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9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智慧与想象力--Myra Hess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7-6-29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智慧与想象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7-1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回归十年,香港的中国化、国际化和去殖民化都在同步进行;但另一方面,香港人的「香港意识」却也在觉醒。从去年底港府拆除天星码头遭遇抗争开始,香港社会即涌现一连串集体记忆、本土历史、市民自主的呼声,文化界、娱乐界、网路族群乃至老式茶楼,人人都在谈香港应保留什么样的本土特色。

  这股怀旧风的兴起,与港府一味发展经济却压抑文化有关。「港府的城市规划手法是很法西斯的。你看,老电影院全拆光了,老餐馆也在快速消失。」犀利的青壮代文化人胡恩威说:「不断拆除旧区,全是为了方便炒家盖大楼。拆光了摊贩、老区,拆光了平民的记忆,香港会变成一所大监狱。」

  香港艺术馆最近展出一个视觉艺术展,主题「不中不英」四个字,反映了香港百年来的认同困惑。港英时代的香港,有它殖民的悲情,也有一种别於落后中国的优越;回归后的香港,有终於归宗的安顿,也有特殊性消逝的苦闷。尤其语言上的游移,香港的双语教育,英语、粤话、普通话的混合,港人虽最具国际语言能力,却又难称典雅。

  香港艺术馆馆长谭美儿说,香港人一直习惯用别人的语言逻辑思考问题,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却忘了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才是自己的呼吸。「一国两制」赋予香港的特殊地位,也是唤起香港人自我意识的重要因素:「一国」没问题,但「两制」的意义何在?若随手丢掉自己的记忆,香港的特殊性在哪里?

  香港人是中国人,这没问题,但香港人更要做香港人;「不中不英」是反省,也是提示。

  抵不过港府的强悍手段,皇后码头五月底终於确定要拆。守在皇后码头的最后几位年轻人,对来访的台湾记者谈到和乐生运动人士的交流经验,流露出惺惺相惜之情。一个光着膀子的小子愤愤地说:「我才不在乎什么集体记忆、本土意识!但政府今天敢拆码头,明天他就敢拆别的。我们不反抗,他就以为干什么都可以。」

  看来,香港刚萌芽的本土意识,包含了比文化认同更复杂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5 11: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