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154|回复: 22

发烧唱片是“录”出来的还是“造”出来的?-->4dreams转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市
CD唱片是一种数字音响技术,可以看成一连串16位(或更高)的数字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和顺序的组合。既然是数字化了,可以认为声音信息已经是完全按照十分确定的数字顺序进行记录存放的。也就是说,一段CD音乐中的任何一种信号都可以用一连串数字来表达,那么采用某种技术,将其中的任意指定的声音单独“提取”出来或者加入任何一种声音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数字混音技术。
那么再进一步运用这种技术,是不是可以将录音过程中热和缺陷完美弥补?例如空间感的丧失、环境噪声、失真、干扰等……,甚至一些原本难以记录的声音也可以“造”出来加到CD信号中,使得声音听起来细节更丰富、更好听。可以把一把原本普普通通的小提琴完全变成古典名琴的音色……
以数字的角度来看,做到这些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些动不动就即使万甚至上百万的前端录音设备、那些昂贵的AD转换器、以及令人眩目调音设备在数字处理技术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一切都可以“造”出来。但是看现在那些专业录音棚,并没有看到这些设备在睡大觉,反而依然是录音棚里的主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听到的那些发烧录音到底是录音器材的功劳呢还是数字处理设备的功劳呢?或者二者都有?好的录音是“录”出来的还是“造”出来的呢?
发表于 2002-9-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省济宁市
我觉得是二者都有的可能性大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西兰
回答您用一句东北话:“恩哪。”
    您说的上百万的录音设备,在国外也不是一般的录音棚子能买的起的,美国的一些录音室,比如刚出品Emneim那个脏话Rap的地方,就是一个土炮屋子,除此之外不少没有同大唱片公司签约的歌手,都不是在很好的地方录音,包括眼下外国人最喜欢的澳大利亚性感小羊凯利.米诺葛也不是。
    咱们的音响杂志里没有录音杂志,大概这就是很多人并不清楚唱片怎么做出来的。国外有很多,比如Digital Recording、Modern Recording什么的,里面广告上最高档的录音话筒还没咱一个功放贵呢!录音后期处理的软件、工具也都是成批成套卖的,没有消费音响那么多花讲究,都很务实,老实告诉你如何把人声自由的用电子设备来模拟以造成特殊效果或者修饰,一台苹果G4就能办到,呵呵。
    所以说发烧器材的价格比录音设备都高,讲究比录音技术都多,纯粹是发烧友自己炒做的,十分可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这问题就是电子合成器技术的问题,就目前合成器水平来说,还不能脱离“录”,至少,目前合成语音的能力还很初级,让人一听就是机器发出来的,但我觉得合成器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还是比较快的,前些日子在群艺馆听了YAMAHA EX5R的演奏,小提琴、铜管等太逼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以下是引用hyperma在2002-9-7 1:37:27的发言:
录音后期处理的软件、工具也都是成批成套卖的,没有消费音响那么多花讲究,都很务实, 所以说发烧器材的价格比录音设备都高,讲究比录音技术都多,纯粹是发烧友自己炒做的,十分可笑。


对!专业器材很务实,严谨一丝不苟没有花架子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就是造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就录音或“创造节目”这一劳动来讲,除了劳动工具和劳动者外,还有对象这一要素。面对对象不同,采用的方法当然不同。就音响方面的数字音效处理来讲,YAMAHA是当今世界的最高班。他的剧场模式、音乐厅模式等等,似乎已经成为标准。无心老兄提到的一些效果,现阶段都可以做出来,很多公司再版一些古老的录音时或多或少地进行了处理。但是,录音的真实性,始终是录音的根本宗旨。交响乐队演绎一部作品,绝不可分声部分轨录制,它是一个整体,面对一个整体录制下来的原料版,录音师唯一要保证的就是真实,而且因为对于这个原料,他并不能借用现有的手段对某一音响要素进行调整,即便能,其代价也是巨大而得不偿失的。就像一锅已经煮好的八宝粥,你想将里面的红豆单独加一加火候或减一减火候是难以做到的。对于以真实性为目的的节目,录音师在录制过程中,即便动用了昂贵的调音台的一些补偿手段,无非也是使录制的结果接近实际。因为话筒的频响和指向性与人耳相差太多了。反过来,对于流行和电子音乐,其本身的要求是美化,否则,没有几个歌手可以赚钱。而且,对于这类题材的录音,基本可以采用一个声部一个声部分轨录音的办法,数字音效的处理也就相对容易得多。杂志上看到一个名词,叫“主观高保真”,对应的当然是“客观高保真”。发烧器材和发烧友追求的,我想应当是满足客观高保真条件下的主观高保真。也就是保证技术指标下听感的愉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我觉得电子音乐和传统的并不能代替~
我有种预感--电子音乐一定今后更火~
一定会有一条自己特色的音乐类型~

非常有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电子音乐现在就很火了
不过我感觉以后好像是混血的多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音频信号是连续记录下来的,记录在CD上那些坑坑洼洼也是连续的,而且容量是那么大,并不是那么容易用手工凿出来的!即使能“造”也需要更高级、更庞大的器材。而且“造”出的东西也不可能更好更真。——比如日本人的电子乐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更多的是加了大量的味精。
人为的加入所谓的发烧细节,音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电子钢琴还是不如钢琴。两者结合的好,就会产生好的东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2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造的程度大些,但有人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2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合肥工业大学
所以发烧并不一定就好!!!!!!!!!!!!!11[em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茂名市
那还是造的成分大一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省长沙市
唱片买回家是听的!!
所以好听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可以用电脑上的声卡,(便宜了)
用专业的调音器等设备,
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福州市
以下是引用solaris815在2003-6-7 18:20:00的发言:
唱片买回家是听的!!
所以好听就可以了!

是啊!能从听到的东西中获得你想要的就是好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6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Re:发烧唱片是“录”出来的还是“造”出来的?-->4dreams转移

希望发烧界能组织一个抵制电子合成音乐的组织——绿色音乐组织好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10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阳江市

Re:发烧唱片是“录”出来的还是“造”出来的?-->4dreams转移

下面是引用hyperma于2002-09-7 12:00 AM发表的 :
回答您用一句东北话:“恩哪。”
   您说的上百万的录音设备,在国外也不是一般的录音棚子能买的起的,美国的一些录音室,比如刚出品Emneim那个脏话Rap的地方,就是一个土炮屋子,除此之外不少没有同大唱片公司签约的歌手,都不是在很好的地方录音,包括眼下外国人最喜欢的澳大利亚性感小羊凯利.米诺葛也不是。
   咱们的音响杂志里没有录音杂志,大概这就是很多人并不清楚唱片怎么做出来的。国外有很多,比如Digital Recording、Modern Recording什么的,里面广告上最高档的录音话筒还没咱一个功放贵呢!录音后期处理的软件、工具也都是成批成套卖的,没有消费音响那么多花讲究,都很务实,老实告诉你如何把人声自由的用电子设备来模拟以造成特殊效果或者修饰,一台苹果G4就能办到,呵呵。
   所以说发烧器材的价格比录音设备都高,讲究比录音技术都多,纯粹是发烧友自己炒做的,十分可笑。
很好,讲得很好。我就觉得,如果你喜欢听交响乐,两块3886比几十粒贵出尿来的玻璃胆要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3-29 21: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