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请各位金主忽略,金主买东西是不需要思考的,只有我等钱少事多又想用有限的钱买到最合适设备的屁民,才需要这般无力的思考。 必须承认,我是个设备爱好者,不算音乐爱好者。我会对各种设备的运行机理颇感兴趣,而对音乐内容本身,简直是一窍不通。 我之所以发个这么无聊的贴,除了因为我是真的无聊外,还是因为在这里见到了两类完全不一样的人。一类是听感派,这类比较常见。听感派基本都是器材老烧了,大部分都烧了三四五六七八年以上,对器材一分钱一分货的认识根深蒂固,认为贵有贵的道理,不存在什么人傻钱多,只有买不起,贵的绝对错不了,甚至有一位认为有钱人比群众智商高,绝对不会被蒙骗,说到最后居然嘲笑别人贫穷,而且只是因为自己比别人多买了几个电子设备。。。真的是可怜又可恨。。。本以为这已是个别,谁知道这只是其中一类,而且还是比较正常的一类,无非就是像人生老病死那样越走越窄,不再相信知识,只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罢了。 对另一类人的了解事出有因,在论坛你恐怕发现不了他们的身影。最近一位前辈把我拉近了一个群,里面的人不谈听感,相信指标相信专业,还有部分人是学相关专业的。刚进去本以为找到了组织,至少能学习到些什么业内知识,也为我以后的发烧之路排忧解难。刚开始见到一些嘲笑别人人傻钱多没知识的讽刺言论我也不以为然,大神嘛,有料有性格没啥可以接受。可谈论起实践经验时,反倒我更像大神了,里面的某些技术大神貌似连基本的实践都没有,认为高指标就是高保真,听着刺耳,那是因为高保真本来如此。。。我说现在公开的指标并不能反映器材的所有内涵,bilibala说了一通,没有共鸣各执一词,没啥继续学习,聊聊别的。后来又来了一位貌似也是专业的大神,谈起了9038指标高听感不好是因为asrc。正好我对这个9038的asrc非常感兴趣,就插了两句,9018才必须asrc,9038不用asrc了,一位diy论坛的技术大神说那是dds+dpll。实话说我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含义,搜索了相关内容也还是看不懂,只是这位diy大神的三言两语让我觉得可靠,很可能是这么回事。毕竟说9038难听的人已经不多了,要是机理不变,该难听的还是难听。这个时候群里那位大神就开始笑了。。。我问他笑什么,他让我查一下dds是干嘛用的,要知道为什么笑那是大一和大三的区别。。。然后贴了一张9038的简易机理图,里面有个大大的asrc,然后断言9038就是asrc。我说有asrc和用asrc不一样,会不会dds用于升频?他又笑了,说忍不住。其实对于我这种真的对该领域一无所知的门外汉,被嘲笑也没啥,只要你告诉我哪里贻笑大方了,就很好。可说了半天,我问既然不能升频,那能不能合成时钟?各种旁敲侧击,就想知道这个dds+dpll是什么回事。可他说来说去就是官方图写着asrc,他只相信官方图。。。最后连激将法都用上了,质疑他也不懂,就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了解这9038,谁知道他还承认了。。。我知道这可能是气话,半真半假,说不定还藏着呢。我继续看看他接下来会说什么,居然谈论起了别人是怎么装逼的,什么看到了一个说法相信了,就会带着它到处飞。。。无知从来不影响生存,高傲才会。。。what?excuse me?说好的技术大神呢。。。后来我就退群了,不懂装懂的半桶水比只相信自己经验的金耳朵还让我感到惊讶。。。他们把那一知半解的知识当作了自己吹嘘的资本,在背后嘲笑着别人无知买买买,还觉得活该。。。omg。。。 其实这两类人有个共通的特点,就是不懂怀疑,都选择了全盘相信,在理论和实践的模糊边界上站到其中一边了,一方是不相信实践能挑战理论,一方是不相信理论能指导实践。说到底,要知道真相,就得怀疑,不断刷新自己的认识,无论是听感还是书本上的知识,他们不是对立的。 其实我对这些人本来没有成见,有钱的只要露三五个顶级设备,金耳朵露点听音的本事,技术大神普及点通俗的知识,我都会膜拜,拿板凳吃瓜子举手问问题,我上来论坛到位目的是分享、交流和学习。but。。。我在这里呆越久就越发现,大神往往不露面,只会偶尔在感兴趣的话题底下留个言什么的,往往这些留言才是精华。。。看来学习真的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啊。。。 对于第二类抱着书本嘲笑别人的,其实我没什么可以说的,人家毕竟有半桶水,我可真没有,剩下半桶要等社会教他了,我负不起这个大任。但另一派听感党,有大烧有中烧有小烧,很多都是进入社会的成熟人士了,可还是被那些商家和水军哄得昏头转向,花了钱事少,越玩越不明白就事大了,一旦走进了死胡同,要掉头就太难了。所以在这里我斗胆谈一下有差和更好的区别,我花钱升级是要更好,而不是要有差。这要从我这半年来烧的设备说起。感觉我这长文有了完颜阿骨打兄的影子。。。 我的第一套像点样的设备是chord 2qute+hdva600+hd600,我之所以选这么一套,完全是为了开头不要走偏,也相对好出手。听到声音的改变之大,当时还是觉得值的,起码没有让我失望。 而第一次让我认为一分钱一分货不成立的是emu的0404usb,是一款八九年前的声卡,当年售价不到2000。由于hdva600有两个接入端,可以实时切换,而且0404usb有模拟音量输出调节,可以调节到和2qute相同的音量,这种ab还是非常容易辨别两个解码的高下。这块2000块的声卡在信息量上碾压了标价12000块的hifi解码,把电源处理好后听感也平分秋色了,2qute也就没必要留了,虽然低频动态让人印象深刻。。。 第二次让我更为确定价钱和性能未必挂钩的是杰大的thor-xa,xa下的812和hdva600下的800s只能说各有千秋,同样是味道中正但素质略欠,但并没有拉开档次,这只能叫差别,说不出谁更好。这次的差价更大,thor-xa只卖1200不到。 直到入了ifi的pro ican,耳放档次的差距才出现了,明显的更好,我认为这种可闻的差距才称得上升级,才值得花钱。大件的区别尚且如此,咸菜的区别可比这小得多。 但只要玩设备,就需要线材,玄妙的线材就必然会成为烧友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我也不例外,买了一些,有让我惊喜的,有觉得有点不一样的,也有觉得完全没有用的。总的来说,模拟信号线或多或少都有变化,而数字线,无论是usb线hdmi线还是同轴线,还真的没听出来什么区别。在我的有限经验里,理论和实践在咸菜上面高度一致。数字线服务于数字协议,有完整的体系,其中包含了线材的制造标准,理应没差。而模拟信号线,在很多设计上它的电阻电容电感是被假设为0的,而实际上并不可能,自然就有各种变化。对于模拟信号线,我目前总结的经验是,弱信号设备的模拟线可以适当讲究一些,例如耳机线,解码的电源线。而强信号设备的模拟线,例如耳放的电源线,依然是聊胜于无。即便是让我觉得有大变化的解码电源线,我依旧保持怀疑,因为完全没有理论上的支撑,很可能会坠入深沟。要是好和更好全靠听,我并不相信自己就是那位天选的金耳朵,这概率实在太低了。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阀值,一旦超过就很难辨别好坏了。像喝茶,1000多和大几百的我能喝出不同,但2000多的我反倒喝不出来和1000多的有什么大区别了。在我看来就只是有差,但没有达到更好,我自然就不会掏钱买2000多的,浅尝即止。电源线在我看来是和茶叶类似的东西,没有标准却有差别。但我能分辨200块和机线的区别,不代表我就能分辨2000块和200块区别了。我甚至都不愿意去尝试更贵的电源线,因为看过很多老烧的总结帖,都只建议5-10%的线材额度,可见线材更有可能是调味品。
其实线材有用,我觉得无需质疑,该质疑的是它的价格是否符合价值。如果线材只能靠听去判别好坏,也许就真的只有一个方法去检验,那就是盲听。这其实也是和喝茶一个道理,要是盲测喝不出来档次的差别,只是觉得有点不一样,那么这个钱在我看来恐怕就是不值得花的。很高兴看到家电论坛有人出8万块请金耳朵盲测电源线,而且条件宽松,电源线自带设备也是随意指定,完全是测试金耳朵们的胆量而已。据说年初五出结果,值得期待。要是谁敢来个usb线盲测,就真的是金耳朵中的令狐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