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3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SONY Walkman 35th周年旗舰NWZ-ZX1 体验笔记 之 Walkman归来(精简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21 1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前言:
   首先要感谢SONY提供的这次试听机会。样机到手已经有三天了。使用感觉良好。鉴于这台播放器,一直在论坛都有不少的争议。有坛友觉得SONY这台播放器声音不值得这个价格,也有朋友说SONY现在推出的播放器已经大不如前了。更有老索粉为此伤透了心。所以基于这种情况,我才更希望好好亲身感受一下。到底NWZ-ZX1是一台让索粉们伤透了心的播放器呢?还是一台承载了SONY Walkman 35年历史发展的积淀,推出的一个经典传奇呢?我期待这次与NWZ-ZX1的第二次邂逅。

   正如有朋友会问,为何是第二次邂逅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之前手上借来的一台,是朋友的日行版本,非官方提供的样机。至于有个别拥有NWZ-ZX1国行的坛友纠结,日行声音是否更好?答案更简单,多买一台日行的NWZ-ZX1回去,比较一下就知道答案了。哈哈,纯开玩笑,大家别介意。谢谢!

===================================================

PART【1】产品设计背后的故事

     在体验这台SONY随身听35周年巨作之前,大家不妨看看NWZ-ZX1在产品开发背后的故事,当然,讲故事之前先要说明,以下故事内容及资料图片的整编,均出自SONY网站上面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登陆以下链接浏览:
http://www.sonystyle.com.cn/prod ... z_zx1_interview.htm

了解SONY ZX1在产品开发背后的一些故事。

(一)理念
----诞生背景
故事从这里开始......
     每个产品诞生前都有它的一个背景,那么NWZ-ZX1作为一款高端的Walkman系列产品,是怎样诞生的呢?









----开发理念
     一个产品的开发,最重要是什么,当然是产品理念了。产品理念就好比人的思想,大脑,为前进指明方向。好的产品理念可以清晰地指引产品发展的方向。那么NWZ-ZX1的产品理念是什么呢?



     借用开发工程师的一句话:口袋型播放器无与伦比的音乐体验。

     所谓音乐体验:其实不仅仅局限于好音质的体验,还应该包括人性化的操作和网络连接的便捷性等方面。

     对于音乐文件的支持,NWZ-ZX1能支持多种音乐编码格式,拥有易于操作的音乐播放器界面,并兼顾了与其他的索尼旗下的各类高清设备及高清音源下载网站的连接。

----目标人群
     当然,在产品开发之前,市场定位也很重要。一款产品的推出,一定会有它所适合的目标消费人群,那么ZX1到底适合哪一类的消费着呢?



     传统的高清音源过去是面向高端用户的,设计者希望NWZ-ZX1的诞生,能让过去还没有体验到高清音源的消费者,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享受。甚至把高清音源在某些型号的Walkman上普及,并覆盖到一般用户。

----品质/音质至上



     不计成本的开发在产品开发中几乎是不肯能出现的。任何企业,不可能不考虑成本,售价等问题。SONY开发NWZ-ZX1的口号是:"无论如何要做出最好的便携式音频设备"。把开发的决定权交给产品开发领域的专家,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研发力,在不考虑成本的前提下做最好音质的产品。难怪工程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说实话,确实没有想到能用这么多自己想用的零件。”

(二)音质
----声音研发过程



     看了这个访谈之后,其实基本能想象到开发一个高端的,以音质为上的产品背后的艰辛。为了达到最佳的声音效果,不断的实验验证,不断地更改零部件,每次变更,都对结构设计是一个重新调整修正的考验。从上面访谈内容大家可以了解到工程师们在开发过程中的辛酸,可以用一首歌的歌名去比喻他们的心情<痛并快乐着>。

----NWZ-ZX1所追求的声音



     用工程师的话来引述:NWZ-ZX1所追求的,是不带润色的平滑的好声音。目标是实现能够充分发挥现存的各种耳机的特性的声音。当然,这些配搭的耳机,是指一般便携耳机,而开发过程中,SONY并没有只针对自家品牌的耳机进行配搭测试,其他品牌的耳机搭配,也被考虑在内。务求做到耳机搭配的最佳兼容性。


----调音设计中的某些关键



   全数字放大器 "S-Master HX"的应用 ,通过搭载四路电源可提供充足的电流,让驱动力得到更大的提升。L/R分离独立电源,有效抑制L/R信号互扰。



     弃用耦合电容全是为了实现最佳音质。


(三)做工
----电源的强化



   工程师们经过试验,采用了 "OS-CON" 电容,能使得低频的力度,高频延伸,中频的润度都得到明显的提升。

----专用时钟晶振的应用



   为了让NWZ-ZX1的音质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工程师在D/A变流器上搭载专用时钟晶体振荡器以提高波形的质量,减少抖动(信号波形在时间上偏差),从而获得更稳定的时钟信号。

----声音输出端的强化



   为了保证输出最佳的音质,工程师们甚至把电路板到耳机插口的输出上应用了OFC,但这个应用,和上述提及到"OS-CON"电容的应用,都给结构设置带来了相当的难度。而且"OS-CON" 电容非常占用空间,所以无论如何有效利用空间,底部还是突出。大家见到的NWZ-ZX1背面突起的一块,正是如此。


(四)设计
----“突出”其实是内有乾坤
   任何产品的设计,或多或少都要和成本挂钩,和销售价格有关联。对于设计的工程师,第一次听到商品企划部门告知 "没有成本限制" ,这对于工程师,在产品设计上,会有更广阔的创意空间,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设计意念。

   引用设计师的原话:“最好的设计就是,具备了构成高音质的因素,尽量缩短每个元器件之间的电路长度。我认为这是NWZ-ZX1最理想的设计,也是必然的形态。我希望,设计也和音质的理念一样,不过分修饰,让人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高品质及高完成度。”



   正如设计师所说:“在开发过程中也确实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让其他部分的厚度跟隆起部分保持一致更好。但是我觉得,牺牲一点稳定性来保住这个亮点是值得的,因为不管是人还是物,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会更有魅力。”

   和很多进口及国产便携数播以的外观设计概念所不同,NWZ-ZX1并没有设计成一个规则的砖块型长方体,也没有像一些时尚音乐手机一样,追求纤薄的外形设计。而且背面底部还不规则地突出了一块面积。即使如此,但这独特的外形却更容易让人记起它设计上的特别之处。



   如果问我,我欣赏NWZ-ZX1的有哪些方面?我会说,我最欣赏的是它的外观设计方面。而在外观设计上,我觉得有三点我自己最喜欢,当中就有以上图片所述的这一点。金灿灿的耳机输出插孔。这个黄金色的插孔,真的起到一个很好的点缀作用,让整台播放器看起来,有一个刺激眼球的闪光点。


(五)机身设计
----铝合金切割一体成形状,保障了整体的稳定性。



   为什么要采用铝合金切割一体成形?我们来听听结构工程师是怎么说的:“将较厚的整块铝合金经过各种工序切割,实现‘一体成形’,因此刚性明显高于普通的材料,其质感也将直接传递给用户。铝合金切割制成的机身可 以很好地体现NWZ-ZX1所要展现的朴实刚健的世界观。”

   另外,商品企划的分析:“该工艺当然对音质也有帮助,通过强化机身刚性,有切断引起噪声的周围静电的作用。对于在各种场所使用的便携式音频设备,这是很大的优势。 虽不像CD播放器那样能够抑制驱动部分的不必要振动,但通过牢固地固定设备,能使其发出稳定的声音。”



    更多关于铝合金切割一体形成的优点,大家可以点击官方的项目组访谈链接,了解工程师们对这个工艺的剖释。

   看到这里,关于NWZ-ZX1设计背后的故事,基本已经讲完了。当然,我和大家讲的这个故事,其实完整版就在SONY官方网站上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解进去NWZ-ZX1项目设计组成员访谈的链接,慢慢细看。

===================================================

PART【2】产品包装及外观感受

样机的体验正式开始......

   当我收到快递,打开包装,给我第一感觉,大厂毕竟是大厂,包装设计很紧凑,很简洁,但空间利用基本达到最大化。机子是黑色和音色的配搭,盒子是以黑色为主调。盒子里包括主机,内托,內纸盒(装说明书/保修卡),说明书,保修卡,数据线,皮套,胶垫。能把这些收入一个体积不大的硬卡纸外盒内,空间利用相当合理。

开箱图片:








参数之类的这里就不细谈了,大家可以浏览官方网页:
http://www.sonystyle.com.cn/products/media_player/nwz_zx1.htm

简单说说产品外观方面给我的印象。
   NWZ-ZX1给我的印象是一台很时尚,外观很有创意的播放器。外观上,有三点我是相当喜欢的,第一是背面底部突起的地方,很有线条感。第二是背面的橡胶贴皮,手感,质感,观感都很不错。第三是它那个金光闪闪的3.5mm立体声插孔,颜色配搭很醒目,起到了刺激眼球的作用。



   体外观给我的感觉,NWZ-ZX1糅合了金属和橡胶两种质感,银灰色铝合金拉丝边框加上底面的那块充满橡胶垫皮。时尚中带点复古气质。一般播放器都是方方正正的一块砖的形状,而NWZ-ZX1并不是这样,它有别于很多便携数播之处,是背部下方突起的一小块,虽说是为了容纳电容及一些体积较大的电子元件。但这个突起的设计,却起到一定的外观线条凸显的效果,也能充分体现了设计者“不向传统妥协”的设计概念,而这个突起部分,让机器拿在手上的感觉相当不错。既保持了一定的握持感,也让整个产品的外观看起来更具个性和立体感,不至于刻板单调。最后要说的一处点缀,来自耳塞插孔,大家可以发现NWZ-ZX1的耳机插孔位置外面,有一个金灿灿的黄铜环,这个骤眼看去有点像PHA-2的那个耳机插孔位的设计,却很显眼。下面的图片大家不妨仔细看看。而NWZ-ZX1的机身侧面,还激雕了CMIIT序列号。只有国行才会有这一排编码。

   接下来说说实际操控方面。

     说实在,我自己不是一个很适合玩数字播放器的人。功能多了对于我们这些生于70年代,从小听磁带,黑胶,长大听CD,玩MD的人而言。有时候真的挺懒去适应这些多功能数播。但无奈我们的“玩具”被一件一件地淘汰。网络数字媒体的日益强大,所以也只能学着去适应潮流。





     NWZ-ZX1的操控十分流畅,足见大厂的风范。开机画面流畅,界面和菜单的设计都很人性化,无论是触摸品的响应,按键的操作性,都让我十分满意。NWZ-ZX1这个触屏,无 论响应和界面设计,比起我的VIVO X3手机,比起我的DX90,DX50便携数播等都要好。苹果的产品,家里只有IPAD和IPT5,但苹果的产品,我使用不多。就实际操作比较,很多人都说苹果的产品好,音乐播放器就实际使用而言,我会更倾向于SONY。大厂在设备,操控性方面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

   关于产品的外观及操控的感受说完之后,我觉得在是时候该好好用耳朵去感受一下这台35周年纪念的随身听旗舰了。

===================================================

PART【3】器材对比听感分享

   以下器材对比环节听感分享所使用到的设备如下:
播放器:NWZ-ZX1
    PCM-D100
    D-EJ01
    D-SJ01

耳塞:MDR-EX1000 (SONY)



国际惯例,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环节出场的全体成员:
NWZ-ZX1:
   SONY随身听35周年纪念的机型,按照索大的话,这台随身听是能“给您未曾体验的心灵震动的”......承载了太多使命了。但的确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它是一台很不错的产品。当然,声音方面,依旧继承了SONY顶级播放器的一个传承风格:中频纤柔细腻,声音顺滑自然。

PCM-D100:
   继PCM-D50之后又一款高级的线性录音产品,因为PCM-D50有不少烧友取之用作随身音频回放设备,吸取了PCM-D50的一些经验之后,在保证音质的前提下,PCM-D100把音频回放这一部分作了适当的改善,让PO回放的听感更为舒适。

D-EJ01:
   喜欢CD随身听的烧友应该对这台机器不会陌生,SONY随身听20周年纪念推出的4件器材之一。具有相当的收藏价值,尤其是日版的D-E01。声音推力上不及一些经典老机,但却能真正地把便携,音质,续航等三大要素提升至一个相当理想的平衡点。

D-SJ01:
     SONY随身听20周年纪念机型,也是SONY运动系列里面的顶级机型,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日产运动系列CD随身听,据闻内部结构和D-EJ01极其相似。只是少了LO和光纤输出,外壳更威武。声音......和D-EJ01基本一个风格。但却极少被人提起。

MDR-EX1000:
     SONY的当家旗舰,单元及耳机本体在日本本土生产,镁合金外壳,采用16mm液晶高分子振膜,7N-OFC导线。带监听风格的动圈耳塞。曾经一度成为全球最贵的非客制动圈耳塞。声音风格特点:平衡,细致,清晰,自然。



(1)第一首分享给大家的音乐,是一首很老的流行歌,看看三台播放器,对于这类老歌的演绎效果如何。带给大家第一首音乐<夏日之神话> 李克勤《夏日之神话》

   这首1988年的老歌,算是李克勤早期的一首经典之作,由日本著名流行音乐作曲人:玉置浩二先生作曲,简宁/李克勤作词,香港著名监制杜自持先生编曲。AAD录音。这张唱片的录音素质我觉得不错,而且很有模拟味道。我们可以看看这三台不同领域,不同时代的旗舰,演绎这么一首老歌,到底是怎么的感觉。

PCM-D100:
   先来看看录音笔新旗舰PCM-D100,PCM-D100本来定位是在专业用的录音设备当中的一员,而声音回放只是其中一个功能而已。但估计SONY也没想到,PCM-D1,PCM-D50会如此受到发烧友的欢迎。但鉴于之前有不少烧友反馈PCM-D50的耳机输出口,声音太直白了,干,冷,缺乏感情。所以,这次的PCM-D100可以说是在保证了录音回放素质的同时,适当添加了一点修饰,让这个耳机输出口适当增加一点染色。从而改善乐感的舒适性。的确,这样一来,相比PCM-D50,PCM-D100的声音更容易被一般喜欢听通俗流行乐的烧友所接受。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乐迷却觉得PCM-D100的输出过于增加了一些修饰,所以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忠实还原录音本源的回放。因为我个人不玩录音笔现场录音,所以,前面所谓的烧友评价,我就不加以评论了。

   结合这首音乐,我的感觉是,听感还是不算浓厚,当然,比起之前的PCM-D50,会相对有音乐味一点,但整体听感还算是比较中性的。乐曲里面该有的乐器和细节,基本能还原出来。虽然感觉上声音还是有一点轻微修饰,但这个程度听流行音乐是绝对可以接受。另外,一首哦歌下来,感觉PCM-D100的声音还是比较中正的,不夸张,不过分放大,算是容易让我接受的声音。这首音乐里,三频比较均衡,不会过分倾向于某个频段,中频虽然比PCM-D50稍有改善,但润饰还是不多,配搭MDR-EX1000听感中性稍微有点偏硬。低频算是比较扎实的,有良好的下潜和力度感,弹性尚可,声音的氛围感不算重,这首音乐中表现低频的鼓和贝斯,都表现出速度感良好,声音形体感不大的特点。低音收得比较紧凑,不松弛。高频,这首音乐基本没什么乐器达到高频段,PCM-D100的齿音不重,中高频的透明度不错,但同样修饰不多。声场方面,D100的声场和空间感不错,横向声场和纵向声场都比较平均,有一定的空间高度。老的AAD模拟录音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漆黑恬静的背景基本可以还原出来。一首音乐下来,配搭MDR-EX1000,整体渲染不重,有良好的声音分离度,虽然还是有点数字音乐的味道,但可以肯定的是,D100硬素质不算差。唯一缺了一点,在音乐的表达上,还是不能完完整整把模拟录音那种宽松,自然的乐感很贴切地表达出来。

NWZ-ZX1
   顶着35周年纪念的光环,也给了这台小小的随身听不少压力。要胜过以往的经典,要改写之前顶级旗舰所创下的辉煌?谈何容易。加上,论坛上还有那么一片批评的声音。让很多有打算入手或者对这款有着纪念意义的产品,一时间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暗纱。到底这款35周年的纪念版随身听,是集大成者的一代经典,还是只是徒有虚名的奢饰品呢?接下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感觉。

   第二次近距离接触NWZ-ZX1,早在3月份的时候听过日版,当时和自己的DX90比较了一下,感觉互有胜负,某些素质,DX90还会更加优胜一些。当然比操控,比外观,比品质稳定性这些,NWZ-ZX1基本上是没有压力的。外型上,虽说各花入各眼,但我个人还是倾向于NWZ-ZX1,哪怕我不是一个外观主义者。如果拿它和顶级的国砖比较,素质上NWZ-ZX1占不了什么优势。但综合操控,界面,外观,音质等多方面之后,NWZ-ZX1还是有它价值所在。

   这首音乐,开声让我感觉到这是SONY的风格,日系音乐播放器的一个特点所在。声音很细腻,尤其是中频段人声的部分。与刚才PMC-D100的中性稍微偏一点点干的特点比较,NWZ-ZX1的中频更讨好。声音的距离感也稍微拉近了。低频,有个别坛友曾经说过,NWZ-ZX1的低频会在某些音乐中掩盖了中频的部分细节。但或许我这首流行曲没有体现出过多的超高录音素质,所以......这首歌而言,没有这种低频盖过中频的状况。低频有足够的量感,不轰头,温暖饱满,收放速度会稍较PCM-D100慢,低频的氛围感略多于PCM-D100,但这种修饰配搭MDR-EX1000不会让我觉得难受。听感上虽然稍微有点偏暖,但仍是可以接受的。NWZ-ZX1的高频同样有经过一定的修饰,当然,这种染色不算过头。基本的细节没有因为染色所导致严重失真或丢失。声场方面,NWZ-ZX1的横向声场还是不错的,基本能感觉到左右两端的延展,纵向声场不算深,层次感良好,空间感稍微逊色于D100,但音乐氛围感会稍稍较D100浓一点。结像和定位在这首音乐里是基本准确的。最难得的是,NWZ-ZX1的声音比较讨好耳朵,尤其是听这类AAD录音的流行音乐。

D-EJ01:
   这里就不重复地介绍了,音质,便携,续航都达到很好的平衡点。算是SONY CD随身听里值得收藏的产品之一。打开播放,声音依旧是那么迷人。和现在的随身听器材比起来,D-EJ01真的不弱。前面两台音源有一点是比不上这台20周年纪念CD的,就是声音的那种宽松,自然的感觉,真正能把AAD模拟录音那份平衡,细腻,温和,宽松,平坦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三台播放器中,只有D-EJ01最好。当然,或者由CD玩家和我说,D-Z555更好,这个我当让知道,但我手上没有,所以没意义。老式CD随身听那种极佳的味道和淡淡的影子,依稀可以在D-EJ01身上发现,当然,和80年代的老经典机器比较,还是有差别,但和现在新一代的随身发烧数播比较,D-EJ01的那种声音特点却让人难忘。整体上D-EJ01声音是平衡,细致,干净的。

   三频方面,低频,D-EJ01表现出,稳扎,结实,有弹性,有下潜,量感适中,清晰度良好等特点。温暖但不肥厚。中频部分,D-EJ01毕竟相对其它两台播放器年历要更久远一点,人声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修饰会更像老CD机,柔顺,不刺激,声音似乎被稍稍打磨过,平滑,没有毛刺感,声音厚度感和密度感均属适中水平。高频,D-EJ01可以用平和,细致但不刺激来形容。乐器的清晰度良好,虽算不上十分明亮的高频,但声音平衡,顺滑,不刺激。最后说说D-EJ01的声场。虽然比起后期这些顶级播放器,D-EJ01的声场宽度并不算什么,但D-EJ01的声场还是很规则的,深度,空间感都不错。而最难得的是,背景比较漆黑干净,结像和定位基本清晰。CD随身听能做到这样,算是无愧于20周年纪念的称号了。

小结:
   这首模拟录音,三台播放器听了一圈下来,各有特点。PCM-D100对于流行音乐的播放不算太擅长,但比起前代的PCM-D50,音乐味是有所提升的。声音属于偏重于素质表达的类型,毕竟其定位是一台录音笔。所以回放部分要以高还原度,音色准确为目的。当然,适度的修饰,适度PO口的听感会相对容易让人接受。但总体上音染不重。NWZ-ZX1人声部分有适度的修饰,中频的那种韵味是三者中相对最明显的,整体音乐感不错,声音素质也有相当水准,是一台播放流行音乐的利器。D-EJ01不愧是一代旗舰,素质和乐感都相当不错,音色平衡,宽松,细腻,自然,和NWZ-ZX1比较,中频会更柔和一点,声音的结像清晰度会稍微低于前两者,听感更偏向于老CD的那种模拟味。但播放这些老歌很适合。



(2)第二首分享的音乐,是一首华语女声,带有一点爵士乐的感觉,属于蔡琴姐姐的<出人头地>,选自2001年推出的金片子II之《魂萦旧梦》。

D-SJ01:
   记得当时我听我的D321是,觉得音乐味很好,反而觉得D-SJ01声音略为理性了。但和这NWZ-ZX1,PCM-D100这两台新一代的音源比较,其实D-SJ01的声音还是很有韵味的,但这种味道很特别,不浓,不厚重,不太甜腻......是中性而耐听的味道,略带模拟音色的味道。低频主要是鼓和贝斯,D-SJ01低频并不重,量感适中,有下潜,有力度,弹性良好,声底比较干净。人声部分,蔡姐姐的声音质感不错,形体感不算大,声音柔和细腻,相对PCM-D100和NWZ-ZX1稍顺滑一点,颗粒感不算明显,人声细节较另外两台播放器会打磨得更多一些,但很耐听。这首音乐高频段的乐器着实不多,D-SJ01的高频比较忠实,不刺激,不夸张,顺滑,纤细。

     三频简单介绍完之后,说说声场和空间感。D-SJ01在这首音乐中所变现出来的声场不算宽,爵士乐,声场其实也就这样。空间层次感还是不错,乐器的定位和结像均算清晰。纵向声场比较明显,有一定的空间高度感。整首音乐下来,场感是宽松而立体的。背景也比较干净。虽然是三台播放器里面稍稍偏模拟味道的一台,但D-SJ01综合素质仍达到颇高水平。最后,特别介绍大家去听听第二段高潮前面的一段纯乐器(大概是乐曲1’46”-2’30”这一小段),节奏轻快,跳跃,贝斯,萨克斯,钢琴.....所有乐器都出来了,很考验设备的分离度和结像,但同时也考验器材对音乐的诠释能力,不是分离度高,结像清晰就够,音乐的完整性,氛围的营造都很讲究。D-SJ01这一段,虽然结像清晰度不见得比另外两台机器号,但音乐氛围感却是表现最佳的机器。

PCM-D100:
     一开声,感觉PCM-D100声音解析力不错,声音的整个层次感,乐器结像清晰度等,都会较D-SJ01稍强一点。低频收放速度会更迅速一点,有下潜,有力度,量感不多,扎实而紧凑。中频加入了适度的SONY味,让人声不至于太干,密度感会比其余两者稍好一点,人声的细节会比D-SJ01清晰,声音的形体感会更单薄一点,但不至于冷和干。这就是我觉得PCM-D100在PO输出方面的进步。高频,同样纤细,线条感清晰,渲染不多,虽不至于“干”,“硬”,但亮泽度也不算出彩。三频停下来,声音算是中性之中,在中频上稍微修饰,让声音不至于太过监听,稍带点音乐味。但绝对是味道很淡的类型。

     三频之后当然要谈谈声场,PCM-D100的声场不错,横向和纵向都有一定水平。虽然音乐氛围感不及其余两台播放器,但声场和空间感却有不错的表现。横向声场是三台播放器中最理想的一台。纵向声场也较NWZ-ZX1跟深一点,空间高度同样不错。牺牲了一些音乐味,氛围感稍偏素淡,但回放的音乐素质却有较佳的水准。当然,这个是三台机器对比之下得出的结果。

NWZ-ZX1:
     最后分享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角。看看我们的主角在这首爵士人声下所表现出来的感觉又如何?

     低频,我只能说,主角的低频量感还是足够的,低频会较另外两台播放器稍松软一点,力度感稍稍逊色于另外两者,有一定的声音氛围感。中频的人声部分,是NWZ-ZX1最出彩之处了,柔和,细腻,带有一定的独特的韵味。听感柔和,讨好耳朵。有坛友觉得ZX1细节感不够,就这首音乐而言,我的觉得细节是OK的。乐器的明暗强弱等细微变化基本能反映出来,位置感有比较清晰,这首音乐下,我是基本满意的。高频段,这首音乐涉及的乐器不多,NWZ-ZX1的高频不算通透明亮的,同样属于柔和细腻的风格。这首音乐对于高频的测试其实是相对有限了。

     声场,NWZ-ZX1给我的感觉是横向声场还不错,左右两端伸延还是比较明显,纵向声场则只能算是不过不失了,虽然有一定的层次感,但声场的深度还是一般般。对比D-SJ01那横向纵向均衡,宽松的声场,以及D100规整而有一定空间高度的声场,NWZ-ZX1并没有多少优势。但听听通俗类,流行类的录音,NWZ-ZX1足够应付。

小结:
     这首爵士乐,其实帮主角拉回不少分数,主要是人声部分,NWZ-ZX1中频上的适度修饰,营造出较佳的音乐氛围感。当然,另外两台播放器也各有特点。但综合而言,还是NWZ-ZX1音乐味最理想。PCM-D100声音相对较为理性,三频平衡,声音比较偏重素质,播放这首爵士人声时,音乐感稍逊于NWZ-ZX1。D-SJ01,素质和D-EJ01相当,声音属于平衡,宽松,润饰不多,但声音细腻耐听的类型。中频修饰的方式不像NWZ-ZX1那么精致细滑,但却有一种淡雅自然的感觉。细节感虽稍不及另外两台播放器,但声音却更宽松自然,更趋近于模拟设备的风格。

===================================================

PART【4】耳塞的搭配分享

     接下来的第四部分,是分享以NWZ-ZX1作为音源,去配搭不同的耳塞,所得到的听音感受。由于器材有限,这次聆赏的耳塞也就以下几款:

XBA-H3
XBA-30
RE400
A83
MDR-EX1000

    简单介绍一下这次NWZ-ZX1单独试听,聆赏分享使用到的耳塞。

XBA-H3:


     SONY圈铁系列的旗舰型号,使用大尺寸动圈单元去负责低频,另加两颗SONY自主开发的动铁单元负责中频和高频。特点:三频平衡,低频力度感较佳,氛围感良好。比较适合通俗流行类音乐的播放。

XBA-30:


     SONY的第二代动铁系列的次顶级型号,三单元动铁结构。特点:三频均衡,声音细节感出色,中频段音色柔顺细致,和一般动铁耳塞中频声音偏干,硬有很明显的区别。素有最人性化的动铁耳塞之称。

RE400:


     HIFIMAN的标杆型号,声音同样是属于比较平衡的风格,整体素质不错,是一条入门级的利器。

A83:


     声音修饰得很有特点的耳塞,很适合流行类音乐,摇滚类音乐的播放,高,低频的延伸均不错。有丰富的细节感和良好的解析力。是国产耳塞里面的一款高端产品。

MDR-EX1000:


     SONY于2010年推出的入耳式动圈耳塞顶级型号。有动圈之王的美誉。声音平衡,细致,声场宽广,声音风格趋向于对音乐忠实还原的类型。是一款用作鉴别前端器材及录音水准不错的产品。也是现时SONY自家动圈耳塞系列的旗舰。

     简单介绍完聆赏的耳塞。接下来会通过两首音乐去分享NWZ-ZX1在搭配这些耳塞之后的听音感受。



(1)<aint my love>
     第一首和大家分享试听的音乐是属于丹麦的一队流行乐队MICHAEL LEARNS TO ROCK的作品,歌名叫<aint my love>是1996年出版的一首全新单曲,选自《Paint My Love Greatest Hits》新曲+精选中。这张专辑,相信不少喜欢欧美流行的坛友都听过了。里面的音乐都写得不错。这对乐队,也属于创作型的实力派乐队。唱片中的歌曲,基本都是自己创作的。而且这些音乐,都很容易被接受。

     让我们看看NWZ-ZX1搭配上述的耳塞,在播放这首音乐是什么感觉的。

NWZ-ZX1 + XBA-H3
     很有流行乐感觉的一组配搭。XBA-H3是我听过的圈铁耳塞里面,觉得素质最均衡的作品。当然,是要煲开之后的XBA-H3。用了动圈单元去做低音,所以XBA-H3的低频明显比我自己的XBA-30要优秀。量感,下潜,弹性,氛围感都优于XBA-30。人声同样略染,但这种有修饰的人声,听流行音乐很带感。这首音乐,鼓,贝斯,等低频乐器,表现得淋漓尽致。中高频段,有朋友会微词XBA-H3弱,我想说,其实XBA-H3的中高频段也不弱,只是它不会过分去强调“通透”,“清晰”,“锐利”等要素,但它的高频绝对不是蒙,暗,干这一类。平衡,大气,稳妥的声音,适度的染色让XBA-H3配搭NWZ-ZX1听这类流行音乐有相当不错的效果。声场方面,虽然不见得规模感有多宏大,但声场仍属比较规整的,横向不算太宽,纵向有一定的深度,有一定的空间高度,声音氛围感良好。另外,这个搭配也是官方推荐搭配之一。

NWZ-ZX1 + XBA-30
     这是我平时外出是的第二主力耳塞。素有“最有人情味”的动铁耳塞的称号。XBA-30的中频很特别,煲开之后的XBA-30中频相当不错,有密度,有质感,最关键之处是XBA-30不像传统的动铁耳塞那般,人声底子里就偏干,冷,硬。XBA-30的中频,甚至有一点点动圈耳塞的影子。所以“最人性化”的动铁耳塞这个真的适合它。和同期的旗舰XBA-40比较,XBA-30中频稍稍靠前一点。这首音乐里面,XBA-30的距离感其实我觉得是比较适中的。声音底蕴较XBA-H3薄,主要区别在于低频的量感,弹性。低频的烘托让整个音乐的气氛都改变了,这首音乐,XBA-H3就有这个优势,虽然牺牲了一点声场的宽度,但却换来了更温暖,饱满的音乐氛围感。XBA-30则稍显平淡了。单动铁单元和16mm动圈单元在释放低频的时候还是有差距。喜欢稍冷静和平淡的朋友,XBA-30或许会对味一点,但从常规的角度去看,听这些音乐,XBA-H3会更为适合。另外,XBA-30的高频处理很特别,不是一味上扬,而是在极高频段上有一处小回落,在基本不影响高频延伸和通透度的前提下,使得高频在聆听时不会太过刺激,更耐听。和NWZ-ZX1配搭,同样有火花,但声音整体上会略趋平淡一点。氛围感不算强烈。

NWZ-ZX1 + RE400(大号加长版厚双节套)
     RE400是为数不多的国产好塞,性价比不错。这条采用了镀钛振膜的小耳塞,声音也是属于兼顾三频平衡性为大前提的产品。配搭NWZ-ZX1后,中频还是能量较为集中的一个频段。密度感尚可,但声音有一定的刚性和穿透力。我手上的RE400是新耳塞,刚到不久。柔韧性稍欠,但整个声音轮廓还是比较清晰的。低频收得比较紧致有力,量感不多,有一定下潜。难得的是,低音不散,算是比较结实的。声场中规中矩,但不会有头中效应。听这首流行音乐,RE400算是比较对味,渲染同样不算重,但音乐感不错,结像,定位在这个价位的耳塞里面值得肯定。这条被称为标杆的耳塞,这首音乐下来,给我的最直观感受是,平衡,基本没有明显的短板,很适合入门级烧友去选择。和NWZ-ZX1配搭听流行音乐是不错的一个搭配。

NWZ-ZX1 + A83
     在写这条耳塞的搭配感受时,唯一让我遗憾的是,我的DN2K被借走了,不然,我一定要好好听听,这两条国产顶级圈铁,在NWZ-ZX1上是什么感觉的。现在,只有分享A83了。插上A83,的确这条耳塞的素质很全面,高中低音的细节都很不错。低频同样采用了动圈单元,不过和XBA-H3不同的是,A83采用了10mm的动圈,但低频量感不会逊色于XBA-H3多少。有一点不同的是,XBA-H3中频的形体感相对薄一点,A83的中频定位则稍微靠前一点。密度感较为突出。同样是为流行乐而生的耳塞。A83,声音的渲染会比较适合流行音乐,尤其是中频的渲染,调音很特别,人声加了较为明显的润饰。中高频段,A83同样能保持较为通透,明亮的细节。就通透度,会稍稍比XBA-H3好一点。声场也是A83的一个亮点。作为旗舰,A83的横向声场做得不错,纵向有一定的深度,空间高度感则稍逊于XBA-H3。音乐氛围感,两者只在伯仲之间,我个人感觉SONY的圈铁旗舰,人声的依然能保持SONY动铁耳塞那种独有的味道,独有的柔顺和特有的自然,这是SONY动铁耳塞的特点,也是亮点。A83在经过我煲开之后,中频的柔顺度有了一定提升,但比较XBA-H3,仍稍微偏硬了。可以说,A83同样是播放这首音乐表现不错的耳塞,特点,氛围感良好。

NWZ-ZX1 + MDR-EX1000
     SONY近年来素质相当出色的一款旗舰,有“动圈之王”的美誉,当然,这个是针对近十年来,耳塞市场而论。一款声音略偏监听风格的耳塞,绝对不会是容易配搭其他前端器材的产品。很多音源和MDR-EX1000配搭之后,都出不了什么好声。有朋友会归咎这是MDR-EX1000调音有问题。我只能说,这些说法,评价,是基于对MDR-EX1000的声音了解不够透彻的原因。所以我能理解。MDR-EX1000配搭NWZ-ZX1,音乐味不算重,因为本来MDR-EX1000就没有太多的音乐味。听这首流行歌,稍偏冷静的乐感,但素质还是相当不错的。低频有下潜,鼓,贝斯量感适中,但声音底蕴很干净。不肥,不腻,不糊。声音的通透性也是最好的。人声不厚,有人会说薄,但或许我听习惯了这款耳塞,所以我觉得厚度刚好。这个厚薄,以及对声音的认同感,我觉得没有一个标准。一切以自己听音口味为上。低频不多,中频不厚,所以很多朋友戏说MDR-EX1000是款冷声的产品。但在我眼里,它是一条很中性的耳塞。不暖,不冷,感情刚好。所以,配搭什么器材不重要,只要器材素质过硬,它是能够通过MDR-EX1000的检验的。高频,不亮,也不暗,录音出来的高频刚好,不刺耳,不干。该有的细节都有了,分离度,结像力,定位感,声音的空间感,这个我就不说了,当然把前面的都比下去了。我的MDR-EX1000进入了4位数的使用时长,不多说了,你们懂的。声场,宽和深刚好,声场高度感比较明显,整个空间感立体,宽松,自然。录音OK的音乐,MDR-EX1000其实也会让你感受到该有的素质。

     一首音乐完了,大家如果喜欢这张专辑,不妨收一张CD。我个人感觉,从歌曲到录音,这张CD都是一张值得收藏的唱片。

   到了分享最后一首音乐的时候,大家或许会说为何不分享古典音乐呢?其实,我个人感觉,NWZ-ZX1是用来听一些流行类的录音会相对适合一点。当然,这个得益于它优秀的中频和音乐感染你里,还有那耳塞百搭的能力。既然大家会说,为何不分享古典。那么,在分享最后一首音乐的时候,我还是选一首小编制室内乐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分享之前,容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首我相当喜欢的音乐......



(2)<L&#39;Arlesienne, Suite No.2- Menuet>
   分享给大家的最后一首音乐,是由法国作曲家比乔治-才作曲的一部歌剧作品《阿莱城姑娘》里面的一段小步舞曲。选自《Bizet L&#39;Arlésienne & Carmen suites》 DECCA,由著名瑞士指挥家,查尔斯-迪图瓦指挥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演奏。喜欢乔治-比才音乐的朋友,应该对这张CD不会陌生。而这一首选自《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第三段,其实这部第二组曲,并不是比才本人所编。而是在比才去世之后,由法国的另一位音乐家吉罗选编的。这首<L&#39;Arlesienne, Suite No.2- Menuet>,是《阿莱城姑娘》组曲中,三个最突出的片段之一。这首小步舞曲原为比才的另外一部歌剧《美丽的珀斯姑娘》中的一段间奏。乐曲以长笛为主调乐器,竖琴,单簧管等伴奏。悠扬透亮的长笛在全曲中作为唯一的独奏主角,伴以柔美而轻缓的竖琴,加上委婉抒情的旋律,乐感相当容易让人感动。

NWZ-ZX1 + XBA-H3
   这套组合给我的感觉是,“原来古典音乐可以这么演绎。”背景虽然不及MDR-EX1000那么安静,但低频出来的时候很澎湃,量足,气势也上来了。高频稍薄,但有延伸。这首音乐是以竖琴和长笛为主。竖琴的泛音适中,收得有点儿快。声音的通透度尚可,乐器分离度良好,基本上在中间管弦乐齐奏时,基本能清晰辨别出主要乐器,而且阵脚没有乱,这点难得难得。而且有相对规整的声场定位。乐曲第三段,出现了低频乐器巴松管,XBA-H3的低频有它的一手,质感和空气感都不错。声音低沉稳重。一首音乐下来。音乐味还是不错,古典音乐听起来不沉闷,而且不会让你像听小4那样精神紧张,神经像绷到一根钢丝一样,这样的聆听感受是舒适的。而且整首乐曲所表现出来的素质不至于太差。流行类的拿手组合耍古典乐能有这样的水准,已经不错了。

NWZ-ZX1 + XBA-30
   说实在,换下XBA-H3的瞬间,我感觉到XBA-30有点压高频量的意思,摘下XBA-H3换上它之后,感觉有点类似之前听松下CD随身听的时候开了TRAIN模式那般。或者和我的COMPLY套子也有点关系,但记得之前用原配套的时候,XBA-30就是有点削高频。不过还好,不算削太多。这条最有人情味的动铁,的确中频是和很多动铁耳塞不同,表现出来的细腻,细致,细滑都比很多动铁耳塞优胜。密度感良好,结像清晰。长笛空气感不算厚重,尾音收得较快,笛声独有的那种金属感质感很纯净。中间一段间奏,的管弦乐组群奏中,分离度尚可,但低频收得比较快,量感不多,有一定下潜深度倍大提琴所奏出的低频共鸣感不及XBA-H3强烈,气势也稍微逊色。末段的巴松管,低频同样收得比较紧一些,泛音中等偏少,木管乐的那种醇厚温暖饱满的感觉有几分形态,但氛围感不及XBA-H3好。毕竟动铁单元处理低频信号,这个是可以给予理解了。声场方面,XBA-30声场基本足以应付一般的通俗流行类音乐。古典音乐,厅堂感只能算是有个大概轮廓,横向和纵深都算是中规中矩。结像,定位和层次感都不会输XBA-H3多少,另外值得点赞的,是有一定的空间高度感。这个也是XBA-H3所具有的。总体而言,这套搭配挺流行类会比较适合一点,但要求不严苛,听听这类小编制还是可以尝试的。

NWZ-ZX1 + RE400:
   摘下XBA-30去听RE400,至少在这首音乐中,你是能感觉到两者的差异,在于线条感的刻画,乐器的表现方式。镀钛动圈耳塞RE400虽然线条感和细节度上面会稍微逊色,但空气感和乐器的余韵会更加突出一点。而且,RE400同样不属于量感十分丰足的耳塞。反而,量感的控制很有讲究。动态起来,收放的速度感把握得不错。但毕竟是入门级的尤物而已,所以中间间奏的一段,当动态骤增,场面庞大的时候,RE400的声音层次感就有点逊色了。当然这个是和前面两款耳塞比较的前提下。对比之下,纹理略微显得有点紊乱。但间奏过后,回到乐曲最后的一段落,RE400还是能控制好场面的。巴松管的那部分,空气感,乐器质感发,泛音都不错。管乐悠扬而深沉,情感表达还是很到位。一款定价在入门级别的标杆,这个回合没有被抛离太多,而且是未完全煲机的状态,算是有所交代了。

NWZ-ZX1 + A83:
   带上耳塞,一耳朵的感觉是,我在喝奶昔......甜啊,但是这种甜,不适合古典音乐。四条耳塞听下来,A83的渲染是最为明显的,这种渲染,比较适合流行类录音。古典乐,真的不是太适合。笛子很甜,空气感比SONY的两条三单元耳塞要明显。笛子的声音更灵动,跳跃,但似乎略为夸张了。竖琴的泛音算是比较丰富的,高频部分,透明度是足够了,能量感也不弱,除了染色稍微偏多了一点,硬素质,什么分离度,结像力,解析力......等,A83都不弱。作为一个品牌的旗舰,这些硬素质是最基本要达到的指标。间奏的部分,低频烘托的氛围感很足,声场空间也基本能打开。低频量感和气势都有了,下潜略逊于XBA-H3,但密度感良好。最后一段,巴松管同样很有味道,质感和泛音均不错,就是味道稍有点过了点,以致声音略偏腻,不够纯净。但这种渲染,其实在听流行音乐的时候是OK可以接受的,但听回古典音乐,就我个人听音口味而言,就会稍稍过了。

NWZ-ZX1 + MDR-EX1000:
   演绎这首小编制室内乐,这个组合相对而言是最理想的。当然,音乐味绝对不重。MDR-EX1000对音乐录音的还原更为忠实。比起前面的几款耳塞,MDR-EX1000硬素质会更好一些。平衡,细致,自然,这就是MDR-EX1000所带给我的感觉。笛声空气感适中,乐手演绎过程中,的细微动作,如吸气翻页等,都能清晰分辨。笛声通透自然,不造作,不夸张。竖琴泛音清晰,定位准确,声音透明度很高。中间管弦乐组群奏的一段,乐器的层次感清晰,分离度较高。倍大提琴所演奏出来的低频,让整个场感更宏壮磅礴。虽然场面庞大,但声音的纹理还是很清晰,不会让人感觉到模糊和紊乱,这点值得一赞。最后的一段,再次特别地留意到巴松管,质感同样出色,给人扎实沉稳的感觉,量感不算丰满,度掌握得刚刚好,声音不厚不薄,中性自然,形体感适中。这一段,乐器所诠释的那种委婉而略带忧郁的情感表现得恰到好处。一首音乐下来,MDR-EX1000没有给大家丰富的泛音,丰腴的低频量,更没有给大家过多的色彩渲染。反而,量感均衡,泛音适中,声音中性平衡。要的是尽量真实地去还原录音的本原,所以有些朋友会觉得MDR-EX1000缺乏音乐味,甚至在某些音乐播放中什么齿音多,什么毛刺感明显等等不良问题。但试想想,如果录音OK,为何会有这些毛病?或者大家会说,MDR-EX1000是用来鉴别器材录音会比欣赏音乐更适合。但我个人感觉,这个说法片面了,偏监听风格的耳塞,同样可以用来听音乐,只要器材搭配得当,同样可以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小结:
   两首音乐之后,NWZ-ZX1给我的感觉,配搭这几款耳塞都有不错的效果。整体上没有太突兀和不搭调的感觉。NWZ-ZX1算是比较容易配搭耳塞的播放器。只要不是过于极端的耳塞,NWZ-ZX1应该都能驾驭得了。NWZ-ZX1播放流行音乐的时候,中频的优势发挥比较明显。如何配搭耳塞,还是要看个人口味。喜欢中频再柔润,甜雅一点的,可以配搭中频有适度渲染的耳塞。如果喜欢口味再浓厚一点的,可以配一款中频厚润,低频量足的耳塞,但这里不建议大家这样做。因为,过多的音染,听久了不但会影响自己对音乐及器材的辨识力,而且对自己的听音观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适度的染色可以增加聆听的乐趣。所以大家只要把握好“度”,就可以了。听流行为主的,对低频量感有一定要求的,可以选择XBA-H3。这套组合有一定的渲染,但听流行音乐是可以接受的。另外,上述耳塞,A83同样适合听流行音乐,染色较XBA-H3略重一点,喜欢声音有一定染色,音乐味丰富的,可以考虑。XBA-30和RE400和NWZ-ZX1的配搭,出来的乐感则相对清淡一点,听流行类,女声录音都可以。当然喜欢听听小编制,这两款耳塞也可以考虑进去。MDR-EX1000则更适合古典音乐,听流行类,音乐氛围感一般,音乐味很淡,听人声,中频的厚度感一般,感染力不足。所以古典音乐会更为适合。当然,如果不喜欢音染,喜欢口味清淡,喜欢中性自然的朋友,也可以尝试用它去听一些流行人声之类的,NWZ-ZX1 + MDR-EX1000同样能提供相当理想的硬件素质。

===================================================

后话:
   花了近一周的时间去聆听,去比较,去撰写......终于把这篇NWZ-ZX1的简单使用感受完成了。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读到这里,希望我的体验能给你们带来一点点共鸣,当然,这个是建立在我们彼此的聆听感受有较为相近的前提下。但如果大家的感受不一样,不要紧,欢迎大家上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NWZ-ZX1是一台工业设计出色,外形时尚独特,声音素质不错的便携播放器。我选择它的理由,不仅仅是音质,而是综合外观设计,操控,功能,音质,器材搭配的通用性等几方面去作出选择。当然,它的音质,也是有自己特色的一面。综合设计,外观,音质,搭配等多方面,NWZ-ZX1作为Walkman 35周年纪念的机型,还是有它的优势所在。在这一周的体验里,让我感受到,NWZ-ZX1选配耳塞时,还是比较百搭,尤其是低阻便携式耳塞。所以,那些手上有好几种风格(低阻)耳塞的朋友,但又希望找一台相对百搭的播放器,在选购时,不妨考虑一下这台SONY Walkman 35周年纪念的旗舰之作。

   最后,再次感谢SONY官方提供样机及试听机会。让我能再次感受到这台Walkman 35周年的旗舰。谢谢!


                                                耳机大家坛 刘嘉明@三耳工作室
                     






产品理念1.jpg (57 KB, 下载次数: 1)

产品理念1.jpg

产品理念2.jpg (60 KB, 下载次数: 1)

产品理念2.jpg

产品理念3.jpg (55 KB, 下载次数: 4)

产品理念3.jpg

产品理念4.jpg (69 KB, 下载次数: 0)

产品理念4.jpg

音质1.jpg (127 KB, 下载次数: 1)

音质1.jpg

音质2.jpg (58 KB, 下载次数: 1)

音质2.jpg

音质3.jpg (67 KB, 下载次数: 0)

音质3.jpg

音质4.jpg (63 KB, 下载次数: 1)

音质4.jpg

做工1.jpg (93 KB, 下载次数: 1)

做工1.jpg

做工2.jpg (103 KB, 下载次数: 0)

做工2.jpg

做工3.jpg (95 KB, 下载次数: 3)

做工3.jpg

设计1.jpg (53 KB, 下载次数: 1)

设计1.jpg

设计2.jpg (41 KB, 下载次数: 0)

设计2.jpg

机身1.jpg (86 KB, 下载次数: 0)

机身1.jpg

机身2.jpg (63 KB, 下载次数: 1)

机身2.jpg

1.jpg (32 KB, 下载次数: 0)

1.jpg

2.jpg (30 KB, 下载次数: 2)

2.jpg

3.jpg (33 KB, 下载次数: 1)

3.jpg

4.jpg (46 KB, 下载次数: 1)

4.jpg

5.jpg (26 KB, 下载次数: 0)

5.jpg

6.jpg (29 KB, 下载次数: 0)

6.jpg

7.jpg (26 KB, 下载次数: 1)

7.jpg

8.jpg (64 KB, 下载次数: 1)

8.jpg

9.jpg (47 KB, 下载次数: 0)

9.jpg

10.jpg (34 KB, 下载次数: 0)

10.jpg

11.jpg (36 KB, 下载次数: 2)

11.jpg

12.jpg (55 KB, 下载次数: 1)

12.jpg

13.jpg (33 KB, 下载次数: 1)

13.jpg

14.jpg (43 KB, 下载次数: 4)

14.jpg

15.jpg (34 KB, 下载次数: 1)

15.jpg

16.jpg (53 KB, 下载次数: 0)

16.jpg

17.jpg (52 KB, 下载次数: 2)

1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4-20 20: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