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8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蓦然回首——二十年“发烧”光阴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3 2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盐城市
蓦然回首——二十年“发烧”光阴的故事
作者:心随乐舞
    我想中国的发烧友基本上都有一段艰辛而又快乐的发烧经历。在此简单说说自己的二十年的“发烧”历程,纯粹原创,想和这里的同好烧友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丝美好的回忆和小小的启发。

              
初烧——国产磁带随身听时代

    初烧感想:音乐作品永远是主角,音乐本身比器材更重要,听音乐需要一颗纯静、专注、热爱、虔诚之心,要学会体会音乐本身的魄力和美妙。
    本人的“发烧”经历应该从学生时代的1985年开始,老爸用两个月工资给我买了一台单声道的“红灯”台式小录音机,那时自己只有三盘音乐磁带,所以听烂后,主要的乐趣是收听录音机随带的收音机,遇到喜欢的音乐就用空白磁带录下来回放。后来一次无意中听了同学的一部国产磁带随身听,耳机中发出的那种包围感强的立体声迪曲让人有种想随之而舞的强烈冲动,带着对拥有这种感觉的愿望,在87年,用当时攒了一年时间的120元零用钱买了一台“中南”牌磁带随身听,比起后来的进口机,体积确实大了,但当时通过耳机听立体声音乐的感觉实在好,那时最快乐的事是省吃俭用攒钱买盘心仪的磁带听,现在回想起来,一个学生买一盘自己喜欢的磁带(引进版的当时6.7元,进口版的9.7元,也有10元以上的)不容易,是看的多、购进的太少,很多磁带都是几番比较之后才下手,毕竟学生时代没有钱。但购进后反复听的乐趣实在是太难忘了,有的喜欢的港台歌手的带子(像张学友、邓丽君、龙飘飘、徐小凤、谭咏麟、杨庆煌、达明一派、千百惠、巫启贤、齐秦、潘美辰、迈克尔.杰克逊等的第一盘引进版,梅艳芳、苏芮、童安格、邝美云、谢采云、快乐巨星的进口版)听了不下50遍,有的甚至百遍,听得磁带掉磁发出“哧哧”声而乐此不疲,现在想起来,当时很少在意音质如何,而是对音乐本声太投入了。只记得进口磁带音质确实比引进版要好一点点,而且借的同学的磁带都觉得好听,因为急着要还,故听得特认真。这期间,器材上的唯一的一次“升级”就是磁带随身听坏了后,家里买了台当时很不错的双卡立体声录音机。
    工作以后,才发现自己的学生时代的零用钱,几乎全用在买磁带了,5年多时间买了70多盘带子,平均一月进一带,可谓节衣缩食之举。音乐也成了枯燥的学生时代自己的唯一爱好。应该说,那段时光是无“米”的时光,也是特别快乐的时光,因为当时有颗纯静之心,对音乐的专注投入是后来没有的;而且每盘带子都来之不易,所以备感珍惜。现在想想,又有多少人拿着唱片或磁带封面专心地听音乐呢,许多人包括自己的听音习惯往往是边做事边听音乐,音乐不是主角,而成了配角甚至成了背景。少了专注,也就少了对音乐的深刻感悟。所以,发烧需要专注,甚至虔诚。
                 
二烧——LP和进口磁带随身听时代


    二烧感想:有“米”了不等于就找到了听音乐的快乐,“米”量和快乐不成正比,从对音乐的追求到对音质的追求是个必经过程。
    越是来得容易的快乐,越不长久;越是来之不易的快乐,越是长久,此话也适用音乐发烧。所以无米之人和有米之人的快乐不一样,各有各的乐趣,千万不能这山望着那山低。
    工作以后,有了自己支配的工资,买带子虽然方便、宽松多了,但却没了当初选之又选、难以决择的挑带感受,许多磁带往往是买回后听了两遍甚至一遍就入柜了,总感到能打动自己的经典之作很少。这时的兴趣已慢慢开始从对音乐的追求转化为对音质的追求。接下来的事,就是省钱添置器材,先后买了LP唱盘听了一段时间的胶木唱片,很喜欢唱头在旋转的唱片上发出美妙音乐的同时那种特有的底噪声(哈哈,这是不是也是爱乐者的一种变态心理)。听了一年多时间,慢慢少了兴致,主要是听音乐的方式不方便且唱片既贵又难找。立即把兴趣转向当时刚刚兴起的进口磁带随声听,当时没有“潜水”的地方。唯一的方法就是看《新民晚报》中缝的报价信息,看了一个月时间,再也忍受不了诱惑,坐了10多个小时的汽车到上海,转了三趟公交车到瑞金路上买了一台日本“爱华”磁带随身听和几盘进口磁带,插上耳机,放进磁带,当第一个音符响起,只有一个感觉----特感动、特满足,终于找到了自己要找的声音。想想自己花了三个月的工资、跑了这么远的路(仅此一趟吃住行购的花销已和一部随身听的价格基本持平,等于是用两部机的代价买了一部机),买了这么一部机器,觉得特别值。再后来的时光,就是除了上班,几乎把业余时间全投在了这部心爱的机器上了,只记得自用了“爱华”后,对以前耳熟能详的歌曲有了全新的感受,只觉得听音乐真是种享受。现在回想,主要是音质的提升带来的,比起先前的设备,进口磁带随身听的解析力、音场、层次表现等好了许多。过了一年时间,这部爱华被一个好朋友(他第一次听就被深深打动,后来一直在想我这部机子的心思)死磨硬缠地收购。没办法,只得在自己的城市里转了又转,当时这么一个小城市里,进口随身听真是太少了,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花了五百元选择了一部索尼日本原装随身听(当时比上海的价格贵了许多),感觉上比之前的“爱华”音质上明显要好些(也许是配置的耳机是原装552的原因),但已没有了纳进“爱华”时的惊喜和感动了,现在想起来,还真有种“爱华”情节,虽体积和重量比起SONY要大而重,但造型实在是太经典了,朴实而大方,手感沉却让人捧在手里听音乐有种特别踏实的感觉。

三烧——CD随身唱机和器材组合时代


    三烧感想:音乐发烧需要积累、升级,创造条件多听多想多动手。
    94年,一位在南方的朋友带了一批CD唱片到我们这个城市来做生意,这是自己第一次近距离接触CD,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包装精美、容量大、寿命长、音质通透的新玩意,在第二年,让这位朋友从南方带回来一台索尼D-131CD随身听,盼了一个月,朋友带回后,迫不急待地打开包装,装进电池,放入先前收集的CD唱片(还记得是张学友的歌),歌声乍响,就立即感觉真是爽,比起先前的磁带机,声场开阔、细节丰富和从来没有过的低音振憾,学友的歌喉十分的磁性、感人,听了一盘,很是兴奋。现在看来,随机带的原装SONY—E741功不可没,这真是一款经典平价耳机,声音很是温暖、平衡。再后来就是购CD、听CD,那时盗版CD非常少,原版CD价格让人有点吃不消,但爱乐的冲动考虑不了那么多,最冲动的时候,到上海用一个多月的薪水购了三张进口原版CD。磁带慢慢退出了我的发烧舞台,全部走进了箱柜中。
    为了找到与耳机不同的感受,96年的时候为D--131配了日本三水功放和AKAI音箱,第一次试音的时候放的是一盘台湾版蔡琴民歌精选,虽然很是熟悉这盘心爱之碟,但还是被从音箱中发出的醇美之音打动。现在看来,这个配置对表现人声中频之美还是很不错的,虽然低频表现、解析力、音场很一般,但中频感染力很好,以至于我在后来的2万多元器材组合中都没有找到当初的感动(也有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原因)。
    01年,由于觉得SONY-D131的体积偏大偏厚且防震性太差,根本不适宜随身,并又收纳了一部原装松下CT780  CD随身听,松下原配耳机真是不爽,换成我原来的741听了两年时光,感觉比原来的131音场要宽些,层次感要好些,音色更清爽、平衡、中性一点,最高兴的是播放时间达40小时以上且防震系统挺好,可惜好景不长,光头太嫩,发生故障而罢工,这时突然发觉老款SONY真是结实,平时听后都是随手扔且从不保养,但用了10年还没有遇到过任何故障,除了按键的灵敏度下降以外,从这后倒很是珍惜这款131,因为知道这是一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值得珍藏一辈子。

四烧——AV器材组合时代


    四烧感想:多声道AV系统虽势头劲,但不是音乐发烧友的终极追求,组建好的纯hifi系统应该是音乐发烧友的永远追求。
    为了追求新鲜感受,在VCD机刚刚兴起的时候添置了一台VCD机,第一次看演唱会和电影碟片的感觉还是相当过瘾的,但慢慢发现原来的器材在看电影时的低音表现和瞬时动态上不理想,并又逐步添置了日本先锋和索尼DVD各一台、丹麦原装JAMO音箱(与现在的同样品牌的贴牌产品已不可同日而语)、国产经典之作---凤之声999AV功放、独立的专业杜比数码解码器,这套配置的声音特点是自然、清爽、声音中性,没什么明显染色,解析力(对细节的表现)比之以前的配置明显上升了一个台阶,对表现流行音乐和AV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器材不是同时购入,但每添置一样东东的时候,反复调试、对比的过程挺辛苦,但也其乐无穷。这期间,看DVD现场演唱会和电影大片的时间比较多,听纯音乐很少。一度觉得边看画面,边听音乐的感觉挺刺激、过瘾。

五烧——发烧音响器材时代

    五烧感想:有感情的器材和音乐才是大多烧友追求的东西,在烧路上走了多年,往往发现自己追求的就是当初的起点和原点,就像画了一个弯弯曲曲的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少了对电影大片的兴趣,只能说感观刺激多了,而音乐带来的感动少了,心中总觉少些什么,逐渐又回到了听CD唱片的时代,这一阶段主要兴趣是收集原版发烧名碟和找机会听各类发烧器材。
现在许多爱乐朋友对买唱片不屑一顾,觉得在网络上很容易找到后下载,其实一张原版唱片的音质、内涵和文化底蕴是下载歌曲不能替代的,所以对心爱的唱片,我还是坚持购入收藏,特别是一些发烧名碟,压碟发行后往往不会再版,存世量只会越来越少,值得收藏、欣赏。
    由于兴趣的转移,加之在周围同事和朋友中“发烧”有些知名度,在帮助别人选购器材的时候,“潜水”看了不少文章,也听了不少产品,像马兰士、天龙、YAMAHA、索尼等AV功放、几款进口和国产HI-FI功放,马兰士、雅骏、索尼以及国产几款有名的发烧台机,英国B&W、KEF、城堡、德国意力、丹麦皇冠、法国劲浪等音箱,其间听过的最好组合是价值5万元的一套HIFI组合。  
    听多了,耳朵也炼得老道多了,明白了一个道理,发烧友都想追求高、中、低三个频段表现同样出色的器材,但往往在普通甚至一些高档器材中很难做到同样出色,有的音色华丽,但伺候不好就会觉得高音过亮,时间听长了,耳朵会疲劳;有的中频醇厚、丰满,感染力强,但往往又会影响清晰度和音场深度、广度;有的低频震撼人心,令人血脉喷张,但会影响中高音区的清晰度,时间长了,你会感到不舒服;总之,要做到三个频段都出色,解析力、音场、动态等各项指标都顶尖,器材的价格也就顶尖了,是我们这些普通发烧友无法问津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听音兴趣和喜欢的音乐的题材、风格、音色,靠“米”下锅,用有限的资金买回最能发挥自己喜欢的音乐的器材。我觉得音响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平衡原则”,既包括用合理的预算搭建适合自己的音乐,在价格与表现力之间求得平衡;也包括器材在各个频段表现力上的平衡,单从音响器材的特性上看,好的器材就是表现平衡和真实声音的器材;从器材的搭配上,好的音源、功放、音箱甚至好的唱片都很重要,之间有搭配平衡的学问。从听乐者个人而言,什么叫好的器材,贵的不代表就是好的,能打动你、让你感动的才是好器材,这和一个专业歌手和一名业余歌手唱同一个曲子,专业歌手由于技巧太好、太专业反而少了感情,而业余歌手有感而唱,唱的投入,反而更容易打动人是一个道理。有时过分的追求器材的表现力而忽视了音乐本身,往往是得不偿失,但有一点无可否认,好的器材更能够完美表现出优秀音乐作品的内涵,也更能让人有好的听感,更有可能感动你,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尽可能的添置好一点的器材,你会觉得听音乐真是一种享受。

六烧――――电脑和数码时代


    六烧感想:音乐的感动可遇而不可求,无论什么器材,都是为音乐的完美再生服务的。没有比自己脚更长的路,同样,也没有比自己耳朵更好的声音,耳听为实的主观听感很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需要的,选择器材要有主见。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终于发现电脑真是个好东西,原来听音乐是在收藏的几百张CD中找想听的歌,有时不知道自己想听什么的时候,就会随手抽一张,放了一会,觉得不是自己此时此刻想要听的,一个字——烦,找碟烦、找歌烦。现在的那些软件让你觉得听音乐是件太容易的事了,想听什么,搜索一下,下载保存,想听就听,实在是方便。
    业余时间也从原来的纯粹听音乐,加进了上网的内容,音乐听得越来越少,只有出差的时候可以静静的一个人慢慢听,在路上、在异地或在一个风景区听着自己心爱的音乐的感觉倒真是不错,原来的CD随身听开始让人觉得不那么随身了。总觉得用耳机来搭建随身设备,好处多多,一是方便,随时随地可欣赏;二是相对投入少,可以用相对少得多的资金达到和接近几倍价搭建的音响组合的效果;三是更具个人化,且容易让人专注;四是搭配简单,和音源搭配比音响器材搭配容易得多,前者是1+1,后者是1+1+1。所以目标锁定硬盘MP3和耳机,主要作为随身和出差用,去年,潜水一段时间,看中IPOD、创新和爱可视,去上海太平洋数码港听了三个牌子的机子,由于都是用的随机耳机,听的是随机音乐,还真没什么听出差别来,当时想想MP3的音质应该差别不大吧,最后,选择了爱可视,因为喜欢它的外型和功能、易用性,回来后用随机的MUSIC MATCH软件把自己的CD转换成MP3,全部装进机中。随身带着,配我的E741,想听就听,很是满意。时间不长,发现741的隔音太差且音质表现已不能满足我。于是乎,二度潜水找耳机,接触到耳机大家坛,很是喜欢,原来对耳机不是很留意,只知道森海塞尔头戴耳机、SONY的888,在论坛里转了半个月,才知道还有A8、铁三角、小二、小三、小四、小五之类名器,但几乎全是看的图片和评论,到底音质如何,感觉很是抽象。决定实听为证,期间在上海听了888、MX500。可能是新货没煲开的原因,声音很紧,听不出感觉来,初感还不如我那只煲了十年的741,决定放弃,上更好的耳机。
    在南京中山电子城转了一圈,看到不少有名的耳机,但可惜基本上是原包装不能试听,正在郁闷之时,走进一家耳机门面(为避免炒作之嫌,店家名称就不说明了,呵呵,还望见谅)。第一感觉,店内耳机很多,再看样品,还真是很全,这是我第一次进耳机专买门市,主家的服务实在叫人满意,甚至感谢!在这里,我终于听到了不少只见其影而不知其声的耳机,包括KOSS、PX100、200,实话说感觉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惊喜,估计自己的耳朵也挺挑的。直到听小二,才有了一点感觉,当时只知道许多人觉得小二是千元内性价比较高的,听了总体感觉觉得还真是不错,主要是听了雨果发烧碟的几首人声和民族器乐作品,有了想收入的冲动,想想有的是时间,再听听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再说,店家按照我的想法,不厌其烦地拿出了小三、小四和小六让我试听(小五由于是原包拆开不便且价太高故不在考虑之列),听取店家建议,听了小二后直接上小四听,打开包装,看到的小四觉得外型太普通了,感觉上像个助听器,但我不是在乎外型之人,更看重声音,而且我知道国外许多经典音箱外型都是普通得很,但出来的声音素质是一流的,所以不能“以貌取声”,故听之前倒没对小四有什么成见。开始可能是没塞好,没觉得什么特别之处,在店家的建议下,重新塞进,这次深了一些,还是听的当时那几曲,反复对比试听,没觉得什么特别之处,甚至觉得低音表现不如小二,俚整体音色清澈、柔和,听了大约一个小时,耳朵慢慢有点适应了耳塞,加上良好的隔音,自己也慢慢地静下心来了(开始有点心不在焉),这时用小四无意中听了一曲李娜的《嫂子颂》,前面是一段清唱,声音一响起,那声“嫂子”让我的汗毛都竖了起来(本人不喜欢夸张),这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过的(曾在5万元器材上听过这曲),让我第一次体会到歌者嗓音的婉转中的轻微变化,那种回响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空间感和空气感,一句话,我被歌者和歌曲的那种丰富的感情深深感动,生活中惊喜常有,但感动是可遇而不可求,当时我突然理解了一个发烧友因为用胆机添置了一套器材,无意中用歌剧试音,结果从一名根本对歌剧没兴趣的人而成为一名歌剧发烧友的过程,所以说,歌者的感情往往要通过优异的器材的真实还原来充分体现。之前我听《嫂子颂》觉得挺平淡,甚至有时觉得李娜的声音有点夸张、做假,但在小四中我听到了歌者对歌曲主题投入的感情,一种打动人的真实感情。这点,小四让我很大出意外。换上小二再听这首,可以负责的说,人声的表现明显的不如小四,差距甚远。为了应证我的感觉,我选了宝丽金的邓丽君88极品音色专辑和于淑珍《中国名歌》专辑中的《月光下的凤尾竹》继续试听,小四中传出的声音真是舒服,歌者的气息、声音的婉转、感染力是相当出色的,虽然音色不厚,但更像是一股清泉,清澈、蜿延、平缓、流畅、淡甜,这里要说明的上这两个专辑虽是原版,但由于音源的久远,唱片本色的音质只能说一般,以前我曾在那套5万元器材上听过,感觉录音真是不理想,声音好象团在一起,有点沉闷,但从小四中听到了以前从没有听到过的解析力和分离度。换成小二听,虽然整体听感不错,但那种打动人的感情成份要少了许多。考虑到小二和小四并不是一个级别,不可强求,便换成小三、小六听,并没有找到那种在小四上的特别感受,听的时间不长,印象中小六确如大家说的不好推。
    心中很是喜欢小四的声音,为了证明那种感觉不是自己的一时之兴,在街上转了几个小时后再次回去试听,听了不到一个小时,感动依旧,立即纳入包中。也许有人要问,有小四的音乐时光如何,只想告诉大家的是,在拥有小四的第一个夜晚是个难忘的夜晚,听了一晚的音乐,无数次的被感动,也找到了那些熟悉旋律带给我的从来没有过的全新感受,原来听音乐曲目是跳着听,很难一首完整听下来的,那晚我是一首接着一首听,舍不得停,也舍不得跳过去听,直到凌晨。

    二十年发烧历程简单回顾到此,其间有苦有甜,有恨有爱,应该说带来的乐趣比付出的要多。音乐发烧是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个投入的过程,包括资金投入、精力投入、时间投入和感情投入,缺一不可,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水准的发烧友需要时间,没有速成班,期间有许多阶段,米少不要紧,理性发烧很重要,有多少米就买价值多少的器材,随着米的增多,器材也会不断更新,这就是个积累过程,每次更新带来的每进一步,都会带你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有了新的感悟。如果一开始接触音乐,就送你个顶极器材,你会说听了真舒服,却不知道舒服在哪里,这并不是件好事,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切记“好耳朵”是炼出来的。
    最后用两句话结束此文,与烧友们共勉----------发烧无止境,爱乐终无悔。
    (本人QQ号:461927775 ,有兴趣的烧友可以联系、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16 10: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