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752|回复: 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贝九BOHM 81刚收到,下坛修炼!!激动中!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5-9-24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大爷当年买这个花了一百三十二~~~

都怪当初年少无知

在新华书店看见了就当个宝似的不问价钱捧下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9-25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下面是引用fmma于2005-09-24 23:53发表的:
听了BOHM的贝九,我发现任何赞美之词都不能形容它的伟大! 真的值得拥有!

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再欣赏此版贝九时一定要一气呵成地听完,才能感受到它的整体效果之精妙,戏剧性之丰富,感情之深沉,博大,分开听的话感动会打折扣的。

还有就是录音之糟糕,让人十分愤怒,DDD初期的毛病几乎全体现出来了!
.......





卡拉扬的版本是青年的演绎

伯姆的版本是老者的演绎

如果说夕阳西下是一种美  那么朝日初升也应该是一种美

如果说睿智成熟是一种美  那么生机勃勃也应该是一种美

如果说安景宁和是一种美  那么铿锵有力也应该是一种美

如果说虚怀若谷是一种美  那么勇往直前也应该是一种美

美和美之间应该是互相包容互相欣赏和互相尊重

不应该互相比较互相争斗互相“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9-25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下面是引用fmma于2005-09-25 00:40发表的:
至少我这么想!


想想BEETHOVEN创作贝九的BACKGROUND,应该不难理解谁的演绎更准确吧!


要讲到还原作曲家本意

还真是有些说头:李斯特伴随车尔尼去拜访贝多芬的时候贝多芬正在写合唱交响乐

据李斯特的描述当时贝多芬正在穷亏潦倒之中  因为当时的欧洲已被罗西尼的作品所倾倒

贝多芬不但经济匮乏  而且精神上极为暴躁易怒  每次开口必将罗西尼和他的崇拜者骂个狗血喷头



这个时候贝多芬作曲原意到底是什么?你我谁能说得清?


永远不要试图去揣测作曲家的想法是什么  演绎伟大的作品并不是简单的犯罪推理回溯过去重现它诞生时的情景  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对作品中进行再创造  伟大的乐曲不是单纯的属于某个时代也不是单纯的属于撰写他的作曲家  作曲家不过是一个媒介  一个连接音符世界和自己灵感世界的媒介  媒介的作用在于抓住瞬时的灵感并将其描绘于五线谱纸上  故“媒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到底在思考什么在感觉什么  我认为是无需过分去探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9-25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下面是引用fmma于2005-09-25 01:03发表的:


看看任何一张CD里的小册子上关于BEETHOVEN创作时的理念和背景吧!

你说的那是生活中的贝多芬,当他进入创作状态又是另外一个人了!!再说了正是因为BEETHOVEN当时的生活状况,加上全聋且步入晚年,对天堂的向往更加强烈。既想斗争又想妥协的矛盾,BOHM比KARAJAN做得贴切多了,如果不参考作者当时的想法,演绎绝对不准确的,因为音乐每个音符都渗透作者着无穷的感情!!你难道不知道大师在开始排练一部新作品时,文献是读得最多的吗?



楼主应该多看看一些著名音乐家的言论之类的

CD上的小册子相比起他们的亲身体验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李斯特的自述和车尔尼的经历比你我凭这个人主观臆断胡乱揣测“贝多芬在进入创作状态到底是什么样”有意义多了

另外演绎不需要准确  “准确”这个说法用在音乐上是让人啼笑皆非的  是历代一些大师深恶痛绝的  霍洛维茨每次弹奏童年情景都不一样 施纳贝尔每次演奏贝多芬都充满了新奇  福尔特万格勒录了十一遍命运次次都和上次有巨大的差异  要是按照你的“准确”的说法  这些人大部分时间在做废事  因为准确的东西只有一个

在有你提到的“你难道不知道大师在开始排练一部新作品时,文献是读得最多的吗?”这更是让我摸不着头脑  

大师在排练之前读的文献是什么内容?  

是有关作曲家的传记吗?  

是有关作曲家在写这部作品是的状态描述吗?  

大师在排练之前都迫不及待的想要搞清楚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是在想什么吗?

估计不太可能  我只知道托斯卡尼尼除了总谱之外是什么都不读的  对于许多伟大的指挥家来说  除了总谱上的音符之外  起他的事都不值一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9-25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还有我觉得赛鸿秋朋友的那个头像让我联想到的第一首乐曲是

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拉特拉如是说》的引子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9-25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下面是引用fmma于2005-09-25 01:36发表的:


敢问指挥再创作的根据是什么,无非也是对作者思想的揣摩!



“敢问”?“无非”?

楼主真应该把自己那种武断下结论的毛病好好反思一下

不要未经过调查就对别人的想法胡乱揣测

有空多看一下音乐家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的传记或者自述

那里面讲的比你的“敢问”“无非”要真实可信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9-25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另外和楼主一样我非常喜欢伯姆的这个版本

我把它视为本曲目的最爱之一

另外还有卡拉扬七七年版  克伦佩勒立体声版  富特四二年版  弗里乔伊伯林爱乐版都是我的宝贝

这些都是伟大的演绎  都是不朽的再创造  我不愿意也不配把其中的任何一个拿出来作为比较和争斗的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19 06: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