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im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音乐精选有很多,但听上去风格多彩不一

[复制链接]
2181
 楼主| 发表于 2023-3-4 20: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发现一些老的艺术家,到过了盛年以后演奏风格都往水洗木禅宗侘寂方向偏。声音哑哑嘎嘎的,但仔细听很有深度。可见返璞归真是普遍真理。
比如,大卫小提琴,卡萨尔斯大提琴,季雪金钢琴等。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极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82
 楼主| 发表于 2023-3-6 21: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钢琴大师……




EMI icon -
RICHTER - 李赫特 1915-1997





- 刚刚专心听了一下李赫特的EMI icon。感觉总体气场是一种安静和悠然自得的氛围,感觉安全舒适陶然自得,演奏上带有一些灵动的聪慧感,使纯净的环境中不断产生钢琴音符的斑驳光色。这就是李赫特。
- 大师的特征常常表现为尽在掌握之余不急不缓,沉静之中有灵动雅致的光色。
- 钢奏最能反映钢琴家的风格。刚听过钢协没什么感觉,但EMI的这个icon小包子,基本都是钢奏。

摘录一个对李赫特传记的网评,可见李赫特的个人特点:李赫特是个直快、干净、爱憎分明的人。他在回忆录中写法,都是以一种非常平淡甚至漠然的口吻,像是在旁观自己的一生。这大约是他高寿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他精简不动声色的幽默,所以常常读得莫名好笑。


EMI ICON 14cds 2174112
Sviatoslav Richter - The Complete EMI Recordings - EMI icon,2008 (14CDs) 3.61GB
/s/1bn7rSBl
magnet:?xt=urn:btih:FA36C9EE2E825B304D5B61BF4B83EE7A1F8F0205&tr=


曲目,第二个评论展开:
https://www.amazon.co.uk/Sviatoslav-Richter-Master-Pianist/dp/B001B1R1HC/ref=sr_1_1?keywords=Richter+-+EMI+icon&qid=1678106077&sr=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83
发表于 2023-3-7 12: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大宝藏库,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84
 楼主| 发表于 2023-3-7 20: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3-7 20:30 编辑

李希特和鲍罗丁组合作的鳟鱼五重奏:

Richter, Borodin Quartet -《舒伯特 鳟鱼五重奏》
https://pan.baidu.com/
s/1nt396jv#list/path=%2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85
 楼主| 发表于 2023-3-7 22: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德国跨世纪指挥家
Hans Zender 汉斯.赞德 1936-2019



- 偶然看到他指挥的盘,顺藤摸瓜插到了介绍,随即在撸串搜索到了十几张唱片。cpo出版的居多。其中有马勒6,7,9,听了一下。是1973年的指挥录音,放到现在也显得风格比较具有现代精神。整体结构精湛,有一定简约的透明度和速度,但不过于突出力度,这一点还是有古典精神的。

1936年11月22日生于德国的威斯巴登。2019.10.22日在梅尔斯堡逝世,享年82岁。
从1956年至1959年Hans Zender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和弗兰堡布莱斯学习钢琴,指挥。然后在弗莱堡大学的Wolfgang Fortner学习了作曲。之后成为Stadttheater in Bonn的首席指挥。
毕业后,担任波恩市剧院和基尔歌剧院的音乐总监。1971年,成为萨尔布吕肯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从1984年开始,还担任汉堡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指挥过柏林爱乐乐团的Isang Yun作品首演。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还指挥过瓦格纳的 Parsifal。1999年到2011年,被任命为SWR交响乐团Baden-Baden和Freiburg的第一客座指挥。
另一方面,他还活跃于广泛领域的音乐创作中,包括管弦乐队,室内乐合奏,独奏乐器,声乐和音乐剧院。从1988年到2000年,他是法兰克福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作曲系的教授。
代表作是舒伯特创作的“冬季之旅”系列。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编排的新版本,原定在26日维也纳音乐厅首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86
 楼主| 发表于 2023-3-9 18: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古典天碟……



大卫 - 柴一
David Oistrakh -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 听了一下某著名女小提琴家的柴一感觉失望没练好就录音。赶紧听听柴一天碟大卫的压压惊。
- 大卫柴一有很多版本,但仔细听的话每个风格都差异很大。整体韵味肯定都数一数二,但相比之下细节好像都不大稳定。维独这个1968 (1-3) 录音版,优美动人的同时技术十分稳定,整体远超其它版本。成为经典之中的经典。
- 然后看了一下网上现在都有什么源还在,用英翻俄主题词搜了一下有几个。


David Oistrakh Edition, Vol. 1
(Чайковский, концерт для скрипки с оркестром; Сибелиус, концерты для скрипки с оркестром) - 2008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and Orchestra; Sibelius, Violin and Orchestra Concerto) - 2008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2018390
https://pan.baidu.com/s/1pLFDW8b#list/path=%2F

CD 1
PETER TCHAIKOVSKY (1840-1893)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35
1. Allegro moderato
2. Canzonetta. Andante
3. Finale. Allegro vivacissimo
-
JEAN SIBELIUS (1865-1957)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47
4. Allegro moderato
5. Adagio di molto
6. Allegro ma non troppo
-
TWO HUMORESQUES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87
7. d moll
8. D dur

--
David Oistrakh, violin
Moscow Philarmonic Orchestra (1-3), USSR RTV Large Symphony Orchestra (4-8). Conductor:
Gennadi Rozhdestvensky
-
Recorded in Moscow, 1965 (4-8), 1968 (1-3)
Total time: 71:54
MONO


合辑:
Давид Ойстрах Edition, Vol.1-5 [5CD] [APE]
(Чайковский, Рахманинов, Глазунов, Шостакович, Sibelius, Brahms, Dvorak, Vitali, Gluck, Schumann, Manuel de Falla, Albeniz, Debussy, Granados, Franck, Bartok) 2004, APE (image + .cue), lossless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4061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87
 楼主| 发表于 2023-3-11 21: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钢琴大师……




Dinu Lipatti - 里帕蒂 1917-1950




- 里帕蒂,纯净质朴。

季雪金,质朴之上,表现力丰富。
李赫特,纯净之上相对丰富,具有新时代风貌。

- 结合基本风格定位,再去看一些评价。
帕蒂既有圣徒的品质,又有浓厚的人性。在他经常与外界隔离的痛苦而短暂的一生中,他自始至终都努力从事自己选定的事业,或是与他选择的那些作曲家在创作意图上保持一致。
对此,耶胡迪·梅纽因说他是一个“高尚情操的象征,与一切苦痛与折磨斗争的勇士”;
阿尔弗雷德·柯尔托认为它的演奏“尽善尽美、登峰造极”;
而纳迪亚·布朗热(利帕蒂的音乐指导和精神上的母亲)追忆,自己像更多的其他人一样,也必须要“平静地面对那暗黑色柔软的目光”和他发自内心演奏的清澈音乐和真情。
普朗克也评说他是“一个神圣高尚的艺术家”;
而利帕蒂的亲密朋友和同胞、钢琴家克拉拉·哈斯姬尔(在利帕蒂给她充满戏弄与深情的信中称她为小克拉拉)在给他的信中,以惊异与赞美的口气写道:“我是多么地羡慕你的才能,是魔鬼帮助了你,为什么你必须拥有那么多本事,而我却如此之少?世界上还有公平吗?”


Dinu Lipatti (EMI icon) - The Master Pianist plays (7CD) - 1.2GB
J.S. Bach, Bartok, Brahms, Chopin, Enescu, Grieg, Liszt, Mozart, Ravel, D. Scarlatti, Schubert, Schumann (Boulanger, Various orchestras, Karajan, Galliera, Ackermann, Beinum, Ansermet, Sacher) - 2008, FLAC (image+.cue) lossless
magnet:?xt=urn:btih:686A7E4710F2D9E315281BF87B0283B6DB55F759&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88
 楼主| 发表于 2023-3-11 22: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中生代……



英国小提琴家
Tasmin Little - 塔丝敏·莉特尔  1965





- 听了一下感觉比较唯美。其它唱片也不少。
英国小提琴家塔丝敏·莉特尔毕业于著名的耶胡迪·梅纽因音乐学校。
她是一位具有华丽圆润音色的令人惊叹的表演者,也是英国作曲家弗雷德里克·戴留斯作品的坚定拥护者。
莉特尔凭着对埃尔加《小提琴协奏曲》的出色诠释,赢得2011年Classic Brit Awards的古典艺术家大奖。

塔斯敏 Tasmin 自2010年以来一直是Chandos的签约艺术家。她录制的一系列唱片是Chandos十年音乐艺术事业的基石,并拥有一系列风格惊叹的作品。
这张唱片收录了沃尔顿和布里顿的协奏曲作品。同时,也囊括了从维瓦尔第、勃拉姆斯、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还有沃恩威廉斯(Vaughan Williams)的代表作品《The Lark Ascending》“云雀高飞”。
也是Tasmin与三位杰出的钢琴家 Piers Lane,Martin Roscoe和John Lenehan合作的纪念。正如她自己所说:“我很高兴,最后的这张双CD唱片记录了我作为演奏家的诸多方面,我为自己能够与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一起演奏和录制而深感荣幸,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张我最后的作品。”

[TR24][OF] The Lark Ascending - Tasmin Little, BBC Philharmonic, Sir Andrew Davis - Delius, Elgar, Holst, Moeran, Vaughan Williams -2013, Chandos (Classical)
magnet:?xt=urn:btih:07160E4CF6AB4BEB065C91A6DB4DF7BB841D916F&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89
发表于 2023-3-11 23: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您一直用耳机听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0
 楼主| 发表于 2023-3-12 11: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jiangyb 发表于 2023-3-11 23:06
您一直用耳机听音乐?

物质丰富时代,很少有人会单打一才玩一种吧。一般都是自然发展,平时用桌面小音箱,特别需要仔细听的时候才用耳机。不过对老问题的理解,随着关注次数增加应该会越来越精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1
 楼主| 发表于 2023-3-12 12: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3-12 17:12 编辑

对问题认识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总结。
现在发现从原初角度去看问题更能接近本质。耳机的发明本身就是为了监听听细节而来的。音箱是从最早连接胶木唱机唱针的机械震膜来的。唱片最早也从最早记录声音来的。而演出最早是聚集在一起欢乐庆祝,周围有观众然后搭个棚子逐渐遮风挡雨和更加美观。所以到现在看问题,一方面是想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方面最终是看到初衷才能看到本质。
相当于玩电脑游戏,最早的吃豆、格子跳小鸡、苹果2抓小偷等以及红白机早期的时代都是从本质开始创造的。以后无非就是越来越去搞一些外观,但对本质的集中度就低了。最后什么时候才不喜欢玩游戏的,那就是从发现这些东西的效果看问题的时候。本质上都是一些无脑操作,同时受到的限制很大,而且那些早期强迫症的循环试错方式和后期的打怪方式简直就是拿人不当人,这种被设计者算计了的模式十分不讨喜。另外从看片角度到最后直接看原著和小说才是最丰富的感受。所以知道反朴归真的认识高度才不会沉迷一件事。
现在经历了各种认识方式和逐次比较和认识升级,感觉直接单独去看一种问题的来源的话比较更能接近本质或者说更接近真理。

而那种简单的跨界相互比较,会出现认识不足并容易把问题看歪的效果。尤其是相互pk的比较方式,还要用强调自己支持问题的优点去碾压鄙视其它问题缺点的方法去比。这样只能支持自己的预设立场,而不会发现同时存在的问题。属于助纣为虐路线,对问题的彻底理解没有太好的帮助。因为贪图一时嘴爽只能反过来帮助自己乱花钱无限重复烧学费。其实很多好的思想意识路线,都存在于独立精神之上。存在于自我培养、独立消化知识、对客观经验保持尊重态度的学校和生涯教育路线。但是那种南辕北辙的效果往往出于愚钝不积极思考之下,在自己对自己受到自己下意识操纵的危害认识不足之下,随意凭感觉舒服不舒服就被潜意识操弄,走了鼠目寸光贪图一时私利至上无限放大的小人路线。这样躺平人生不主动培育思想境界,盲目依赖免费获取贪图享乐占小便宜的效果不能被社会常规普遍认可,只能是从个人幻想到社会现实碰壁自我损害。人面对社会、面对他人的重点是客观辨识能力,而不是不断加强不受自己控制的潜意识自我幻想陶醉的习惯厚度。
直到到最后逐步发现如何发现问题的方法的时候,都需要冷静的看问题。待人虚心保持礼貌才能具有更大的进化容量和不断提升问题辨识能力。对自己有个暴露在公共环境下的文明形象定位,才能起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效果,才能对社会和环境保持一种自我形象和基本环境卫生。这样有助于一个人跳出问题本身、跳出个人私利的局限,从更高更宽的视角去俯视很多问题,就像看地理图那样把一个问题放在其中去看。应该多从现在感觉好的东西的角度去多看不足和缺点是什么,不要事先就把问题说死预设了狭隘的立场,保留有一定虚心的空间这样应该更能尽快提高认识问题的智慧。最后才能发现以前不知道的切入点,直到不断把问题彻底认清。发现不忘初衷才能方得始终。另外,对兴趣存在过度沉浸的时间段,但一种活动老在做的话总会有腻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就是发现深层问题的时间点。经历多了就会对认识问题本身有很多经历和经验,越来越会发现问题并且能触类旁通的对任何其它领域的问题进行同理认识,这样有个不被自我视角局限的效果对人的帮助就会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2
 楼主| 发表于 2023-3-12 12: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中生代……




日本中生代钢琴家
Yukio Yokoyama - 横山幸雄  1971





- 最近整理“Beethoven - Complete Masterpieces (60CD Limited Edition) 2007”。发现其中的贝多芬钢奏绝大多数都是一位叫Yukio Yokoyama的日本钢琴家演奏的。感觉演奏比较严谨,也有一定力度。但总体还是有一些一种过于温柔的光环笼罩,是否是一位女钢琴家还不得而知。不过既然是日本出的包子,一般都有力推日本艺术家的习惯。
- 后来仔细搜了一下,发现是日本中生代钢琴家,横山幸雄(Yuki O、Yoko Yama)。
- 还发现他是1990年第12届“肖邦钢琴大赛”第三名得主,而当年并没有第一名。所以可想而知他貌似是以肖邦钢琴风味为核心价值的钢琴家。

- Yukio Yokoyama 横山幸雄的风格,整体类似于小泽征尔、长野健,追求细节严谨而圆满,整体效果都往丝绸感方面偏一些。压盘录音应该是日本人做的后期,力度调的比较淡但可以透过奶油化的后期调音听到原始录音里现场斯坦威钢琴的霸气。对录音风格而言,对比李云迪的DG、EMI录音,横山的压盘录音被奶油化滑润了很多。索尼贝多芬包子里的录音风格只有一点点这样的走向。仔细一想这不就是所谓的奶油声吗,k701味是日系器材的最爱,日本人普遍的审美观念。如果是欧洲知名录音品牌做的压盘后期应该更正常好听,原始录音素材应该不会这样。相比还是中国钢琴家,2000年肖邦大赛第一名的李云迪的演奏更有激情和大师范儿。录音也都是欧洲DG、EMI那种饱满真实的风格。肖邦大赛出身的演奏家风格路线都是比较纯粹的路线,和走丰富路线的其它流派有区别。
- 现在高码数码唱片时代,索尼的很多新出的唱片或者包子也都是走欧美压盘录音追求真实风格录路线了。那种故意奶油化的后期效果应该是过度偏重于日本大众核心市场的初始市场定位方式。对听唱片有经验的人尽管不一定能喜欢奶油声,但都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也会期待以后能够新推出更接近原始录音素材的新发行的重制唱片。

横山幸雄 Yukio Yokoyama,日本钢琴家。1990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舞蹈学院(CNSMDP),取得钢琴与室内乐最高演奏文凭。19岁的同年,获得第十二届华沙“肖邦钢琴大赛”第三名和最佳肖邦奏鸣曲诠释奖得主 (当年冠军空缺)。
2010年纪念肖邦 210周年诞辰,横山幸雄在日本各个主要城市巡演方式演出肖邦协奏曲全集,并在其中的一场音乐会上连续演出了肖邦的166首钢琴独奏作品,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24 小时以内连续演出最多作品的艺术家保持者”,波兰政府因此授予他“肖邦护照荣誉”。这个殊荣是表扬对世界上对肖邦作品有非常独特贡献演出纪录的艺术家。2011年,横山在同一天单场音乐会上连续演奏了肖邦的 212首钢琴作品,包含四十六首肖邦从未出版过的作品。他表示,希望大家能更了解与接近肖邦的内心世界。此举让他再次登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横山为了庆祝贝多芬 250诞辰,从2013年起到2020年之间推出了他一系列贝多芬全集作品音乐会演出计划。
横山同时也是一位音乐教育家,比如他是2009年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金牌得主、日本知名盲人钢琴家辻井伸行的指导老师。

- 片源问题。现在除了贝多芬80周年索尼包子里横山的钢奏,网上只找到一个横山的钢协,柴一和拉三的dsd。算是精品专辑。其它搜索以后在苹果网络音乐里有一些肖邦和舒曼等唱片。

Rachmaninoff &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s - Yukio Yokoyama,
Tokyo Metropolitan SO & Kazufumi Yamashita (2019 ART INFINI) [DSD128]
magnet:?xt=urn:btih:8B9F2BECBC0EA4CD2F5E56154DC1501E16794A7A&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3
 楼主| 发表于 2023-3-12 19: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早期下过的这个深绿色封面的索尼贝交包子,一直没有鉴定过。都是当作一个大货放在那里,有时候会选听一下。
Beethoven - Complete Masterpieces -BMG (60CD Limited Edition Box Set)



但是这次借着整理的机会,发现了一位以前没注意过的日本钢琴家。
吃完饭,又选听了几个曲目。最后发现贝九有明显特色。大卫金曼指挥的。风格比较有欧洲的日本味,不润滑肥皂但是十分数码,一股劲的小捯饬。很像日本人的木偶动作风格。抓住特点一针见血。
所以这个包子在筹划选曲上也是绝了。背着手那什么不服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4
 楼主| 发表于 2023-3-12 23: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最近关注弗里恰伊。有个对历史寻根朔源的文章很好看。

“DG立体声时代的拾荒者:弗里恰伊与约胡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626180150648577&wfr=spider&for=pc

与美国(美国广播唱片公司、水星唱片)或英国(迪卡唱片)的对手截然不同,DG公司在当时的录音方式上拒绝采取“宏大煽情”的路线,它通过天才制作人埃尔莎·席勒(Elsa Schiller)于战后聚集的一众艺术家,在录音作品上突飞猛进,这些录音无论在艺术还是技术层面,至今都仍是曲目目录中最优美的存在。

- 难怪托斯卡尼尼在美国拒绝立体声录音。太过于强调立体声氛围对艺术表现力的严谨性有破坏,美国早期第一批立体声录音的声场听上去都超宽。现在听的版面本多了,对很多很多风格之间的效果都会有对比和印象。稍微有一点混响,但不过度保持艺术严谨味的矜持,这样的立体声录音才有可听的感觉。
比如某地方录音师还有的的观众视角的音乐厅氛围环境混响效果最差。类似于手撕的低档噱头。

-----
看了一下弗里恰伊的个人评传。业界对他的评价比较正面。他和切利比达契同是二战后时代接收德国乐团的指挥家。弗里恰伊先后出任柏林美军占管区广播交响乐团 (RIAS 即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前身)(1949-1954)、柏林德意志歌剧院(1948-1952)、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1956-1958)、等指挥或音乐总监。主要倾向偏重于歌剧院。
弗里恰伊是20世纪优秀的音乐会和歌剧指挥家,擅长指挥莫扎特、贝多芬以及一些现代作品。尚需一提的是他还长期担任DG唱片公司音乐总监,并录制有他指挥的唱片。
看了一下弗里恰伊的片源,基本都是知名作曲家以规模著称的经典大作其中还有一些近代作曲家作品。和许多演奏家合作,以及有很多著名歌剧指挥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5
 楼主| 发表于 2023-3-14 08: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在撸串搜了一些RCA Living Sterio DSD的盘。有一两个是第iii集的,有些在三个集里都没见到。都是立体声问世时代1960年前后出的,那时的立体声效果就相当惊人了。历史资料值得保留。

https://rutracker.org/forum/tracker.php?nm=living%20stereo%20RCA

Rozsa,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Benjamin, Romantic Fantasy - Heifetz, Primrose - 1964/2015, Analogue Productions RCA Living Stereo Series, DSD128, image+.cue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297757

Edouard Lalo. Symphonie Espagnole in D minor, Op. 21 - Henryk Szeryng. CSO, Walter Hendl - 1964/2015, Analogue Productions RCA Living Stereo Series, DSD128, image+.cue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263706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Fritz Reiner - Festival: Кабалевский, Чайковский, Бородин, Мусоргский, Глинка - 1960/2015, Analogue Productions RCA Living Stereo Series, DSD128, image+.cue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261888

Debussy, Iberia. Ravel,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Alborada del Gracioso - CSO, Reiner - 1958/2015, Analogue Productions RCA Living Stereo Series, DSD128, image+.cue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259991

Vieuxtemps, Concerto No. 5 in A Minor, Op. 37. Bruch, Scottish Fantasy, Op. 46 - Heifetz. NSO of London, Sargent - 1961/2014, Analogue Productions RCA Living Stereo Series, DSD128, image+.cue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259441

Classic Records Deluxe 1S Edition Box Set of RCA Living Stereo (Strauss, Berlioz, Хачатурян, Lalo, Bartok, Liszt, Рахманинов, Saint-Saens, Franck...) - 1994, FLAC (tracks)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38159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6
 楼主| 发表于 2023-3-15 16: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迷幻摇滚……



早期摇滚类型 - 英伦迷幻
British Psychedelia





- 搜一下British Psychedelia可以看到一些代表乐队。唱片风格带有简约轻快的节奏和音色。
- 从现在的音乐听者的视角看过去,平常大家熟知的是甲壳虫、滚石等乐队。之外,还有一些比较早期原初风味的迷幻摇滚乐队,也很有特色。效果更加简单轻快。就好像是素描画出来的轻摇滚,感觉阳光休闲、外加一点小动感。
迷幻摇滚 Psychedelic Rock,产生于60年代初。66年美国加州旧金山一个乐队出版了专辑,全城有成百上千的这类摇滚乐队。以后蔓延到全美。迷幻摇滚源自迷幻文化,与车库摇滚及民谣摇滚在同一时期。介于早期蓝调摇滚,深受嬉皮士思潮影响,在60年代末期声势达到鼎盛。英美两地分别涌现出一大批极富特色的迷幻摇滚乐队,迷幻摇滚对当时以及后来的摇滚乐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以后出生的青年面对轻易获得的丰富物质生活却带来了精神生活空虚,许多人在失望之余去追求比丰富生活方式更美好的东西以充实精神世界主张仁爱反对暴力提倡和平主义利他主义。当时的摇滚和嬉皮相互影响,人们喜欢成群结队地坐在海滨和公园聊天弹奏乐器唱歌,摇滚乐队开始表演。英国的“迷幻摇滚”和美国的比起来要更加古怪和具有童话色彩。歌词方面,他们会偶然加入对超现实主义的讽刺,并用童话里小主人公的视角和观点来看问题。在“迷幻摇滚”时代,虽然“谁人”、“沙滩男孩”、“爱”这些乐队并不能被牵强地称作“迷幻乐队”,但他们那些最出色的歌曲里显示出“迷幻播滚”的强烈影晌。
- 从人的心理角度比较明显,阳光和轻快是基于丰富以后的思潮好比正宗红酒瓶标风格都是素描一样。当不以追求满足为曾经和受饥渴潜意识操控的时候人会做出什么选择。也说明不嫌累是一种初始和早期情况下的心理状态。但不怕累是一种突破的走向,最后的删繁就简和一开始就躺平的简陋完全不同。

Small Faces - 4 Albums (9CD Decca Records Deluxe Edition 2012) (FLAC)
magnet:?xt=urn:btih:D16F580BFB6D834BBDB72E6BA8A8955C1AC92F79&tr=

Real Life Permanent Dreams. A Cornucopia of British Psychedelia (1965-1970)2007 (FLAC)
magnet:?xt=urn:btih:010FF5B876BC721CE7C1CD562B64C01B2CC336CB&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7
 楼主| 发表于 2023-3-15 19: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俄网撸串片源

Tarja - 塔莉娅乐队。交响重金属。跨界女高音主唱,有一定听感。



Ivan Torrent - 伊凡.图伦特。鸡血宣传片音乐,偏文艺抒情摇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8
 楼主| 发表于 2023-3-16 11: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超级马里奥原声碟都有,听上去感觉细节更多更有美感
Koji Kondo – 01 Super Mario Bros. (20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9
 楼主| 发表于 2023-3-16 19: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海贝手机播放器进化的可以了。关键是声音方面,比揭示力没有控制比较刺激的foobar2000手机端强。也能访问电脑硬盘。输出usb数码流可以当数码转盘,接个界面什么的,直接usb方式也行。
想轻松听到好声避开笔记本等机器的心理阴影,直接用手机比较省心。或者用另一台笔记本无线网方式访问硬盘塔也是一种移动台式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0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5: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朝阳区
梅纽因这套高码片源很不错:
[向内分享]. Yehudi Menuhin - The Menuhin Century (WARNER CLASSICAL.2016) [24-96]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extra=page%3D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16 00: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