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andswimm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换个角度来说明为什么发烧USB线没有用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7-6-12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Adamada 于 2017-6-12 23:34 编辑

里面都是跑电,电源线耳机线的影响普遍都认可,usb线就变成玄学?因为相比那两种线多了个传输数字信号的使命,关注点就全盯着数字信号高低电平这一个参数上面去了?自动忽略了USB线对高低电平传输之外的一切影响?还是依然停留在中学物理上,当是图里的导线一样就是一根直线对电没有任何影响?
这些不同屏蔽不同材料和接地处理的线材,五脏俱全,对电的影响完全可以看做是一个小的等效电路接入系统,看看市面上光一个接地就衍生出多少可以使声音变化的调音小器件产品?

音频玩的不就是电,除了数字部分之外的一切都是对电的雕琢”,以便在电声转换终端(耳机音响)处能发出更好的声音。
换电源、换任何线(自然包括usb线)、换排插、加地盒、换保险丝、换管子、箱子之前的避震.......等等等等都属于对“电的雕琢”。这同样也是一种技术,因为不是简单的堆料就能好声,得讲究合适搭配调教。看到有换了滤波排插结果声音还不如原来公牛排插的玩家,也有给器材换上AN牛,结果声音变得还不如自带牛的玩家。虽然作为玩家大多只能瞎摸索去碰,但这些对电的雕琢步骤不就是玩家的乐趣所在?当然也是厂家产品的技术体现所在。


usb线材能影响到最终的声音的不是对高低电平数字信号传输做出改善,靠的正是对电的雕琢。举几个例子,和usb一样都是传递纯数字的产品,在不改变数字方面,靠对电的雕琢使得最终声音产品声音翻天覆地变化的例子:

1:高文cd18:其内就是先锋的千元dvd机的板子,就连光头都没换。除了电源和避震外完全没有任何调整(这个高文后来自己发文也承认了)。数字上没有任何变动,技术完全体现在对电的雕琢上面,但声音和之前的千元dvd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然价格也翻了几十倍






2、MBL1621转盘:同样是飞利浦的原始数字输出线路板,声音同样是质的变化。




3、playbackdesign的syrah server数字转盘,同理,内部就是个不到2000块的intel nuc。硬盘单独做了避震,独立的电源模块供电。不少玩家也有用nuc配合各式线电做数播的,但最终效果上来看,在对电的雕琢方面明显不如playback高明



4、DCS Puccini u-clock。内部空空如也,板子还是公版的换了个ocxo。加上这个钟声音产生的变化,有多少是来自于时钟信号?又有多少来自于供电接地等其他对电的雕琢上以及作为一个等效电路接入系统造成的声音变化?这个见仁见智吧



以上几个数字产品都不便宜,但数字部分使用的都是很便宜的完成品,如果是烧友直接拿来用,声音只能是“不堪入耳”。但最终令它们发出很好的声音的厂家,技术完全体现在对电的雕琢上,或许看着不够高大上,但起码并不是玩家所想的靠复杂电路设计对数字方面进行调整(这可能也是一大批人认为hifi行业是骗子行业的原因:真实好声音的技术,虽然技术含量也有,普通玩家和小厂商也很难掌握,但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技术,因为看着不够复杂)。

同理,分析usb线也一样,一看是数字产品,烧友们就只盯着数字方面,认为单纯是数字方面的调整使得声音产生变化,只能是走入死胡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7-6-13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qy680ty 发表于 2017-6-12 23:56
一般来说,正常人绝不会认为,在对一辆汽车的基本结构原理完全一窍不通的情况下,十年如一日拿一把扳手“ ...

你说的很对,话虽不好听但基本就是这样,对电的调整的一系列周边衍生产品应该还是包含一些厂商自我的总结在里面的,用户只能近乎盲目的去试这个真没辙…造成如今这个情况得从多个方面谈吧,瞎总结几条,重要程度依次递减:

一、电声学技术本身,以及在产品中的体现确实比较特殊。除去电的基本参数,电的一些改变最终体现到对声音听觉的影响是个复杂过程或经验总结过程,一些细微之处的合适调整能起到很大变化,和烧友中学大学接触到的电学思维有很大出入,可以说近乎完全是两个科技树。电声学和电学的这种差异性,导致通信、电子等其他行业的从业者来撕逼,撕逼经常撕不到点子上。比如usb线影响不了数字传输因此无效论、工业器材的一些性能参数远胜高价hifi器材因此hifi行业是骗钱论…这种争论只会进一步增加hifi行业的神秘性和可玩性,更重要的是争论的焦点完全和真正导致好声音的技术没什么关系,厂商们只会喜闻乐见。


二、厂商对不同阶层消费者消费心理学的把控 。对于烧到一定层次的烧友阶层,圈中交流多多少少会把器材当做是经济实力的一种象征,以及对其他器材评头论足时的话语权。乐于调整周边去变化声音,热衷于折腾,但不会去考虑原因,因为摆在那里的系统已经是他面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把玩着高价玩具的两个版本,同时津津乐道的声音味道区别,在厂商高大上内容宣传掩盖之下或许就是个接地供电之类所导致(防止内容变味,再次强调这也是技术也很有技术含量,电声学很多调整就是这样看似简单,但从无到有的过程个人玩家和diyer基本弄不出来)。再往上还有烧了上千万甚至上亿的,那已经不是听音乐而是做收藏...那又是另一种心态了。

三、厂商的引导。对于好声的技术原因,虽然不会去直接瞎扯(如厂商不可能宣传usb线材好声的原因是改善数字部分),但会选择性避重就轻。再如上面的几个例子都是几年前的产品,搁到现在的厂商,尤其是旗舰次旗舰产品估计会把pcb抄板重画一下换个高大上的,再堆一些好看的料,这样你拆了也看不出来了(除了intel nuc那个实在没办法,这可能也是大厂不做pc专机的原因)。宣传方面,在真正造成好声音的那些观感不起眼的技术调整方面的宣传上,一笔带过或者干脆不提,在视觉观感或一听就高大上的东西上着重宣传。这就导致用户绝不会关注华丽包装下的真实电声学技术影响因素,因为厂商宣传的高大上内容和他们心目中认为造成好声音的技术憧憬有着一致性,从根源上被带歪,进一步失去了解的可能…体现在周边最多也就总结一下经验比如这器材声音薄,需要和厚声的搭配,但这种总结只能建立在产品上面。

四、推手也即KOL。先打预防针,KOL并不是贬义词,各个行业都需要这样的人,这类人的存在算是第二、三条中厂商的一种辅助吧。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KOL也不尽相同。着重说一类KOL吧:他们的日常交流方面即表面上来看一般和烧友无二,甚至和烧友们能打成一片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常解决的都是器材接口数据传输方式协议和厂商推出过什么产品,如何购买,使用了什么高大上的“技术”这类问题),并且使用的器材非常高班。当然只是前面这些并不能说明什么,重要的是:所写体会经常是天花乱坠让人不禁遐想万分。经常更换器材,尤其是已经是一个高端了更换器材迈向另一个高端,这种本应是更换调音风格取向或追求极致细微提升的升级中,在他们的描述文字中,给人的感觉却是比入烧时几十块升级到千元的区别还要大。如在论坛上臭名昭著的铁饭勉强算是,只是他的吃相比较难看,也并不遮掩,而且没有和论坛上的烧友混得熟悉(他的目标人群不是混论坛的),但并不妨碍他赚钱以及帮助厂商赚钱。这类KOL针对的消费人群:①、那些基本不差钱,但是初入这个圈子,消费观还略谨慎,暂不太舍得投入太多的人。②、器材水平不低但已经烧糊涂,手头虽不算富裕,但咬咬牙也能拿出来更多,对更高班器材抱有不现实憧憬,而KOL的不切实际描述正中他们心中的憧憬。③、收入还达不到前两类人群的烧友,如各路学生党,但就此埋下了种子。在思想上已经被厂商(KOL)所宣传灌输的高大上理念影响并对人耳听觉潜力深信不疑,日后手头一旦富裕,极大可能会蜕变成②甚至进一步变成免费的KOL,可以看做是②类人群的预备军。这几类人群,在厂商和KOL的高大上玩意的宣传下能指望他们去关注那些真正起作用但不起眼的电声学(电的雕琢)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6-14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缺氧otaku 发表于 2017-6-14 12:25
你意思是所有器材中数字都无用?

我可没说所有hifi器材中数字部分都无用。举的几个例子多是数字转盘,之所以用数字转盘对比usb线,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不是靠影响数字信号方面对声音做出改变。
稍微推导一下就能得出我的观点:数字转盘虽然名字里有数字两个字,但它的数字部分和好声音没关系,用一些现成的pc主板,dvd板子都可以胜任。好声转盘的技术原因纯粹是对电的调整。usb线同理

数字技术在hifi器材中的体现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真正好声音的数字技术部分应该是在界面和DAC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14 09: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