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angweiwei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一篇关于电源线的好文,那些以前争执的朋友来看看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3-2-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楼主转帖的文章的理论基础实在是有欠妥的地方。正如前面有人说的,是电场并不是电子在以光速运动。记得有个很通俗的例子来解释这个原理:一根30万公里长的管子,里面填满了同样的大小为管直径的圆球。以每秒一个的速度往管的A端充填。让一个不知情者从B端来看,效果就是A端的圆球以光速在管内运动了。实际上电子的运动速度是很慢的,学过计算机网络的人都知道,只有几百米每秒而已。从微观角度来说,金属是跟半导体不同的,它是以自由电子导电的。原子内部的空间大得很,对每个原子空间单位来说,电子想要碰到另一个电子的机会实在是少得可以说没有,恐怕彗星撞地球的几率都比它大得多。当建立电场以后,所有电子都会以同样的速度同向流动。就算材料中有些非金属的元素,那也有限得很。所以这个“熵”理论之说,实在颇值得推敲。音响线材,姑且不论它的作用有无和大小,就是有,也不是这个原因,而可能是其它尚未知的原因导致的。其实现在的关于解释音响线材作用的机理的形形色色的理论,都有个共性,就是先肯定了其作用,然后再搞出一套理论来解释,但却缺乏一些所有人都公认的理论基础来做底,是以向来都难以服众,不过这其实也怪不得的,因为根本就没有适合的基础理论来做底。
    电源线、音箱线、信号线甚至机内联线都好,到底应该不应该用烧品,到底有没有作用,有多大作用,实在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正方要么说自己听得出明显差别,反方要么说根本听不出;正方会甩出一堆堆新奇的理论(其实大多都是未经证实)来论证,反方也会从传统电子学、物理学等方面来驳斥,但传统理论又往往是只顾大头不管微观的东西,难以解释那通常情况下可以被忽略的因素。
    发烧线材存在如此之久,并越来越兴旺,不能说全是个人心理暗示作用。但发烧线材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就很难定性的衡量了。不过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一般的器材,根本就没有必要去用上高纯度的线材或是高价的线材。好马配金鞍,当你的CD盘片不怎么样的时候,当你的听音环境有待改进的时候,当你的cd机功放音箱素质一般的时候,用什么特富龙、怪兽、范登豪来连接,十有八九是没多大效果的,就算有那么一点并且确实是线材的功劳不是你的心理在作怪,但实在,在这套系统中,线材的性价比有多高?系统中影响最大的器材-音箱,我们才选购某个牌子的某系列的时候常常还会向价格妥协,选择性价比高的型号而不是最好声的型号(当然钱多到用来当柴烧者例外),如果你用买线化3000,那么现在减掉两千投入到音箱或别的薄弱环节去,我想收益绝对会更大。
    还有个理由,常被人提出来驳斥,那就,除非很烧的机器,不然机内连线都是一般不入流的电线,名箱内的那一段线也往往非但不是烧品线,而且往往是鸡线。这一块的木桶效应就尤其显著了。别的不说,光说对阻尼系数的影响,就可以让你那煤气管粗细的音箱线劳而无功,因为,有这“最后一公里”的羊肠,不应该说是鸡肠小道在作怪。
    各位既然都是常泡网的人,想必都是PC的DIY高手了,特别如果还是爱玩游戏的,就更容易理解我上面说的。我们在DIY电脑的时候,都会仔细的比较各种配件的性能,从中搭配出最龙凤配的组合,力保每一件配件在开机以后都做到全力开工。在升级部件的时候,也一定会用测试软件来反复全面的测试,找出影响系统速度的瓶颈到底在哪,然后对症下药。从这上面来说,电脑diy者实在是比一些盲目的音响高烧友(尤以焊机派摩机派为代表)要高明的多。   
    本人相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敢贸然的武断的否定发烧线,但奉劝各位烧哥,在准备掏出厚厚一叠票子递给JS之前,最好反思一下,你的系统还有比线材这块木板更短的木板吗?
    顺便再就“熵”说一下,记得看过一点这方面的书籍,对于熵的解释,大意就是说,熵是一个系统的有序性的量化描述,熵值越低则越表明该系统有序性好。什么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一栋房子刚建好,这个系统是非常整洁有序的,闲置一百年以后变的破旧不堪,庭院杂草从生,到处积满灰尘和蜘蛛网,一片乱七八糟。初建好时的熵就比百年以后的熵值要低得多;一个恒星从一片星云中诞生后,它的熵值是最低的,在经历漫长世纪变成了超新星爆发以后剩下一片尘埃,熵值也达到了最大。导致熵值增大的因素,最典型的就是热能。例如它会使得有序晶格结构的固态金属变成原子排列乱七八糟的溶液,也会使磁铁中原有的所有原子磁场极性指向一致的状态破坏。这么说,不知道能否让楼上有疑问的诸位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13 05: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