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剑无锋——WA22下的T1二代听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1 1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英国
开始先说一下,第一次写评测,很多东西都不太懂,写的不当的地方也麻烦各位老烧友包涵了。好,下面开始上听感


有句话说的好,写测评不说系统的都是耍流氓, 所以一切开头都要先写清楚系统是什么,哈哈,开个玩笑,那么耳机耳放题目都说了,T1二代和WA22,解码是T+A的dac8,pc是mac,半穷不富选pc嘛,信号线是卡达斯小至尊,耳放的电源线是泰格龙的MGL-A1,解码的电源线是某讯手搓线,滤波是乾龙盛的。


说到WA22,会发现国内有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就是说起WA22,大家都知道,“噢,就是那个woo audio的胆放嘛”,但是如果真的去搜,会发现网上的听感真的不多,一只手都可以数的来,这个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不多说了,但是这个耳放一定要说的一点是,甚至可以说woo全家的胆放的一点都是,换管不换管是差很多的,说好听点是潜力大,说不好听点就是个卖花盆的,我这套也是换了管的,官网升级套装,和原管对比一番之后只能感叹一声,NOS大法好!!至于WA22,在我听来最大的特点就是细腻,除去之外本身的味道并不是特别浓。


至于这台解码,T+A DAC 8,不要说在国内,在国外也是十分之冷门的,我也是机缘巧合之下在eBay上拍下来的二手,成色十分之好,可以说是近乎全新,想起来真的是不由特感叹这一万块花的值,2010年推出两万元档次的机子,现在听起来还是感觉很不错的,风格是T+A一贯的偏监听的风格,但是却不素,高频亮,延展好,中低频中规中矩,应该非常符合高频控的口味。


至于卡达斯小至尊,中低端监听味过重系统的救星,系统味道寡?高频过亮?低频散?中频薄?没关系,上小至尊,药到病除。虽然高频会削一些,但是中频能加厚加浓啊,中频一旦够厚够味道了,往往能解决和掩盖很多问题,Naim,你说是吧,哈哈哈。


扯淡那么多,看到这里的人估计要骂我了,好,咱们说最后一句题外话,这句话就是这个听感是基于我这套系统下的,单件可能风格会差很多,但是一套出来的声音就是这样的,Hifi嘛,就是这么玄乎的东西,好,题外话说完,我们来谈一谈声音。


首先说说声场,T1二代嘛,耳机就决定了声场不可能很大,但是也不会局促,大编制什么的要弄的很恢弘也不太可能的了,整个出来的范围最多就是个20平的录音棚,你说非要听大编制吧,想象一下,把一个乐团的人塞到一个房间里,也可以,就是有点挤咯。 三频衔接很自然,能上能下,高频有点亮,延展不是很强,中频稍厚,但谈不上毒,可以说是多几分则毒,少几分则淡,低频量不多,但凝聚,总体偏细腻。细节方面,还是挺强的,至少在听人声上是能感觉到口型的,甚至在一首萧的独奏的曲子上,我能感受到演奏者换气时的气流,嗯,很玄,很HiFi。


下面来谈谈单项,这里我就偏随意一些了,也主观一些了。首先我最喜欢的一首人声——Manuela的《stand by me》, 浑厚的女声在我的歌单里也有不少,但是维维这首在我这套系统展现出来的声音最合我意,中频不厚,但是太毒,那种沙哑的又略带粘滞的女声,颗粒感再重一点就可闻了,但是就是差那么一点点,既能和细腻粘上边,又隐隐带有颗粒的影子,再加上背景里悦动地恰到好处的萨克斯,说不出是哪里,但真的是太好听,太好听。


至于乐器,我这里也有一首不错的,张毅演奏的《爱如潮水》,小提琴合奏曲。谈到T1二代的高密度,不得不说小提琴这个乐器,小提琴刚好适合表现出T1二代那高密度的中频,但是不幸的是我这套系统的瞬态并不是很强,而有不少的小提琴独奏或者合奏曲中都存在一些急起急停涉嫌炫技的演奏方式,但在这首曲子里,小提琴整个演奏的过程都是一气呵成的,就算中间有停顿,也是很自然的,仿佛是和一个老朋友在散步,你走慢了,他停下来转过头来等待你。而曲子里中的一段十分有意思,在这段里小提琴停止演奏了,换成了口琴的独奏,小提琴那种略带松香味音色一扫而空,剩下的是口琴那种吱哑的声音,当小提琴的声音再次响起时,整个曲子的节奏随之也加快了半个八拍,但是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


写到这里,有眼力的朋友也许能看出我想说的是什么了,这套系统出来的声音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我之前一直想不到其他的词来描述,后来想到了,就是行云流水,重剑无锋。听起来高频不算亮,延展不算好,中频不算毒,低频不算多,但是整体就是自然,起,自然,落,自然,收,自然,止,自然。那这样说是不是这套系统就是完美的呢?也不是,这套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瞬态不够好,但是你有见过重剑舞花的么?不完美,可以说这就是HiFi么?(不,不是,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这个也能,哈哈)




完了? 没有,题外话,说说T1二代,用之前我只知道这是一个杂食的耳机,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深深的感受到这是个很杂食的耳机,不同的是之前的“杂食“是一个略带无奈,唯有选择中间的”杂食“,后面的”杂食“是感叹佩服有一个耳机竟然如此能体现中庸之道,能将“万金油“做的如此极致的”杂食“。这个不单单是根据我在我自己系统上听到的声音,更是在今年广州展上听到的感觉。怎么说呢?之前我这套系统的信号线是机线,出来的声音是偏亮的,总体偏细腻,声音密度也很高,但是可惜中频太薄了,而且味道太淡。后来在广州展上,我听到了两套系统,一套接的是MBL的CD机,出来的声音动态很强,中频偏厚,听歌剧很适合,另外一套接的是Naim的CD机,初听一般,高频偏暗,上不太去,低频量也不多,但是一戴上耳机,发现越听越摘不下来了,中频剧毒,太毒了,人声太好听。后来的我前面也说到了,我的系统换成了品牌线,听了几天,声音慢慢也变了,高频削了,但是低频变凝聚了,声音也自然了。但是在我说的那么多套不同声音的系统中,T1二代还是保持了自身最大的特点——杂食,无论在哪套系统中,人声可以听,乐器独奏可以听,如果要求不高的话小编制也可以听。而且不难发现很有趣的一点,我看到很多关于T1二代的评测,里面都会提到T1二代中频密度非常高,但是没有几个人能很肯定地下定论说T1二代的音染是怎样的,但是可以说T1二代没有音染么?显然不能,但是通过不同地搭配,T1二代确实可以出来不同的声音,却又仍然保持自己的特色——杂食,”万金油“做的如此极致,不得不佩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4-20 04: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