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771|回复: 1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谷津QV Qm使用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0-24 15: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
本帖最后由 sugar 于 2019-1-18 14:41 编辑

          近三年没有写过帖子,最近闲隙之余就是喝茶听歌,听歌自然离不开器材,于是有了这篇使用报告。
以文字和图片形式记录我们生活和日常点滴,与志趣相投者分享交流,实为乐趣所在。
谷津Q系列解码耳放、解码后级于去年8月发布至今已有一年的时间,这个系列是谷津最新技术的产品。在聊Q系列之前,我们不妨回过头看看谷津这些年在数位解码耳放的发展历程。
台湾谷津音响公司95年成立,专注传统音响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以传统CD播放机,合并功放,前级、后级产品为主。约在2006年上市了第一款耳放产品:HA-1,小巧的造型,主机电源分体,铝合金机壳,亚克力面板,还有两个长鼻子(增益和音量旋钮),线性增益和音量的配合能够产生多种放大效果,以便能够让耳放搭配驱动更多不同风格和效率的耳机。约在2008年,谷津U1 U2开始上市销售,U1为解码、耳放、功放一体机,U2为解码、耳放、前级一体机,在功能、性能、扩展性上都为发烧友在pchifi的应用上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加上亲民的售价,使其在耳机放大器市场上迅速占领了一席之地,并为谷津在数码hifi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时隔2年多U系列的高端旗舰型号HA-2/HA-3也随着发布上市,HA-3在HA-1的基础之上进行全面的升级和优化;HA-2则整合了HA1和U2的全部功能,包括了USB数位解码,分体电源设计,静态电流输出设定,延续了HA-1首创的线性增益并进行了更多的优化。HA-2集众多功能和技术于一身,其最终目的就两个,一是为了使其拥有全面、良好的驱动性能,以搭配各种不同阻抗不同效率的耳机,其二是为了能够满足不同用家听音喜好的需求,通过设定偏流输出和线性增益的配合,能够在同一耳机下有着不同音色的呈现。

2013年,谷津U1 U2上市销售长达5年之后迎来了小改款升级U1S U2S,更高规格的内置USB界面,Jitter从原来的220ps RMS下降至143ps RMS,支援到32bit并提升Clock与PLL运算的精确度。对DSD编码的支持,电路板规划布局的重新优化等等。时隔两年到了2015年,谷津中端型号的新品U3 U4开始上市,定位在U1s U2s之上。U3 U4的设计可以说是集谷津的其它解码耳放型号之大成,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更加全面的设计考量,机壳采用纯铜电路板基座加纯铝外壳,既能保证了音色不受干扰染色,又可以起到良好的导热散热作用;内置的USB界面支持到DSD128、PCM384K/32Bit,并具有资料编程缓冲,以及从U1 U2开始进化到现在的超高光速隔离技术,模拟电路也应用了诸多独家技术和新的元件,如通过控制界面直接控制机器音量,线性增益进行沿用,甲类和甲乙类两种工作状态,电路板OCC导线,白金接电等等,U3还具备60w 8欧姆的额定功率输出,足以应付大多中小型书架箱和一些小型落地音箱。
U3 U4上市至今两年多,目前仍是市场在售主流的机种,其全面的性能,精良的设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

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在使用科技产品带来生活和工作的便利之余,也能够亲身感受到这股洪流,单纯的时代不再,忙着学习不同的播放器使用、学习操作不同的电脑操作系统、探索着DSD与PCM数位母带、玩弄手机Wi-Fi串流传输、网际网路串流多媒体。这是一个懵懂又快乐的过程,但这也是痛苦的冲击。不像80-90年代时,一盒磁带,一台walkman,一个按键的动作,就可以静下心来聆听音乐的美好。
时间来到了2016年,8月份谷津新品发布会及全国经销商会议、发烧友聚会在汕头举行。
谷津全新系列产品:Q系列全新上市。记得当时有很多的谷津用家都有一个疑惑,像谷津A38、B90、U3、U4其性能皆已足够优秀和全面,Q系列将会是以什么样的形制和性能呈现在大家面前呢?
      要突破,那就需要作出改变,跳出原有的框架,或许就能够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第一次见到谷津Qv Qm实机的时候,相信不少人也跟我一样,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意外,谷津家族式脸谱的两个红鼻子不见,机身也从之前U系列的长方形盒子变成了现在四四方方的样子。从谷津的技术白皮书里我们可以得知,Q系列的电路构架有别以往,是一次全方面的革新,其核心技术就是“D.D.S(Direct Digital System)”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数字直接控制系统,或称数位直通或数位直入,这在音响设计上是一次重大的概念突破,Q系列是完全颠覆传统音响构架的创新产物。
谷津Q系列有何创新?突破在哪里?首先一个是Q系列取消了前级功能。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耳放或者功放为什么需要前级放大功能?这要从音响发展的源头开始说起,在模拟音源时代,音源的种类包括了黑胶唱盘、开盘带、卡带、匣式磁带等等,每一种音源的讯号大小、等画曲线都不相同,所以功放必须要先作处理,将不同来源的模拟讯号放大到相同的讯号强度与频率响应,再加上讯号切换与音量控制功能,这就是前级的又来。在那个年代,前级绝对有其存在的必要。
进入1980年,CD逐渐成为主流音乐载体之后,情况有了改变。根据CD的[红皮书]规范,CD唱盘具备规格一致的2V的高电平输出,讯号强度已经大到足以直入后级,前级放大其实已经不再需要,但是事实上,进入CD时代,音响产品设计上依然延续着模拟时代的前级、后级放大构架。讯号进入前级之后,先经过音量衰减,再进行前级10倍放大;进入后级之后,还要再经过30-60倍放大,换句话说,前级与后级串接后整体放大倍率大概是300-600倍。这个多级放大的构架不但放大了音乐讯号,也把每一级放大所产生的杂讯与失真全部放大。



突破性的DDS数位直通
很显然的,上述做法有许多值得检讨之处:第一,CD输入的2V讯号如果直接输入后级,那么放大倍率其实只需要15-35倍就足够了,失真与噪讯将会大幅降低。第二,CD输出的模拟讯号处理应被尽可能的保留,但是在前级中反而被音量控制所衰减。第三,在传统前级中,除了放大线路会产生噪讯与失真,音量控制器也是主要污染来源。一般常见的碳膜音量衰减器其实误差非常大,不但左右声道的音量很难一致,而且还有串音问题,小音量的误差尤为明显。采用步进式音量控制器或许可以降低误差,但是调整的段数有限,而且成本非常昂贵。还有一种音量调节方式为数字显示式音量控制,这
是一种音量IC设计,常用的芯片型号如: cs3310  BB公司的PGA2310 2311,这种音量IC设计,其原理是采用电子式矩阵控制方式去对模拟讯号进行衰减,所以实质性还是模拟讯号的处理,这种方式有着诸如能量传输不好, 传输电流比较微弱的缺点,而且可接受的讯号大小也有限度,比如超过3伏特左右会出现失真,且容易受到干扰。
既然上述构架存在诸多问题,为何前级依然存在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需要控制音量。所幸的是,进入数位流时代,情况终于出现转机。此时电脑与智能手机成为播放音乐的主要音源,这些装置同时具有数位运算的音量控制功能,如果音量控制可以在数位领域先行完成,那么DAC与后级功率放大之间,就不在需要卡着一个不完美的模拟音量控制器,理想的DAC直入后级也就得以实现。这种有别于传统音乐讯号处理与放大方式,也就是Q系列所强调的DDS(Direct Digital System)数位直通概念:数位讯号一路到底,直到最后才转换成模拟讯号进行功率放大,从而驱动喇叭或者耳机。

    [数位直通]有什么优点?第一,数位讯号的处理与传输可以轻易隔离接地,完全排除接地杂讯干扰。第二,在数位状态下,左右声道的讯号可以完全独立处理,串音干扰的问题也不复存在。第三,与数位讯号相比较,模拟讯号更为脆弱,容易受到杂讯干扰,将引领控制转移到数位领域处理,模拟讯号路径得以大幅缩短,进一步降低杂讯干扰的机会。关于最后这点,Q系列执行的非常彻底。要怎么样才能将模拟讯号的路径缩到最短呢?第一是将DAC与功率放大线路合为一体,如此一来DAC输出的模拟讯号就能以最短路径输入后级放大。第二是尽可能的缩短后级与喇叭的距离,降低喇叭线、耳机线对于音乐讯号的干扰。Q23是单声道后级,可以放在音箱旁边,将喇叭线缩到最短。在此之前,大多发烧友都会认为喇叭线的长度一般是2.5米或者3米比较理想,这跟线材厂家的生产设计也是有一定的关系。从谷津Q系列的技术[白皮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总设计师张先生有提出一个理念,那就是喇叭线应该越短越好。这也许让喜欢玩线材的烧友有些失落,究其原理:由于喇叭几乎都是低阻抗,一般而言以标示4欧姆到8欧姆佔了绝大多数。但实际的状况是从20Hz~20kHz阻抗随频率改变而会有所飘移,就以WilsonAudio Sasha为例,其阻抗标示为4欧姆,并于90Hz会产生最低阻抗2.17欧姆,又若以Wilson Audio Alexx为例,其标示为4欧姆,会于28-50Hz产生最低阻抗1.5欧姆。
   且不论喇叭线导体具有电感与电容效应,单就线导体的基本阻抗就能产生分压现象,加上喇叭随频率变化阻抗不定,因此各频率的分压结果也会不相同,造就驱动上频率响应的扭曲。 因此以失真的角度来看,喇叭线绝对是越短越好,如果是Q23,建议可以使喇叭线短至50公分。一般的喇叭线长度假设为3米,那麽50公分的喇叭线与3米喇叭线相比则彼此间相差即有15dB之巨。同一条喇叭线原本可能在-80dB之后会造成音质扭曲,改成50公分之后则仅会在-95dB之后产生音质扭曲。这样的分析或许粗糙,但足以表示缩短喇叭线对于失真之正面帮助。在以往,可能很难以50公分的喇叭线连接系统,在应用Q23时则可以轻易达成。

     话题回到音量控制。谷津Q系列其中一个核心技术就是“数位音量演算”,这个核心的任务也就落在了Qv之上,Qm定位为数位直入耳机驱动器,同样具备32位元数位音量控制。
    CD的规格为16bit/44.1kHz,一般电脑播放软件在播放16bit音频档案时,因为动态范围有限,16bit所能记录的动态范围为96dB,所以数位音量控制是不够理想。Qv的做法是利用ASRC非同步取样率转换技术,将数位讯号升频到32bit/384kHz,再结合数位滤波,补点技术,其动态范围超过了190dB,在这种状态下,数位音量控制的损失就可以降低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讲到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概括:Q系列从源头到末端皆为数位传送,并将数位音讯扩张成32位元,取消了传统前级模拟信号放大,可接受前端数位音讯输入,数位音讯的再处理,可容易实现对音箱的双扩大驱动,机器间接地不相通,不再使用传统音量可变电阻,没有过度的放大。即Q系列没有前级电路,Qv、Qm对耳机的驱动,是通过数位音量的演算方式,进行 I/V转换,再加上电流缓冲进行耳机驱动。Q18、23则从音源(电脑、手机、ipad、CD机)开始,通过Qv或者C13、C14进行转换处理,再以数位同轴传送给Q18/Q23最后直接驱动音箱。




技术理念讲完说说外观和功能
外观上,接近正方体的外观,三围尺寸94mm×195mm×180mm(H×D×W),重量达到了4.5kg,手感和重量感都不错,纯铝喷砂的整体模具切削机壳,辅以亚克力顶板和前后面板,6.35耳机接口位于机器正面右下角,Qv顶板三个触控按键,中间“s”为开机、待机、输入选择按键,左右为音量大小按键,Qm的音量调节旋钮位于机器后面,机器前面板为logo和五组输入显示,Qv前面logo位置则以液晶面板显示数位音量。电源开关设计在机器前面底部左下角,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奇葩”的设计,常规的电源开关位置一般是在机器前面板或者后方,或者顶部,但谷津是在底部,而且使用的时候,机器还要稍微往上太高,手指还要往下摸….,不少谷津Qv Qm的用家都把这个开关作为“槽点”。Qv与Qm一样,卡农平衡4芯、平衡3.5、HD/LD3.5,同轴/光纤/USB输入这些接口全部都集中在机器后面。这样的设计符合大众整体的审美观和使用习惯,但也有一部分人会觉得不习惯,主要是在插拔卡农或者3.5耳机要多一个俯身探头的动作,这也算是另外一个“槽点”。以上两个“槽点”从设计、常规使用、审美的角度来看也是可以理解,首先是因为变压器的位置和构造决定,开关设计在底部可以缩短连接线路和优化电路布局;再者Qv Qm已有机器顶部的开机待机触控按键,日常使用通过这个触控开关即可,如果长时间机器不使用,则可以使用底部的断电开关;四芯卡农、3.5的使用频率相对6.35也会更低一些,还有就是电路布局的走线设计,所以跟其它接口一并被安排了在机器背面。机器这样一系列的功能设计布局,很好的体现出整洁、大方且具有很强的现代感观。
有源音箱(主动式)目前的应用比较多,与QV QM的连接可以通过HD3.5/4芯卡农/6.35转接线进行连接,只要线材接头品质达标,就能够保证得到优秀的声音品质,最为常见和方便的是3.5接口,而Qv Qm的4个接口跟普通笔记本,手机,声卡的3.5输出有着本质的区别;决定声音品质的要素是机器的整体电能和电路设计,接口形式不同对声音品质的影响不大。随着数位音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源音箱日后的发展必定会朝着这个方向迈进,支持数位同轴输入的高品质有源音箱将会大放光彩。

Qm提供了4个S/PDIF数字输入接口,两个光纤两个同轴。同轴可支持32bit/768kHz的PCM和DSD256 DoP输入,光纤可支持24bit/192kHz和DSD128 DoP输入。USB接口方面,支持DSD256 Native和DSD128 DoP,以及32bit/384kHz的输入,这几组输入的规格很高,USB接口旁有一个Led灯,蓝色表示处于工作状态, PCM编码显示蓝色,DSD编码显示绿色。Qv比Qm多一个数位同轴输出接口,其它一致。
两个机器的同轴输出规格也一致,皆为24bit/96kHz和32bit/384kHz,通过机器底部一个跳线帽进行切换,24bit/96kHz的规格是考虑到目前大多解码的同轴输入无法支持到32bit/384kHz这样高规格而设计。

Qv Qm参数:



外观功能说完讲机器应用
Qv Qm的输入方式有三种,分别是一个USB,两个COAX(同轴),两个OPTI(光纤)
USB输入支持微软、苹果、NAS和Linux操作系统,以及支持Android、iPhone、ipad的OTG输入。
微软操作系统下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其它系统即插即用,苹果操作系统需要在声音选项选择QV QM输出即可,一些安卓系统手机需要在手机里的USB选项里面设定USB输出的用途。

下面以windows 10为例讲一下驱动的安装和相关设定:
谷津的机器没有附带驱动安装光盘或者U盘,需要从网络下载,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谷津的网站,一个是中国总代锦锋音响网站
http://www.da-t.com/
http://www.kingform.cn/
驱动在安装之前,先不要连接USB线,驱动安装完毕后,系统会提示60秒后重启,电脑重新启动完毕后再插入USB线连接。驱动安装完成后,在桌面会生成一个名为:“DAnT QvQm CPL”的快捷方式,
打开可以设置解码位数取样率和asio的缓冲等。若“Audio Format”选项为灰色不可选,则说明机器未与电脑连接。
鼠标右键任务栏右下方喇叭图标,左键点选“声音”-“播放”,右键点选“DAnT Qv Qm”-“设置为默认设备”,再双击“DAnT Qv Qm”-“支持的格式”,把“编码格式”选框里面的“√”全部去掉,把“采样频率”里面全部选择打上“√”。


Foobar 2000播放软件的相关设置
建议下载中文版本,相应的设置和选项会比较方便,像太平洋,华军软件园都有相应的汉化版可供下载。Foobar2000程序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再安装foobarasio插件:“foo_out_asio.fb2k-component
插件下载地址:https://www.foobar2000.org/components,找到“ASIO support 2.1.2”栏,左键点击进入下载页面,点选“Download”即可下载到本地电脑。打开foobar2000,“文件”-“参数选项”“组件”-“安装”,选择“foo_out_asio.fb2k-component”,再按“应用”;再点“输出”-“设备”栏里选择“ASIOAnTQvQm”,“确定”。
播放DSD编码音乐的设置,
打开foobar2000,“文件”-“参数选项”-双击“输出”-ASIO”,在右边“ASIO drivers”栏里双击“foo_dsd_asio”弹出设置框,相应的设置如下图一;再点击:“SACD解码器”,相应设置如下图二。

电脑作为音源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最常见的现象是“爆音”/“跳音”的问题,导致这个现象产生的因素比较多,诸如电脑系统的执行运行效率;播放软件的相关设定;播放采样率的匹配;音频档案录音或抓取品质;USB口的接触性,USB线的传送频宽要(播放高规格音频档案时更加明显)等等。
一般解决的办法是通过调整foobar缓冲长度的大小,配合谷津CPL的缓存进行调节。



Qm几点主要声音特性的概括:
第一,带上耳机,最先直接明显的感受就是背景的极致宁静度,仿佛是进入到一个无尘真空状态,数位直通大幅降低了杂讯与串音干扰优势在这里得以体现,极纯净的背景却不会过于冷或干,听铜钹敲击,那种极为纯净和鲜明的金属敲击质感,呈现出非常强烈的真实感;第二,Qm的声音非常开放、非常轻松,通过耳机的回放亦可以呈现出扇形的理想声场,定位极准。播放现场演奏录音,细微残响与空间感的营造尤其逼真,这得益于谷津的接地隔离和超低相位失真控制技术。第三,极快的动态反应,鼓声收放自如,干脆利落,而且活生感十足。第四,非常扎实的驱动力,就算小音压下的表现也都十分均衡到位,大音压大动态下的声音安定感也非常理想,这跟变压器的高效率,高屏蔽设计离不开关系。

谷津Q系列的DDS技术并不是口号,而是真正实践了最理想的音乐讯号处理与放大构架。QvQ系列后级的搭配使用,也证明了DDS技术和实际的有效论证,先进的数位技术与超短路径模拟线路是谷津张先生与高尖技术团队三年的心血结晶,Q系列没有模拟输入,对于刚接触的用家可能会有些不太适应,但实际使用和聆听之后,相信都会有惊喜和收获,原来DDS数位直通所引领我们前往的,是如此美妙的音乐桃花源。


2
发表于 2017-10-24 15: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沙了个发,好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10-24 16: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学习了,感谢莫大科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10-24 16: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日照市
U4听着就很舒服了~等年终奖下来搞个QV感受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10-24 16: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大佬终于发文了。前排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10-25 10: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东莞市
糖大又来发文了~~赶紧收起来~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10-25 12: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MARK,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10-25 15: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我来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15: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
powershot 发表于 2017-10-24 15:35
沙了个发,好文学习了

兄弟喝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10-25 17: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太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7-10-25 21: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好详细,辛苦了,顶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10-25 21: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比官网写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7-10-25 22: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密云县
对谷津产品有好感,声音正质量好,HA3仍在小系统里服役。。
但始终觉得没必要非设计那么小巧,如果能适当增大些体积,加入常规的AES、XLR接口,接口和开关的布局做的再合理些就更理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
kotaku001 发表于 2017-10-25 22:45
对谷津产品有好感,声音正质量好,HA3仍在小系统里服役。。
但始终觉得没必要非设计那么小巧,如果能适当 ...

AES接口在民用hifi领域应用相对比较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0: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

多谢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0: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
御冬 发表于 2017-10-24 16:42
大佬终于发文了。前排学习。

冬大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7-10-26 14: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还有么,没看过瘾
正好对QM和QV感兴趣
还有那个艾诗MDAC6 有比较过的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7-10-26 16: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眉山市
麻烦问一下,QV底部调节24bit/96kHz和32bit/384kHz的跳线帽怎么用?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6: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
guanrujia 发表于 2017-10-26 16:15
麻烦问一下,QV底部调节24bit/96kHz和32bit/384kHz的跳线帽怎么用?谢谢

底部的跳线是控制同轴输出规格
如果连接一般解码器的话,可以选择在24/96,如果连接谷津Q18,Q23,可以设定在32/39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7-10-26 2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省大庆市
qv是自动升频吗 还是要像dac8dsd那样借助hqplayer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4-24 07: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