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3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欣赏古典音乐的几个境界,传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0-2 1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市朝阳区
首先,我听到一段高昂、或欢快、或悲哀、或幻灭的旋律,一下对上了口味,被它缚获,心情跟着激动——这是一个层面,可以称为情感共鸣的层面。易于和什么样的情感共鸣,这是个天生气质的问题,也是个经历和体验的问题。

其次,如子期闻伯牙之乐,脱口而出“巍巍乎高山,洋洋乎流水”。这个称为形象思维的层面。对于标题音乐首先要在这个层面上去把握。像我有个朋友第一次听《仲夏夜之梦序曲》开始那段弦乐群快速弱音的密奏就说:“这个好听,像一群精灵在跳舞!”呵呵,Mendelssohn在天有灵也要露出微笑吧?这种把音乐对应于形象的能力,主要看天赋,经历和后天(尤其是早期)的训练能管点儿用。我形象思维能力就很差,一般听不出作曲家的暗喻,这时参考书就有用了。书上清清楚楚的写着:阿尔卑斯山交响这段是日出,那段是山雨欲来——跟音乐一印证,妙哉妙哉。

第三个层面是把音乐当成一个文化现象,放在一个时代背景中去考察。严肃一点儿音乐评论都会交代一下作曲家的背景,曲目出现的时代与文化环境。此绝非无聊之举。人类是酷爱问为什么的动物,我们喜欢透过现象看到背后掩藏着的更深层的东西,从而进一步的理解现象,乃至预测未来要出现的新现象。从这个物种在这颗星球上取得的成就来看,这条路显然是有效的。

最后一个层面是纯音乐的层面。古典音乐本身由一些非常严谨的规则组成。为什么要在这个音符之上叠置那个音符?为什么紧跟着需要是那个音符?这是作曲家的考虑,但更优先的,它是一门技术。人们常说巴赫无与伦比,这是因为巴赫通过他的音乐探索音乐本身的奥秘,它的音乐代表着人类心智活动的极高成就,在文明史上是只有少数如康德的三大批判可堪比肩的。爱因斯坦,就是那位超级科学家兼不错的小提琴手说:“如果我没能在结构上把握住一个作品,那么我就尚未理解它。”这最后一个层面,主要靠训练。也是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决定性的差距所在。

“贝五第一乐章真是激动人心啊”这样的话谁都会说,可是要真正搞清楚它是如何从简单的四个音符一点点儿发展出来的可就不容易了。古典音乐之所以复杂、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反复在不同层次上,甚至在同一个层次上都可以不断的发掘出新东西来。我多次看到有人表达这样的观点:“我听流行也感动,也震撼;你听古典也无非如此,有啥稀奇?”呵呵,这不是古典音乐的问题,而是说话者把自己局限在了一个狭隘的层面上去理解古典音乐。

但是话说回来,也没有必要认为哪个层面是“终极”的。搞数学的人甚至用计算机分析巴赫的音乐,然后作“至高无上”的总结。可是,如果巴赫的音乐不是在精致完整的结构之下表达着浓浓情怀,那他也不会如今日这般为人推崇。斯特拉文斯基嘴上说“音乐应该什么都不表达”,写起标题芭蕾比谁都麻利。就我自己来说,如莫扎特第41交最后一个乐章,第一次听了就觉得宏伟壮丽,气势不凡,很受震憾。而后费了不小的力气研究它那个不可思议的三重赋格结构,愈发的震撼,愈发的觉得莫扎特真是了不得。在各种层次上反复的研习,才是对作曲家心智品格最好的尊重吧?




  

  
再说说乐评。

我个人认为对西方古典音乐的乐评最好在技术的层面上展开。理由是:不容易误导。

你听一段音乐然后慨叹说这是忧郁,那是绝望,最后是歇斯底里;我可能觉得先是落寞,然后是沉思,最后大彻大悟。在这些方面,大师都很不一致,老柴就说他不能理解贝多芬最后那些弦乐四重奏。情感是很个人化的,既然个人化,索性就留在自己心里,或者只跟志同道合心有灵犀的友人爱人分享。

非得如李斯特般说“月光奏鸣曲第二乐章是两个深渊中的一朵小花”——这句话对理解月光有什么帮助?无非是抒抒情,唬唬人罢了。李斯特是大音乐家,吐口吐沫都是钉。这话要是换成我说,好点儿的结果是臭鸡蛋烂西红柿拍过来;坏点儿的结果是根本没人理,剩下我一人顾影自怜……

技术评论的好处就在于:干净利落。说对了,就是对了;说错了,就是错了。坏处在于:得真有料,不能天南海北说些让人莫名其妙又根本无从反驳的东西。呵呵。我转个东西供大家一观: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七号降E大调第二乐章

这首降E大铜奏鸣曲中的慢板乐章有着较深刻的内容。哲学意味的、沉思的主题及整个乐章音乐的发展,一定程度的体现了在那个肘代,在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在社会的变动和影响之下,先进的知就份子对生活道路的探索和对美好理想的撞憬。乐章中的这种比较复杂的主观心情的刻划,要求有符合于它的秸构以及对音乐材料适当的安排。复三部曲式在这里从超辑上帮助了乐曲丰富内容的表达,多样的音乐材料的灵活的处理,并没有破坏这一曲式的桔构原则。

乐曲的第一部分是一个十分有特色的单三部曲式桔构,这一部分里变化的再现部,被处理为有强烈的展开趋势的、出现了解明的新的矛盾因素的段落。可将这一单三部曲式开始的主题乐段(简短的八小节桔构)与其变化的再现部相比较。开始的主题乐段如下:

(谱例略)

单三部曲的再现部如下:

(谱例略)

这一单三部曲式的中部的对比也较鲜明,这就使得整个复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具有较大动力,推动了音乐积极地向前发展,表现情绪进一步深人。

复三部曲式的中同部分在很短的速接之后,从比较远的弱性,降六极的大调上开始,在主调的下属方面(f小稠、降D大弱)活动。新的音乐材料的模进和发展并未形成完整明确的曲式,中间部分的后半,极大对比的新的音乐动机的出现(中间部分的第13-17小节)以及紧接着的“假再现”,使得中部的结构显得更为自由。中间部分开始时,音乐给人的感觉是:聆听着徐缓前进的群众行列时远时近,它激励着人们的意志。然后三个八度的有力齐奏仿佛是聚集了力量,给遥远的幻想带来现实的希望。“假再现”的段落里主题动机在高音区以明亮的色彩出现,改变了沉思的特点,象是美好的理想在召唤。在乐曲最后的结尾中,这一“变化”更转为明确、坚定的信念,成为生活道路上所追求的目标。

从理想到信念的过程是甚么呢?是又一次的面对现实的深思,这便是整个乐章中略有装饰变奏的再现部的意义。结尾的最后几小节,在半音下行的深厚的低音上,又出现沉思的主题动机,意味着现实问题并没有解决,可能还仅只是思想上得到了初步明确而已。这几小节的音乐与整个乐章开始的音乐遥遥呼应,神形相似而意义已非,却又使曲式臻于完美。

整个乐章结构简略图示如下:

A(单三部曲式)+ B(乐段继续发展的自由结构)+ A1 + 结尾
~~~~~~~~~~~~~~~~~______~~~~~~~~~~~~~~~~~~~~~~~~~~~~~
a + b + a1~~~~~~~~~~~~~~~~~~c + d -> 假再现 -> 连接
  

  
这段小文选自吴祖强先生编著的教材《曲式与作品分析》。这本书关注的事情其实就是一件:从结构上把握音乐。我诚心向诸位推荐这本书。它不好懂,但言之有物。

这书完成的时候正是阶级斗争挂帅,所以经常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呵呵。向什么“群众行列时远时近”到底是不是贝多芬的意思,这些都可以保留意见。但有一条,这小段东西清楚的给出了降E大调第二乐章是怎么构造来的。花点儿时间对着录音反复研读两便这个分析,你对这首曲子的理解会有质的飞跃。然后如果有条件再简单做一下版本比较,马上就明白钢琴家们的解构的差异。

谢谢
InitialD同志为我们先上精彩言论
2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 22: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东城区
没人顶么?看来不太同意呀,其实我看来,好听是第一位的。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10-3 08: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浦东新区
“好听是第一位的。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了”那么我只同意这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4-10-4 17: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朝阳区
呵呵,谢谢高抬了。其实我觉得有些写得还不错呀。尤其是关于音乐形式(乐理)的问题。身有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10-4 19: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看了很受益的,只是它说的很全面,并不需要讨论,所以只看不发言。
并不是楼主找来的文章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10-4 19: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10-4 21: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我是菜鸟真是希望有多一些这样的贴子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10-5 00: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浦东新区
这么大段的转贴~其实效果并不是很好的
如果自己能写一些东西
就算很短就算写的一般
我想,肯定能让更加多的人产生共鸣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4-10-5 18: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呀,何必要分是不是自己写的呢,你写我写有啥区别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10-5 19: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大学
我多次看到有人表达这样的观点:“我听流行也感动,也震撼;你听古典也无非如此,有啥稀奇?”呵呵,这不是古典音乐的问题,而是说话者把自己局限在了一个狭隘的层面上去理解古典音乐。

我喜欢这段,个人感觉他说的非常准确啊。
我是一个什么都听的家伙,但最后因为不同版本的比较乐趣而拜倒在古典脚下。
流行确实是很多元化的音乐,但这个音乐已经发想象发挥到头了,
留给听者的空间却没有多少,这个缺陷并是好听能解决的。

文章对乐评的那段评价也是非常精彩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4-10-9 13: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好貼,嚴重學習中,深深感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4-10-9 14: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顶,看来还得跟小外甥一起学五线谱去了,5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4-10-9 18: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朝阳区
帕瓦罗迪还不识谱呢,不用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4-25 17: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