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0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巡洋笔记】聊聊Final ZE8000MK2都升级了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30 21: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本帖最后由 巡洋舰3rd 于 2024-2-1 09:27 编辑

Final ZE8000 MK2的到来,比我想象的要快,满打满算距离ZE8000一代发布也就一年左右的时间。不得不说真无线的发展和迭代也是真的迅速,目前为止被我归入“真无线四天王”的四款T0级真无线,已经有三款推出了换代或升级产品,而ZE8000 MK2,就是它们中最新的一个。

由于去年写过ZE8000的评测,所以自从ZE8000 MK2在日本地区亮相的消息一出,就有不少烧友来问我国内什么时候上市,当然被问到更多的问题当然是“二代比一代到底升级了啥”。在去年底的广州展上我专门到现场试听了ZE8000 MK2,说实话和ZE8000对比了半天,除了声音风格与佩戴上的变化外,还真感觉不出有太大不同。当然,展会环境嘈杂加上赶时间,也没顾得上细细品味两者的差异。如今趁着年前的短暂闲暇,使用ZE8000 MK2半个月左右,来和大家聊聊这款真无线耳机的具体使用体验,当然少不了要聊聊——Final ZE8000 MK2到底升级了啥?

本文首先概括性地介绍一下ZE8000 MK2的大致印象和主要功能,然后就从几个具体的点出发,给大家聊聊这款二代目产品的升级之处。


概览

ZE8000 MK2的产品形态其实很有意思,包装配件方面与一代相比如出一辙,基本没有区别。而产品外形则在充电盒盖子的右下角和两侧耳机的下端各画上了“两道杠”,以此从外观上来和ZE8000区分。其余如SHIBO涂层、滑盖开盖方式等方面和一代没有差异。真正与ZE8000在视觉上的最大不同,在于ZE8000 MK2的耳套从灰色(黑色款耳机)变成了白色,并且在包袱腔体边缘处的细节设计有较大不同。MK2的一体式耳套在腔体边缘增加了两处小小的“鱼鳍”状设计(官方名称:全封闭式声学鳍片),既提高了佩戴的贴合度、舒适度,又彻底解决了一些用户在紧密佩戴时耳朵遮挡出音孔导致声音发闷的问题。



功能方面大体上与ZE8000相同,保留了备受好评的四种场景模式(降噪、环境音、抗风噪、语音),以及8K SOUND高清音频技术、Snapdragon Sound技术和IPX4防水等,新增了“多点连接”功能。除基本操作外,部分精细功能调节和设置需通过final connect手机APP进行。关于详细功能介绍,可以参考我写的ZE8000评测: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80222528078018&mark_id=999_reallog_mark_ad%3A999%7CWeiboADNatural


升级点1 降噪与场景切换更自然

ZE8000 MK2的降噪效果,仔细听的话和一代还是有些明显区别。从降噪深度来看,就我个人的感知而言变化并不大,但提升之处在于MK2的降噪不再生硬,无论是开启和关闭的切换,还是开启后对噪音屏蔽的平滑度,有了较明显的改良。在收到ZE8000 MK2之后的第三天,我乘坐飞机前往海南的途中就是使用ZE8000 MK2欣赏音乐;其间也对产品的操控和连接效率等方面进行了考验,结论是ZE8000 MK2的降噪效果在平滑度方面有显著进步,并且四种场景模式之间的切换更加自然顺畅。环境音和语音模式的实用性也比一代要来得强。值得一提的仍然是风噪模式,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我听过的所有TWS中,抗风噪最牛的产品之一,开启风噪模式后,戴着ZE8000 MK2骑车通勤完全不会被风噪所困扰,并且这个模式下对特定声音(如鸣笛声、较突出的人声等)不会完全过滤,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安全。





升级点2 声音风格的转变与升级

直到写这篇文章的两天前我还一直在纠结与思考,ZE8000 MK2的声音,相比ZE8000到底有没有,或者说算不算升级?从官方的描述来看,ZE8000 MK2“调整了8K-SOUND数字处理算法,优化了信噪比,更注重对器乐细节、大动态的还原;注重古典交响乐调音方向,乐器光泽感更明显,多乐器排布清晰重现”,显然从产品软硬件层面来讲,final是对声音进行了优化的。但就听感而言,如果不是有一定的器材聆赏经验,或者听觉比较敏锐,想要分辨出ZE8000 MK2在直观音质上的区别并不容易。




经过认真对比和确认,我的结论如下:ZE8000 MK2的声音相对ZE8000确实有提升,主要体现在声音细节和具体信息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化,并且就人声和器乐的结像来看,音色和质感更加突出,尤其是搭配安卓手机且开启了“8K SOUND+”的情况下,MK2的声音会比一代更加富有整体感。如果你已经是ZE8000用户,并且对其音质和功能没有什么不满,我倒认为没有必要升级ZE8000 MK2。因为两者的听感大体上趋同,重合面也比较大,只是局部的声音特性有所调整。而如果你没有尝试过ZE8000系列,初次入手的话则建议优先考虑新款的ZE8000 MK2,毕竟声音完成度更高,功能也更完备。
但是,ZE8000 MK2的声音之变化,我更多地认为是final在深思熟虑之后对产品声音风格的一种调整而非换代性的升级。如果你是个古典乐爱好者,且使用高质素的音源(比如最近刚上架的“Apple Music 古典乐”),那么相对更容易听出ZE8000 MK2的提升在哪。ZE8000 MK2所采用的传统HiFi音响系统思路,以单独的数字处理(FIR)+解码(DAC)+耳机放大器(AMP)“三件套”方式搭建,本质上是一个“软硬结合”的手段,最终由final自主研发的「f-CORE for 8KSOUND」动圈单元“重现真实世界中的声音空间感,追求‘无边际声场’与‘真解析高清聚焦’两大目标”。这里的“无边际声场”和“真解析高清聚焦”本就是古典乐迷看待器材时的“必修课”。ZE8000 MK2的宽大的横向声场,经过弱化边际感后,更容易在听感上模拟出接近现场的真实感。作为final B1的粉丝,对于final在这方面的功力是深信不疑的。同时另一方面,ZE8000 MK2凭借在真无线耳机中足以傲视群雄的出色解析力和对乐器演绎的理解,单就古典乐的回放而言,过硬的素质加上合理的能量分布、丰富的层次感和宽大的声场,这在TWS产品里应该是没有对手的。
中频方面ZE8000 MK2保持了一代的“不软不硬”的特色,无论人声还是乐器都能保持良好的音色与氛围感的呈现,厚度良好,密度适中,宽松自然为主;低频方面量感充足但不过量,弹性上佳,下潜优秀,没有扑面而来的喧嚣感,更多的是恰到好处;中高和高频比ZE8000要更明亮一丢丢,毕竟官方钦定的“古典走向”,高频的音色和解析的进步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不要以为ZE8000 MK2就是个“古典塞”,别忘了我上面说过MK2和ZE8000的声音重合面其实还挺大的,后者能听的,前者也能听。流行人声杂食什么的都不在话下,千万别理解成ZE8000 MK2是个偏科的东西,无论ZE8000还是MK2,都,不,偏,科。



升级点3 优化的功能性和可玩性

除了降噪和声音之外,ZE8000 MK2还有几个功能性、可玩性方面的提升。一是上面提到的“全封闭式声学鳍片”设计,密封性的优化使得隔音和降噪效果更好,同时“软接触”也让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感直线上升。此外,和一代一样,如果你想在耳套的选择上尝试新花样,也可以使用第三方耳套来实现声音风格的变化(可能会牺牲一些贴合度与舒适性,具体还是看各人的耳朵和具体佩戴),只是ZE8000 MK2的导管并不算粗,建议选择一些孔径小一些的耳套避免脱落。




二是在final connect手机APP中,新增了“多点连接”功能(实测ZE8000一代升级固件后也可实现此功能)。虽然这不是什么黑科技,但往往容易被HiFi TWS产品所忽视,ZE8000 MK2这次补齐了多设备连接与切换的功能,也算是在功能实用性上的一个不小提升,离“完美的真无线耳机”又近了一步。另外该APP所提供的PRO EQ均衡器,能够让烧友自主调节不同频段的声音并呈现在最终听感上,这也增加了产品的可玩性。





总而言之,Final ZE8000 MK2是一款很有“想法”与诚意的产品,在我看来它与ZE8000更像是两款“平行”产品,尤其是在声音表现方面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烧友用户们大可以根据自身的功能需求和听音喜好,在ZE8000 MK2和ZE8000之间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产品,两者也和ZE3000一道,构成了更加丰富的final真无线产品序列。



2
 楼主| 发表于 2024-2-1 09: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
自己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2-2 13: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菏泽市
没听过一代,不过ze8k2确实这个抗风噪非常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2-4 14: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省
楼主,女生用,主听流行的话,推荐哪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3: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773不营业 发表于 2024-2-4 14:38
楼主,女生用,主听流行的话,推荐哪个?

建议ZE3000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3: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伊斯卡六点半 发表于 2024-2-2 13:14
没听过一代,不过ze8k2确实这个抗风噪非常不错

一代抗风噪也挺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3-1 14: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这个造型够奇葩和大了,该不会还是万年6mm微动圈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4-28 09: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
8000MK2飘过,LZ写的还是客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 08:4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