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ndygao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聊聊发烧心路——兼谈最近听的两套20万+系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13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8-13 09:48 编辑

七龙珠齐聚可以召唤神龙,那么贵价的东西齐聚能召唤出什么东东?最近连续听到两套20多万的系统,一套是N10-DAVE-WA234,一套是La Diva-Formula-Stella。耳机是HD800。

在开聊这两套系统的声音之前,我想做一件可能又是会被一堆唾沫星子淹死的事——聊聊发烧心路。跟很多烧友聊天交流过这个话题,不同的烧友对声音追求演进的过程大致上大同小异。

我个人想把发烧分为几个阶段,或者说声音分成几个阶级。估计会有很多的烧友不认可,权当抛砖引玉。


第一阶段的发烧最早的发烧往往从解析低频开始,因为日常听音设备的限制,很少能听到低频和高频的一些东西,往往是一首流行音乐以听到人声为主,而发烧器材的隆隆低频改变了整个声音的分布,中频的人声也更加清晰,高频的乐器也更多细节。于是我们开始喜欢上了发烧


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往往纠结的是味道,能听出多少原来听不到的细节。但是受限制于大多数入烧烧友习惯采用的流行音乐的录音问题,往往一套系统听起来差异最大的就是低频还有就是声音温暖和冰冷的区别,甚至有时候会把冷声或者干刺理解为高解析。在这个阶段里我们有些时候还会追求声音的定位(注意不是结像),甚至会用一些特殊录音来展示HiFi的奇妙。有些时候我们会追逐声场的大小,声音的远近


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时候的一个明确标志是听到了声音的密度或者说能量感,重量感,当一个发烧友可以听出声音的密度和响度的差异的时候,发烧生涯就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里往往随身的耳塞很难满足需求,而大耳机无论如何也很难与箱子相提并论。响度第一次可以跟能量分开,简单的从物理学的角度一个大家伙震动和一个小家伙震动,当响度指标一样的时候,消耗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耳机好于耳塞,而箱子好于耳机。但是音响玄学也就此开始,因为同一个耳机响度一样的时候,不同前端系统的能量感也是不同的,小弟才疏学浅,无法给出原因,但是事实听感如此,这也是为何高端解码烧友说有些底端解码器冷硬干刺,毫无重量可言,而鄙视之的原因,也是新烧完全不接受老烧看法认为老烧们出于商业利益胡说八道的主要起始点。

当声音的密度或者说重量感开始被确立的时候那些薄如纸片的声音所带来的假解析就不在能吸引这个阶段的烧友。我们开始寻觅又重,解析又高的声音。部分烧友会止步于此,永远不会开始探究声音密度的听感问题。欢乐的退烧。


第三个阶段跟第二个阶段对有些烧友而言会合并在一起,就是当声音有重量感之后,很多乐器独奏或者小编制变得好听了,薄如纸片的乐器声音除了一些特别的曲目之外,很多时候挺着是心烦意乱,不好听的。我们开始聆听一些编制大一些的音乐(不一定是古典音乐)。能够开始去真正的去探究声场结像,瞬态,动态。一套好的设备下,声场是稳定的,重要的要素是每件乐器或者声部包括人声在声场中大小是合理的,二维平面上的位置关系是稳定的。声音的速度是足够的,不会让你有拖沓的感觉也不会有急于表达的感觉,最大音量的乐器和最小音量的乐器同时出现时两件乐器的差异仍然一耳可辩。这个时候音箱系统的问题开始出现,很多声学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音箱的声场是混乱的,我们听的编制越大,音箱的问题可能就越严重。所以这个时候音箱一定好于耳机的所谓定论开始出现变数。也是这个时候又出现一种争吵就是箱子能不能秒杀耳机,这个其实与听的音乐类型,声学环境有极大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第四个阶段开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前面三个阶段之后,一套系统的HiFi性基本得到确立。每个人的听音喜好都开始出现了分歧。每个人追求的音乐性都开始按照自己的个性开始演变。这个阶段的烧友开始追求音乐性和宽松度。这个音乐性就不在仅仅是冷和暖的问题,还包括音色,细腻度,鲜活度等等一大堆的要素。CD,解码孰优孰劣也往往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几方各执一词吵的不可开交。其实,这个阶段,不同搭配的组合,在HiFi性上已经没有级数差距,而风格可能已经截然不同,有的组合顺滑细腻,有的组合大开大合气势磅礴,能量感爆棚。而不同的烧友在这个阶段里,都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听音理念。多说无益,多聊风格差异,少说孰优孰劣才是这个阶段的合理沟通方式。一把小提琴的声音究竟应该是细腻还是略有颗粒感,无需争论,只需描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


那么是不是到了第四个阶段声音就不再有级别上的差异,个人认为不是。最高阶的声音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自然。这个听音感受很独特,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几乎一耳朵可以分辨出来。那就是在聆听的时候感受不到器材,更像是在聆听真实的音乐。每件乐器(声部)就在那里,有明确的三维立体关系,声音非常安定。这个时候我们几乎不用讨论任何的HiFi术语,只需聆听。这个级别的声音往往风格尽管仍然有差异,但是因为大框架的稳定,也开始略趋同。更大的差异来自于细节的表达方式。

最后回过头来说说开题时说的两套器材的声音,自然是可以被用上的。有幸听到过三次自然之音和一次近乎自然之音,另外一次是在北京酒窖的活动中,山灵转盘-Rockna-香格里拉组合,接近自然之音的是INT204-Total six-Linear5-HEK组合(弦乐大编制可以,钢琴不行)。如果说风格差异,Stella组合声音更加追求安定度,(需要说明的是Stella驱动不了HEK或者更难驱动的平板耳机)。WA234组合,混响丰富层次感更佳,香格里拉组合能量和速度感更佳,Linear5组合则更注重乐器质感的传递。
2
 楼主| 发表于 2017-8-13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苍云总古典音乐大家,小弟拜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海淀区
flacape 发表于 2017-8-21 16:52
所以发声面积越大越好?腔体越大越好?注意这些都是发生单元和其所在空间的物理指标,那同样耳机不同器材 ...

您看完我说的话了吗?这句话下面那几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但是音响玄学也就此开始,因为同一个耳机响度一样的时候,不同前端系统的能量感也是不同的,小弟才疏学浅,无法给出原因,但是事实听感如此,


这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17 01: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