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400|回复: 0

从CD(PCM)到SACD(DSD)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2 1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本帖最后由 草医 于 2019-7-22 11:55 编辑

活在21世纪里每天都被新科技洗脑,手机一年一换,内涵没人关注,品牌、颜值和多功能成为众人首选。DSD的需求更多是商业的操作,如果你是一位认真听歌的烧友,草医请你一起来思考是不是需要DSD?

光盘是1978年进去市场的,那时候的Laser Disk, LD是像黑胶那么大12寸,压一张光盘的成本实在太贵了,而且那时代的解码也没法跟黑胶比,LD的命运是注定是失败的。那么5寸(12厘米)的CD是廉价版光盘,容量只有650MB的唯一出路是减少数据量,所以采样率定在44.1KHz/16bit,这样我们就跨入了数码时代,磁带被CD所取代,DAT也无法挽救磁带,商业发行出于防盗版的考虑,当然也是首选发行CD,而CD的专利是Sony和Philips两家公司垄断的,一直到1998年韩国的MP3的出现,国产廉价mp3和苹果ipod都助推mp3的高速成长,CD的增长也开始放缓了。经典的解码芯片都在2000年出现,可以说是R2R的巅峰,日本的CD机大卖全球,也是Sony最风光的时代。

2002年蓝光DVD诞生,2006年索尼发布配套蓝光DVD的PS3和笔记本,这就真正进入了蓝光的年代。有着比CD大10倍的容量,你是Sony会怎么想?首先是把VCD升级到1080p高清,这就一张蓝光也放不下一部电影了,哈哈哈。音乐方面为了同步画面,把44.1KHz的采样率改为48KHz(同步24帧),码率提升到96KHz/24bit,再来就是5.1环绕,这样音频总数据量就是10倍了。

Sony和Philips为了继续统治光盘市场,在1996年就发布了DSD,DSD64是2.8MHz/1bit的采样率,总数据量是CD44.1KHz/16bit的4倍,玩DSD倍频的烧友自己升频到DSD128或DSD256(11.2MHz/1bit),3分钟的音频就500MB了,1GB也只能存1首歌。

这篇文章不讨论DSD与PCM的区别,下次再聊。结论:市场的需求大于实际,因为搭载DSD的光盘叫SACD不像CD那样能随便复刻,要抓轨SACD需要特殊破解的设备,新科技新市场让商人有利可图,背后还有索尼和飞利浦助推。

对于真正听歌的老烧,黑胶的地位无可取代,CD虽然数据量不足,没法继续发展,但是配套的转盘和解码非常成熟,更容易出好声音。反观初烧盲目认为DSD就一定好听,在网上找到的DSD音源99%是假的,大都是PCM升频的DSD文档,CD光盘这个载体要退出舞台了,但是PCM格式并不落伍,下次再给大家分享PCM与DSD的区别。能把pcm播好的设备远比低端dsd设备好听,没玩好44/16的烧友就别想一步到位dsd能好听,这纯属误解。

2019.7 草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4-17 00: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