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1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听莫扎特安魂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18 1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
最早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在焦菊隐先生翻译的匈牙利作家希尔·贝拉兹的剧本里。后来听卡拉扬62年录音的磁带,那音乐和想象中出入较大,似有一种强烈的超越了悲和怨的东西一阵阵袭来,根本无从抗拒、躲避,也无法将它和之前听到的莫扎特作品相联系,总之,这部来路复杂的大作品有时竟使人疑心来自天外。捷克导演米洛斯·福尔曼1984年的电影《莫扎特传》里对此曲的由来另有解释,考虑到此片是据长演不衰的舞台剧改编,似乎有理由认为,把莫扎特和萨列里的故事演绎成对天才庸才间碰撞的必然结果的赤裸裸揭示,确实合乎大众需求。出殡一幕,音乐涌起,我们在灵魂震颤的同时忘记了自己也是亿万庸才中的一个。

如果有可能,我想听听专门对绝笔做过研究的人谈谈此曲的观感,最好是从音乐以外的地方谈起,比如死神的尾随如何不知不觉地让作品偏离了初衷?生命的终点,是否真有所谓源于信仰的精神升华?无论如何,绝笔总该有一种从原有的风格华堂里猛地逸出,以至于高悬于尘世和灵界,变得连作者本人也稍感陌生的一种特质——有朋友坚持认为那里面有法国大革命的某种影响在——它当然带着另外一个世界的气味。正因为有这种特殊性,莫扎特未竟的《安魂曲》变成了一部遗世而独立的作品。两百多年以后,我从它那里得到的依然是一种无法归类的新鲜感,痛苦因含蓄而显得高尚,不安因真诚而形同感激,合着剩下的那一点点愤懑(这在莫扎特是前所未有的)无法停息地穿梭着,最终编织出一张关怀的天幕,将尘世罩住。

从流传至今的莫扎特书信可知,至早在1887年,莫扎特就有每天晚上和死神这个“人类最真诚的朋友”神交的习惯,所以,对他来说,死神的光临未必有常人所有的恐惧。他写安魂曲也许真如他写K595、K622那样,最初只是要传达对不可避免的结局的某种念想,但这一回毕竟不一样了。1791年秋天,莫扎特就有为自己写一首安魂曲的打算。后来在应约而写的过程里,他曾对朋友提到:“……我预料有些事情将在我身上应验。钟声响了,我只能用标点符号向你表示……”。但是,莫扎特已经完成的那部分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得多。通算安魂曲八大部分,他只完成第一部进堂咏和第二部分垂怜经的合唱和弦乐,第三继抒咏、第四奉献经只完成了合唱。莫扎特在写到继抒咏的痛哭流涕一章的第八小节时去世,续完全曲主要是苏斯迈尔之功。耳提面命日久的苏氏基本体现了乃师的风格,以至于我们现今听觉上也并无明显割裂之感,而垂怜经的赋格在末乐章的重复则更是如莫扎特所愿的。不过此曲前后的分量大致还是有些不同,前半矛盾冲突乃至挣扎都时有喷涌之势,后半则侧重归于宁静冲淡境界,每每听到痛哭流涕一章,便觉万事皆休,音乐即使完结于此也无不可,这样莫扎特人性的一面还会被更加强化也未可知。

下面的问题是,既然安魂曲形式上隶属宗教音乐范畴,那么我等没有宗教背景之辈是否真的难以接近它,以至于产生南辕北辙的理解?翻阅汉斯·昆《莫扎特:超验的踪迹》一书,在对莫扎特本人及作品的宗教成分做细致的考据和分析之后,作者有如下结论:“莫扎特的宗教音乐是不带神学反思的、音乐性的礼仪”。这是否意味着,听莫扎特宗教音乐的本质并非专在宗教,而在莫扎特自己常提到的“幸福感”的层面,这也刚好给我提供了一个省事的借口,安魂曲的常年萦绕于胸,首先当然是音乐本身的吸引力在起作用,我能做的也就是为精神上对它的真正接纳做点准备,比如将自己至少调节到善于静心宁神之后,这便要牵扯到人生历练乃至年龄。突然想到自己已过了莫扎特谢世的年纪而臭皮囊犹在,真的不知是喜是悲,幸亏尚有对此曲唱片收藏聊表拙见的福分,也算不枉为这特殊年份里对莫扎特的一份纪念。



弗列乔依/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合唱团的1951年DG单声道版(1)。弗列乔依以一种浑朴未雕的方式唱出莫扎特的天鹅之歌,这不像某个指挥家对某部作品的再现,而是浑然天成之乐以自然的回声的形式,涌过我所存在的空间把我淹没,将我的心灵抚摩良久,又渐渐消退的一种体验,这体验毋宁说是上苍赋予的而非关音乐,更非关任何个体的创造。说起来像安魂曲这样的作品,总有生生死死难以把持的一颗凡俗之心的充满其间,表现在音乐上,也难免有神经质的情绪起伏,这些在莫扎特这里尤其是前几个段落,展现得也不可谓不强烈,但弗列乔依到底是以一颗平常之心来观照,把种种不平和冲突,一齐化为“向死而生”的热情,死亡总归是悲哀恐惧的,但莫扎特喷薄的灵感让一切依然激昂且温柔,没有弗列乔依的这份热情,“向死”是不会被置换为“如归”的,音乐于是就于大美中生出难以说清的大感动。

瓦尔特/纽约爱乐乐团、西敏寺合唱团1955年SONY单声道版(2)。这个录音,向来以流露出无限真挚的温暖情感而著称,但各家名版听得多了,就知道传达出此种情感只是基本的立足点,并不能作为评判演绎高下的标准。瓦尔特所做的还是他一贯的个性化表达,即用充满大善的音响歌唱出莫扎特向死而去时刻的心迹,那段路程前后,早有天使做伴,只是痛哭流涕一章,音乐放低了语调轻轻道出,如同压抑了天使折翼的巨大悲哀而只以淡然的姿态示人,或者瓦尔特也非喜好压抑之辈,他只是善于表达音乐里大善至美的情愫罢了,他终究是感性一路的,可以将其归入过于人性的一派,这是否就是他和莫扎特的相遇的方式?这个录音,乐队明显后置,被合唱声浪盖住,音效素质总体稍逊,不知他同年在ORFEO指挥维也纳爱乐的现场录音又是如何?

伯姆/维也纳交响乐团及合唱团1956年DG单声道版(3)。DG出的环保系列伯姆专集共8张,收有50年代的一组莫扎特、理查·施特劳斯作品,第一张就是安魂曲,演奏得气势逼人,略慢的速度把握体现出严格的控制力,伯姆依靠内在的逻辑关系来推进音乐,这就和瓦尔特那种感性的做法截然不同。伯姆营造的气势,是一种深具说服力的存在,是阐释的结果而非关情绪的收放,所以,称此版为理智的典范也不为过。

谢尔辛/维也纳爱乐及合唱团1958年WESTERMINST立体声版(4)。谢尔辛给出的是常理之外的莫扎特,他以坚如磐石的力感、反差强烈的对比,营造出天国之路的凶险莫测,第一段进堂咏如同推动神殿之门,气氛之凝重异样,竟有吓退众生、驱散混沌之功,接下来的每一段都在迅疾和缓慢的交替中进行。谢尔辛的意图或许在,他是纯以浪漫的手法,来传递莫扎特胸中对于未知时代热中已久的瞻望——“死”于是化为融入于未来之中的堂皇与灿烂,这过程便如拨云见日般渐入佳境,到音乐行将结束之时,我竟获得某种不可言说的轻松,谢尔辛原来是要让我们把倾听安魂曲视作精神上摆脱尘网的出世之旅,那种浪漫,毋宁说是令莫扎特由“向死”转而生出“向前”的念想,到底还是充盈着人世的气息,“向前”乃是为了实现对新生的期待。谢尔辛的研究者们认为,谢尔辛的挖掘和触及的是莫扎特鲜为人知的思想深度而非宗教深度,这张唱片,兴许是个极好的例子。

克尔特斯/维也纳爱乐及合唱团1965年DECCA立体声版(5)。按录音年份依次到克尔特斯这张,我终于听到了安魂曲的现代化表达,那种在远去的时空里搅动天地的美感被猛的拉近了,音乐不再是需要由听者不断想象补充方才完整的结合体,而是直接以近乎完美的“外形”撒播于周遭的存在物。克氏属于听其乐而渐渐忘却其指挥家身影的那类,路途中,只见众天使浮雕般的笑容悬于前方。在精致的、白璧无瑕的乐队、歌咏的行进中,我听到的是朝向另一世界飞升而去的时刻,来自尘世的诸多念想的消散,音乐于是越来越进入明净纯粹境界,或许这竟是莫扎特最后试图去追寻而又无力表述的理想国度?

布格斯/英国新爱乐乐团及合唱团1968年EMI立体声版(6)。此录音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英国的合唱团整体素质之高,超出原有估计,不禁想到克伦贝勒时代的一大堆宗教音乐里出众的合唱表现。倒也不光是势大声宏一路,而是始终有层层推进的动力,最终将莫扎特之魂烘托于万丈霞光照耀、万众仰望之中的高度,这迢迢之程,在布格斯意念中,走得畅快决然,虽然开首几章,尤其是《赫赫君王》威势凛然,如凶神把门,但终究挡不住上界之光的呼唤。这张唱片虽不属于见解独到、殚精竭虑之作,但在浅显明确的感官作用层次上,毕竟有不俗的表现。

伯姆/维也纳爱乐及合唱团1971年DG立体声版(7)。伯姆晚年重新录制的唱片,仿佛都有脱胎换骨之功,过去常常读到的对于伯姆学究气甚至迂腐气的论说,然而听他这张安魂曲,却是何迂之有?56年那个录音如果看成是他理性上对此曲解剖分析的结果,要说里面贯穿的,也是人世常见的难平意气,这个71年的录音,则明显高了几个层次。莫扎特此刻所处的境地,竟然是既要安抚、平息自身的不平,又要劝慰世人,营造动人的天国景象,一面要忍受末日审判的烈焰,一面又要把一段惊世的美艳双手奉上,这就等于告知,莫扎特那颗和上苍相连的心灵至死无从平静,平静乃至空寂只是他一生未果的期待而已——伯姆在此似乎夸大了音乐里两面性的因素,同样的充满对比,他是让对比于平行中运动,而非矛盾里相互渗透,这大概是最能符合莫扎特关于和谐之境的构建理念的。伯姆的传达,有他最擅长的理性的热情来支撑,音乐于是在吁告与浩叹的背后,呈现出思维之神殿的气象。

朱里尼/英国爱乐乐团及合唱团1978年EMI立体声版(8)。朱里尼这张,始终充盈浓重郁勃的暖意,鼓声的运用大概是所有录音里最富动感的。莫扎特的绝笔到底是美艳惊世,在朱里尼看来,即使是传递死亡的消息,那声调也被赞美包裹,而那种浓墨重彩延续到中段奉献经起,就有流于平庸之嫌,我不清楚究竟是全曲后半部分苏斯迈尔笔力不到的缘故,抑或朱里尼缺乏后劲支撑,驾驭后半段少有变化中升华之功,总之,预想中的荡气回肠并未来到,我听到的毋宁说是某种意义的消亡,呼求、赞美、解脱之后,惟有空荡荡的世界留存。

哈农库特/维也纳音乐家合奏团、维也纳歌剧院合唱团1982年TELDEC立体声版(9)。这大概是迄今最为另类的一张安魂曲唱片,从乐队发出的音响来看,我怀疑是否用了仿古乐器。这是被精简了的举行于生死之间的一场仪式,快速段落处理之利索,让我倍觉不适应,例如赫赫君王一节起首合唱唱出Rex,其他的录音无不情绪深沉地往下潜,惟恐表情不足,但哈氏演来,只是一阵风从虚空吹过,绝无要令听者心坎沉淀的意思,这场仪式因此而变轻了,甚至说不出它勾起了我何种情思。换言之,哈氏传达的也许真是上界之音,这就必然的和人间情怀远了。

卡拉扬/维也纳爱乐及合唱团1987年DG立体声版(10)。虽然它不见得会引发我太多的思索,但我一直觉得这个录音带来的是最具冲击力的感动,那种印象似乎可永远定格在壮别天涯的层面上,它的干净决断和超出常人想象的恢宏气势令莫扎特安魂曲成为一件被神灵高举着的圣物,四海之内的一切生灵都从它的光耀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在这里,“安魂”并非针对死者的安抚,它是对于生者的一次激励。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从宗教的角度体现了卡拉扬对死神的终极理解,我只知道这个时候仅仅说卡拉扬老当益壮是远远不够的,不如说是勘破生死之前,带着他无法释怀的诸多欲念,做给自己看的最后挣扎,当然,极人世之盛惯了的卡拉扬,到头来还是放不下,这就是此录音感动我的地方。如果以莫扎特止笔处分此曲为前后两半,那么卡拉扬的录音精彩处在后半段,他令持续而壮烈的合唱将全曲一气而推向高潮.,其中并无朱里尼那样出现虚空之象。这时,说卡拉扬的指挥没有体现莫扎特性格,实在近乎无聊。

莫斯特/伦敦爱乐及合唱团1988年EMI立体声版(11)。这张廉价的唱片中庸之极,我倒不是一味的厚古薄今,莫斯特的马勒第四我就觉得可列入最佳范围,但这张安魂曲,实在乏善可陈。也许是这个指挥界的后辈面对莫扎特的绝笔,终究不敢造次,只是老实平凡的完成任务而已,虽然音乐在轻盈细密一路也有不错的表现,但总归难入大手笔的殿堂。

伯恩斯坦/巴伐里亚广播交响乐团及合唱团1989年DG立体声版(12)。我所看到的唱片评论都大谈封套上的照片以及幕后的故事,看得多了,不免想到,如果没有这个花絮,这张唱片的质量是否就会打折扣?或者说伯恩斯坦会不会有全然不同的演绎?如果听过对他晚年在DG的一堆唱片,那么基本上可得出结论,伯恩斯坦只是再次作了他个性化的表演而已,把音乐中浪漫化的表情因素放大,营造出特别的效果,而那段掌故只是卖点,伯恩斯坦在DG的莫扎特,并不独有这张安魂曲精彩。几个独唱的类似于抢戏的表现,只能说是被煽动甚至纵容的结果,考虑到伯恩斯坦的指挥,历来喜欢把音乐过程搞成情感之旅,这样的结果也可接受。比较起来,卡拉扬是大处着墨的写意,伯恩斯坦是细微温情处见风华,让音乐于悠长的呼吸中绽放情韵之花,其中尤以痛哭流涕一章竭尽摧伤之能而无法自拔,那背后自有美丽只为丧失而存在的大感叹在。

索尔蒂/维也纳爱乐及合唱团1991年DECCA立体声版(13)。这张唱片记录的是莫扎特逝世200周年纪念音乐会(也许更应该叫纪念仪式)上的现场演出,之所以更像仪式,是因为唱片第一轨首先传出的是录制地点圣斯蒂芬大教堂的钟鸣,然后到音乐过半,在圣哉经和迎主曲之前,均有祷告之声,前后又分领读和齐读,又以钟鸣收尾,气氛庄重肃穆。但是平心而论,它对我心灵的触动并不强烈,主要的问题,似乎是缺少从人性化方面对作品进行发挥,也没有唤起听者多大的宗教神秘感,而这两方面是迄今各家名演的侧重所在,索尔蒂似乎想取得两者的平衡,终究流于两方面皆为成色不足的境地。

切利毕达克/慕尼黑爱乐及合唱团1995年EMI现场立体声版(14)。若论莫扎特音乐安抚人心,把向死而去但仍有大牵挂大冲动的感情慢慢抚平,乃至于在最后的平静里获得大安慰大超脱,这个层面的解读,没有人能比切利做得更到位。我甚至觉得他诠释此曲所采取的视角,是对尘世的大俯视,第一部分进堂咏,听之如见长天漠漠之外,一群天使注视、陪伴时的奇异眼神,那合唱所传达的,仿佛已是过滤了人间情怀的别样感受,即便是有满腔的不平之情行将喷发,在那样的眼神逼视之下,也如同受到某种不可言说的力量的暗示而归于心气平和。其他的指挥家,多在开头就有较大的情感释放甚至宣泄,但切利只是淡化,消散,把属于空间的容量化为时间的延续,人的普遍情感于是也稀释为尘世之外的某种存在,否则,似乎音乐后半的对于另一世界的称颂和赞美就缺少一种神力的依傍。比较起来,像卡拉扬,在安魂曲里神游一番,依旧回归于人间,伯姆当然有升华,但未免严肃有余,谢尔欣的宗教感对于沉重的肉身而言,首先总是敬畏,但切利可以把这个精神之旅尽可能的自然化,要说结局如果有什么念想形成,那也是没有外界意志强加的自然唤起。

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瑞典广播合唱团1999年DG立体声版(15)。又是一个纪念仪式,但这次是为了纪念逝世10周年的卡拉扬。我想到9·11周年纪念,也是大唱莫扎特安魂曲,看来此曲的意义已被置换为传达全人类某种共通理念的绝佳形式。但阿巴多这个录音是否有全新魅力,似乎也不见得,我听到的音乐,平凡而淡泊,只能说这是离期待有距离的一次演出,一个走过场的仪式。不过,如果从聆听时将指挥忘却,而只被平和含蓄的音乐吹拂这个角度来衡量,它仍不失为典型。。

搜罗唱片的过程永远包含着未知的乐趣,而我的莫扎特安魂曲之旅该搞一段落了。一直觉得听此曲,既是一趟情感之旅,又是一趟精神之旅,听完以后,头脑里有什么东西好象达成了某种飞升。上面的文字很大程度上无异于梦呓和妄说,但我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聊表芹意。如果没有碰到这部作品,我生命里聆听它的那些时间肯定是虚度的。让我们记住这几个指挥家的录音吧——弗列乔依、谢尔欣、伯姆、卡拉扬、伯恩斯坦和切利毕达克,这就行了。
2
发表于 2006-12-18 20: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沙发~~~~~~~

听了15个版本之后的比较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2-18 20: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
LZ厉害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2-18 20: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原创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2-18 21: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如果是原创版主们可以考虑上来射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12-18 22: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浦东新区
我真不知道哈农库特为什么要和别人两样?他的《安魂曲》实在无法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12-19 03: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法国
写得不错哦,不过没有gadiner的心得觉得有点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5 14: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