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丁山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勒的2,5交响曲很有名,但每次没听完第一乐章就不想听了,怎么才能入门?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21-10-28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市
马勒第二和马勒第五都现场聆听过,简而言之就是没现场听都不知所以,现场听了之后就豁然开朗。下面是我聆听之后的感想。

马勒第五 节选于https://mp.weixin.qq.com/s/2BDfODS0UKd8cezXXse5Pg 混沌中的摸索一文

马五的篇幅实在是太长了,一般的版本都要73分钟左右才能奏完。所以每听一遍都非常花时间,我听第一乐章,第三乐章,第四乐章都基本能全部哼出来了。但是还是不明白马勒想表达什么。参考资料该读的读了,听也听了那么多次。时间越来越临近演出的日期,我自己无奈的放弃了,还自我安慰道,英国旅游才是重点,这次音乐会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本来觉得这个曲子再也没有听懂的机会了。但就在音乐会结束以后,我们沿着泰晤士河走回酒店,一边走一边在聊这部作品,傅友说道他每一个乐章都有对应的思考与情节。我顿感惭愧,主要是我自以为自己算是很认真的爱好者了,而且来之前做了那么多预习的工作,但是目前还是一片混沌。

下面的文字是他口述,我来记载。他说每个乐章分别是这样一个故事,第一乐章亲人故去,生离死别,痛苦万分。第二乐章,进一步强化,就像亲人躺在了焚化炉里面,马上就要化为灰烬,再坚强的人也会泣不成声。第三乐章,过去了一段时间,还是比较纠结,亲人故去,在人前要装作若无其事。但是每当一个人独处,思念及痛苦一齐袭来,异常难受。第四乐章,生命中有了新的开始,甜蜜非常。第五乐章,成功走出了阴影,美好的未来展现在眼前。

我非常赞同他的故事,因为马勒第五交响曲本来就是写的死与生这样重大的话题。而他洽就在这短短的2年时间里完完全全经历了这一切。研究生刚毕业回来工作没多长的时间,他父亲就被查出癌症,经过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之后宝宝降生,但在这之后又没多久,他父亲就驾鹤西去,每个他听到的情节都是他生活中经历的感受。

就像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说的,听抽象的交响乐,要卷入自己的生活经历,才能有感受,果然如此啊!我本来在面对生,死的经验或者准确的说叫体验方面几乎为零,所以没能听懂也算是情有可原吧。感谢他分享带给我的体会。有了具体的事情和亲耳听到的亲身经历的感受以后,眼前的迷雾和混沌都明朗了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1-10-28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市
马勒第二 节选于https://mp.weixin.qq.com/s/jdpN-fGqkxz3qScN9mZFDA 《初识马勒》一文

我一如即往的预习套路就是先听再看。听就是听各个版本,看就是看一些作曲家生平的资料。但是我没有把重心放在看上面,因为上次马勒第五交响曲的预习经验,其实看带给我的收获极其有限。听各个不同指挥的版本是我这次的重心。有之前马勒第五交响曲的加持,以及对贝多芬之后“新鲜”作品的渴望,听的过程相比2018年要愉悦很多。这次我更加注意音乐本身,因为这两年我已经深刻理解了伯恩斯坦说的“音乐就是音乐,没有音乐以外的意义。”



如果非要用文字来解释马勒第二交响曲的内涵,那只能用这部作品的标题“复活”也就是第五乐章运用了来源于KLOPSTOCK作词的《复活颂歌》我本想犯忌讳的用文字描述一下什么是复活?为什么复活?但是很多资料都写得很仔细,稍微搜索和浏览都能找到海量的资料。



最近读的一本书《洞见》带给了我灵感。我猜测可以这样来解读“复活”。人是生物,生物就是要追求生存,而生存的关键是基因的延续。之所以能不断的延续,又是DNA不断的变异,经过自然的选择和淘汰,在延续“自己“方面最优秀的DNA,不就是不断复活吗?



仿佛又是一个哲学问题。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指出“欢乐“才是生存之道,马勒第二交响曲指出“复活“才是永生之径。除此以外这两部作品之间的70年里,也没有其他作曲家把合唱加入交响乐当中。

合唱团率先登场,坐满了管风琴下方的区域。认真的数了一下人头,128位合唱演员。管风琴两侧的位置没安排观众,不知道是因为管风琴要使用的原因还是这场有央视频直播的原因。



观众在这时悉数进场,门票售罄不是虚言,看不到空的座位。乐团登场,这是四管编制的乐团。这时我才注意到定音鼓居然有两套。首席登场,很有自信。他的自信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



这是我第一次听深圳交响乐团演出,之前有朋友评价他们很不错值得一听。终于等到了这个时刻。第一乐章第一声出来,我就得到了答案,他们的确是国内一流的乐团。前不久我刚听过中国爱乐乐团的演奏,从声音上说彼此不相上下。



随着乐曲的发展,我听出了林大叶指挥对乐曲的理解,乐团成员投入的情绪,让我十分动容,到大齐奏的时候我眼泪夺眶而出,这也是我从来没有在听录音时得到过的感动。



星海音乐厅观众的素质确实高。指挥用力呼气的声音都能听见。整个乐团发出最弱的声音时候,场地内也听不到另外的声音。第二次没有忍住眼泪是在第四乐章一开头,第三次流泪是在第五乐章合唱开始的片段。



第五乐章的最强音感觉星海音乐厅就是核爆的正中心,顶棚,侧墙都在一瞬间被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被抛出地球。这时没人能听到我呼吸的声音,但我不敢呼吸,也许是不能呼吸,是被音乐的力量重重的压在座椅上,承受着至少4个G的加速度。眼泪也许是唯一的出口,年初在巴黎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是衣领被打湿,这次有了口罩的阻挡,口罩全打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1-12-8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市
bomberb2 发表于 2021-10-28 23:11
非常同意,音乐爱好者,不应该只在家,自以为然地,想当然地听音乐,

而应该走进 音乐厅,戏曲场所, ...

再次赞同!上个周末我又在星海音乐厅听了林大叶和深圳交响的马勒第六。在家录音听得很多,但对牛铃的声音一直没注意过。演出之前我参加了演前讲,在讲座上林大叶指挥提到牛铃,所以在现场听的时候也有所注意。很难想象就那么一个无调性的乐器在作品里能起到什么作用,结果我才发现牛铃把音乐带出了音乐厅,带进了乡间。所以不去现场真是无法体会。刚刚说的只是特别小的一个点。更不要说整个作品是由那么多点组成的。所以一定要去现场。https://mp.weixin.qq.com/s/5Qj5MH1r81RSa-NVN6tSIA 这是我这一次的听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9 03: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