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3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勒:第1交响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4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天津市
马勒:第1交响曲。有布鲁诺 瓦尔特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CBS公司出品,唱片编号:MYK37235,1981年报纸版(以1962年非美版转制)。
在马勒完成的九部交响曲中,第1交响曲可能是最为优美和通俗易懂的,如果可以把马勒的交响曲看成一部宏伟的史诗,那么第1交响曲“提坦”无疑是这部史诗的序章。这里面充满了青春的冲动,原来分为两部共5个乐章,即:一、青年时代:第一乐章:春日天涯、第二乐章:采花、第三乐章:满帆前进。二、人间喜剧:第四乐章:猎人的葬礼进行曲、第五乐章:从地狱到天堂。1889年在布达佩斯首演,1894年在魏玛演出时,马勒将第二乐章“采花”删去,自此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就按照四乐章的版本出版和演出。
马勒的交响曲和他创作的声乐套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第一交响曲的主题素材取自《流浪少年之歌》,第二、三、四交响曲的主题素材取自《少年魔角》,而第五、六、七交响曲的主题素材取自《亡儿悼歌》。后面的第八交响曲和《大地之歌》干脆直接引入了人声,可以说,马勒的几部歌曲集是孕育谈得交响曲的种子。
第一乐章一开始就像春日的黎明一样,静谧平和。马勒特别在总谱上注明“向大自然的声音”的字样,从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开始,威柏、舒伯特、瓦格纳、勃拉姆兹等德奥作曲家,多是用音乐再现自然的高手,马勒也不例外。随着音乐的展开、发展,我们看到的不是乡村和小溪,而是崇山峻岭和广阔的森林。而用铜管声部模仿的猎号合奏,充分地展现的大自然的威力。
第二乐章,马勒没有像一般交响曲那样安排慢乐章,而是用了用了一个极为简练的诙谐曲。在风格上比较接近他的老师布鲁克纳而不像贝多芬。开始时音乐的跳动音阶在后面神奇的转化成了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旋律温暖而优美。
第三乐章“猎人的葬礼进行曲”是根据法国版画家卡洛的一幅树林中的小动物装模作样为猎人送葬的名画所作,曲调怪异而幽默。这里马勒第一次在他的交响曲中涉及生与死的问题,但情调还是明朗欢乐的,不像他在后期作品中充满了绝望的情绪。
第四乐章的篇幅巨大,从大钹猛烈的一击开始,铜管乐器带领着弦乐器、打击乐器,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但紧接着的第二主题如泣如诉,真诚而坦荡。这两个主题和第一乐章中的大自然形象交织在一起,不断地起伏、发展。最后演化成了一曲歌颂青春、生命的赞歌,马勒要求所有的铜管乐器要向上吹奏,而七支法国号演奏者全部起立,直至全曲的辉煌结束。
马勒的第一交响曲,既需要细腻的情感表达,又要有强悍的推动力。在我听过的版本中,瓦尔特的这个1961年版和滕斯泰德的芝加哥现场版最为精彩。如果说滕斯泰德是用一种燃烧自己生命的方法在演奏的话,那么在瓦尔特的这个录音中,我们也许可以听到更多的来自马勒本人的信息,或者说是一种信念。从对青春的萌动、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到从地狱到天堂的激情,以及战胜死亡和绝望的英雄气概,都在瓦尔特指挥棒下表露无余。通过这个录音,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知道,布鲁诺 瓦尔特是真正有两下子的大师,而不是如托斯卡尼尼所形容的那种“多愁善感的笨蛋。”
这个录音的音效好的无法用语言形容,听一下第一乐章最后的定音鼓敲击和末乐章的铜管海啸就可以知道,这绝对是发烧友考器材的利器,是上了TAS榜的名录音。我手里这个报纸办的编号是MYK37235,而同一录音还有一个与马勒第二交响曲合成一个双张的,唱片编号是M2YK45674,Sony后来又加上“旅人之歌”再版了,编号不详。据说从音质比较,报纸版好于CBS版,Sony新版最差,不知实际情况如何?
今天晚上,搜狐我音我秀成功无法上传,以后再提供第2乐章下载地址。

DSC00442.JPG (140 KB, 下载次数: 80)

DSC0044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13 11: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