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728|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些我心爱的唱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17 1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过去喜欢音响时,经常看到荒岛唱片这么个说法,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天,你会被流放到一个荒岛上孤独一生,但是允许你带走一张唱片,这张唱片会是什么?
无论如何,那一定是你最心爱的、百听不厌的一张。
面对着自己搜集的一堆唱片,要挑出这样一张,那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放下这张,又拿起那张,总会有很多选项让你无法割舍。
可是如果流放的命令突如其来,你必须拿上一张就走,那会是什么呢?
经过很多次的考虑,偶的选择开始逐渐明朗。
如果就此一张,我的选择会是克莱斯勒演奏自己的小品集。
对于克莱斯勒,可以说是久仰其名,未闻其声,他创作的小品被无数人演绎过,他的大名被无数专业或者业余的乐评人传颂过,但是在当年卡带和LP流行的年代,却很少会有一家公司愿意把仓库中那些积着厚厚灰尘的历史录音拿出来,所以克莱斯勒(当然也包括埃尔曼、蒂博等活跃在上世纪初的大师们)传奇般的音乐却始终无缘一窥真容。
比较讽刺的是,最初知道这张EMI出品的唱片,竟然是在以讨论HI FI出名的香港音响技术上,那位乐评人把它说得天花乱坠,甚至说它的音色足以当作小提琴的REFERENCE录音,有这等好事当然不能放过,于是当这张唱片第一次出现在柜台里时,我就毫不犹豫把它抓回家了。
说实在的,它的录音似乎并不象杂志上说的那么神乎其神,相信有些人听了五分钟后就会把它扔到一边,可是如果你把它全部听完了,过了几天又开始听第二遍,那么我相信你再也不会把它扔掉。
这张唱片中包括了24首小提琴小品,最长的不超过五分钟,但却涵盖了克莱斯勒全部的精华,中国花鼓,维也纳随想曲,美丽的罗斯玛琳,爱的喜悦,爱的悲哀;也有他改编德沃夏克的幽默曲,老柴如歌的行板,多数都是耳熟能详的曲调,而由作者亲自演绎,又完全是另一种感觉。
在小提琴的技艺上,我懂得很少(只是听家有琴童的朋友说过,克莱斯勒的东西听着简单,但拉起来并不容易),但是听过之后,却不由感叹,这样的小提琴大家恐怕在很长的时间里再也不会出现了。现在的小提琴家,多数是琴弓一搭上琴弦,就发出一声嘹亮的怒吼,琴声透明纤细而略带神经质,但这种感觉在克莱斯勒的琴声中却绝对不会出现,他的音色是上面一切描述的反义词,如果说现在的小提琴清一色是女高音的话,克莱斯勒琴声的声线更接近于女中音,厚实而柔和,音色中随处散发着一种温暖的光泽,后来听埃尔曼的作品,也有类似的体会,因此才有当年举世闻明的埃尔曼之声这一说法。不夸张地说,克莱斯勒的琴声中已经退去了浮躁和“火气”,进入了一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超脱和恬淡的境界。
克莱斯勒的技巧不少乐评人都认为,与海菲茨相比不遑多让,但是他的作品中很少有单纯卖弄技巧乐段,旋律和音乐的起承转合才是关键所在,同样一首爱的欢乐,有无数的小提琴家演奏过,但是和克莱斯勒一比,总是缺了点什么,这里既有琴声的差异,也有音乐理解和表现能力上的差距。
很多人说到音乐,首先想起的总是老贝,老柴甚至布鲁克纳,马勒的交响曲,而对很多隽永的小曲却不那么在意,其实这不能 说是一个损失。当然这里没有贬低前者的意思在里面,在别的帖里曾经有过一比,小曲相当于小菜,交响曲,协奏曲,清唱剧这些则相当于大餐,四重奏,奏鸣曲则相当于茶道,小菜看似简单,但却并不见得好做,一样要讲刀功火候之外,它还必须用相对来说普通的原料做出精彩绝伦的滋味,奥依斯特拉赫就曾经说过,拉好美丽的罗斯玛琳的难度并不亚于拉好老柴的D大调,前面提到的朋友则说得更加通俗一些,一般的炫技作品,琴声象闪电奇侠一样一掠而过,你还没来得及反应,这一小节已经溜过去了,但是拉克莱斯勒则不然,音色,音准,音乐的表现力事无巨细,都得一样样摆在观众和评委的面前,任何一点缺陷都很难逃过别人的法眼。
另外,大餐菜品丰富,但未必件件合乎口味,更何况完整地听下一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巨作,恐怕对人的注意力也是一项挑战,有多少人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保持全神贯注,没有片刻走神?
而在五分钟的时间里,细细品尝克莱斯勒音乐的任何一点细微变化,不仅可能,也其乐无穷。
精致的小菜可以让人百吃不厌,精致的音乐小品则简单而直指核心。
2
 楼主| 发表于 2008-2-17 15: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说过了莱斯勒,似乎就不得不再提一下海菲茨,这个名字一下就牢记于心,开始主要是因为他和某个著名的洗发水很相象 [s:49]
手头海菲茨的唱片其实要比克莱斯勒还多一些,毕竟他的年纪小了几岁,赶上了立体声录音年代,而且这个年代的起点还非常高,特别是五十年代初刘易斯·莱顿操刀的RCA录音,即使过了半个多世纪,音质和现代的所谓发烧录音相比还是毫不逊色,海菲茨和莱纳/CSO合作的勃拉姆斯D大调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无论独奏,乐队,指挥,曲目,录音都近乎完美,不过我最喜欢的却不是这张,而是一张五十年代早期录制的《西班牙》。
这张唱片的主打当然是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不过说句实在的,这个版本我不是特别喜欢,倒不是因为演绎上有什么缺陷,而是海菲茨采用的版本是被奥尔阉割过的版本,删去了其中的第三乐章。作为当时小提琴教育和学术界的权威人士,奥尔非常武断地用了一句“这个乐章演奏效果不好,所以从不演奏”就带过了,连编撰他著作的编辑都忍不住在注释中回敬了他一句“我们不同意奥尔的这一观点) [s:2] 当第一次听过一个不知名的小提琴家演奏过这一乐章后,我就知道,奥尔的做法不仅仅是粗暴,简直是一种罪恶 [s:11] ,难怪梅纽因把完整的西班牙展现给世人后,四乐章的阉割版就再也没有市场了,而海菲茨作为奥尔的得意弟子,看来还是遵循了师意,也留下了一点点缺憾。不过实在是瑕不掩瑜,除了无缘听到带着最浓烈西班牙风味的第三乐章外,海菲茨的表现无懈可击,恐怕很难有一个小提琴家能把这首曲子中的激情和技巧表现得象他那样淋漓尽致。
这张唱片中的另一首曲子是肖松的音诗,说句实在话,海菲茨表现得过于大开大阖,有点过火了,少了点忧伤的意境。
不过即使光听剩下的三首小曲——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圣桑的哈瓦内斯、引子和回旋随想曲(这个名字够绕的 [s:42] ),这张碟也已经完全值回票价,流浪者之歌,版本听过无数,但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没有一个人能象海菲茨的演绎这样干净利落,一气呵成,也许别的演奏家在前面的乐段还各有千秋,但一旦音乐进入高潮部分,海菲茨就显得鹤立鸡群了,细节决定质量,高潮部分有几声拨弦,就这几下,我就没有听到过比海菲茨更加精准和干净的,圣桑的那首拗口的曲子,在海菲茨的琴弓下高潮迭起,而高潮之中仍有细腻的起伏,同样听过很多不同的版本,却没有一个人能整体超越他。
此外无论是速度和节奏多么疯狂,海菲茨都能保持惊人的音准,有人形容每个音准确得如同用快刀切出来的一样,而在与此同时,音色依然纯净悦耳,绝无任何粗砾和刺耳之感,音乐的表现力也未受丝毫的影响,前面 说过现在的小提琴质感多数偏向明亮纤细,技艺令人眼花缭乱,海菲茨可能是这种潮流的始作俑者,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在速度,技巧,音色和表现力上能象他这样达到完美的统一,从这点来说,海菲茨仍然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巅峰。
扯点题外的话,海菲茨的圣母颂和跳跃的霍拉舞曲被称为二十世纪小提琴的绝响,前者我一直想找却没找到,后者终于有机会听到,不过感觉却不如出水芙蓉里那段用小号演奏的,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关系吧。
最后,不能不把克莱斯勒和海菲茨作一下比较,其实两个人的地位可以说是双峰对峙,各有所长,打个比方的话,克莱斯勒是玉石中的和氏壁,而海菲茨是钻石中的非洲之星,两样都是绝世珍品,都一样价值连城,海菲茨的琴声象钻石一样纯净,又时时折射出令人目炫神迷的光芒,而克莱斯勒的琴声象美玉一样温润,让人忍不住时时抚摩欣赏和回味,两样东西一起放在人们面前,你挑哪一样?很多人也许会说:最好两样都要 [s:41] ,也许在真的珠宝面前,这样说过于贪心,但是对唱片来 说,两者兼得却并不是丢人和困难的事,既然如此,WHY NO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2-17 16: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梧州市
好贴!

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2-17 16: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我会选STARKER的大无 [s: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2-17 17: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梧州市
引用第3楼regit于2008-02-17 16:32发表的 :
我会选STARKER的大无 [s:2]
ME too


最喜欢的是他在RCA录的那版,温暖细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2-17 19: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西省运城市
提琴小品是我非常喜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2-17 22: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这么用心的帖子没有额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2-17 22: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版主已死,有事烧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2-17 22: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很好的帖子,海菲兹早年也有大量小品存世(RCA海菲兹全集的vol.1,2,3,EMI参考系列中的一个2cd),都是非常经典的演绎,比如《精灵之舞》等等,几乎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演绎。

郑延益在《春风风人》里说小提琴音乐大致可以划分为“violin music”和“music for violin”两个范畴,克莱斯勒和海菲兹在这两种曲目上都有不同的建树,而各有侧重。细心的话会发现,除了一些小提琴家必备的曲目外,克和海的曲目(或者说擅长曲目)基本是不重复的,海一生演奏克的小品屈指可数,克也很少演绎那些相对过于炫技的曲目,这也许就是两位大师之间的一种默契,英雄与英雄间的心心相惜吧~ [s:28]

至于小提琴炫技的始作俑者,那肯定是帕格尼尼了,其实听海菲兹早年的录音,技术完美是一个方面,同时也有很多温暖动人的演绎,LZ不妨找来一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02: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继续

肖邦的钢琴作品,被誉为花丛中的大炮,手机中的战斗鸡。
在作曲家里,只有很少的名字能几乎只和一件乐器联系在一起,比方说帕格尼尼之于小提琴,而说到肖邦,那自然就会联想到钢琴。除他之外,能几乎完全和钢琴联系在一起而又比较出名的恐怕只有李斯特了。
肖邦这潭子水并不算深,可是选择却也有让人头大之处,玛祖卡、波罗乃兹、华尔兹、练习曲、叙事曲,夜曲、协奏曲等等,名家更是如过江之,权威的也不少,的比方李帕第,比方鲁宾斯坦,不过权威版本象三星带花,GP大奖什么多了之后,反而让人有点无所适从之感。
当然,名家众多,名盘如云,要找张合乎口味的并不难,不过偶比较钻牛角尖,一心想找一张能用最简单的方式概括他全部风格的专辑[s:30],同时又需要一位有足够说服力的名字来演绎这部作品。
关于问题一,很早以前我就已经找到了答案,可以称得上是浓缩了肖邦全部风格的,不是前面列举的那一大堆,而是很简单的二十四首前奏曲。
这二十四首小曲中,舒曼有一个评论,大意是说每一段都能听出这是肖邦写的。如果听过之后,就会发现这样的表述完全没有夸张和过誉,尽管每一段都很短,但是这些曲子或婉约,或宁静,或悲伤,或烦躁,或激越,在这里面既能依稀听到革命练习曲的影子,也能领略到夜曲的风采,有玛祖卡般的跳动,有华尔兹一样的旋转。
前奏曲中,最有名的可能是其中的第十五首《雨滴》吧,其实它根本不象肖邦自己描述的那么阴暗,总体风格还是轻快,中间略有不安之感;真正符合他那段描述的应该是其中的第六首,其中背后重复而单调的嘀嘀声,加之沉重的旋律,久听之下,确实有让人崩溃的能力,但同时也不能不佩服,肖邦仅仅一分多钟,就能把那种烦躁灰暗的心情传达给听众。
而其中的第七首,仅仅三十多秒,旋律简单到仅仅数十个音符,当人们还没来得及沉浸到优美的旋律中去,它已经已悄然结束。相信抱有遗憾的绝不是一两个人,所以才有人在这个短短乐句的基础上,改编出了《仙女组曲》,但由此也可以看出肖邦天马行空,随意挥洒的音乐思维。
说到这儿,又该说到版本的问题了,演绎肖邦的权威,其实除了包括前面说过的二位外,还有一位因为年代关系不那么著名的人物——法国人柯托。其实翻一下有关的资料就知道,这个非著名的法国人在上个世纪初是赫赫有名的,肖邦/柯托,当这两个名字在一张唱片上相遇时,我知道它一定会成为经典。
这张EMI公司录制于1930年代的唱片,播放起来免不了有咝咝的杂声,但是并不会影响聆听的效果。他的演绎有种也许是法国式的优雅和流畅,清淡中带着灵动,内敛中蕴藏着激情。
傅雷曾经说过,肖邦虽然是浪漫派的代表之一,但是他的风格却是偏向古典的,傅雷的专横和霸道我不太喜欢,但是他这样的表述我却还是接受的,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傅雷对柯托的演奏也是推崇备至。
说到这个法国式的肖邦,又想起另一件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肖邦是波兰人,他也从来都把波兰当成自己的祖国,或许因为鲁宾斯坦和他是同胞,所以很多人都认为AR才是肖邦的当然权威。可事实上,不管怎么说,肖邦血管里至少有一半是法国的血统,而且与法国也有割舍不断的联系,他的老爹就是法国人,他生于波兰长于波兰,成名于法国卒于法国。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肖邦是一个有强烈的恋母情结的人,波兰在他的潜意识中,是母亲的象征,这从他与乔治桑的恋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姐弟恋——上也能看出端倪。
不管怎么说,相信肖邦和柯托在音乐文化上,确实存在着某种交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2-18 07: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省邯郸市
好帖好帖! 2008年中偶目前见到的第一好帖。顶!
呵呵,昨天闲来无事刻录了一张自认为的“肖邦精选”
1-2 华丽的大波兰舞曲
3 肖邦第一叙事曲
4 肖邦第二谐谑曲
5-6 小狗圆舞曲 和另外一首圆舞曲
7-8 两首编号外的夜曲
9 军队波罗乃兹
10 英雄波兰舞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2-18 11: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
肖邦的前奏曲,六法齐备,尤重气韵生动之美。意在言外,回味深永,有瞬间消逝的惊艳,无法捕捉的巧思,的确是肖邦作品乃至一切钢琴作品中的上上品。
cortot的演奏微妙之极,他的自由速度是化境,不注意听甚至不会去注意,哦,这是自由速度。因为一切都非常自然,是音乐自己在呼吸,而不是人刻意作为。完全是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2-18 12: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问一下10楼,能否详细介绍一下选入曲目的版本啊?特别是编号外的两首是谁演奏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2-18 12: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2007至今来最好的帖子!

向lz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2-18 13: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省邯郸市
引用第12楼regit于2008-02-18 12:02发表的 :
问一下10楼,能否详细介绍一下选入曲目的版本啊?特别是编号外的两首是谁演奏的啊?
华丽的大波兰舞曲 我选的是电影“钢琴师”原声中的那个版本,至今不知道谁演奏的,不过感觉真的不错

肖邦第一叙事曲,第二谐谑曲 选择的是米开朗基里演奏的,感觉他的演奏相当精准,冷静

圆舞曲我听过的版本不多,选的是鲁宾斯坦的

两首编号外的夜曲,可惜鲁宾斯坦的那个全集中没有收录,我感觉阿劳的演绎很棒。

波罗乃兹偶喜欢波利尼的!(鲁宾斯坦弹的偶感觉有点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15: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接9楼的话题

盘点自己收集到的唱片,发现其实里面重复的曲目相当多,不过有机会听到不同的人来演绎同一首曲子,欣赏风格上或大相径庭或大同小异的演奏风格,也是一种乐趣所在。
在柯托的那张唱片中,除了24首前奏曲外,里面的船歌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这首曲子也是非常的肖邦,旋律一如既往的优美,风格明快,充满诗情画意,某些章节似乎又隐隐带着点不安,柯托的演绎自不必多言,不过当时听过他弹奏完这首曲子后,我第一时间翻出了另一位大师级人物演奏的同一曲目,两相对照之下,果然风格各异,却很难让人比较出高下优劣,或者说,两者我都非常喜欢。
这儿所说的另一位大师,就是被有些人称为钢琴魔鬼的霍洛维兹。
关于霍洛维兹,恐怕评价也是两个极端,喜欢他的人觉得简直找不到适合的形容词来赞美他,不喜欢他的人则几乎把他描述成一个用拳头砸钢琴的疯子。
不过喜欢他也好,讨厌他也好,对于霍老在速度和力度上展现出来的非凡天份,每个人都无法否定,我也领略过他在这方面的表现,特别是和托斯卡尼尼合作的老柴一钢,这翁婿俩的暴脾气撞到一起,那可真是够热闹的 [s:9] ,从那四个大家耳熟能详的音符开始,两个人就展开了疯狂的音量和速度的竞赛,彼此间可以说都是寸土不让,那场演奏说激情四射都有点弱,说火光冲天更合适吧 [s:49] ,想来想去就是苦了那些伴奏的NBC乐团成员,这样互相猛赶的结果是,演奏略显局促,可是张力却是无与伦比,唯一的遗憾是,这个RCA1940年代的录音音质惨不忍睹,如果再晚上十来年,赶上了RCA录音的黄金年代,由刘易斯莱顿操刀,那会是什么样的效果?有点不敢想象了。
此外也听过霍老弹奏的《军队进行曲》,同样的热力惊人,感觉那架斯坦威都有散架的危险 [s:2] 。
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体验,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霍老不适合演奏肖邦。因为他太狂野也太我行我素,跟肖邦那种内敛而稍显文弱的风格不相适应,还是演奏李斯特更好一些,事实上我也有幸欣赏过他弹奏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确实是非凡之作,在我的记忆中可以排第二(排第一的那首可能很多人知道了会吐血,是《猫和老鼠》里TOM弹的 [s:41] )
但事实上,霍老一生都钟爱肖邦,而且留下了很多唱片,不过他不喜欢肖邦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对于肖邦谦称的这两支小小的步兵队,他的评价是,象两首练习曲。
不过听过RCA出品的这张《霍洛维兹演奏的肖邦(专辑1)》后,那些把霍老漫画化甚至小丑化,认为他只会大音量轰炸的人应该闭嘴了。
还是回到船歌上,这首曲子,柯托的弹奏用了七分五十二秒,而霍老用了足足八分五十一秒,慢了近一分钟。速度还是其次,真正让人难以忘却的是霍老的音色和用钢琴绘画的能力。
当柔和的琴声传来时,忘记那个只会让钢琴轰然巨响的霍洛维兹吧。主声部漂浮在伴奏音上,好象微风吹拂,水面微波荡漾,船身随着风力或疾或徐,起伏不定,清澈的琴声,让人隐约感觉到和煦的阳光撒在水面,闪烁着细碎的光芒,音乐时而宁静,时而不安,时而幽怨,直到最后轻轻地画上句号。
钢琴由于自身的特点,它的音色变化是不如小提琴丰富的,但是霍老却能通过让音量细腻和细微的起伏,让钢琴也同样散发出迷人的色彩,这样的例子在船歌中几乎随处可见,俯首可拾。
有时难免会想到,这样的肖邦,真的忠于肖邦的原作么?可再一想也就很快释然,音乐的演绎不仅是还原,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何况音乐的目的是把人们带上一段心灵的旅程,如果琴声让人们愉悦,让人们感动,那么,是不是忠于原著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2-18 15: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绝对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2-18 16: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写的真好
从容不迫,婉婉道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2-18 17: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
支持LZ [s: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2-18 2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莆田市
很好的帖子
要是字体变大点就更好了 [s: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4-25 22: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