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8 于 2022-8-18 21:15 编辑
我们这些古典乐业余票友(我自己连交响乐总谱读不懂 )都能感知出来的东西,我估计万斯卡大师和他身边的知音挚友肯定心知肚明。我猜是乐队风格、实力、唱片市场以及明尼苏达乐团股东投资方的制约(即便不谈资本恶意掣肘,万斯卡手里的牌就这点,而且明尼苏达的基本盘容错率很小,不容放手一搏)。不是所有艺术家都有阿巴多的起点高度、经历癌症之后有那么大的动力去拼生命价值、还有卢塞恩背后的大佬投资人和高水平乐手的天时地利人和机缘配合:万斯卡所在的明尼苏达能和瑞士比吗?好比我既然在垃圾双非大学教书,也不大可能去瞄准比如量子科学的人类朝阳科技前沿课题建团队冲顶刊(即便我的顶尖本科+博士名校学历摆在那里,类似万斯卡的“起点和境界还行”),所以只能在这个论坛打发时间自娱自乐 。万斯卡现象大概率就是您说过的“大环境决定小环境”和“环境因素为大的思维路线”。其实环境对人的选择最核心的制约就反映在容错率上面: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几乎只有拼命读书考上清华北大至少复旦科大这个档次名校一条活路——如果不幸读了北航北理工北师大中山川大这类差档次的学校,由于最近20年高校扩招掺水严重,几乎没有接受精英教育的环境(以我教书的经验,越是垃圾本科出身的生源,越是自以为是拒绝自我反省和提高站位),小镇做题家的宿命在投胎来人世时就注定了,根本不具备从小多尝试多体验的容错条件。因此贯彻“站位唯一”的大原则主观上要有意愿(我觉得万斯卡有),客观上也要有天时地利人和并有一副高度容错率的好牌(阿巴多癌症之后卢塞恩拼生命价值的神迹不可复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