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烧上个处子测,关平战秦用:Ath-a900 vs sony  mdr-cd170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2 1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前言:小烧数年,资质愚钝,又器材低次,总是仰望老鸟大笔,只奈囊中无物,见识浅短,今凑得a900\cd1700各一只,权作学步之测,愿能与众小烧菜鸟共乐乐,妄言、错陋之处,请大家多海涵、指正。

Ath-a900 vs sony mdr-cd1700:关平战秦用,两名小虎将的跨时代较量!

*  初篇

  首先说,比起关公站秦琼,这个题目有点娱乐,看热闹的读者难免被这个“噱头”吸引进来。但其实熟读演义的朋友却会知道,关平虽为关羽义子,秦用虽喊秦琼干爸,两个小将的武艺却非同时代的等闲可比。关平两战庞德、徐晃,秦用则更是当时“80后”的精英,正如a900和cd1700,其声名与地位虽不及各自派系的老大,a1000/a900ti和cd3000,但中端耳机自有其中端的风采。从时代上比较,cd1700出生时cd格式如日中天,包括磁带在内的其他模拟格式音乐还在苦苦挣扎,而a900在研发之时,数字音频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关于次世代音频的战火已悄悄燃起,因此a900已经有了像sony sa系列那样面朝未来春暖花开的打算,这从它的厂家介绍上可一窥全豹:“是能够清晰、忠实的再现 DVD音响及SACD等比过去的CD音域更广阔、音色优美的数字音乐的新一代耳机,属于艺术监听系 列。可称为标准中的标准的ATH-A900,以大口径53mm钕扬声单元为核心,不论是在音质上还是长时间佩戴的舒适程度上都倾注了很大努力。”
  广告中的夸大且不多论,单看“倾注了很大努力”几个字,似乎没有必要怀疑ath-a系列迈向新时代的决心,而看艺术监听的定义,铁三角还真有点同时向监听和音乐欣赏两个市场讨揽利润的野心。那么,刀杵相交,孰更优胜呢?
  为此,听腻了cd1700的我,决定入个a900以观虎斗。


*亮相

  A900拿到手上后,发现并无宣传照片里的光彩夺目,虽然它的外壳涂以深情的海蓝色,但在真实的阳光下,你会发现那不过是一片不起波浪的止水,并无一滴撩人的水花。你所惊讶的竟是它的平素,内敛以及温文尔雅,而这些是你在触摸“卸妆”后的生活里的a900之前所不曾想到的词汇。
  整体的做功和设计感觉是稳重不失精细,平素而又不失于平庸,使人不得不赞叹铁三角的耳机制作理念,慧中固然重要,秀外也必不可少。
  我的音源并不好,只有一台笔记本,配玲珑3豪华版声卡。之前我用这款声卡推动dtx900、cd1700都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面对直推好声的a900,我想它的推力至少应该足以应付。戴到头上,发现a900并无许多用家朋友抱怨的拘谨、压迫、沉重的感觉,我觉得它和我的cd1700一样,有着自始至终的舒适,不像我曾经用过的hd497和dt231,总要通过耳朵、脑袋、耳机本体三者长时间的健身才能够趋于和谐。
  先放了一首熟悉的蔡琴的《张三的歌》,平素的耳机终于恢复了它传说中的生动,多彩的音符在双耳间灵动飞舞,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待到蔡琴大姐的声音缓缓流出,我满怀期待的听觉神经却愣在了原地。不是说铁三角播放女声无敌么,怎么听来如此平庸?听着听着,我幡然醒悟,原来我的耳朵已经被主攻流行的cd1700惯坏了,而a900的声音似乎也印证了我之前的隐隐猜想,a900的音色走向与cd1700是一致的!是的,那歌唱者的一颦一笑,不已经很早就被cd1700以雷同的方式演绎过多回了么?无怪乎许多购买a900的朋友称之与e888有几分神似之处。
  购买a900之前,就曾注意到a900的耳机腔体与cd1700有几多相似,从侧面和底面看耳机的剖视图,都同样是近似的梯形状,cd1700的斜边倾斜度更大一些;两者耳机单元也同样呈平行于耳朵的侧倾角度;同为封闭式,而耳机的外壳均为弧度近似的铝合金(cd1700的合金面积小一圈),耳机壳的侧边则是相近的塑胶材料。
  这使我怀疑,a900作为长江后浪对于cd1700这个曾经的先锋者的学习和借鉴,大概唯一无法复制的就是cd1700的生物振摸,不过铁三角作为耳机大厂,对于振摸的开发也该有自己的心得。待到播放钢琴时,我才有了一点小小的惊讶,明亮而通透的高音,滴滴点点,很具有穿透力,又试验了一首男声的口水歌,发现中频薄得难听,而低音则过于拙重。看来它虽然近似我印象中的cd1700,但以目前的水准还要相差一截。据上家的兄弟说,这只耳机听音不过三十个小时,希望它还没有褒开。


*入场

  Pk之前,a900已经狂褒数日,感觉它的震膜已经基本进入状态,中频厚度有所增加,声音也较之前更为温和,但也不排除我的耳朵被煲过的原因。虽然单独聆听a900并未发现什么大的不足,但该打的硬仗还是得打,谁让它和前辈1700各为其主而又量级相近呢,好在耳机不会像人类那样因时间发生明显的年老体衰,使得它们相对的公平决斗成为可能。
比武之前得先公示双方的身体素质:

Ath-a900参数:
型号类别:密闭动圈型
单元直径:53mm
驱动单元:钕磁铁
外壳:高强度铝
频率响应:5 - 40,000Hz
最大功率:2,000mW
灵敏度:101dB/mW
阻抗:40Ω
重量:350 克
导线:裹布/ Hi-OFC 3米(单侧导线)
连接端:标准/迷你兼容镀金立体声

Mdr-cd1700参数(从head-fi上查知):
型号类别:封闭动圈型
单元直径:50mm
驱动单元:钕磁铁
震膜:生物纤维
外壳:高强度铝
频率响应:5 -30000hz(又一说为5——50000hz,本人权衡下觉得括号外参数更可信)
最大功率:1000mw
灵敏度:106db/mw
阻抗:32Ω
重量:325克
导线:LC-OFC Class 1,3.5米(单侧导线)
连接端:标准/迷你兼容镀金立体声

关于二者的导线材料,我查了一下资料,陈列如下:
Hi-OFC:高传导无氧铜,通过进一步去除铜中氧化物,并去除其他杂志,使铜的纯度提高到99.99%以上,同时经过加工和热处理,尽量使各晶粒中原子排列的晶格尽量一致,改善导电性能。
LC-OFC:通过机械加工和热处理方法使高传导无氧铜的晶粒长大,减少导线晶界造成的信号失真。
虽不敢断定lc-ofc一定优于hi-ofc,但基本可以确定,作为老耳机的cd1700起码在线材方面不会吃亏。

从参数上看,cd1700易推性强于a900,实际聆听中证明了这点,同样的输出下,a900的音量明显小于cd1700,更近似于dtx900在玲珑声卡上的音量大小。

  至于高中低音的表现,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实际曲目中去感受它们的差别。


*出拳

前端:玲珑3豪华版,开至hifi档。曲目均为flac格式,播放软件为foorbar2000。
另有若干128kbps的mp3和psp测试两只耳机在音源较差和低推力下的表现。

一,人声:
1.张学友《忘了哭》
这首歌有个特点,在演唱第一段主歌和副歌时,学友的嗓音近乎喃喃自语的低沉和柔暗,至第二段“当你被他抱住”,声带陡然一振,力度增强,变得嘹亮而清越,便在这不同的演绎对比下,反映出歌曲中“我”的情感细节。可以通过本曲的测试,考验耳机还原人声情感的能力。

Cd1700:第一个登场,开声的几个拨弦形体巨大,偏左,饱满圆润,第一句歌词“前一步已末路”一出口便深深地扎入人心,那无尽的落寞与伤感也像消失的琴音一般孤独地延伸出来,被两旁的黑暗紧紧包裹,仿佛一个受伤的男人独自抚摸白日难以呈现的伤口,孑然行走在漫漫的夜色之中,任陌生的路人和灯红酒绿擦过自己的视野。即连响应在黑暗中的几声回音也是清晰可辨,丰润有形。前后对比的情感变化是明显的,开始的无奈、感伤直至高潮时的面朝黑夜的感慨、反思,其间虽有感性的诉说,却始终伴有冷静的审视,这理性的力量隐隐产生一种疼痛中的从容,一位中年男子的坚强背影呼之欲出。

A900:之前已经用a900独立演绎过一遍这首歌曲,但是对比过cd1700后,就发现两副封闭式耳机其实差别很大。几个拨弦较为明朗,但弦丝更纤细一分,在略有毛刺感的颤动中让人担心其随时会有从中间断裂的危险。学友一开声便让人摇头,太煽情了,cd1700上的独自黯然在这里被置换为酒吧唱台上的悲情诉苦,学友陡然从一代歌神降格为一个闭眼自我陶醉的技术流派快男。及至歌曲后半段的高潮部分,声音愈发浮躁,飘虚而轻薄,那是撕心裂肺地宣泄,背后是无法推卸的幽怨,如果说cd1700的演绎更像一个内心过渡到痛苦尾声的失恋者,那么a900正处于分手后的癫狂期,你几乎不会怀疑,他随时会在酩酊大醉的糊涂中打碎几只酒瓶。

小结:之前在钢琴上表现冷静的a900怎么突然变成一个浪漫主义的小青年?这个问题让我困扰,几番试听对比下来,发现症结就在于a900的男声偏薄,而男声一旦缺失了喉音的厚重,就听感上立即变得感性和慌乱,仿佛失去了自信与底气。不过,这并不意味着a900的男声惨不忍听,也不至于沦为“太监”或“变性人”那般夸张,事实上a900的男声并不缺乏应有的力度,甚至比cd1700表现得更为刚性一些,唯一稀缺的只是一点厚度,我以为在没有参照,没有刻意挑刺的心态的耳朵里,a900的男声可以得到差强人意的评价。


2.蔡琴 《出塞曲》

A900:开头的号角及羌笛还原较为准确,a900纵深相对不错,同样因为a900中频偏薄的原因,蔡琴的声音清爽飘远,仿佛站在空阔的草原之上,却因声场的横向狭窄使整体气氛压抑在一座小黑屋里。歌曲节奏自一段模拟打马归乡的过门开始陡然加速,而再度开唱的蔡琴虽然声音加快,暗含的情感却似乎与之前的四平八稳没有多大改变,应有的热情遁迹无形,更像出自一部变速的复读机。一曲终罢,听者还支着耳朵,等候高潮的到来。

Cd1700:一开场就气象不凡,配乐从四面八方的地方此起彼伏,呈包围状的排列将听者环绕在中心。人声拉近许多,吹气如兰,感情从演唱者丰满而细腻的嗓音中一丝丝渗溢而出。整首曲目听感松弛而自然,尤其到了过门之后的提速,欢快、激昂的温暖阳光霎时刺破了天空的乌云,霞光万里映照在一个纵马奔腾的游子身上。背景中的男女合唱也终于重新打动了听者的耳朵,虽然在a900中它们并未消失,但因为缺乏气势常常让人不知觉忘却它们的存在。


3.水叮当 《my oh my》

Cd1700:声音一如既往的柔和,即使在这首快节奏的充满电子器乐的歌曲里,低音保持良好的弹性和凝聚力,虽不够猛烈刺激,但可以让人安然坐在原地,并身体忍不住随节奏轻轻摇摆,抒情,曼妙,主唱Lene Nystrom嗓音在保留了其在多数中低档耳机里的“精灵味”的同时,略增了一分真实的烟火,使其在诡怪之余,又添一丝妩媚,而这,我认为是更近于真实人声的表现。

A900:仿佛到了的厅现场,电子乐恢复了它应有的刺激,低音比cd1700有所膨胀,确实感觉有一只巨大的拳头不断地“蓬蓬”砸击着大地,Lene Nystrom的嗓音凝聚力好于低档耳机,但比cd1700听来更清亮,薄瘦,轮廓感更好,假如我们可以在cd1700和a900之间设定一个完美的基准,那么cd1700属于多一分也美,a900属于少一分也美,其实二者人声的差别在真实的聆听中远远小于此处的文字描述,不仔细分辨可以认为基本重合。


二.器乐:

1,钢琴:卡图
Cd1700:一开声就弥散开一片迷蒙的雾气,钢琴的泛音弥散在听者的周围,一如大水淹没了你的整个身体。音色饱满,仿佛一只纤纤玉手在琴键上柔情似水,即使落力也带着三分婉约,而音符充满了水气,却又是温暖有加的,宛如一只只熟透的柿子在雨后的阳光中往下掉。你会不自觉忘却了这是钢琴的演奏,一如中国的山水画,率性自我,却在那似乎远离了本象的演绎中抵达了艺术家心中的情趣。

A900:一开声也想弥散开一片雾气,但那雾气是收敛的,尝试着迈出两步,又小心地缩回脚去。泛音同样丰富,但比cd1700更具有形体(这种差别较为细微,回头再听cd1700,会发现它同样有良好的轮廓,只是a900更清明一点),在同样的声卡音量下,cd1700的钢琴会像是来自你面前的一只木箱,而a900则像来自三步之外的小木匣。音色冷静,偏亮,更有力度,少了cd1700的浪漫,你会觉得,哦,确实是有人在弹奏钢琴,而且是背对你的,看不见他脸上的表情,而他只管弹好自己的钢琴就行,在这首曲目的演绎上,我以为a900更近似我曾拥有的dtx900。由此也可见,a900宣传上印制的“监听”二字不是空穴来风。

小结:就我个人而言,虽然a900表现得更为“真实”一些(还是觉得它比生活里的钢琴多一点金属味),但在试听过程中,相对cd1700的自然轻松,a900的严谨冷静会让人有种把它摘下来的躁动。

2,小提琴《梁祝:化蝶》

A900:有朋友说a900的小提琴像抹过黄油,动听之外有一种过分顺滑的油腻感。在这首曲目中a900的油味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却演绎得异常动情,十分富有“艺术”感,腔体共鸣完美,琴音婉转逶迤,忽而低声诉说,忽而一飞冲天,在高处盘绕升旋(大约1分55秒的时候开始),细如蛛丝,悬而不断,而后的提琴齐奏也是气势磅礴,朦胧升起的水雾隐约能分辨出琴头的错列。

Cd1700:只能说a900你固然“艺术”,但cd1700更是油腻入骨,那油味已经不是抹在琴弦上了,而是已然浸化为琴弦的一部分。虽然相比之下没有a900明亮,但却更为丰满圆润,有一种“我虽邪派,任我逍遥”的自得与从容,不像a900“犹抱琵琶半遮面”,在琴音过渡到一飞冲天的隘口时,cd1700下的小提琴更像是真力十足,一气呵成,扶摇直上,丝毫没有a900转音的“险象环生”,便在那极高处环绕飘摇时,似乎那琴音本身还有不安分的眼睛,在完成规定内的“舞蹈动作”之外,还一边从容地“得陇望蜀”,贪图更高的挑战。而后的提琴齐奏同样气势不凡,解析与a900相当,个人感觉不同于a900的自身的监听素质,cd1700的良好解析也得益于它相对宽广的声场,可以从容地将各种声部铺展开来。

小结:如果将求严格地逼真还原,cd1700和a900都在这里打不了高分,但在这里它们都按照各自的风格很好地完成了演出。如果自身素质不足以高度还原,个人觉得来一点小小的“艺术”又何妨——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所谓的真实乐器不过也是音乐的还原工具,假设真的制造出了两只耳机里的“新小提琴”,难道就会因为它们的音色另类便丧失了意义吗?曾比较过低档的dtx900,那小提琴虽然“味正”但因素质不足依然难逃失真太多的缺憾,声音干薄而平面化,音色辗转的表现力极为有限,你完全可以想象是一部机器拉着劣质的提琴照本宣科,因此归根到底,还是耳机的本体素质和调音水平至关重要,风格不过如人的外貌一般,可以赢取初识者的好感与否,却完全不能成为其主人优劣的评判根据。



3,大鼓:《鬼太鼓》

a900:这是一段集中的鼓镲交响。声音定位很好,鼓皮的余震挥散在空气中,随着鼓槌节奏的加快,伴有远近汉子的呼喊声,可以清晰地辨别出发声者的方位,便在曲目几近高潮的时候,空气中的鼓鸣回响已经交汇成一片,荡击到耳膜上嗡嗡作响。感觉鼓皮高度位于听者齐鼻处,因为声场狭小的关系,整体听感略显沉闷,但比较接近真实现场。

Cd1700:也许得益于更出色的低频弹性,敲鼓的力度大于a900,鼓皮高度有所降低,大约位于听者胸口处,残响少于a900,呼喊的汉子拉近不少,且布置于更为宽广的平面上,仿佛有一只大手将原本在a900声场中右前方、左前方的呼喊者进一步分别向右、向坐拨动了一段距离,场地立马从屋内挪到了大院,听感更为温柔平和,鼓皮颤动的感觉不如a900,但因为声场的“充裕”,不像a900那样着重于大鼓(几乎声场就被一只鼓堵得严严实实,而那些偶尔爆出的人声,更像是从墙外探头而入的红杏)的描述,平衡了a900中主角(鼓)和配角(人声、镲声)的“贫富差距”。



4,吉他:《濑柳小镇》:吉他主奏,伴奏乐器:萨克斯、小提琴、电吉他、钢琴。

A900:一如继往地表现出良好的现场感。吉他拨弦的形体感十分出色,几位演奏者距离不远,仿佛能看到他们双目相逢时的会意一笑。萨克斯的音色不同凡响,看来铁三角在包装盒上印刷萨克斯的图片并不是随手拈来。发现这首歌曲的氛围特别适合a900演绎,声场固然逼仄,但却恰恰需要这狭小的“亲切”感,使听者就仰卧在乐队形状的摇篮里,乐器的切换,主奏与伴奏,都使人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舞台的实体,耳朵被旋律紧紧包裹却无任何不适和厌倦之感,唯有久久地回味沉醉。

Cd1700:开声左耳侧的吉他飘远了少许,正前方的吉它却扑面而来,1700继续用宽旷富足的空间铺展音符的因子。整个空间都在金色的暮阳下飘摇泛动,仿佛退出了现场,1700依然用它温暖而不失解析的特色渲染着一段录音,单个乐器的质感略不如a900,整体却有a900所不及的一股怀旧茶香。


三,其他

  交响:试了几首,都不太好,cd1700层次感不够清晰,定位不够精准,声音太富于粘性,乐器几乎化在了一块;a900则声场狭小,造成乐器的叠加,一样混沌不清。

  又试了一首灌蓝高手上的《想大声说爱你》,128kbps的mp3,想测试两首耳机在演绎较差音源时的表现力,令我吃惊的是我以为会遍布碎玻璃片般扎耳的a900却竟把这首歌有模有样地播放了下来,比起曾经拥有的dtx900,音乐味实在是多出了许多;换上cd1700,同样吃惊的是cd1700居然变得冷峻许多,这首曲目上两只耳机除了音场上的差别,音色比之前的考试中表现出空前的近似,而相较下来,a900甚至比更柔和的cd1700更耐听一些,盖因cd1700空阔的声场,把那些差劲的背景乐都一览无余地一字摆开,使它们有着比a900上更大更完整的丑象。

  在psp上两只耳机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中高频干刺,低频肥厚的特点,可见低推力的直推都无法使它们的真容显山露水,但这种缩水后的声音素质在pk e888之类小耳塞时还是绰绰有余。


*打分:
各项满分5分

1.参数分项得分:

声场
Cd1700:4
A900:2.5

解析:
Cd1700:3.8
A900:4

动态:
Cd1700:3.5
A900:3

瞬态:
Cd1700:3
A900:3.5

耳机型号/三频:高 中 低 平均(这样算分cd1700有点吃亏)
Cd1700:  4 4.5 4 4.17
A900:   4 3.5 3 3.5

2.综合项目:

耳机型号/人声: 男 女 平均(cd1700继续吃亏)
Cd1700: 4  4.5  4.25
A900:  3  4  3.5

器乐:
Cd1700: 3.5
A900: 4


3.累计得分:
cd1700: 26.22
A900:24

外观(应a900强烈要求,临时补加的一条项目):
Cd1700:2.5(以其全新期的假想图考量,若以现在进行时比较,其结果只会更加惨痛)
A900: 4

若将耳机外观作为商品属性同时加入审判标准
最后得分是:
Cd1700:28.57
A900:28



*综评:

  好了,积淤于胸的二虎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虽然在试听过程中,感觉a900会以重伤狼狈地退出赛场,但在结尾摈除个人喜好的纯客观打分中,却意外发现a900并不比cd1700逊色多少,尤其加入了“色相”这一外挂后,a900已经和cd1700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看来,凭借印象的秒杀等等的词汇确实往往与实际相去甚远。
  Cd1700从容不迫地施展了传说中的高超武艺,a900也用铁证如山的表现证明了铁家第一性价比的不凡水准,一个挺美,一个较真(其实此话也不绝对,cd1700的人声还原要超出a900一档),让人不由回想起若干年前在耳塞界的e888对阵mx500的血雨腥风,让人觉得颇为相似的是,作为super-888的cd1700在声场上确实具有派系遗传的特点,其声场横向宽大,纵深则近浅(相对多数欧系耳机),高频柔和,中频饱满温润,低频清晰而深沉(毫无对中高频的侵犯,无论在低频多么暴烈的音乐中都是如此),整体音色抒情而慢软,感染力深刻入骨,当然,九阴真经练到了最高境界,也是尽去邪意,正气浩然,cd1700相比偏科的888,声音已然周正许多;而在cd1700的反衬下,同样走艺术路线的a900(a900假如是清澈的糖水,cd1700便是浓稠的蜂王浆)却被逼迫到mx500忠实还原的一边,铁家伙的声场竟更似一横向和纵向都有所发展的mx500,横向宽度大大弱于cd1700,纵向则胜出一筹,但缺乏cd1700的包围感(mx500同样无法企及888的包围感),高音明亮,中频干练平实,低频凝聚,力、量俱全(有时会影响到声场的清澈),整体音色硬朗而明快,声音重在务实的质感,不同于cd1700略偏向务虚的神韵,梦幻。
  最后,跨过了千元大关的耳机,无论其名声如何不堪,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相比百来块的低端,都会有其无论你如何嬉笑怒骂都无法抹杀的证明自我尊严的强硬实力。当然,最后的参数打分也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和不科学性,我个人认为cd1700这个参数不过硬的典型非考试型选手在对上a900这个典型的参数型选手时,分数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二者听感的差距。不过我也隐隐感觉到,a900对于音源的依赖要高于cd1700,在换上更高档次的前端后,a900的提升将很可能超过同场竞技的cd1700(在这点上,a900也许相似于同为sacd设计的sony sa系列)。届时鹿死谁手,或者a900将会逼近cd1700到多少,就是一个暂时无解的悬念了。
  还想补充几句的是,cd1700在清货出售时的最低售价也不低于a900,假如将它们的售价比做楼层,a900的售价处于1楼2楼之间,那么cd1700的售价就曾在4楼到1楼之间。所以这场大比武可以说是平等却又不平等,在当年的售价上,cd1700也许更接近于a900ltd等a900系的精英版。因此,我不得不赞叹a900的高性价比了,鉴于a900日本制造的设计、做工成本,我想它的利润甚至可能要低于一些相邻价位的欧美系耳机。而对于cd1700,则只有再一次叹息它的英年早逝了,自它夭陨之后,sony在它这个价位上便再也没有推出过一款可以取代它的风采的悍将,使得它的传奇甚至比起cd系的旗舰cd3000更少有人闻知,而愈发近乎于一则未曾发生过的传说了,一如只有在演义中露名却在正史里蒸发无形的银面韦托秦用。壮美的背影已成昨日,也许我们能够珍惜的唯有现在,虽然笔者还会在无数个不眠之夜暗自yy,假若当年sony的工程师将cd1700设计成如a900般的漂亮外形,即使将它的价格长期定格在2000元左右,sony公司一定会愿意将这位传说的主角像e888、mdr-f1一样长明到今天。

亦敌亦友.JPG (21 KB, 下载次数: 21)

亦敌亦友.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4-28 17: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