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eddie08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0年耳机升级线总整理以及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1-2-16 23: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本帖最后由 eddie0817 于 2021-2-16 23:24 编辑

14.泽丰Zephone

2020年心得,之前为了找一条好一点OTG数位线材给乐图的PAW S1去避免外出听受到电磁波干扰,在淘宝查到了泽丰线材,入了几条数字线材跟Silverdragon V3银龙后,开始追,老板也很常在毒窟社团发文分享自己的线,因为在业界非常资深做线很久,所以特殊的线材蛮多的,我自己观察老板比较喜欢铜材质的声音,持续关注这间动态,
银龙详细的听感与比较可以参考主题系列的6条纯银线对比会更详细。

泽丰银龙SilverDragon V3纯银耳机升级线开箱初听
大概在几周前看到泽丰老板朱老师在毒窟社团分享自家的线材,又看到很多人在开箱泽丰的数字OTG线材接乐图小尾巴跟手机,都提到声音的提升很大,早前在乐图群王琳也很推荐他们家的数字线材,于是乎我在上周的某一天上班开一整天会,下班搞小孩到睡觉压力大的晚上,默默点开淘宝泽丰的网页,东点西点看到了黑龙铜线以及银龙银线,小弟的铜线已经12条,银线才2条,可惜已经没有晶彩的CDD,想说该平衡一下银线,就加入购物车...
付款成功后,等待到集运舱后再付一次运费就可以到新加坡(海外),好方便。

导体跟设计
这是我第一次用屏蔽做的这么足的线材在IEM上,它的作法跟传统的RCA讯号线材没太大的分别,中心导体是4组多蕊24 awg粗线径的UPOCC单晶纯银,然后每组再上Teflon屏蔽,中间棉纸填充抑制震动,外层再套无氧铜镀银隔离网(这个就是用来接上4.4 mm第五极,当接地)屏蔽,最外面就是厚实的皮了,所以这条线材设计可用在有接地的4.4mm DAP,大部分的中国制DAP都可以,如墨菊。

汉声的毒液也是类似的设计屏蔽做的很足,包括Teflon屏蔽以及单晶铜镀银隔离网,金银合金单蕊导体,只是没这么厚的外皮以及棉纸填充,改用黑色棉布套住,比较好携带给IEM用。
右边是汉声毒液
粗度跟配戴感
其实这条线材更适合用在大耳(大耳)Headphone上,用在IEM应该是我在搞,本来以为会很粗很难用,一看到实体感觉还好阿,没很粗,对比SW22或是毒液,只是它的外皮比较硬,算是可塑型,但较有弹性,还可以阿,耳挂处的配戴还好,没很重,经过65克GW24 8洗礼后,这不算什么,也量过银龙是46克,跟SW22差不多。

初听感
煲了一小时就开始听了,搭配的是VE的EVE20,播放器当然是4.4 mm有接地的墨菊啦,一开声最先注意到的就是背景,真的是爆黑,很干净,马上AB一下毒液,一对比下背景动态稍微轰一点,果然牺牲一点便携,换的代价是很值得的,就是这样,人声立体浮现,甜美细腻,完全没有一般银线高音毛噪刺激,或是过于明亮的声底,整体属于中性自然走向,EVE20的线条感跟人声也变的更清晰些,整体的体验是很满意的,主要是温润性的银线,背景又黑,Silverdragon v3线基这种4.4mm屏蔽作法果然特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21-2-16 23: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本帖最后由 eddie0817 于 2021-2-17 00:39 编辑

15.BriseAudio

来自日本的BriseAudio在烧友圈已经非常出名,做无氧铜导体线材成精,声音染色与特性非常特别,很多粉丝,去年新加坡Canjam听过yatono 4/8wire,中频人声突出饱满,又甜美,而且展场最后一天线材有50%discount,期待明年Canjam,而在中高阶铜线分享时大家一致推荐STR7SE,在毒窟群票选第一名,甚至比Toxic BW22V2还热门,而我在听完后圈粉了,今年开始玩Brise Audio家的线,绝对先入Yatono,可以参考主题系列的中高阶铜线心得,可惜在新加坡没有代理不能试听,厚来入手了STR7SE入门款铜线,详细听感可以参考主题系列的11条铜线对比。
STR7S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21-2-16 23: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16.AudioGenetic

来自香港的AudioGenetic应该成立于2016-2017年左右,我也是透过Master Pro脸书以及当时到Canjam参展认识,在新加坡也有代理,旗下很多款升级线,但对我最出名的还是NOVA,这条线的声音很特别,金漆的外观有着类似镀金线材的音染,标准人声线材,还有收藏了今年的限量38条的新旗舰Marmoris,也已经卖完,找时间在整理把手边的AG线材做个搭配分享,在主题系列一样有分享黑豹铜线心得。
只找到Facebook粉丝页
https://www.facebook.com/audiogenetichk/
NOVA (2019)
它虽然外观是亮金色的,但并不是镀金材质,外层的颜色应该是漆包线的颜色,而看介绍导体是金、银、铜合金Litz结构,再使用银线当屏蔽,两蕊的22AWG设计,它同OSLO都是属于淡化线条感的线材,NOVA虽不是镀金线,但它有相似的音染,奶油绵密感非常舒服,这条线对高频刺激,或是解析太强难控制的耳机很适合,难怪Ricky在Canjam SG一直跟我说无双配NOVA很毒。


MARMORIS 海洋线 (2020年)
AG最出名的线材应该就是去年推出的NOVA,金黄色的线身,特别的人声音染,蛮合适些偏亮或是分析力太强走向的IEM耳机。
而今年出的这条旗舰线材MARMORIS限量38条,是Litz type 4结构的混编线材,外层单晶铜与单晶铜镀银导体混编,中心导体是铂金(Platinum)银合金,再用不同焊锡调音完成,线径应该是24awg只做8wire,蓝色的外皮批覆看起来好潮阿。
配置的端子是2.5mm,再附一条2.5mm母转4.4mm公转接线。

刚开声时整体走明亮底声,但不会有一般铜银混编那种死亮或铜镀银的粗糙感,煲几天后没这么亮,均衡许多,越来越中性,不是属于暖声的人声线材,分析力跟细节也可以,好奇下对比了ToxicAdder 8 (铜镀银导体,也是Litztype 4, 24 awg, 8 wire),Adder8 是调整柔顺不会过亮或粗声的铜镀银线材,同样MARMORIS也是,但Adder 8的声音比较拥挤,乐器跟人声的分离度较差点,MARMORIS比较开阔些,感觉是条蛮百搭的线材,等煲开后,再来搭配几支耳机试试看,包装好猛,对比Toxi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1-2-16 23: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梅州市
大佬不关注胧之冶吗,可以试试,个人觉得可谓国产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21-2-16 23: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17.Crosslambda Audio

这是一间来自泰国的线材品牌,全部设计与制作都在泰国,成立于2016年,应该是这两年才在开始在大陆跟香港引进,我也是因为新加坡MusicSanctuary以及深圳新声域代理才认识这个品牌,也在今年初入手一条代表性的铜线Future,在11条中高阶铜线有分享比较,明年开始关注这家,在泰国算是很出名的,然后
新加坡代理拿给我另一条还未上市的线材叫做Artemis Tri-Brid 试听,非常的贵,要价3千美金,我觉得价位太高了,会考虑其他的线材。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lambdaaudio/
Future

Cross lambda Audio Artemis Tri-Brid 新线简单听感 (2020年试听心得)

今天早上Calvin来我家喝咖啡,拿了两条泰国品牌Cross lambda Audio的新线Artemis给我试听,这是一条由三种材质混编的线材,包括palladium plated copper(PPC)铜镀钯,SPC铜镀银以及纯铜,以Litz type 4s 制作而成(4S mean it is type 4 with conductor core as a substitute of nylon),再用三层屏蔽结构包覆,以及特制的混合焊锡调音。

端子是日本制作,而插针则是台湾制,虽然是屏蔽线材但整体还算柔软跟轻量,外观而言出线到插针的颜色是做蓝色,而线身则是全黑。
预计下个月上市,应该在CNY期间。

有两条,一条是他自己给FIR Audio的RCX插针,一条是试听的CM插针,我会煲几天,找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Cross lambda Audio最近开始有不少新线材推出,关注中。

耳扩配合煲机碟一个下午,可以简单分享一下初听感。
DAP是钛菊用4.4 mm high gain听,耳机是Simphonio 瑞弦VR1,这支耳机对线材很敏感,可以很快反应出音色差异,Artemis第一个最深的印象就是音场好大,我手边很少有这么大音场的线材,这应该是镀钯线材物料的特色,而且背景好黑,但换到中频人声又贴耳且明亮,乐器的结像也清晰,有铜镀银的特色,不是厚声饱满的线材,但不会太瘦,也没有太大的毛刺感,低频很有弹性,力道也够,虽然是混编线材,可协调性蛮好的,分析力很好,在中高频延伸部分听了几首歌还可以不会太过刺激,估计是铜导体多少帮忙一些,它就像是Toxic Virus 24 V2的进化版本,底声相似,音场更大,背景更黑,人声的亮度再减一些,听LiSA红莲华The last take可以很专注口型变化,手边的线材可能铜银混编可以到这样相似的底声,只是没镀钯线材的声场跟屏蔽线的干净背景。

接着再听Project K Lyrebird 琴鸟,这支是早期Project K与FIR Audio合作的旗舰限量产品,比M5还多一颗动圈单元,只是最后只做了几支就停产,没继续实在可惜,本来标准配置是PWaudio 1960K,而手上刚好Calvin的也是RCX插针,所以可以试听。
琴鸟的声音宽松自然却保持一定的密度,细节不像是强灌给你的多单动铁,活生感十足,搭1960K跟M5的差异也很明显,Lyrebird比较宽松自然,音场大了一圈,却也维持很棒的细节,整体较耐听,人声的位置比起M5还稍退一步,虽然两者差异在于中频多了一个动圈单体,似乎帮忙中高频厚度,真的要细分,两者师出同门,底声相似,M5就像是背景乐器动态更强的Lyrebird,只是这个动态稍微盖过人声,显的比较刺激跟明亮,相信如果换了1960s 4 wire或是类似的铜线会改善更多。

这边就对比原配1960K以及Artemis的差异,先用标配1960K,第一个感觉是,干分线器好重,为什么用纯铜材质还搞玫瑰金,脖子酸,红铜的4.4 mm已经氧化,还要狂擦保养,这也是我少听Lyrebird的原因,一样在1960s 4wire的基础下,人声好润,音场也不小,一换Artemis,人声的位置突然变的好近,浮出来,音乐的轮廓变的好清晰,也变亮不少,两条的音场差不多,这样配Lyrebird也蛮好听的,这条要重Calvin手中干走…

蛮杂食的一条线材,但听日系女声尤其合适,喜欢暖糊的线材不太合适,再煲几天,多感想再补充,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21-2-16 23: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本帖最后由 eddie0817 于 2021-2-17 00:40 编辑

18. DoubleHelix CablesDHC

DHC这间不用多介绍,非常的资深且有名的美国品牌,与Toxic/Whiplash同样是2011-12年成立,我其实主观不是很喜欢这间的老板,行事作风,散布谣言,以及早期成立时就与ToxicFrank结仇,拼命黑其他线商,觉得自己银线是最棒,金银合金导体是XX,可惜他可能不知目前亚洲线材公司琳琅满目,已早不是只有当初在Head-fi那几间欧美竞争对手。
但老板的作风是一回事,声音是另回事,在结构的设计非常有一手,新加坡DHC代理在今年11月热情拿了4DHC线材给我试听,DHC只做铜、银两种导体材料线,以及混编线,把这两材质的线与结构玩的非常深入,这四条还没时间仔细听,但初听最喜欢的是CloneSilver,同轴结构的纯银线竟然有这么棒的解析跟动态,还稍暖,好评,反倒是旗舰Elite19 Silver用在IEM实在不太合适,详细听感在主题系列6条纯银线材心得,里头我最喜欢Elite 19,很柔润的纯银线

我用耳机VR1当基准,优秀的动态,大音场加上加上中性底声,对线材敏感,很容易听出。DAP是墨菊这四条都不是高音刺激刮耳的线材。泽丰的银龙背景黑,中高频属于温润柔顺,与Elite19 相似底声,比较润,但与SilverClone 跟SW22相比较糊,细节略少。
DHC Silver Clone 分析力跟细节多了很多,线条感更好,背景很干净,稍为明亮底声。DHCElite 19 的体验不是太好,用在IEM太粗,重点是批覆的厚度较厚,配戴不舒服,而可能是设计给大耳线,DAP听起来比较中规中矩,没有太多惊艳处比较耐听。
SW22 跟细节与分析力跟Silver Clone 很像,不过稍微又更暖跟饱满些,但人声还是退点。DHC 这两条跟之前的26 awg 银线相比进步很多,至少不刺激。而这两条新线我会比较喜欢CloneSilver ,我猜Elite19 还是比较适合大耳,毕竟Headfi 跟些评测提到很合适HD800S
https://doublehelixcables.com/

1. DHC Elite 19 Silver 纯银旗舰线( 19 awg Litz 结构 应该是Type 4)
2. Clone Silver 纯银线( 同轴结构22 awg , 2 wire 相当于一般线材4 wire)
3. 19 Fusion 铜银混编

4. Clone Fusion 铜银混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2-16 23: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19.胧之冶

Simphonio VR1搭配胧之冶 Faust浮士德Matchless无双升级线
去年底受到烧友邀请加入瑞弦VR1的微信群,经过大家推荐有机会能够试听且认识这两条相对少见的线材,可能新加坡,港台的烧友跟我一样对这个品牌比较陌生,它是由大陆品牌胧之冶所推出的,名为无双跟浮士德,VR1的最后贩卖版本的原配线应该也是他们家做的,刚好分享试听搭配心得。

心得介绍: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39329

导体结构
这两条线材都是同轴屏蔽结构且导体都是铜银混编,如果你看它的结构剖面图就像是RCA讯号线材设计一样,浮士德是4层屏蔽结构单晶铜跟纯银Litz导体,无氧铜屏蔽隔离网,4.4 mm端子用的是304不锈钢外壳。
而纯红色的浮士德含银的量比较多,整体较粗且重量也比较重,铜银混编的特色一般就是声音比较清亮,高频延伸较上不去,低频有弹性,且屏蔽线一般而言背景会比较干净跟黑,但坊间许多铜银混编线材越做越稳。

先听浮士德搭配VR1对比原线的差异,一换上后第一个注意到的是背景非常的黑,让我想到同样是全屏蔽线汉声的毒液,前奏的乐器开始,明显的铜银混编声底,乐器结像清晰且明亮,人声也变的比较活泼,活生感更好些,位置稍微又后退点,背景的动态变强一些,但相对于原线整体没这么均衡宽松,而这条搭一般多单动铁相对没这么合适,大动态得音乐可能会因为能量感太强,相对轰一点,但蛮合适VR1,或是动圈类型耳机。


接着更换无双,人声位置对比浮士德退了好多,比较远,音场又更大一些,不过配起VR1本身就大音场的耳机,变的有些怪,回音感比较明显一些,动态较小,一样属于明亮底声,偏向中上盘,少了点厚度,但整体比较耐听,这两条搭VR1我比较喜欢浮士德,动态加强,底声变亮,低频量感变多,无双主要是音场不配起来不太习惯,更喜欢原线,无双大概会更配DUNULUN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6 23: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本帖最后由 eddie0817 于 2021-2-16 23:45 编辑

20.主题系列


五条五千内新台币铜升级线试听心得分享(2018)


会有这篇的主要目的是想要给一些预算有限又想玩升级线的烧友们一点参考,因为以往买的线材价格都较高,最早有这个想法是两年多前时在耳喇版有请教大家的建议,本是打算预算内不限定材料,但很遗憾就算是价位较低线材,材质对声音的影响还是在,所以这边就选择铜线。

这边列举的线材都是属于比较有质量保障的品牌线材,如是OCC单晶材料或是万隆出产,便宜的线不是不能重掏宝找,而是小弟不熟悉,更不确定质量好坏,本来想定在新台币三千内,但是想加到五千内,这样就不局限于只从香港跟台湾这些大家都知道的线商品牌找,也可以找一些欧美或新加坡的,欧美制的线材肯定是比较贵,材料成本,运输成本,人力成本等,也可以借着这次的机会分享一下是否跟亚洲地区的线材调音跟材料有所差异,毕竟价差在那边。


Whiplash Toxic 的线材没有列入,原因是Whiplash 暂时永久歇业,他的线材以后也就不好买,再来Toxic 便宜的铜线仅有 BW26 我两年多前买过,觉得声音太中性所以没有列入,而Frank 最近家里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实在不好意思再打扰他,且新的BW22V2要价195英镑,就不列入了。


为什么选铜线
一来是它便宜,一来是大家都知道铜线相对银线跟镀银线声音中性,比较没有癖性,再来便宜例如两到三千的银线我实在也不太敢推荐,你银重哪里来?好的材料成本就在那边,你还要包括结构设计,披覆,端子,插针,人力成本,利润,扣掉这些死人骨头后材料是怎样的?

再来甚么7N,6N 这种广告说词在一个材料背景,又经过半导体,光电产业打滚十多年的搞技术跟研发的我来说,真的实在是多说的!

这边要感谢烧友们跟店家跟香港Rightshop audio帮忙,我本来在Plussound官网想买EXO Copper铜线,尼妈的200 USD,运费 60 USD,运费太贵,不买贵的银镀金线不太合,Leadtime8 weeks也太久,询问了RSA,他们有现货可以卖,也帮我寄来新加坡,真的很感谢,而且我的目的只是为了写这篇分享完就没了(线材三十多条不缺这条XD),这么爱分享如我也不能这样花钱,老婆会生气。


1. Han Sound audio 汉声 Zen 4 Litz 铜线 (新台币2850)

台湾HanSound audio Zen 4 Litz 铜线介绍

这条线其实发表也快两年了,其实不是新的线材,而我也很熟悉它的声音,其中Zen8一直是很多烧友喜欢的好铜线,独特的中高频延伸,以及华丽感都有让人误会在听银线的感觉,不管是搭配DUNUDK3001或是,VE8等耳机都蛮适合的,只是最早在2016年听过旧版本的Zen4,当时觉得细节比较少很耐听,没有特别的感觉,直到2017年五月有新改版,声音又不太一样,也是在当时入手Zen8,而手边这条也是新版的Zen4

这条Zen4搭配的是汉声的新分线器,灰色雾面配上中间黑底白字的汉声字样,比较小巧,也是以后搭配四蕊线材的标配。它的规格其实官网讲得很清楚,由单晶铜独立利兹线结构(OCCLitz wire)组成,多层次复绞线材结构搭配杜邦Kevlar®200D强力纱,并披覆上先进的抗U.V超软材质,杜绝听诊效应,它的线身真的很柔软,完全不需要耳挂就可以挂得很舒服,而它编的很致密,可能有调音考虑。
我这条是CM/4.4CM插针使用的是黄铜镀金插针,素面没有印刷图案,4.4mm端子用的是日本NOBUNAGALabs制的,质量很不错。


2. OC Studio Orpheus MK5.5 Litz 铜线 (新台币2980)

台湾OCStudio Orpheus MK5.5

同样来自台湾的OCstudio是非常资深的升级线厂商,最早成立于2012年,旗下的产品升级线种类很齐全,铜线,银线,铜银混编,银镀金,银与银镀金混编等,Montana21 awg Litz纯铜线为自家的旗舰线,其实根本不用多介绍,OC在台湾,香港,中国的市占率很高,很出名,一直是烧友提到的高CP值选择,配件包括线材是台湾制造。

Orpheus MK系列是OC的入门铜线,也是很长青的型号,手边这条是MK5.55.0的小改版,主要是变成Litz 漆包线,防止氧化,对声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条线采用的是万隆UPOCC,并经过冷冻处理Cryo,插针是订制的碲铜镀金插针,而OC也是台湾最早推出这个材质的厂家,并进行推广,刚开始外壳是黑色的印有OCStudio字样,后来又推出手边这款银色有LOGO的,而4.4 mm镀金端子是台湾订制的自有品牌,外壳是黑色碳纤的很美,分线器采用的是消光黑的新分线,而目前给这条铜线都是标配黑色。


3. Pwaudio The Copper V2 铜线 (港币680)

香港PwaudioCopper 28 V2


讲到Pwaudio,其实最出名就是The 1960s,尤其是四蕊的1960s经过1000 hr的煲线,它那个人声的宽松度跟细致度,至今没有听过有这样表现的铜线,其中另条入门的铜线就是五周年纪念版本的No.5,它那个人声的暖度还有韵味,真的是人声专用线,因为在铜线独特的调音与成功,PeterWong也渐渐将自家的产品逐渐以铜线为主轴,推出几款高阶的铜线,如在CanjamSG发表灰色皮的The1950s,以及前几周发表黑色皮表面压花的The1980s,都再再把铜线的声音发挥到另一个境界,的确对铜线的组合与调音有独到之处,之后也会分享1980s,还有19x0系列三兄弟的声音。

Peter聊天,有没有低价位的入门铜线可以分享,本来想分享No.5,但似乎大家都已经很熟这条线,提到还有一条更便宜的入门铜线,Copper28,而最近有V2版本。

这条Copper28 V2颜色是低调的黑色,对比之前V1就是铜线的肉色,线身也是非常柔软,外皮材料是PVCblack,导体也是OCC铜,线径为28 awg,导体数为四,分线器是招牌的圆形木制分线器,这个比之前在1960s上用的看起来还要小巧,应该是给比较细线径的线材使用,编线跟Zen一样是属于比较密一点的,4.4 mm的镀金端子也是订制品,黄铜镀金插针。


4. Plussound EXO Copper 铜线 (美金200)


美国PlussoundEXO Copper

这是我第一次听Plussound线材的声音,之前一直很想入手他们家的线材,只是当时披覆还是属于比较硬,这点美国的线走的比较慢,Effectaudio先,接着许多来自厂家也慢慢更进走软披覆,去年过年有一次跟Toxic聊到希望能够将披覆做软,听了我的建议后,才有后来的SW22V2,以及新线的更新。

回到PlussoundEXO系列的宗旨在于使用最高质量的材料来自万隆的UPOCC导体,以及特订的客制化结构以及柔软的polyethyleneinsulation,降低听诊效应,他们叫这个是PSinsulation,这一系列都是使用Type6Litz结构,http://www.litzwire.com/litz_types.htm这里有科普文,并且在中心使用特制的避震导管,一切对订制跟质量的要求,造就这一系列诞生(我是翻译官网),这边值得提到一点,欧美的线材如Toxic,DHC, 还有Plussound都会强调自己的Ltiz结构是什么Type,亚洲的线商比较不会去注明这一点,只强调是Litz,而这些大厂都是向万隆做订制,但这只是一个基本的门坎,有好的供货商,后续的结构,设计,表面处理,披覆等等都是考验一间厂商的能力。

Plussound的线材有一个特点,如果你从官网订购,算是高度客制化,可以选的分线器就有超过五种,颜色以及款式,包括编线方式,左右耳插针贴纸颜色等可以做选择,插针以及端子都是黄铜镀金,而外壳是阳极氧化铝壳,打造好的质量,甚至是3D打印的分线器外壳,都可以订制,玫瑰金的分线器真的美。

EXO系列有各种材质的线可以选择,包括最贵的银镀金,所有的线材都是美国人手工制造。


关于Burn-in
老实说铜的升级线是相较金银合金或是银镀金较易煲的材质,但这三条线拿到后还是经过了大概一周左右的熟化,也就是大概150小时,应该已经足以分辨出这些线材的声音走向。

声音:
试听音乐
1.Olivia Ong-Best of Olivia
First of May 测试人声的细致度,小品类型
2. Adele 25-send my love to you
测前奏的低频跟Adele充满爆发力跟磁性的人声
3.钢琴演奏
名琴的朝圣-史坦威之美

试听器材是
DAPSonyWM1Z mod金砖4.4mm
耳机:VE8
耳机升级线:HanSound audio Zen 4, OC Studio Orpheus MK5.5, Pwaudio Copper 28 V2


Zen 4 对比 Orpheus MK 5.5 对比Copper 28 V2
先比较HanSound Zen 4 OCOrpheus MK 5.5,同属于台湾厂牌的升级线,这两条在这个相近的价位内常常被拿来做比较,先听Zen4OliviaOng的声音表现,前奏的吉他演奏一起,感受到刷弦的凝聚力以及线条感,这个力道还有高频的空气感跟熟悉的新版Zen8其实有点相似,背景的音乐动态表现很好,有一点像在听Dunu隼的感觉,这条线的调音又跟2016年听到Zen 4那种温润,细节少,软的声音不一样,难怪搭隼没有这么适合,Olivia的人声比较Solid,不是属于温暖厚实的铜线,高频一贯维持像Zen8一样在某个频段突出营造华丽感,接着换OCOrpheus MK5.5,很明显Olivia的声音退后一步,表现没有这么凝聚,空间感呈现较为宽松自然,整体比较润,细节相较之下少一点,蛮耐听的,Olivia的声音比较柔和后退,而Zen 4表现的比较饱满向前,但其实要知道一点我的金砖的4.4mm内线是NordostOdin 2铜镀银,Zen4对我而言相较Mk5.5稍微有侵略性,但也许换成肥肥的原厂Kimber铜线就刚好。


听完Mk5.5后马上换上PwaudioCopper 28 V2Olivia的人声又向前一步,介于Mk5.5以及Zen 4之间,背景吉他刷弦的力道很动态很足够,整体的细节比另外两条少一点,分辨率没有这么好,不过这个人声很好听阿,很温润,毛边修饰的恰到好处,耐听均衡,整体的协调性很好,听Olivia这种有韵味的小品人声其实很适合,有种小1960s的味道,Peter Wong果然是铜线王。
接着换听Adele25- Send my love to you,这首歌下去就知道低频动态,以及人声的爆发力表现,其实听完这三条线在Olivia的表现,心里已经有数,先继续接着听Copper28 V2,前奏的低频一下去,呈现的是比较快而松散的低频,缺了力道跟扩散感,Adele的歌声比较中性平淡,少了一点嘶吼的爽度,马上换Zen4,相较Copper28低频多了一点弹性,力道明显强了一点,

Adele的爆发力有回来,而换上OC MK5.5,哇!这个低频的扩散感很好,而且非常有弹性,当Adele唱歌时,背景咚咚咚的低频很抢戏,相较之下人声还是退后一点,以这低频的表现来说,Copper28 V2是快而浅,Zen4是集中较深,MK5.5是扩散及有弹性,只是必须老实说,它们彼此差异必须很用心才听的出来,而听惯高价线材如银镀金,金银合金镀金,金银合金或是高价的铜线,在这首歌的表现对比这三条线还是一耳差异,尤其是才刚听惯Ditaaudio Twins Fealty动圈表现后,再换回VE8即使已是动铁类型低频算不错的,而是明显感受到动圈的优势。


接着试听钢琴演奏类型的音乐-史坦威钢琴之美
这是一张我非常喜欢的钢琴演奏专辑,2009年入手至今陪我测试过各种音响器材的声音,它有一个特点是整张专辑只用了一台史坦威GRAND钢琴来演奏,为了创造独特的空间感跟背景凝聚度还特别在教堂录音,用来测试这三条线非常适合。(再让我COPY一下,因为懒)

先听MK5.5,钢琴演奏音色清脆,很轻快,呈现的不是厚重的音色,就如同之前感受到Olivia人声比较退后相同,在空间感的呈现上比较开阔,感觉像是离钢琴距离较远再聆听,而换上Zen4后,也跟人声所呈现的差异相同,整体结像更好也更凝聚,琴键声比较饱满,只是一样有些高音键对会有一点Spark,觉得有一点突兀,换成Copper 28V2再听,音色跟Mk5.5一样很清脆,只是它修饰的更圆润一点,空间感来说,与钢琴距离前进了好几排,却又不突兀,整体表现更耐听。


虽然一般而言,铜线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厚实温暖,有点肥跟糊很适合人声,但老实说这三条铜线都不会给我这种感觉,OCC铜的表现的确很棒。


小结:
如果你喜欢的是整体底声比较凝聚,线条感清楚,高频延伸华丽感的,Zen4是好选择,如果是喜欢贴耳温润的人声,协调感与均衡的铜线,Copper28 V2可以考虑,如果是喜欢低频动次,扩散感以及空间感好的铜线,OrpheusMK5.5可以试试看。

而这三条线呈现的调音走向真的有差异,这也是之前一直强调的,即使是同样的材质也会因为导体制程工艺差异,结构,披覆,焊锡,端子,插针等声音会不同,但这是一个整体产品的感觉。

最后再强调一点,线材只是调音,一定要你自己去试试看,前端不同也会有很大影响,这边只能针对这三条线彼此差异做介绍,实际上就是快去试吧,而Plussound这几天稍微听一下,真不愧是美国名线,表现的确有相较于这三条线优势的地方,等煲完再分享,但价差在那里,等看口袋深度再决定。


新增
Plussound EXO Copper 对比Zen 4

这边想要知道来自欧美的线材对比亚洲线材的一些声音差异,毕竟即使是入门价差也有将近两倍多左右,我的EXOcopper 已经煲了四天,这几天听起来声音已经没有太大变化,可以试听了。

先听Zen4Olivia请唱,一样熟悉凝聚的底声,刻意调音的高频段突出营造出华丽的空气感,Olivia的歌声比较Solid一些,一换成EXO Copper后,分辨率还在但整体较饱满,协调性较好,没有Zen4那种较突出的频段,可以感受到它的线条感很清晰,解析好,但是又可以营造出略微宽松且饱满的人声,说实话蛮毒的,有点像是解析跟线条感升级的Copper28 V2,而相较下Zen4的中高频段的华丽感显的比较轰一点,嗡嗡的感觉,接着再试试Adele的人声,Send mylove to you前奏低频本来觉得Zen4在那三条线是属于比较集中跟深一点的,但是一对比EXOcopper反倒是觉得是Zen4的扩散感比较强,EXO集中有弹性一点,蛮有趣的,Adele 的人声爆发力有到位。


Plussound EXO Copper 对比OC Studio Orpheus MK5.5

先听OCStudio Orpheus MK5.5Olivia的声音一样稍微退后一点,空间感好,较宽松,分辨率跟饱满度差EXOCopper,其实就跟之前听到的一样感觉。

Copper28 V2也不需要再比较了,其实简单来说EXOCopper有它相较于另外三条线的优势,例如你在听Zen4,一开始绝对会比那种华丽的中高频给吸引,但久听后会觉得稍微轰一点,可能没有这么耐听,而MK5.5会觉得分辨率没有这么好,营造的空间感很棒,耐听,但喜欢听贴耳人声的那种可能就没有这么适合,Copper28 V2的线条感跟凝聚力稍差也是耐听,但背景乐器演奏与人声的位置分离度与协调性很好,人声还很顺,对我来说这三条都有擅长跟优缺点,但是EXOCopper对比这几条平价铜线来说,没有什么短版,蛮好听的,可是老实说声音是比较出来的,如果今天我拿EXOCopper去跟ToxicBW22 V2Pwaudio1960s. 1980s, 1950s,或是Wagnussilence sheepSAA等旗舰铜线来比较或许会发现EXO它的短处,或是这些旗舰铜线特有的调音EXO它没有。

Plussound美国线其实在亚洲线厂家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还能维持一定的占有率还有不断推出的创新线材,如Tri copper等实在有它厉害的地方,Whiplash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未来又多一间值得关注的厂商,而预算够的情况下,我也会想买银镀金线来听看看,供参考,要去睡了,六点半要起床,晚安!

https://www.headfonia.com/review-plussound-x8-tri-copper/


感谢








5. Audio Genetic black-104 铜线 (港币980)

香港AudioGenetic black-104

之前有稍微介绍过这间来自香港的AudioGenetic,是在2018CanJam SG第一次在国际的耳机展亮相,旗下的产品线很齐全,光是铜线就达三种,银线,铜银混编,其实已经在香港跟大陆已小有名气,其最出名的是旗舰银镀金线Apollo以及他老婆次旗舰的Calliope(材质为单晶银+玻璃丝混编),与Apollo相同线径达24 awg,要知道越粗的线径的镀金线价格也就越昂贵,一般常见的也只是26awg,另外也仅有ToxicGW24有这样的规格。


Balck-104是一条OFC无氧铜线,线径是26awg,表皮披覆是使用PE,这条是这些平价铜线中唯一是OFC材质的,其他都是OCC铜,刚好借着这次机会,让小弟接触一下无氧铜的声底与魅力,但蛮有趣的是另调高价一点的铜线Pantherblack也是OFC,这也表示它们家铜线的特色,而线身来说使用的是PE披覆,所以对比PVC来说还是比较硬跟有弹性一点,这条线另有八蕊版本,叫做Black-208

分线器跟端子也是使用订制版本的,这个分线器是给较低价的入门款,而高价线的线材则是使用新的分线器跟插针,质感非常好且具设计感。

这几天在听这条线,发现OFC线材有一个特色,就是人声相对于OCC铜比较浊一点,线条感没有这么好,低频深度比较浅而肥厚一点,只是这看似缺点的特性,久听也不觉得排斥,有它的味道在,喜好得看人跟搭配。


耳机王有写介绍可以参考

https://ohcc.cc/thread-9053.htm

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21-2-16 23: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本帖最后由 eddie0817 于 2021-2-16 23:54 编辑

20.主题系列

11条中高阶铜升级线对比心得分享

三年多前分享过一篇台币五千内的铜线试听心得,当初主要是想给入门升级线的烧友一些便宜又有稳定声音的好选择,所以主要往品牌线材找,当时Whiplash消失在市场以及Toxic Frank家中有事,这两间欧美老牌没有列出,但今天品牌都已回来,可以加入分享。
https://tinyurl.com/y23pkunu
铜线有它迷人的声音,价位也相对其他贵金属导体便宜,铜材质线材在淘宝找非常多间再做,尤其是铜线做为一般品牌线中成本最低的,是各家卖线必备的型号,不像万隆银镀金成本太高,没有几家敢备,我相信淘宝一定有很超值的线材,只是小弟不熟悉,更不确定质量好坏,所以分享以几个常见的品牌为主,而当年试几条铜线还是Plussound的EXO Copper各方面表现最中性均衡。

目标是尽量想找新台币1万内的线材,但有些是该品牌最经典的,所以价位明显高些如泰国的Crosslambda Audio future,这十条线材本来自己早已经有七条平常在搭配耳机听,后来有三条是当实在毒窟社群大家非常推荐且评价很高的,一并加入,尤其是票数最高的日本BriseAudio STR7SE,算是一面倒的高阿,虽然它算是BriaseAudio家最入门的线材,但价位也是2500港币左右,是比一般品牌的铜线价格高些。

要特别感谢Pwaudio可达鸭跟 LYK Audio代理发了两条线材给我试听比较(Athena/TWcu20),还有MasterPro帮忙,本来我直接要跟日本BriseAduio买STR7SE,因为新加坡没代理,但要等且运费也不便宜,而香港有现货可以买,顺丰运费到新加坡大概20新币左右,蛮便宜的。

总共计这几条
1. Han Sound Audio Zentoo plus
2. Toxic BW22 V2
3. Toxic BW26 V2
4. Whiplash TWcu 20
5. Pwaudio Athena
6. Cross lambda Audio future
7. Audio Genetic panther black
8. 泽丰雅典娜
9. DUNU Hulk
10.Brise Audio STR7SE
11.DITA OSLO

线径数字越小表示越粗,一般轻型或是入门的线大都是26awg左右,HanSound的线径是这几条最粗,但看起来不是特别粗,因为批覆比较薄,所以需注意手上的线材特别粗,不一定代表用料实在或导体粗,有可能是PVC批覆厚度关系,同样也可以从Whiplash的TWcu 20看出,导体是 24.5 awg 但摸起来也算是薄型线。
导体方面消费者一般只能知道是OCC单晶铜或是OFC无氧铜,两种导体有着完全不同的底声,一般而言OCC铜的素质是比较好,细节,分析力等,但OFC的人声韵味较迷人,没有抵触,也得看各家品牌的调音,而泽丰朱老板是比较喜欢OFC线材的。
在结构部分不是每一间都有将这部分说清楚,尤其是部分高价精品线材通常会描述专利结构,黄金比例,但如果是Litz结构,基本是遵循之前分享过的Type,只是在蕊数跟线径,以及导体种类混合来设计,欧美线材如Toxic/Plussound等在规格上会注明是Type几,这几年因为大家对线材的了解,越来越多亚洲厂商跟进,是好现象。
关于重量,线径越粗用料越多,批覆皮越厚,通常也会越重,这也跟分线器有关系,但是以整体的感受来看,如果喜欢轻型外出线材建议往20多克的去选择,这次比较的线材当中,DUNU的Hulk算是最重的。

关于煲线
所有的线材都经过几乎是150小时配合LUMINISTSYSTEM ENHANCER CD 煲机碟的煲线,对铜线来说很够了。
因为这次比较的线材有点多,所以还是区分单晶铜跟无氧铜两组各自的对比会更有意义,而每一组比较都必须要有个Reference当基准才能够知道好坏,在单晶铜组我用ToxicBW26 V2这条相对中性的线材当基准,在无氧铜组则是用BriseAudio STR7SE,而耳机则是选择Simphonio瑞弦VR1这支对线材非常敏感的旗舰单动圈耳机。

单晶铜对比
Toxic BW26 V2对比Whiplash TWcu 20
两个经典的欧美老牌难得比较,而且是在这样的新产品做对比,非常期待,5年前也比过BW26 V1跟TWcu,先听BW26 V2配VR1的表现,与BW22 V2相似的中性且明亮底声,分析力一样优秀,没有一般铜线肥厚暖糊的听感,银线般的高频延伸,人声也是稍亮,但整体往中高频偏,下盘较少,音场非常大,接着换TWcu20,底声一样中性且明亮,但是乐器的结像明显较BW26清晰,人声的尾韵跟厚度较有感情,BW26则稍微干扁且平面一些,虽然我很爱Toxic的线材,且BW26在这个价位来说算优秀,但TWcu 20明显在人声表现比较对我的胃口,阴阳顿挫较明显。


Toxic BW26 V2 对比Pwaudio Athena
两条线径都是26awg,走向有点相似,也都不是暖声铜线,明亮底声,要不断AB才能更清楚细微差异,细节跟讯息量都相近,比起跟TWcu20的差异更小,BW26的人声距离比较远,音场更大,非常开阔,中高频延伸更好,整体较自然,Athena的人声靠近贴耳,乐器结像清晰,凝聚力较好,有菱角的感觉,听起来比较像是焊锡的调音所致,比较像是刻意调整后的声音,听起来比较有染色,但有点不自然,BW26比较中性跟顺些,但对我而言这两条没有优劣偏好,在素质来说是属于同级,只是调音差异。


Toxic BW26 V2 对比Han Sound Audio ZenToo Plus
两条的线径差得较多,也反应在声音的素质,相较下BW26的人声比较单薄干扁些,细节较少,虽音场较大,底声中性,但ZentooPlus的人声较有厚度跟感情,却维持很棒的信息量,背景乐器的动态以及残响更好,而音场相对小些,整体素质较BW26来的高些,不过结像有点太过清晰,中高频段有点菱角感跟Athena相似,不确定是否是因为焊锡音染所致,这种感觉跟旧款Zen8相似,但整体又收敛不少,ZenTooPlus有点像是Athena的升级版。


Toxic BW26 V2对比Toxic BW22 V2
虽然都是自家出品的线材,结构也相同,但线径的差异对声音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两条线的底声一致都是属于线条感清晰细节丰富,中高频延伸好的类型铜线,但此外的差异非常明显,BW26听起来很偏中高频,整体比较飘,结像较生硬,干扁缺少水分,BW22把频段往下拉一些,中高频比较饱满,低频量感也好很多,两条听得出不是同等级,有预算绝对还是买BW22V2,这其实跟我自己比较凤凰跟小凤凰是一样的结论,比到这里,虽然BW26V2作为靶线一轮下来,还是输不少其他线材,但我自己对BW26的感觉V2 比V1升级感也大多了,不管是线材结构还是听感,V1一样很中性,但中高频延伸上不太去,也不像V2有银线的感觉。


听完一轮后可以再重新比较BW22与ZenToo Plus以及Twcu 20
Toxic BW22 V2对比Han Sound ZenToo Plus
两者音色有很大差异,整体的表现上,BW22的解析比较高,人声的位置适中,且较明亮,细节也多,而ZenTooPlus的位置稍微退一步,且浊一些,但低频比较饱满,但值得一提的是与BW22一比,Zen系列熟悉凝聚的底声,刻意调音的高频段突出营造出华丽的空气感又回来了,虽然有比旧系列好些,但音染还是很明显,实在很抓耳,而BW22V2真让人有种在听纯银线直惯到底的顺畅感,但又中性没有太多染色,BW22可能会是单晶铜系列导体做到极致后的声音,往银线靠拢,但喜好还是由人,两者AB可以听出差异,但重BW22换到ZenToo Plus听久后,觉得染色也不错,不会有觉得降级听不下去的感觉,两者仅是调音分别。


Toxic BW22 V2对比Whiplash TWcu 20
结果与ZenTooPlus 相似,BW22因结构跟线径关系整体的素质较高,且中性,但Twcu20真的很奇妙,中频人声带有点甜美感稍暖,却维持不错的细节,听久了也非常喜欢。

Toxic BW22 V2对比DUNU Hulk
之前对比过心得如下
https://eddie0817.wordpress.com/2019/07/14/dunu-hulk-%e7%a3%90-22-awg-occ%e7%b4%94%e9%8a%85%e5%8d%87%e7%b4%9a%e7%b7%9a%e9%96%8b%e7%ae%b1%e5%bf%83%e5%be%97/
两条不是相同线基,BW22是Type 4,Hulk 是Type2结构,蕊数也不同,相同的是线径都是22awg,且皮的颜色都做黑色,而新款的BW皮的厚度又更薄,Hulk一比下又明显更粗很多,这也反应在线材得重量上。


Hulk的中频人声非常柔和甜美,有点与印象中的Toxic不同,线条感有点柔化,接着换听BW22,差异很明显,BW22的人声没有HULK这么贴耳,退一步,比较中性一点,音场呈现的方式也不同,BW22纵深稍微大一点,乐器的泛音也稍微清晰一点,就是分析力较好,而低频的力道跟下浅则是HULK较好,以听人声的考虑来说HULK的表现很优秀,但如果是大编制或是需要更多细节跟分析力的音乐,以铜材质线材来说还是首选BW22V2。

单晶铜线对比小结:
1.以BW22V2的声音来说,可能单晶铜线材结构与线径做到极致素质应该会往银线的中高频延伸以及分析力靠拢,如果未来有V3一样是22 awg但是Type 6结构会有答案,像凤凰那样的素质线材,非常百搭,但声音好听与喜好就是另外一回事,因为音染对比其他铜线实在太少,这几条如果要排喜好前三应该是ToxicBW22 V2, Whiplash TWcu 20以及HanSound Zentoo plus。
2.线径对声音的影响还是很大,如果只是单纯想找对于原线有升级感且重量不会太重,方便外出的轻型线材,那同是26awg的BW26跟PwaudioAthena绝对可以胜任,两者差异主要还是音色差异,但是如果是想在铜材质导体中找比较极致的声音还是可以考虑几条粗线径版本的线材。
加码对比CrossLambda Audio Future
这条我已经入手半年多,一直低调听没心力分享些什么,考虑到它的价位较高,直接对比ToxicBW22 v2,这条当假想敌记得应该是Pwaudio1960s,手上的1960K有差异就不对比了,Future的底声跟BW22有点相似,都属于中性无染,Future的背景很黑,一些微弱的音跟细节都可清晰呈现,但又不会太多,人声位置稍微近些,音场较小,而BW22则是属于较明亮声线,Future的声音则较为圆润,很明显是花了很多心思去做的调音线,两条对我都很喜欢,我自己蛮爱拿Future配VE8公模。


无氧铜线材对比
Brise Audio STR7SE 对比泽丰雅典娜
先听STR7SE,重刚才单晶铜线材导体声音换到无氧铜,声音的变化非常明显,线条感没这么突出,柔化很多,中低频较肥跟饱满,虽然整体可以说较糊,但这也算该材料的声音特色,不过STR7SE算是听过OFC导体中还维持很棒的人声与乐器的分离度,听得出在调音下很大的功夫,乐器的结像清晰外,人声的韵味还可以,低频比较紧与弹性,接着换泽丰这条22awg线径的雅典娜,前奏的背景乐器非常突出,背景干净,但一相较下人声明显向后退一步,口型较不清晰,尾韵也较不明显,音场呈现的是有点空气感,相对较宽松,但因为线径粗,细节表现较好,而STR7SE是相对整体较均衡的,这一比可以理解为什么这条线材当初在票选推荐会是第一名了,人声好毒,但又维持了些乐器细节,除了音场小这个点之外,而阿西娜如果不跟STR7SE相比是听不出人声较退跟少韵味,也可能是BriseAduio家的调音特色关系。

Brise Audio STR7SE对比Audio genetic panther black
这两条的底声乍听有点相似,较像是4wire/8 wire分别,Pantherblack的细节更多,解析更好,但明显底声明亮跟轰耳,较集中且有些侵略性,STR7SE声线比较干净且顺耳,我觉得两条声音的搭配耳机不同,动圈我会喜欢配pantherblack,多单纯动铁就配STR7SE,不同的需求。

Brise Audio STR7SE对比DITA OSLO
OSLO是油浸长结晶无氧铜,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搞Litz结构,油浸会是很好的方式避免集肤效应,就如同杜兰Duelund油浸银线一样,OSLO的人声位置比STR7SE更突出,也更润一些,音场这两条都不大,OSLO稍微宽松点,但听OSLO,Olivia的歌声变的很柔美,有音染,且分析力不会比单晶铜的BW22V2差,声音线条感明显但不死硬,明亮和温润并存,STR7SE听起来则相对浊跟闷一点,这也验证之前OSLO跟BW22 V2相比的心得,这一回合我比较喜欢OSLO,但价位有差异,应该要更高阶的Brise Aduio的型号做对比更好,而有烧友提到换成镀铑头会比较活泼一点,也有烧友跟我说STR7ref才是王道,但我更期待Yatono,阿斯! 明年开始玩Brise Audio。


结论:
1.尽管是相近价位的铜线,导体、线径、结构、焊锡跟工艺(单晶铜/无氧铜)声音还是有很大的分别,素质是一回事,好听是一回事,挑选价位内听喜欢的线即可。
2.单晶铜的组合我喜好排名是ToxicBW22 V2, Whiplash Twcu 20以及HanSound Zentoo plus,而26awg BW26, Athena虽然各自表现不错,在素质面还是跟上面三条有明显差异,但有轻型便携的优势,CrossLambda Audio Future因为价位跟这几条明显差异,就不列入,但以声音来说算是与BW22V2各有所长,但调音更舒服。
3.无氧铜的组合最喜欢的还是DITAOSLO,再来是STR7SE,只是Brise Aduio应该要玩更高阶表现更棒,但已清楚他们家在中频的音染,实在好听,而AG的pantherblack的8wire个性明显,比较有侵略感,只能当作不同类型的线材。
泽丰的雅典娜整体中规中矩,以无氧铜来说不太算是中低频饱满厚实类型,反而一比下来有点退,如果能够突出些,就很均衡。
大概是这样,听感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亲自去试听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本帖最后由 eddie0817 于 2021-2-17 00:31 编辑

20.主题系列

六条纯银导体耳机升级线材心得

早期在玩音响讯号线或电源线时,大部份导体不是铜线,铜镀银就是纯银,只有少数欧美大厂推出金银合金导体如Siltech,Crystalcable等(也不是当时的我负担得起),大都是在结构设计以及导体的线径下功夫,以前玩得起的纯银电源线大概只有MYAVIEGO 艾果动力的绝世好线。
所以纯银线材就算是很高阶的产品,但到了耳机升级线各种金银合金,银镀金,钯镀金,又金又钯,纯银这导体反而相对在大家心中没这么高档,喜欢的人也较少,观察市场产品也是,毕竟随身线材在结构上对比传统讯号线的牺牲,也只能在导体上做文章,有金这个字眼,大家也比较爱,但大部分的金银合金线材,也只是加入少量的金,如ToxicSW22,仅有1%的金其他99%都是纯银,但这1%的金就足以让整条线的电阻率大幅上升,以创造有『阻碍』的听感。



ACT 纯银线

而铜镀银线材是为了让喜欢银线底声的烧友,有个CP值较高的选择,一般耳机所附赠的原厂线材大都是铜镀银或是铜线,但它的声音要跟纯银线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多了毛噪感,没这么顺,而且做不好还会偏死亮。
纯银线一般给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偏中高频,延伸拉拔的很过瘾,或刺激,底声很瘦,亮,低频残,但也听很多前辈说好或纯度高的银线一点都不刺激毛躁,这点在这6条银线都得到验证。
这次比较的6条线材,4条都是手边有的,特别感谢DHC新加坡代理借我两条线材,不然实在非常难在其他地方听到DHC线材,亚洲除了新加坡大概没别的地方,牌子很老,但目前只能跟原厂订购,很少代理。

1.     Han SoundAudio Angi ll
2.     Toxic hydra18 (已停产)
3.     ZEPHONESilver dragon
4.     DHC CloneSilver
5.     杜兰Duelund 0.4 mm
6.     DHC Elite19 Silver

一样为了达到更好的声音比较还是先用一条线材当作基准,这边用ToxicHydra 18
试听音乐
1. LiSA - 红莲华 / THE FIRST TAKE
2.Olivia Ong- Fly me to the moon
3. 2V1G 回家


试听器材:
DAP:PAWGold Touch(Titanium)钛菊 4.4 mmhigh gain
耳机:Simphonio 瑞弦VR1

Toxic Hydra 18 vs DHC Clone Silver
两间世仇欧美厂对比,DHCClone这条是同轴结构线,对比其他Litz结构线算是比较特别的,线径相当于一般4wire 22 awg,摸起来的确非常的粗,有些许听诊效应,但是配上银色分线、插针以及端子实在太美,而Hydra18是以前V1版本,Litz type 4,这条在2016年推出后至今未改版,还是硬皮,很可惜因为少人买,大家都买SW22,也没有V2版本,所以要停产,线径是18 awg,因为硬又粗,所以给IEM是2 wire,给大耳可以用4 wire。
先听LiSA在Hydra 18上表现,音乐一出很容易被它的声音给吸引Thefirst take着重在人声的独唱,Hydra的背景非常干净,LiSA歌声穿透力十足,中高频延伸滑顺直通到底不刺激且富有透明感,中低频意外的没有4年前入手的Hydra 22这么瘦,不知道是不是Matt有改焊锡,还是批覆变薄导致,接着换上CloneSilver,频段往下拉一些,中低频瞬间饱满起来,好厚实,有点像是金银合金导体声音,低频的力道、弹性以及动态都较好,结果Hydra18一比起来底声还是瘦些,只是比2016年我买的版本好,而Hydra的线条感比较清晰,高频延伸更多些,比较接近对银线的认知,但蛮喜欢CloneSilver这条线,等与SW22V2比较就知道差异。

Toxic Hydra 18对比Han Sound Agni ll
汉声2019年改版的Agni二代目版本,线径是26 awg,结构不太清楚,汉声一般不会太过强调,介绍使用两种不同尺寸的银线做缠绕设计,并且加入杜邦抗拉丝(他们家几乎所有的线都有),我有一条2017年在Canjam入手的一代目,动态与低频很不像银线,一耳惊喜,但比较浊,而二代是改善解析等缺点。
先听Agnill,果然线条感比一代好很多,主要是一代的动态强到变的有点太肥,低频拖一点,线条感不清楚,但二代不会,底声明亮且中高频不会太刺激,音场也算大,人声位置以银线来说很近且抓耳,比较适合流行走向的音乐类型,换听Hydra,差异很明显,Hydra的细节多些,乐器的结像跟泛音更清晰干净,感觉是因为线径跟导体量倒置的差异,但听完Agnill与刚才的CloneSilver就知道Hydra的缺点,音场较小,放不开,较局限些,而低频也是Aginll较强些,调音很讨喜。

Toxic Hydra 18 对比 ZEPHONE Silver dragon
泽丰的银龙V3是条屏蔽做的这么足的线材在IEM上,它的作法跟传统的RCA讯号线材没太大的分别,中心导体是4组多蕊24 awg粗线径的UPOCC单晶纯银,然后每组再上Teflon屏蔽,中间棉纸填充抑制震动,外层再套无氧铜镀银隔离网(这个就是用来接上4.4 mm第五极,当接地)屏蔽,最外面就是厚实的皮了,所以这条线材设计可用在有接地的4.4mm DAP,也是这几条银线中,唯一有屏蔽的。
两条听得出都是银线声底,但Hydra18的声音比较瘦,速度感很明显,低频收得很快也是,而Silverdragon的中低频比较饱满,背景也黑很多,音场也大一些,中高频延伸Hydra则是拉拔的较好更细腻,这两条线就听流行等人声我比较喜欢Silverdragon。

Toxic Hydra 18 对比杜兰Duelund 0.4 mm 纯银
Duelund DCA AC0.4这条线是实心的单蕊纯银导体线材,线芯是0.4 mm,油浸导体并用棉布包覆,整体的线径是1 mm左右,UnknownAudio曹大帮忙制作的,4wire版本,出线处再包棉布降低听诊效应。
https://tinyurl.com/yxz8zqge
Duelund 0.4 mm银的声音对比这几条不太像是银线,线条感不太明显,糊一些,中频人声的位置向前一大步且厚声,尤其是跟瘦声的Hydra18一比差异很明显,甚至比刚才的Silverdragon还要更暖些,这点很妙,我单听杜兰还觉得银声底,乐器的位置较后面,但润的蛮好听的,中高频也不会刮耳,不知不觉又多听了几首,没结构的杜兰靠油浸的效果,人声很润顺耳,但如果是听纯乐器或是交响演奏需要细节多且结像清晰的,这条可能就不太合适,听LiSA也少了些爆发力。

Toxic Hydra 18 对比DHC Elite 19 Silver
Elite 19是DHC的旗舰线材,因为他们家只做纯银以及纯铜类型的线材,这条也是市场上除了Crystalcable的Dreamduet外最贵的纯银线,1千多镁,用料规格,包括线径跟蕊数也绝对是这几条中最高档的,硬素质摆在那边,做银线也只有DHC能超DHC,只可惜19 awg的线径做了4 wire,且皮也是属于比较厚的,导致作为IEM耳机线,重量跟配戴实在感人,但作为大耳线材则非常合适。

当时Elite19拿到手用墨菊初听的印象不是太好,主要是太重,声音也没太大惊喜,但今天静下心用钛菊慢慢听差异感非常大,Hydra18的中低频在对比其他线材可能只是较瘦,但一比Elite19不但多了厚度,且多了些很特别的音染,有种在听银镀金的那种奶油味,不像是Silverdragon纯饱满厚实或是Duelund的润糊,结合两种优势的感觉,中高音还是银线的延伸且不刺激刮耳,可以专心连听几首歌,凭良心说撇开老板作风人品,这条纯银线是目前听过最喜欢的,但也只是作为纯银线比较(金银合金+银镀金的Medusa 17应该会是更棒的选择)。

DHC Clone Silver 对比 DHC Elite 19 Silver
两条不同结构线径的自家线材比较会更清楚这间对产品的要求,CloneSilver的人声更突出贴耳饱满,音场较小,动态强,但线条感较浊,Elite19人声与乐器位置整体较为均衡,音场宽松,中高音较细腻甜美,以素质而言还是Elite19较好,但作为IEM线材的便携性,我会选择CloneSilver,但如果Elite19 Silver可以选2wire版本可能另当别论。

DHC Clone Silver对比Toxic SW22 V2
因为CloneSilver的声音比一般银线更为饱满,较接近金银合金声底,好奇与金银合金的SW22做比较,果然一比是有很大的分别,SW22的人声还是退后一步,CloneSilver的中频反而更贴更饱满,然后SW22在乐器的结像跟细节又更多清晰,CloneSilver反而有点浊,真的是蛮意外的结果,可能是同轴结构导致这样声音,再次验证导体不是唯一,还有很多影响声音的因素。

加码
Toxic Medusa 17 对比DHC Elite 19 Silver
我自己想知道的开战,Medusa17是金银合金混合银镀金以Type6结构的线材,2017年就发表的线材,算很早期就做Type 6的厂家,古典类型的音乐它还是有优势,甚至对比Phoenix,乍听两条线有点相似,素质都很棒,但仔细AB还是很大的分别,细节与分析力相近,但Elite19的背景乐器有些盖过人声,位置较远,Medusa的人声与乐器位置比较均衡,而且淡淡的甜美感,这只有银镀金导体办的到,Elite19 Silver勾勒的较不明显,而Medusa17只用2wire就有这样的表现,对我是蛮开心的,因为可以省一笔本想做2wire Elite 19,现在目标可放在CloneSilver。

小结:
中高频延伸:Toxic Hydra 18≧DHCElite 19 Silver > Han Sound Agni ll > ZEPHONE Silver dragon> DHC CloneSilver>杜兰Duelund0.4 mm
中低频厚度: DHC Clone Silver> Han Sound Agni ll> ZEPHONE Silver dragon>杜兰Duelund 0.4mm > DHC Elite 19 Silver > Toxic Hydra 18
低频下浅与扩散感: Han Sound Agni ll >DHC Clone Silver> ZEPHONE Silver dragon>DHC Elite19 Silver >杜兰Duelund0.4 mm > Toxic Hydra 18
细节与乐器结像: DHC Elite 19 Silver > Toxic Hydra 18> ZEPHONE Silver dragon>DHC CloneSilver> Han Sound Agni ll>杜兰Duelund 0.4 mm
音场:除了ToxicHydra 18最小之外,其他都分别不大。
背景干净度:都很干净,而ZEPHONESilver dragon又更黑更静。
结论:
从上述比较可以知道DHCElite 19 Silver的声音是私心觉得最喜欢的,主要是该有的都有,素质之外又有音染,Hydra18的中高延伸真的很棒,但还是因为V1硬皮关系,声音比较局限且较瘦底声,DHCClone Silver中低频饱满程度有点像是人声线,不太像是纯银(可能跟同轴结构设计有关系),ZEPHONESilver dragon因为第五极以及屏蔽设计关系背景最黑,做为银线素质该有都有,很均衡耐听,HanSound Agni ll比一代改进真的大,线条感又更好,低频也收一些,以价位来说很超值又比其他几条好买,杜兰Duelund0.4 mm一相比则是很中规中矩且耐听,没有太多突出跟惊喜点,听小品类型的很合适,再想可能要8wire才能发挥它的实力。
这几条纯银线材的比较,再次验证不是有刻板印象觉得银线就是一定中高频刺激刮耳且不能听人声,好的纯度银线配合结构跟焊锡调音其实是有点甜度的就像是喝用肯尼亚浅烘焙豆子,以及Brevillebes870萃取出来的义式浓缩咖啡,偏酸的口味,上头的油脂闪发亮,奶泡下去后,喝的第一口,像喝果汁一样微甜回甘,简直阿斯,我掰不下去了。
一点心得供大家参考,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1-2-17 00: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
太牛了,再一次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0: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感谢,弄了快4个小时终于快要搞定,现在在弄每篇的排版,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0: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麦蒙 发表于 2021-2-16 23:28
大佬不关注胧之冶吗,可以试试,个人觉得可谓国产之光

有的喔,在19,小弟之前试听过两条比较喜欢浮士德,现在又有新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1-2-17 00: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福州市
太牛了
收下我的膝盖
可以出书线材宝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1-2-17 01: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梅州市
eddie0817 发表于 2021-2-17 00:30
有的喔,在19,小弟之前试听过两条比较喜欢浮士德,现在又有新线了。

大佬中的大佬还谦称小弟,搞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可以试试胧之冶涅槃,非常强
胧之冶性价比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1-2-17 01: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长宁区
本帖最后由 simphonio瑞弦 于 2021-2-17 01:21 编辑

感谢大佬对VR1音质的认可
今年开始用VR1作为线材对比的基准耳塞
这是我们莫大荣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1-2-17 02: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太牛了bd,已中毒bw22和sw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1-2-17 03: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请问楼主 sony 小z1r在保持风格的前提下,您觉得哪条线最合适?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1-2-17 07: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越长的文章越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1-2-17 15: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厉害,这么长的文章弄起来肯定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可以考虑打包成PDF文件供大家下载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18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