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eorgek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廉价cdrom和高价转盘读取cd数据效果的疑问(转载摘录)-->af2000转移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3-1-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不超过误差就是Jitter?我认为那是根本就没有根据的。
原因非常简单:CD上的坑道信息,是经过编码的。在光头读出坑道信息后,其数据要从14bit编码转变为8bit编码,只要在14bit编码解码前没有因为坑道长度误差导致误码,那么得到的8bit编码根本就不会残留任何14bit编码中的误差。
而且这个8bit数据仍然不是最终结果,因为光盘纠错策略是把一个扇区的数据打散、交错排列在光盘上的,因此数据还要进行重组,这中间必然有存储芯片进行缓冲。因此碟片上的轨道长度误差只要不造成误码,对于CD机的最终数码输出就不会有影响。
正如上面那篇文章说的,会导致CD机输出Jitter的, 是CD机本身的设计方法、晶振精度。所以不同的CD机之间,确实也存在着由于品质不同导致的Jitter差异。但这个Jitter并不是CD盘片能导致的,CD盘片能决定的,只有误码率这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3-1-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14bit->8bit是一个查表过程,怎么可能导致Jitter的传递??

盗版和正版的区别我觉得你没有说对。其实误码率都是一个很次要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的盗版盘根本就不可能保证在数字内容上跟正版一致,正版到盗版盘片的数据传递过程中有没有经过DA->AD都非常难说。我碰到不少盗版在读取完全没有错误的情况下,会有跳音,而且同一批的盗版都一样。这根本就是制作关系,这才是导致盗版和正版的品质差异的最大原因。
所谓误码率、Jitter(假如存在)的比起这个因素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3-1-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那篇文章的作者居然认为14bit->8bit是一个“舍弃掉无意义的6bit”的过程。
我实在无语了....建议你去找个懂CD编码的人写的文章再看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3-1-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这个查表过程的时钟是CD机提供的,怎么跟“读取的数据”有关??
CD机自己的晶振怎么会受到读出的14bit的影响??
比如二战时候的密码通讯,要通过查表来得到结果,原信号当然可能会有模糊,但还没有模糊到辨认错误的地步,你认为查表得到的结果也会“模糊”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3-1-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MCV,你说的是没错,14bit<->8bit是一种游程受限编码,但是你贴的文章的作者可不是这样说的,他说的是14bit只有8bit有意义,要舍掉6bit。这根本就不是编码/查表的意思了。
还有,后面的累计误差抖动算法他也没有描述对。他说要在17-20bit加入“噪音”,这显然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因为16bit本身表现能力限制,无法表现出17-20bit的内容,在进行舍弃17-20bit的时候,就产生了误差。如果想要使16bit数据减少失真,仍然能够体现其源20bit的数据,那么就要把舍去的17-20bit进行累加,当累加和足够大,就进位到16bit的数据中去,这样使20bit->16bit的过程失真减小。
这是在图形学中从高色彩深度图象转换到低色彩深度常用的误差抖动算法,在17-20bit之间是不应该加入噪音的,否则就已经破坏了20bit数据本身的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3-1-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不是Jitter无关紧要,而是碟片的Jitter对于CD机最后输出的音频数据有无影响的问题。
CD机本身的Jitter当然是客观存在的,这才是高档CD机强的地方。
照你的说法,如果CD碟片本身有Jitter,并且高于CD机的Jitter,那么高档CD机不就没用了?CD机本身Jitter再小,只要碟片有高Jitter照样最后音质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3-1-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碟片本身存在的Jitter最终的影响还是误码率。
碟片上高Jitter的存在导致更容易误码,仅此而已。
至于说碟片的Jitter会“传递”到最后CD机的数码输出,那么这个CD本身恐怕就不能出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3-1-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为什么对于高档机器反而没关系,对于低档机器反而“有”?
假设碟片本身的Jitter是50,当机器Jitter是1000时,能听得出来,反而在Jitter是20的机器上听不出来?能听出1000和1050的Jitter差异,反而听不出20Jitter和70Jitter的差异?
即使14bit<->8bit是用CD碟片上的光头同步坑道信息,那么在扇区重组的时候呢?CD机内置缓存难道也用这个信号?

此外我看了连接没有找到你说的“加入误差”的音频数据在哪里。这里已经有文章说过,16bit和24bit除非专业人士是听不出来的,不知道那个网站提供下载的是什么格式的音频数据?假如在17-20bit可以加入杂讯来进行抖动,那为什么不直接忽略17-20bit,在16bit上加上一个随机的0或1?这样效果恐怕没什么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3-1-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呵呵,可惜没有和误差积累抖动比较的例子。  :p
他给出的例子不知道是放大了多少倍的,暂时对其方法持怀疑态度。

对于Jitter,我只是作了假设而已。
数据从碟片到最后输出要经过这两个步凑: 14bit->8bit解码,以及在缓存中重组。
原始jitter是不可能这两个步凑后仍然能残留下来的,即使第一个步凑有可能,第二个步凑也清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3-1-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以下是引用MCV在2003-1-15 13:11:00的发言:
既然事实上Jitter还是跑出来了(也许,毕竟我自己没有试过万元以上的转盘,不知道上面CDR和原版有没有区别),那些天价转盘对于机械稳定性都特别重视,那说明我们的认识还是不够。
可能问题还是出在这个缓存的写入和读出时钟上,因为缓存容量有限,那么写入不能和读出偏离太远,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使用同一个时钟。写入时钟肯定是数据里恢复出来的,如果用同一个时钟,就造成了Jitter的传播。
那个晶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因为可能只是PLL的参考时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513:11:58编辑过]

你能找到确切一些的CD设计的资料吗?如果有的话也许一切都有答案了,否则都还是只能是假设。
我认为缓存不会是你说的用CD碟片上的同步信号作为时钟的,如果是的话,当CD出现划伤,同步信号断掉,那么缓存里的东西岂不是完蛋?那还怎么起到缓存的作用?所以应该不会跑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3-1-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读碟不会有根本上的“错误”,但虽然是数字信号,但因为时钟精度问题,存在一些会使数字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时产生介于数字信号0与1之间的一些东西。
不过,一方面我对这种东西能产生的影响有多大持非常怀疑的态度,毕竟它们是介于“0”与“1”之间的东西,不会使0变成1,也不会使1变成0。而CD的采样是44.1KHz,已经可以表现22KHz的声音,比22KHz频率还高的误差,人耳能否听出是个问题。相信绝大多数人在音乐欣赏而非作A-B对比时,因该是无法辨别的。另一方面,这个误差是可以通过高档的CD机/解码器来减小的。从我的理解来说,假如CD转盘非常高档,配个低档解码器肯定是无济于事的,最后误差还是很大。而要是有了一个高档解码器,哪怕CD转盘档次不够高,但仍然可以通过缓存、高精度晶振等等方法来使本来有高误差(Jitter)的信号变成几乎无误差(Jitter)的信号。
总上,我认为高档CD转盘是在是没有必要,只要使用一个误码率能满足基本要求的CD转盘,搭配一个高档的DAC解码器,同样可以得到高品质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3-1-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MCV,我知道你的观点,但是我认为CD本身的Jitter应该透不过缓存。
作一个假设:CD读出的数据都有错,但是都通过纠错得到了正确的数据。
那么,这个数据还有可能残留CD上的Jitter吗?我认为:不会。
同样的,没有经过纠错的数据也应该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3-1-1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可是这个结果是用什么档次的CD转盘+解码器得到的?
还是包含了DAC的CD机?
这些器材又是什么档次的?
是在同时换了不少不同的器材也能得到的一致结论吗?
同样一张CDR,在不同档次器材下,输出数据中的Jitter又有什么不同?
这些都是疑问啊,那个测试恐怕还不能够说明问题吧?
btw: 因为是日文网页,所以我其实也没法仔细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3-1-1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这个就有多种可能了。
说复制之后没有变化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也有人作了A-B测试,有听得出的,也有听不出的。所以这个肯定跟CDR复制方法本身也有一定关系。
因此,在我们讨论CDR和正版的区别之前,要先排除掉制作不良,在数据上就已经存在和正版的差异的CDR。相信能听得出区别的人所听到的CDR中,这个比例应该不算小。
所以仅仅凭发烧友生成听得出,并不一定能说明问题。

至于那个研究刻录的测试,也很有可能跟他们所用的放音设备有关系。
如果他们是用数量比较大的器材种类来测试,并且得出的一致结论,那才比较可信。
仅仅从碟片方面下手,而不在器材方面作测试,实在是一个让人觉得不完整的测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3-1-19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我用EAC来对比过正版CD和用它刻的刻录盘,除了Offset以外,能做到一样。
CD上的文件不能直接考到硬盘上主要是因为盘的格式不同,CDROM格式要比CD多很多东西,不过曾经也有过通过修改一个VXD,能让95/98直接从音乐CD以WAV文件方式把CD上的音轨考下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14 17: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