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111|回复: 0

笔墨之美——另类解读SONY CD-300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4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市
一、前言:
本题的全部论述建立在一个隐含的前提性假设的基础上:一款成功的耳机是一件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物,和其产生地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如果不接受这一隐含的前提性假设,本文分析将不成立。

22号一天的企盼,临下班终于收到了一只来自家乡的经典耳机:SONY CD-3000,兴奋之余立刻投入了这只耳机的品味中……

二、耳机鉴赏篇:
CD-3000的品性:
这是一只非常独特的耳机:高频泛音突出,延展明显;低频某一频段响应突出;中高频偏薄,ha2002下其中高频变得十分干涩,倒是一只仿ra1使其润泽和暖厚不少,总体感觉这是一只频响曲线不算平直的耳机,偏冷静、平淡的气质(和歌德、铁三角相比),可以说SA5000传承了这一气质。这些特点自从2001年开始,都被大家论述过。

不过这只耳机还有另外两个特点:
1.乐器定位不准确(就是难以确定的位置),原因是:声音“晕染”得非常厉害,比如一个鼓点下去,泛音立刻蔓延成很大一块,其他乐器也是存在同样的情况,就像一滴淡墨滴在宣纸上而会晕开成一片的样子;而同时,对于一个有主旋律的乐段(包括人声,乐器),主旋律又是十分清晰而突出的在前方展现,旋律的伴奏在两侧,形成“晕染”的背景。这种所谓的“失真”却让我感动于它所表现的歌剧、灵歌、哥特、新世纪和流行等等主旋律突出、氛围性很强的音乐类型。Nick Cave的前女友Anita Lane歌曲中弥漫着一股阴冷的性感,和黯然的寂寞,令人印象深刻。而欣赏Cocteau twins的仙乐类风格和马勒的大地之歌,同样是让人沉浸和关注于音乐内涵的审视之中。
2.高音乐器声失真,特别是回放交响,比如小号声。

然而,这一特点似乎是追求现场效果和真实声音的传统听觉审美的最大忌讳。为什么一个著名厂商,会制作如此产品,而这一产品又经久10余年而不衰呢?我想做一次另类的解读——CD-3000秉承了日本或者说东方文化中含蓄、写意的气质和品格,一种在书法或者传统绘画中更能直接表现出来的“笔墨之美”。

三、文化追溯篇:
鉴于艺术的相通性,本文试从中国和日本的古典绘画和文学艺术角度,对这只耳机的风格进行粗浅的比较分析。

笔墨,是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亦可作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单从技法方面来说,“笔”是指勾勒、皴点等笔法,“墨”是指破、积、烘、染等墨法。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一书中曾说道:“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笔墨必须有机结合,相互映发,才能完美地表现物象,表达意境,使画作神形兼备、气韵生动。在唐末五代之前,中国画家们的表达方法是有笔而无墨,多用线来表现物象。五代的山水画家荆浩第一个将笔墨并重,自此之后历代的画家们不断地实践、探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精妙的笔墨技巧,使中国画笔墨技法日臻完美。
——在这里我提醒大家注意:中国画中“笔”的勾勒和“墨”的烘染的表现手法体现了主和次、图和底、清晰和模糊的关系。这不恰恰与CD-3000低频和高频表现、主次旋律的表现形式“同构”么?

再说文化源于中国,并设计和产生了CD-3000耳机的日本。60年代以来,评论界把活跃在“日本美术展览”上的三大日本画画家杉山宁、东山魁夷、高山辰雄合称为“日展三山”。其中的东山魁夷的画风,最为注重在作品中表现日本情调之美,其核心可以说是大和民族传统的审美观“物之哀”,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依恋和淡淡伤感,形成了澄澈、平明、蕴藉的画风。看看他和高山辰雄的日本画,再听听马勒“大地之歌”中的“秋日的孤独者”,觉得CD-3000确是表现非常到位的耳机。

其实,从日本文学也可以看到CD-3000受到的传统文化影响。
谷崎润一郎:日本著名作家。他在文字中很经典的描绘了日本文化含蓄之美——灰色之美、晕之美、奥之美:“我们到京都或奈良的名寺古刹去游览时,往往会被带领去参观那些深院大宅房间壁龛上挂着的所谓该寺庙珍藏的字画。这些壁龛在大白天也多半是阴暗幽深的,所以看不清字画的图样,只能听凭讲解人的说明沿着黯然失色的墨迹,驰骋着想象的骏马,去玩赏可能是举世无双的绝笔。不过那模糊不清的古画和幽暗的壁龛倒是配合得无比协调,从而使图样的不鲜明不仅丝毫无碍欣赏,反而令人感到这样程度的不鲜明是恰到好处。总而言之,字画在这里只不过是一幅羁留着虚幻的柔弱光线的典雅“外表”而已……”(《阴翳礼赞》,第20页)

四、争鸣篇:
CD-3000的“晕染”出来的音乐氛围之美让我深深感动了,玩耳机以来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耳机的设计理念和听音效果是否与其产生地的文化背景有关?现在我逐渐找到答案。

另外也在试着提问:
回放真实的声音才是评价耳机系统的唯一标准么?
同属于艺术,绘画有写实和写意之分,古典主义和印象派之分,为什么声音不可以有呢?其实,喜多郎电子合成器演绎下的日本新世纪音乐,早就超出了自然音响的范畴而更注重于人之思想和灵魂的共鸣,他的音乐的产生年代也正是CD-3000产生的时期。
——音响效果,只要能表现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体验和对存在的感激,无论是否真实,应该都是美的吧?乐器定位不准的“弊端”在这种美的面前,你还会苛求么?或许也正是这种不准确,“晕染”了这种朦胧的美?
——感谢CD-3000,给予了我一种另类的感激。
——笔墨之美的CD-3000。

注:在CD-3000演绎下的马勒 “大地之歌”中,完成此贴,耗时约2个小时。^_^
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4-19 07: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