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03|回复: 6

[转贴]唱片公司二十世纪末盘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4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唱片公司世纪末盘点

撰稿:LENNY

--------------------------------------------------------------------------------

前 言

1999年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本世纪的最后一年。展望20世纪,是唱片工业诞生、发展、壮大的一个世纪,也是古典音乐商业化的世纪。1997年EMI公司度过了百年华诞,1998年DGG公司也满百岁。LENNY曾精心绘制了一个关于世界各大唱片公司的诞生、发展和相互关系的表格,但苦于无法变成电子文件。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几大唱片公司都和艾米尔·勃林纳(Emil Berliner)创立的“美国留声机公司”脱不开关系,而DGG,EMI、RCA更是同根生,这也是为什么这几个唱片公司都曾用过那只可爱的小狗商标的原因。百年唱片公司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演义,不知哪位大手笔能将其变为文字,以飧我等。LENNY只能将几大唱片公司99年的主要发行情况略加点评,望各位多批评指教。

近几年各大唱片公司兴起了“重作”风,纷纷转向内部的库存录音,将老录音重新制作整理,作为系列发行。发行老录音没有录音成本,有些甚至无须支付版费,演绎质量也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深入人心,因此能保证市场销量。应该讲,在全球古典音乐市场滑坡,古典艺人水准下降的时期,这也是无奈之举。但对于近年来才收藏CD的古典爱乐者,这些消息确实是喜讯,由于成本下降,零售价也下调,从而包装和质量都提高了档次。当然声音素质是否提高则良莠不齐,这也是令发烧友“心烦”的事情。

下面按公司顺序大略介绍1999年度发行的系列唱片。新灌录发行的唱片比较零碎,本文很少涉及。


--------------------------------------------------------------------------------

DGG公司99年度系列唱片

展望几个大唱片公司,在各唱片公司纷纷“挖掘内潜”的同时,最花心血灌录发行新古典音乐专辑的,还是德国DGG公司。这一举动无疑会令它在新世纪来临时占据着领先的位置,因为只“推陈”不“出新”并不是长久之策。

DGG公司99年度推出的系列唱片有:

1、新的“大师原像”(The Originals)系列,港译“大禾花”系列。

DGG从1997年开始推出的The Originals系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很高的商业利润。这套系列将从前LP的封面倾斜了一个角度作为CD封面,运用了DGG公司的Originals Image Bit-Processing技术重新整理,荟萃了DGG公司LP时代的部分精华录音,全部中价发行。本系列以从前的经典LP唱片为主,突出了艺人和演绎,价格合适,包装精美,声音也不错,是最成功的重整系列唱片,至今还是DGG公司销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系列从小克莱伯指挥的贝五、七开始,到小克莱伯指挥的勃拉姆斯第四结束时刚好一百张,DGG公司还专门在勃拉姆斯这张唱片上专门标注出来,并随碟附送了一本介绍这一百张唱片的小册子,仿佛The Originals已经功德圆满,划上句号了。但DGG公司终究还是在99年新发行了9款新系列。

   The Originals能否延续它的辉煌呢?LP时代也是DGG公司的黄金时代,片源不是问题,LENNY唯一希望的是DGG公司能将LP美妙的声音重现出来。

2、20-21世纪系列:

这是DGG公司最新创立的品牌,拥有新的LOGO和全新的封面设计,灌录的全部是当代音乐作品。从音乐史和专业音乐的角度来看,此系列可谓功德无量。LENNY为此系列向DGG公司致敬!  

3、肖邦全集

1999年是伟大作曲家肖邦逝世150周年。DGG公司出版了9卷共17张肖邦全集。其中许多专辑DGG公司已经发行过。

演绎肖邦的大师众多,DGG公司的此系列具有收藏价值,但在版本比较方面则见仁见智。详细艺人和曲目在DGG公司网站和2000年DGG公司目录中可查到。

4、施特劳斯专辑系列

1999年是小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00周年,老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50周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创立60周年。DGG公司推出“维也纳爱乐乐团施特劳斯专辑”。本专辑除了DGG公司以前发行过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施特劳斯作品外,还收录了奥地利国际广播电台录制的一些录音,属世界首次发行。DGG为什么不将历史录音部分拆开单卖?LENNY不明白。

5、巴赫选集

2000年是巴赫年,DGG公司发行了25张巴赫精选CD,廉价发行。详细目录可参阅DGG公司2000年目录。令人注目的是已经在DGG公司消失的Karl Richter指挥Munchener Bach-Chor & Orchester灌录的Brandenbury Concertos1-6和Mass in B minor,这次收录在内。但遗憾的是曲目不全,比如Cello Suiten只收1,3,6首,The Well-tempered Clavier只收第一卷,St.Matthew Passion和St.John Passion只有精选。

6、收藏家系列:(Collectors Edition)

DGG公司最新推出收藏家系列,全部环保纸盒包装,廉价发行。卡拉扬60年代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在DGG目录中消失了两年后,又出现在本系列中。此系列从包装、价格和演绎上,属于超值。

7、卡拉扬纪念专辑

1999年为卡拉扬逝世十周年。DGG公司推出了好几种纪念专辑,其中数量最大的当属以卡拉扬遗孀的画为封面的廉价系列古典系列,属于演录俱佳之作,LENNY认为作为入门聆听非常合适,但不知为何销量一般,可能是从前曾发行过之故。详细目录可参见LENNY从前的唱片推荐。

8、切利比达凯系列

   世纪末古典唱片市场上的奇迹无疑属于切利比达凯。DGG公司买下的CELI录音可以发行60张CD。至99年底推出四个套装,分别为: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理查·施特劳斯与雷斯庇基专辑、俄罗斯管弦乐专辑与德彪西、拉威尔专辑。以上由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演奏,ADD录音。

  9、DGG还充实了原有的小双张系列与画廊系列。

相比较,小双张系列价格低廉,曲目相对完整,比画廊系列更有竞争力。另外,DGG公司运用多媒体技术CD-PLUS制作的系列唱片和DVD系列将在以后加以介绍。


--------------------------------------------------------------------------------

DECCA公司99年度系列唱片

DECCA公司99年度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其歌剧唱片上加了“The Opera Company”标签,以标明它在歌剧录音上的优势和传统。但DECCA公司99年度推出的新歌剧录音乏善可陈(可能与歌剧制作成本有关,也可能与曲目有关)。系列的歌剧录音新发行了一些小双张,许多是将从前的小双张换了封面而已。新增补了一些Opera Gala系列。

Opera Gala 为单张中价,主要是一些精选唱片,99年5月份发行。

DECCA也有收藏家(collection)系列,它首创了纸袋包装,全部廉价发行,但99年度没有发行新唱片。

  DECCA小双张99年倒推出不少种,在其中还形成了不少系列,比如作曲家精选系列、西班牙音乐系列等。但在99年度真正推出的系列,只有DECCA LEGENDS系列。具体信息可参考从前的唱片介绍,只是重整过的声音好了多少,目前还没有定论。


--------------------------------------------------------------------------------

  PHILIPS公司99年度系列

PHILIPS公司最先推出小双张系列,物美价廉,曲目又相对完整,很受欢迎。但99年度小双张品种减少,吸引人的品种也不多,PHILIPS公司传统的室内乐优势在新的小双张中体现不多。

PHILIPS公司世纪末的大手笔,是从98年度开始推出的Great Pianists of the 20th Century系列。本专辑共选择了74位钢琴大师,共制作的100张(200张CD)专辑,提供录音版权的公司有25家。本系列采用环保纸袋包装,全部采用无光铜版纸印金印刷,包装精美。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都是两张中价发行,惟独中国部和香港部市场是一张正价发行。

本系列的曲目选择大家众口不一,但重新整理的录音音效普遍变差却是不争的事实,令人惋惜!


--------------------------------------------------------------------------------

EMI公司99年度系列唱片

EMI公司还是历史最悠久的唱片公司,库存丰富。EMI公司的References系列是资深乐迷最心爱的系列,其中Furtwangler的Beethoven Symphonies,Schnabel的Beethoven Piano Sonatas都是经典。但EMI公司在重整历史录音方面不甚积极,2000年目录中竟然没有整理几种新的历史录音,令人失望。难怪TESTMENT和PEARL这样的公司有其存在的道理。

EMI公司99年的系列录音有:

世纪伟大录音系列(Great Recordings of the Century)

本系列的封面在LP大唱片的背景上,附了原LP的封面,其余部分用印金印刷,基本就是将DGG公司的The Originals系列和PHILPS公司的Great Pianists封面创意合并起来。

本系列采用了Abbey Road Studios的ART技术重新制作,但效果不甚理想,尤其是单声道老录音,音效甚至不如从前的CD。现在好的录音师都哪里去了?都去小公司了吗?

本系列已经发行三套,全部中价发行,基本都是经典版本,详细目录可参阅EMI公司网站和EMI2000年目录。

  克伦佩勒传奇系列:

采用ART技术重新整理,封面全部重新制作。现已发行24款,全部中价发行,详细情况可参考LENNY从前的唱片推荐。

  法国钢琴学派系列:

本系列是法国EMI公司策划制作,设计精美,每集两张CD一个半正价发行,有不少珍贵录音。钢琴家有:

Jean & Robert Casadesus;  Aido Ciccolini;  Jacques Fevrier;  Yvonne Lefebure;  Marguerite Long;  Yves Nat;  Magda Tagliaferro;  Alfred Cortot;  Samson Francois。

详细曲目可参考EMI99年目录。

  EMI红线(Red Line)系列:

EMI的红线系列120多种,全部廉价发行,以曲目为主,大部分采用正值壮年时代的艺人录音,想作成古典音乐基本曲目库。但本系列封面设计一般,演绎也不出众,况且不以艺人为主背离了大唱片公司的发行传统,价格又无优势可谈,因此销量极其一般。

  利比达凯系列:

笔者认为EMI发行的三套切利比达凯专辑,算是为世纪末唱片业增添了浓抹重彩的一笔!这套唱片给古典音乐带来的冲击恐怕会持续很久。有关这套唱片的话题,朋友们已经讨论了不少,重新提起还有不少新的内容。

EMI公司发行的这套唱片,从封面设计和CD制作都属于高水准,绝对是大家手笔。这套唱片绝大部分录音非常优良,如此高素质的录音却与EMI的录音师没什么关系,而是慕尼黑有关人员的杰作。此套录音使用了Spectral Design AudioCube技术。笔者甚至觉得这套唱片的封面设计也非EMI专属设计人员所为(有谁能提供相关消息?)。这套唱片总体所散发出的魅力,值得所有从事音乐制作和音乐表演人的深思,也让那些对当今艺术家和唱片公司不甚满意的人有了新希望。

唯一值得遗憾的是:这三套CD全部正价发行,有些贵了。艺术和金钱总是这样纠葛不清吗?……

本系列详细目录可参阅LENNY以前的唱片介绍。


--------------------------------------------------------------------------------

SONY公司99年度系列唱片

以艺人为主整理系列唱片,SONY是比较早的,他们从前就做过古尔德系列、斯特恩系列、瓦尔特系列、斯特拉文斯基系列等。

Bernstein Century系列:

列奥纳德·伯恩施坦(Leonard Bernstein)于1990年秋天永别人世。作为一代指挥大师、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伯恩施坦是20世纪乐坛一道绚烂的彩虹。大师去后,人们更加怀念他对音乐所做的杰出贡献。伯恩施坦致力于现代音乐的传播,不遗余力地推广最新的音乐作品。大师壮年时期的录音主要在CBS公司(现SONY公司)。他壮年时经常指挥演出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作曲家的最新作品和一些音乐家鲜为人知的作品。由于经济上的考虑,许多这样的录音都没有出版。当然在SONY公司还有他大量的经典录音。1998年是大师80冥寿,SONY公司准备系统地整理他们拥有的大师所有录音,用24Bit技术重新混音,封面重新设计(比起“皇家系列”采用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画好多了),全部中价发行,命名为“伯恩施坦世纪(Bernstein Century)”,至今还没有发行完。Bernstein早年录音中有许多非常珍贵的演出,有些还是首次发行的录音。整套系列录音由于原始录音质量不稳定,因此录音水准显得参差不齐,有些非常出色,有些则很平庸,比起瓦尔特的系列录音来说,整体水准稍差。说句题外话,CBS在早期立体声时代(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的录音质量非常高,许多录音重整后反倒失色不少。但有关CBS当时录音技术和录音人员的介绍非常少,不知是何缘故。

本系列是喜欢Bernstein朋友的喜讯,对于喜欢美国音乐的朋友也是好消息,因为其中有许多美国当代音乐家的作品。但全部中价发行则有些贵,内页说明比较简单,唱片压制的工艺一如SONY从前的高品质。值得一提的是,本系列采用了将大乐章分Track的方法(此方法好象首先是卡普兰在他的马勒第二中使用,后来SONY出版的新唱片很多也都采用了此技术)。

  MASTERWORKS系列:

SONY公司拥有原CBS公司所有的库存,其中有许多珍贵的录音。LENNY认为库存最丰富的,一个是EMI公司,另一个就是前CBS公司。本系列是为了纪念LP唱片诞生50周年,采用SBM技术,将一些从未发行过CD的LP整理发行,绝对珍贵,CD声音也非常优秀。本系列第一批唱片采用全环保纸袋包装,内页用无光铜版纸印刷,附有大量珍贵照片与文字,采用比正价低一点的价格发行,非常值得珍藏。


--------------------------------------------------------------------------------

  BMG公司99年度系列

BMG集团从前整理过该公司拥有的全部海菲茨、托斯卡尼尼、克莱斯勒、卡鲁索、拉赫玛尼诺夫等人的录音全集。本年度又整理了鲁宾斯坦在BMG的全部录音。详细资料不全,等找到后另行通报。

HIGH PERFORMANCE系列

这是BMG公司采用24Bit/96MHz重新制作的系列。本系列英文介绍:A new series of superb classical recordings, each remastered in the exciting new 24/96 recording technology that holds an audio “mirror” up to nature, bringing you the great works of the post-LIVING STEREO era, in the widest range of musical reproduction ever heard!

Every HIGH PERFORMANCE album features cover art form the original recordings, informative liner notes, and an easy-to-understand explanation of the innovative 24/96 technology.

本系列唱片以中价发行,音质非凡。


--------------------------------------------------------------------------------

  华纳公司BACH2000

华纳公司发行的BACH 2000,分为康塔塔和其余两大部分,然后再细分为各个小部分,共153张,康塔塔有30张。担纲的大师主要是哈农库特与莱昂哈特。详细资料(英文):

The 28th of July - one year before the 250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Johann Sebastian Bach - saw the long-awaited launch of Teldec's BACH 2000 - The Complete Bach Edition amid the Baroque splendour of the Royal Residence, Salzburg. Over 150 people attended the event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a number of Warner Music affiliates. They came accompanied by a whole host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ists, all eager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much-heralded BACH 2000 edition. A number of special guests of honour also attended including Nikolaus and Alice Harnoncourt, Ton Koopman, Bob van Asperen, Andreas Staier, Thomas Hampson, Giovanni Antonini, Werner Ehrhardt, Luca Guglielmi, Luca Pianca and Enrico Onofri. Guests were treated to special performances by Il Giardino Armonico, Luca Pianca and Andreas Staier. The Salzburg launch attracted a great deal of interest from media. ORF TV broadcast a report on the main evening news and on the ORF Radio Cultural News programme. There was also a feature on the TV magazine, Seitenblicke - a "Hello" style programme following the lives of the rich and famous. The launch proved to be an enormous success, leaving everyone present gasping as the finished product was revealed. The initial manufacturing run of 10,000 complete sets (or 1.5 million discs) from the factory at Alsdorf has already been spoken for and a second run is in the works.

BACH 2000: "It is Finished" . The Complete Bach on 153 CDs

Whole libraries have been written about Bach: accounts of his life, analyses of his music, catalogues of his works, yearbooks, commemorative volumes and much else besides. And there are no fewer than two complete printed editions of his music. But until now there has been no complete edition on record. With BACH 2000 this dream has finally come true, a dream that marks not only the new millennium but also the 250th anniversary of the Thomaskantor's death. Bach is without doubt one of the greatest heroe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His contemporaries described him as "the most distinguished of living musicians" and as "the greatest organist and harpsichordist that has ever been known", while posterity has hailed him as a "fifth evangelist" and a "divine phenomenon". There has never been any lack of extravagant praise of Bach, yet it rarely rises above the level of clich閟: Bach remains a mystery to his biographers. And, astonishingly, there still remains much for the average listener to discover among his surviving works, works that include almost two hundred chorales and a number of early harpsichord and chamber works, none of which has previously appeared on record but which are all included in BACH 2000. Yet even works that listeners may think they already know - the Brandenburg Concertos, the Christmas Oratorio and the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 may still reveal surprising new aspects. To ensure that this is so, Teldec can call on the service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 leading Bach interpreters, including Nikolaus Harnoncourt, Gustav Leonhardt, Andreas Staier, Ton Koopman and Bob van Asperen, together with numerous world-famous ensembles such as the Concentus musicus Wien, Il Giardino Armonico and the Amsterdam Baroque Orchestra. No less important in this context is the name of Teldec itself, a company that for more than four decades has been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ioneering performances of Bach's music. And last but by no means least is the insistence on historic performing practice that seeks to reflect the composer's intentions by means of a close study of the surviving sources and use of the period instruments that Bach himself demanded. This is no easy task, yet it is a duty that we owe to Bach who, more than any of his contemporaries, took the greatest care in the way in which his works would sound in performance. BACH 2000 comprises 153 CDs, clearly and compactly arranged according to genre and accompanied by extensive documentation. A lavishly illustrated 250-page book, including a full list of Bach's works, and a bonus CD complete the edition.

本系列CD不知哪位朋友听过,可否通报一下?LENNY只听过哈农库特指挥的贝九,功力深厚,不容忽视。


--------------------------------------------------------------------------------

各大唱片公司多媒体系列唱片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更改CD的存储格式和信息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唱片工业生存的根本。在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方面,DGG和EMI在大唱片公司里走在了前头,陆续推出了带多媒体功能的CD。这些CD在普通CD机上可以正常聆听,在计算机上则有更多的功能,包括文字图片介绍,乐谱显示及修改,电平指示、MIDI等各种功能。

   本系列唱片(港台译“聪明傻瓜”)内页文字写得趣味横生,台湾科艺百代已经将内页说明文字汉化,当然电脑中显示的信息还是英文。这套唱片在国内很少见,LENNY通过EMI公司订到几套,销量一般。


--------------------------------------------------------------------------------

  DVD系列

DVD是最新的数字存储技术,SONY,UNIVERSAL和EMI等公司也正在进入此领域。现在DVD品种不少,最新的信息只有网络能查到,在北京容易见到的有:

SONY: 贝多芬第4、5交响曲/卡拉扬;贝多芬第9交响曲/卡拉扬;维瓦尔第《四季》/卡拉扬/穆特;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卡拉扬;87新年音乐会/卡拉扬;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古典”、柴可夫斯基第一钢协/卡拉扬/基辛。

环球:     图兰朵/列文大都会;艺术家的生涯/卡拉扬电影版;茶花女/索尔第科文特皇家花园;89新年音乐会/小克莱伯;阿伊达/列文大都会;卡门/列文;魔笛/列文大都会;西区故事录音排练;天鹅湖;三大歌王罗马、美国、巴黎演唱会;波彻里演唱会;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协/霍洛维茨;莫扎特第23钢协/霍洛维茨;歌剧精选1、2;帕瓦罗第和他的朋友系列。


--------------------------------------------------------------------------------

  以上大略介绍了各大唱片公司在99年发行的系列唱片,挂一漏万,恳请朋友多加批评。回首唱片公司发展百年,技术与艺术相辅相成,两者都不可偏废。当年英国留声机公司毅然以高薪聘请当红艺术家夏里亚宾与卡鲁索灌录唱片,从而为艺术的传播,也为唱片工业的传播书写了里程碑。然而当LP技术飞速发展,立体声时代呼之欲出之时,EMI还是留恋SP唱片,公司短时间内陷入困境,还是靠天才的甲克虫乐队拯救了公司。当数字激光唱片技术诞生之时,当时古典唱片龙头老大DGG公司固守成规,漠视CD的巨大潜力,还是卡拉扬以废约相要求,才转入CD录音制作。但技术终归是手段,艺术才是目的,早期那些著名录音大师的唱片和录音技术,又何尝不是艺术呢?在世纪末我们回首唱片历史,真切地希望艺术家们不要在录音室里“制作”艺术,也真切地希望录音师们不要以数字指标衡量一切,艺术总有不可预知的神秘性在其中,让我们信仰这种神秘性并为之献身吧。


--------------------------------------------------------------------------------
发表于 2004-7-4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我觉得赋格版主把古典版办活了,这正是我们这些渴求古典音乐知识的菜鸟需要的,谢谢赋格版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4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下面是引用huanzi1619于2004-07-4 12:31 PM发表的 :
我觉得赋格版主把古典版办活了,这正是我们这些渴求古典音乐知识的菜鸟需要的,谢谢赋格版主,辛苦了!

表客气了,本版的宗旨是大家共同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4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偶就有一张Bernstein Century,舒曼第三第四,纽约爱乐,60年代,非常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下面是引用h5n1于2004-07-4 6:50 PM发表的 :
偶就有一张Bernstein Century,舒曼第三第四,纽约爱乐,60年代,非常不错!
在《谁谋杀了古典音乐》一书中披露:这套Bernstein的唱片是录一张亏一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4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下面是引用祗园主人于2004-07-4 7:59 PM发表的 :

在《谁谋杀了古典音乐》一书中披露:这套Bernstein的唱片是录一张亏一张.........


这本书不错,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5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偶也看过,只在书店看了2H,好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3-29 20: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