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598|回复: 2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换个角度来说明为什么发烧USB线没有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8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这里我就不提xmos是异步传输有缓冲、usb误码率多低多低这种技术问题了。
先提一个公理,之所以叫公理就是它是无可质疑的:在数字部分,声音就是0101010,声音变了代表0101010发生了变化,反之010101没变声音就一定不会变。

好了,我们先假设不同的usb线能改变声音,通过公理,可以知道010101被改变了。
接下来是两条客观事实:
1 线把0变成1或者把1变成0是随机的、没有规律的
2 那些声称usb线能听得出变化的人会表示“低频更紧致”、“高频更顺滑”等等
很明显1跟2是相矛盾的,因为usb线对数字信号的改变是随机的,它不可能识别出其中的高低中频并分别给予相应的改变,否则usb线就具有“解码器”的功能了,更可笑的是,那些声称能听出差别的人不管是听pcm还是dsd都能听出个提升来,看来这usb线不仅能解pcm还能解dsd呢,不知要比多少解码器好到哪里去了。

综上,发烧usb线并没有任何的作用。
2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roudun 发表于 2017-6-8 11:46
学渣在想,usb传输过程当中,01010传输的速度不知道对声音有没有影响,先不说线材的材质,就usb2.0和usb3.0 ...


楼下也有人说了首先,xmos芯片只支持2.0
其次,2.0的速率为480mbps,理论上是足够的
再次,xmos u系列芯片采用的是异步传输、并有大约8kb的缓存
所以我不认为会有什么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蓝子风 发表于 2017-6-8 11:51
不知道楼主所说的“客观事实” 1是怎么得来的?是大脑灵机一动想出来的还是??


推理出来的。假若不是随机的话,那就是有规律的,假若有规律的话,就说明usb线可以认出0101010串,并对某些特定的串进行修改,但这说出来谁会信?线可以辨认特定的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soulfly1992 发表于 2017-6-8 12:01
LZ提的公理,好像就是有可置疑的


那你质疑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F51010 发表于 2017-6-8 13:23
我抛个自己的实验结论:FPGA开发板自带的方口USB线和另购an银线自制的USB线 都1米左右,无论是I2C,UA ...


你是怎么确认传输没有错误的,把实验拿出来说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蓝子风 发表于 2017-6-8 14:46
麻烦你科学一些的整理下语言。这样说起来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USB线有智能???可以认01010100011??? ...

跟你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人没什么好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F51010 发表于 2017-6-8 14:16
上位机文件的MD5码,与下位机接收的文件MD5计算结果相同。


你的上位机具体是什么、下位机具体又是什么、下位机是不是用的xmos的芯片接收、用的什么协议、发的什么东西这些你都统统没说,这实验很不严谨啊我就不跟上面那位蓝子风一样玩顾左右而言他了,要不我挑刺能挑一年。
在我看来,是因为你自制的线实在太差,屏蔽垃圾,使得误码率上升,造成的后果就是高频噪声增加,然后让你产生“细节增加、高频飘逸”这种错觉——毕竟这线可是自己花钱花心血做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ice-blade 发表于 2017-6-8 17:30
为啥总是有人想着用理论来推翻现实,还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一次……一年不知道要看见多少次这种贴。自己到店 ...


盲听失败的例子可不少,声称听不出的人也不少,请问那时候你的声音呢?哦,大概只会说“木耳省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dscaxz 发表于 2017-6-8 20:45
是这样…比如0.4 0.3 0.6电平是001,然后由于某些原因变0.3 0.2 0.6也仍然是001…但是本质信息其实是变化了


不不不,因为它是数字信号,所以001才是本质,0.1 0.1 0.9跟0.1 0.2 0.6是一摸一样的,要不那就是模拟信号而不是数字信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lyw 发表于 2017-6-8 22:55
66666,别人做的实验就是错的,就是垃圾。楼主脑子里yy出来的都是真理。膜拜,建议楼主去设计飞机发动机 ...


总比靠usb线好咯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F51010 发表于 2017-6-8 23:49
我实验证明随机线和银线的传输在链路层以及物理层上的数字信号是足够可靠的了,他非要扯更上层的协议,我 ...


半吊子货色就别贻笑大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farrel 发表于 2017-6-8 23:40
楼主2011年注册的,看看楼主6年二手区买卖过多少设备,就知道言论靠不靠谱了。

HIFI这东西很简单,别人 ...


可惜谈实践谈盲听又没人敢站出来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F51010 发表于 2017-6-9 00:03
我又不从事音频行业,只是抛砖引玉,拿我已有的条件验真。至于线材有用论如何证伪,如果你有科学的理论解 ...


然而先开始嘲讽的人是你。反正你们这类人呢,禁不住任何正面交锋,只会不停转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chn-gm 发表于 2017-6-9 19:08
我上面说的哪一个不是实用科学,激光、粒子、量子计算机、航天…

又有哪个实用科学是一出来就绝对正 ...


跟楼下所说的一样,你的意思就是万物皆不可知,所以万物皆不可证伪,所以就不能证明usb无用哈哈哈。要不你借给我100万吧,到还钱的时候,对不起,现在的科学还不足以证明0=1000000,但将来说不准呢,所以我先还你0元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F51010 发表于 2017-6-9 21:45
你自个不也是在那YY,拿不出什么实际的证据证明线材无用,真正懂技术的才懒得像我们一样在网上争个你 ...


不不不 我这叫逻辑推理。不过上论坛跟人讲逻辑也是白搭,就是始终没有人会跟我讲主贴的内容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F51010 发表于 2017-6-9 21:45
你自个不也是在那YY,拿不出什么实际的证据证明线材无用,真正懂技术的才懒得像我们一样在网上争个你 ...


我还是那句话,这是数字信号,只要延迟在允许范围内能够正确地触发触发器形成相应地电平就不会有差别,延迟太严重就误码。而且现在的情况是,xmos u系列芯片有大约8kb的缓冲,并且官方宣称它的后续输出是bit perfect
假若输入的时延真的能影响输出的时延,那就是xmos虚假宣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F51010 发表于 2017-6-9 22:18
谁知道呢,这公司的芯片,alldatasheet上都找不到,卖解决方案,不卖芯片
PS:只找到个xCore架构介绍 ...


应该是没有虚假宣传的了,异步传输不可能虚假宣传的吧,既然是异步就肯定有缓存,从缓存里读出来再生成的波形当然是没任何问题的
不过我刚才想到了一点是有可能支持有用论的:usb线除了信号还要供电,万一音源的电干扰到了dac呢?这方面我不清楚,你怎么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mkoyo 发表于 2017-6-9 22:35
不同线的影响在于抗干扰能力的不同。
信号部分是完全一致没错。
但稍早前 有不少的界面用的是USB的供电 ...


是的,我也在考虑这个可能性,毕竟hifi设备都是小作坊生产的,确实不能保证其供电独立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chn-gm 发表于 2017-6-9 23:17
呵呵…你的逻辑能力很差!所有的科学都是以人的研究结果来诠释宇宙万物之中或之间已存在道理,相当于用一 ...


实在看不懂你在说什么,不过我猜你是想用数理逻辑以及大量文字来唬人吧下次记得分清楚数理逻辑跟集合论的内容,真是槽点太多无从下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F51010 发表于 2017-6-9 23:24
XU208的datasheet中并未提到有8KB缓存,那8KB里面装的是烧写进去程序,倒是有128KB的SRAM,作为"内存"给 ...


糟,被你说中了。不过我看开发代码的时候有讲到缓存的事,就是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 01: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