一个类似Windows DS驱动一样的混音通道,Linux因为完善的没有软件生态不能使用各种HIFI级音频软件,MAC OS软硬件一体第三方不能介入开发,于是享声通过努力申请成为了Intel主板合作开发伙伴,转向了x86平台+Windows。win可以做到良好的软件生态、操作、在线/离线原生输出等,并且可以自由安装各类HIFI级音频软件,比如roon、tidal、hqplayer、QQ 音乐等,还支持大容量存储。由以上这些优势而选择了x86+win,于是享声为解决x86主板开关电源噪声问题,就只能对主板进行HIFI改造了。
所以享声不是为了优化而优化PC的,而是为了声音进行的改造,带来的是一体化的操作和声音体验,依托win强大的ASIO和原生WASAPI原生输出驱动,只需要在机器上安装想要的可以支持原生输出的音乐软件就可以非常便利的享受声音带来的感动。这种体验是整体性的,不管是在线还是离线,仅需在机器上打开想要音乐播放软件,选择歌曲播放就可以了,音乐播放软件看您喜好随意安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4-27 15: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美地区
soundaware 发表于 2021-4-27 15:02
并非是为了坚持优化PC而去优化。目前播放器都是离线可以做到原生播放,在线原生播放却没什么好方法,安卓 ...

我现在的系统是pc串流到网桥,根本就不用考虑d1上实现的绝大多数优化,却可以实现d1的所有功能。我问题的核心是,d1相对于优化的比较好的网桥方案有什么优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16: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boxerlc 发表于 2021-4-27 15:11
我现在的系统是pc串流到网桥,根本就不用考虑d1上实现的绝大多数优化,却可以实现d1的所有功能。我问题的 ...

D1整机全线性化供电,额定功率达10倍余量,瞬态功率余量可达100倍,近200000uf滤波电容,6N纯度电源线,各种屏蔽,以此保障声音的纯净低噪声以及稳定输出和瞬态爆发力。这可以从源头优化并解决音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的噪声干扰、抖动,再搭配定制专业ASIO驱动可以做到超低延时,影响声音的三要素就被基本断绝了。消费级PC因为所用开关电源,噪声很大,并且未对音频对任何优化,功能虽有,单也仅仅是有其功能而已,这就好比电脑也有3.5耳机口,也能播放高码率歌曲,但是最终效果相比HIFI级播放器您觉得如何呢?而且D1直接在机器上就可以实现安装音乐软件进行高清原生播放,不需要网络串流,是一体化解决方案。您可以来展会或者我们经销商处询问是否有D1样机,可以亲自感受一下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4-27 16: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13楼还是答非所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4-27 16: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soundaware 发表于 2021-4-27 14:13
你好群友里米特兄,感谢特意来顶贴,限量300台的MR2目前已预定过半了。请问您有参加过目前各地试听了吗? ...

既然感谢了,那么这个帖子我就多关注下
还有既然预定的那么好不愁卖,还写这么长软文干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4-27 16: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也想知道对比网桥有什么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4-27 16: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如果买d1那么连接解码耳放的usb线最低多少价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16: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alberth200 发表于 2021-4-27 16:41
如果买d1那么连接解码耳放的usb线最低多少价位?

古河几百元单晶铜就已经有不错的效果了,可以保证音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4-27 21: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soundaware 发表于 2021-4-27 16:07
D1整机全线性化供电,额定功率达10倍余量,瞬态功率余量可达100倍,近200000uf滤波电容,6N纯度电源线, ...

还是没找到我问题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1-4-28 03: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青海西宁
也就是说还有a300的新版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24 17: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