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michael_k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SD带来的困扰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0-5-30 19: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

本帖最后由 rredline 于 2020-5-30 23:58 编辑
头领科技 发表于 2020-5-30 18:18
有点看不下去了。

1·DSD源码的动态范围比PCM要低3dB,因此带有SACD播放功能的机器一般会把输出提高3dB ...

同意。这主题下最好的回复(除了第五项,从母带转录成数字音频这种后期已经不需要搞混音了)。

响度战争(Loudness War)是现代CD难听的罪魁祸首,都整的削波了,还听什么“音乐”?
正宗的DSD普遍音质比较好,除了DSD编码器普遍质量比较好以外,对于响度的要求也是重要的一环。

16-bit 44.1K就够了?开玩笑吗?去跟同一首曲子的24-bit 96K或DSD64比比,看看有多少的信息丢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0-5-30 19: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alex_to 发表于 2020-5-30 19:13
人家能指着翻录过日子吗?

连高清TF卡都能卖,翻录怎么就不能过日子?

现在你去索尼精选官网,首页推荐的佛兰切斯卡蒂的贝多芬、小林研一郎的德沃夏克第八,都是用模拟带翻录DSD的,这种其实声音很好。

近两年出的流行音乐,有一个算一个,一个原生DSD没有,不光索尼没有,别的家也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0-5-30 19: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本帖最后由 李卵镐 于 2020-5-30 19:22 编辑
alex_to 发表于 2020-5-30 18:48
抛开DSD,CD是PCM格式吧?384/768KHz的PCM格式是卖给蝙蝠的?

嗯嗯,可以这么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0-5-30 19: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头领科技 发表于 2020-5-30 19:17
连高清TF卡都能卖,翻录怎么就不能过日子?

现在你去索尼精选官网,首页推荐的佛兰切斯卡蒂的贝多芬、 ...

索尼本身并不搞翻录只是提供销售平台;2L也在发行大量原生DSD。至于TF卡,索尼心痒看别家用逼格当HIFI而自己发明的数字录音只能当家电卖自然心有不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0-5-30 19: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alex_to 发表于 2020-5-30 19:28
索尼本身并不搞翻录只是提供销售平台;2L也在发行大量原生DSD。至于TF卡,索尼心痒看别家用逼格当HIFI而 ...

2L的录音采样设备没有一个能直接DSD采样,而是在PCM混音后录制成本质是PCM的DXD,再用电脑转码到PCM和DSD各种格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0-5-30 19: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李卵镐 发表于 2020-5-30 19:20
嗯嗯,可以这么讲。

384/768k采样率的文件本身对音乐播放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如果说一定要给个意义,我们行业内只能认为这种格式降低了对后边DAC本身的要求,就是DAC可以自身不做超采样了,把自己的数字滤波器关闭,直接播放PCM码流。

问题是所有的delta-sigma DAC芯片在384/768k这种码率下,性能都会相比44.1k大幅度降低,我们搞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做。

大家能听到的近几年的新流行歌曲,Taylor Swift,Justin Biber,Maroon 5,Drake,Malone……,录音棚就是美国的那几个棚,录音设备都十分古老,普遍只能使用PCM24bit/96Khz录音采样,那你们想想他们的高清碟是怎么来的?

看看你们的电脑,明白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0-5-30 19: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头领科技 发表于 2020-5-30 19:30
2L的录音采样设备没有一个能直接DSD采样,而是在PCM混音后录制成本质是PCM的DXD,再用电脑转码到PCM和DSD ...

DXD还是PCM格式是为了能够编辑而生的,需要后期制作以及添加大量味精、修饰的作品离不开的;而原生DSD作品录制过程对艺术家要求更高,出错只能重来这,到有点回到唱片录制的时代,对于无需修饰追求原音重现的古典乐来说无所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0-5-30 20: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头领科技 发表于 2020-5-30 19:36
384/768k采样率的文件本身对音乐播放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如果说一定要给个意义,我们行业内只能认为这 ...

说多错多……

384/768KHz正是楼上你说的DXD,不采用DSD就是为了能编辑,而DXD做为PCM格式花里胡哨的取个名字就是为了获得CD采样率无法比拟的信息量(相当于《霍比特人》把电影提升到48帧、李安把电影提升到120帧带来的画面流畅体验,这就是录制信息量实实在在增加带来的好处)。

DAC升频本身就是噱头,这就好比吹牛逼能把24帧录制的电影播成48帧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0-5-30 21: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michael_kg 发表于 2020-5-30 16:45
感谢花花兄如此仔细的回复。像这张MJ-Thriller专辑,卖家号称是从SA-CD转的DSF,姑且认为信息属实。那根 ...

假设pcm和DSD包含的信息完全相同,不同解码器带来的声音也不一样,可能A解码器感觉pcm好听点,B解码器DSD感觉好听点。
DSD直录本来就不多,PCM是主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0-5-30 22: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michael_kg 发表于 2020-5-30 16:56
大开眼界 看来购买DSD前还需要分情况讨论。不知下面的理解是否正确?

模拟录音数字重制变成D ...

模拟录音重制主要几类转成数字24-96、各种版本SACD如esoteric、shm sacd、Tower、stereo,这几个都是日本人搞得、当然还有Analogue Productions。凑巧的是同一版本录音各公司可能都出过。我自己喜欢Analogue Productions。esoteric和高码率PCM我是删掉的,但也有人认为Analogue Productions的古典重制太假。

像chandos、BR这种24-96、24-48做成sacd的,我比较过很多,结合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口味,你很难说哪个更好。

那张玫瑰仙子原来就只有44.1,后来香港人出了sacd,卖得可好了、类似发烧碟还有很多,我都删了,只留了44.1,但有人喜欢SACD我也可以理解。

原生DSD录音,我买过DSD512的,但实际听下来还是24-96更喜欢的事情也是有的。

再极端的例子,不管以上什么格式,hqplayer结合不同滤波和调制模式升频后都能提升听感。

最后结论,不管什么格式,原始录音质量好得什么格式都好听,原始录音质量不好的,就看厨师重制手艺了。不好听的是大多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0-5-30 22: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本帖最后由 李卵镐 于 2020-5-30 22:59 编辑
头领科技 发表于 2020-5-30 19:36
384/768k采样率的文件本身对音乐播放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如果说一定要给个意义,我们行业内只能认为这 ...

认同。所以贫僧一直觉得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实际听到的音色,高码率数字文件都不见得比CD好。
CD的技术很成熟,也很好理解。如果不考虑录音时的干扰,实际影响CD声音水平的就是制作(压制)技术。而一般正版碟片压制工艺相对都是很考究的。
相比之下,DSD等高码率文件一般人不太好理解,因为涉及到太多编码、压缩等DSP技术。也搞不清这些处理技术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像施主你说的,母带文件本身就是96/24格式的,那这些高码率文件真的是变着花样来圈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20-5-31 00: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lovebj 发表于 2020-5-30 17:54
看看亚马逊的流行专辑价格,好多也就折60RMB一张,印刷啥的比国内的同价位的精致多了。
我觉得买数字文 ...

的确如此,DSD版本的专辑,都是20刀起,一百多RMB。最后拿到手上就几个文件,加封面和封底的图片。收藏价值差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20-5-31 00: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本帖最后由 michael_kg 于 2020-5-31 00:37 编辑
李卵镐 发表于 2020-5-30 18:08
是啊。不考虑买碟的成本以及听歌时换碟、切歌等带来的操作上的“繁琐”,其实听CD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
...

我可能跟镐兄一样,喜欢收藏。很多年前读书的时候,我不知道买过多少CD,因为学生穷还买了大量的打口碟。记得很多打口碟的做工非常精美,简直就是艺术品。

现在大家都把手机作为前端,开着Spotify或者TIDAL就随便听听了,也不用耳放什么的。感觉跟快餐一样,虽然不健康,但是方便,就会受欢迎。现在很多耳机也倾向于低阻设计,在前端推力一般的情况下,能出个差不多的声响,也间接推动了这一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31 00: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本帖最后由 michael_kg 于 2020-5-31 00:40 编辑
pengbiaoxu 发表于 2020-5-30 18:11
问下楼主,256的dsd用什么软件播放?

Audirvana可以软解DSD256,macOS下亲测可用。但是听感不好说,跟硬解有不小差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0-5-31 00: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michael_kg 发表于 2020-5-31 00:30
我可能跟镐兄一样,喜欢收藏。很多年前读书的时候,我不知道买过多少CD,因为学生穷还买了大量的打口碟。 ...

收藏贫僧一般般啦。以前比较喜欢什么首版、银圈什么的,尤其是自己喜欢的碟。
现在不那么讲究了,只要是正版就OK。而且收藏特殊版本太费钱,其实音质差别也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0-5-31 01: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本帖最后由 头领科技 于 2020-5-31 01:49 编辑
alex_to 发表于 2020-5-30 20:16
说多错多……

384/768KHz正是楼上你说的DXD,不采用DSD就是为了能编辑,而DXD做为PCM格式花里胡哨的取 ...

杠,杠起个地球。

dac升频不是噱头,或者我们叫它超采样好了,这个东西是为了补偿44.1k采样率根本无法良好还原的高频。

这是使用pcm1795 dac芯片的teac ud501解码器,在关闭超采样和开启超采样的16k高频对比。


唱片公司给的高码,就相当于帮你做了这个工作,问题就是基础录音都是24/96,唱片公司也是用软件插值做出来的高码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0-5-31 05: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michael_kg 发表于 2020-5-31 00:32
Audirvana可以软解DSD256,macOS下亲测可用。但是听感不好说,跟硬解有不小差距。

如果没有外接合规的DAC,Audirvana 一般是将 DSD(包括SACD ISO)转为 24bit-88.2kHz 的 PCM 输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0-5-31 08: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茂名市
michael_kg 发表于 2020-5-30 12:25
看来放DSD和PCM还得用不同的播放器才行。我目前用Audirvana比较多。如果以后DSD512太多,本地硬盘实在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0-5-31 08: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同样音源,我是听不出PCM和DSD有啥区别的。
当年我还无聊的买了24/96,24/192,24/352和DSD64,DSD128 的所有版本的一张专辑,发现并没有神马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很多SACD音源转的DSD和PCM版本还是有区别的,感觉用的不是同一个源文件。
所以我感觉还是要看录音源了。

P.S.
DSD比较省电就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0-5-31 09: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本帖最后由 alanhell 于 2020-5-31 09:17 编辑
李卵镐 发表于 2020-5-30 13:52
贫僧也一直纳闷这一点。
按说普通CD采样频率44.1K已经足够覆盖人耳频响了。
再高的采样率,原则上讲人 ...

高清对应的其实不是仅仅是频响,16bit和24bit的解析也是很重要的区别。最主要是是给解码更多信息,可以给音频处理留下很多空间。
很多高端的解码,在处理CD音频的时候,都是会内部升码到24/110K以上在转码的,就是为了让出来的声音更圆滑,更丰满。
但是毕竟是升频,填补的信息都是算出来的,并不是真的,所以肯定没有原声录音就是高清的来的精确,很多原来的噪音也会被保存下来。
毕竟现在大部分解码都是delta-sigama类别的,给的信息越多,出来的模拟信号锯齿就会越少,毕竟模拟的世界是无限的~

在同样master录音的情况下,就算抛开声场,动态这些不太好解释的东西,录音底噪是每个人都能明显听出来的。
CD不管多好的录音,如果声音够小,你就能听到录音底噪,但是高清的音频就没有了。特别是时不时用耳塞听歌的人,对底噪就更敏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4-25 16: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