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tevenxi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懒癌晚期的堇业先锋帖——分享一些个人口味的古典音乐资源(争取周更)

[复制链接]
1581
发表于 2024-2-14 2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lz 牛逼,顺便求一个新包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2
发表于 2024-2-15 12: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谢谢老大分享!祝龙年吉祥,六六大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3
发表于 2024-2-16 21: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朝阳区
rava 发表于 2024-2-14 20:36
lz 牛逼,顺便求一个新包子

同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4
发表于 2024-2-16 21: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桂林市
谢谢分享,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5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12: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rava 发表于 2024-2-14 20:36
lz 牛逼,顺便求一个新包子

木有买。有些犹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12: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动一动。



/s/1CbfmIdxyv1YCvGzqdtIdAw?pwd=lzi4


巴赫:平均律曲集,第一卷为SACD-r,第二卷为16-44.1规格,自抓

钢琴:埃尔·巴夏
triton出品

可能是我最喜欢的一套钢琴版平均律,可以去掉之一。新的一年,不妨从巴赫开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7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12: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第0喜欢。



/s/1FIgB7eq47qz91tikB77M4w?pwd=nmny


乔斯特:圣殇;细川俊夫,B·A·齐默尔曼:小号协奏曲,24-48规格

小号:赫费莱
指挥:帕特森(乔斯特、细川俊夫),沃尔科夫(齐默尔曼)
乐团:BBC交响乐团
2023年Berlin Classics出品

去年的新碟,这个baz小号协奏曲实在过于亮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8
发表于 2024-2-18 14: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9
发表于 2024-2-18 16: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本帖最后由 Earpiece 于 2024-2-18 16:50 编辑

巴夏不一般,慢慢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0
发表于 2024-2-18 17: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新年快乐
又有不少推荐
非常感谢
大饱耳福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发表于 2024-2-18 18: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第一次听到Bachal的巴哈平均律上册,那种从乐曲传递到心灵的平衡感,极为惊艳;但而后听他的贝奏和肖邦,却是食之无味,远远没有期望中的精彩,或许是我的感觉迟钝了。感谢楼主新年第一波的分享,巴哈确是一份美好的开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2
发表于 2024-2-19 00: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谢谢老师分享精彩的音乐专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3
发表于 2024-2-19 07: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多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4
发表于 2024-2-19 10: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
谢谢楼主一直以来的精彩分享,祝楼主平安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5
发表于 2024-2-19 10: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桂林市
谢谢分享!收藏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6
发表于 2024-2-21 08: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stevenxian 发表于 2024-2-9 11:52
新年礼物。基本毫无HiFi要素。

親,這個Furtwängler Great Live Performances方便發佈一下套圖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7
发表于 2024-2-21 08: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
stevenxian 发表于 2024-1-27 11:49
/s/11Fb8744BW27qTIuzHj3Y0g?pwd=uj60

舒曼:交响作品全集,24-48规格

谢谢楼主分享,新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8
发表于 2024-2-21 12: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
stevenxian 发表于 2024-1-27 11:56
第一喜欢的彩蛋时间。这次更新一些个人口味的作品就塞在彩蛋里了。

BV1ug4y1S7Rz

以楼主的发心,肯定会好转,一切都会是美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9
发表于 2024-2-21 12: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
LuciferCain 发表于 2024-2-21 08:25
親,這個Furtwängler Great Live Performances方便發佈一下套圖麼

完美主义者,同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0
发表于 2024-2-21 13: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stevenxian 发表于 2024-2-18 12:04
木有买。有些犹豫。

文:张可驹
        常说好牌要留到后面,可是Melo Classic显然不这么想,官网预告肯普夫(Wilhelm Kempff)现场录音大套装的项目未久,国内第一批现货已经发出。
        如标题所示,面对Melo这个让人爱恨交织的品牌,听完这套唱片我就想:我还是决定再爱你一次。








        几年前,Melo预告要发行吉塞金的现场录音套装。结果,说得煞有其事,至今无影无踪。不知是否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本次该公司推出肯普夫的套装可谓一气呵成。在当下的唱片市场,19张cd的套装也就是个小包,为何9cd的《肯普夫现场录音集》称得上大套装呢?
        就是因为肯普夫的商业录音虽然不少,现场录音的发行却极为有限。Orfeo、Tahra、Music&Arts、CLAXL等公司的发行历来称为珍品,在东京现场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的套装更是长期以九张高价行市,当下罕有。
        Melo原本就是发行肯普夫现场录音的主力,在Orfeo等公司的产品渐渐淡出唱片目录的背景下,Melo几乎每推出一批新唱片,其中都会有肯普夫的身影。有时是单张,有时是双张,这次居然来9cd的套装。曲目已然是期待值拉满,真正听到实物之后,深感这是名副其实的年初上王炸。
        之后的一年里,如果有哪套唱片分量能超过它,我就很想看看了。当然,不同的唱片侧重点不同,至少在独奏家的范畴之内,应该是如此。
        这套唱片的珍贵之处,当然在于它的规模,同时我们也应当惊奇Melo居然找到了如此白热化的内容去填满9张cd的空间。三分之二的内容是协奏曲,不到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室内乐,还有一张多一点的篇幅是独奏录音。绝大多数是cd时代的首发录音,极少部分出过cdr。








        两天听完,很奇妙的听感是:通常连续听这么多,要么感到演奏有魅力,但人听得疲惫,要么演奏没有那么饱满致密的能量,但风格舒服而不时有各种趣味,让人开心地听下去。肯普夫这套却是从头至尾,几乎都是高能的极限,可当你听完之后,会好奇,啊?九张唱片已经结束了?怎么这么快?
        这就是肯普夫,在他这边,高能的极限也是自然的极限。那样深层的完成度,不取决于大宗师是否偶尔手滑,而是将无懈可击的通透质感,融于自然性的万千层次,毫无阻碍地贯穿于演奏的细枝末节。
        呈现古典杰作的简洁凝练之魂,肯普夫让一切水到渠成,仿佛无可更改的自然现象。与此同时,钢琴家刻画乐句再次让我们记起西贝柳斯对他的评价:“人”的形象高于“演奏”的形象。充满生命力的分句、呼吸与整体的人性情感的塑造。
        但此时,你又会否好奇:这样的现场演奏,同我们先前所熟悉的钢琴家的商业录音有怎样的不同呢?毕竟我们选择现场录音,都希望得到“现场的馈赠”。这方面,恰恰蕴含了肯普夫演奏中最微妙的变化之一。
        某些宗师演绎者,在现场和录音室里几乎判若两人,如博列特,其实鲁宾斯坦也有一点。另一些人差别也大,但没有那么明显,阿劳是典型的,巴克豪斯和米凯兰杰利亦然。
        除了少数情况(如Orfeo发行的萨尔斯堡独奏会),肯普夫在现场和录音室的差异比他们更小一些。然而,顶级宗师恰恰就是在不大的幅度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音色、分句、整体的情境,若不能以微小尺度的变化“撬动”巨大的表现力的差异,说实话,那还不够宗师的高度。








        现场的肯普夫,有一种独特的锐气渗透在他的音质和细节处理中,将种种内在特质鲜明地逼现出来。首先,就是整体触键风格中的深透,现场的体现尤甚于录音室。
        商业录音中的肯普夫,所弹出的音响温暖、柔和,同时有分量的特质,仿佛已经入某种抽象的高度。三方面的黄金比例太完美了。而在现场,那更鲜明地“扎入”键盘的穿透力,那瞬间直击人心的晶亮光彩,一时让我们感到:肯普夫好像不那么温和了?
        可当音符组织成为乐句,听者又发现温暖人心的句法,那用键盘说话,道尽深刻心灵的气息吞吐,样样俱在。
        肯普夫先后与肯朋(Paul van Kempen)、莱特纳(Ferdinand Leitner)指挥的柏林爱乐合作,先后两次灌录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大概是乐迷最熟悉的录音。Melo这套唱片中,收入钢琴家与罗格纳(Heinz Rogner)指挥的柏林国立歌剧院乐团合作,现场演出相同曲目的唱片,则让我们看到另一种景观。
        莱特纳指挥的商业录音中,肯普夫走在光辉与温柔的黄金分割点上,但在这个现场版中,首先就是要光辉灿烂。
        表现慢乐章,大宗师在录音室里弹出仿佛是钢琴历史上最淳朴的歌唱句,而在现场,音符颗粒更加棱角分明、晶莹、美艳,长句的塑造是伟大成就,颤音的色泽、清晰都是伟大成就(当然真要说起来,肯普夫弹贝多芬还有啥不是伟大成就???)。同样的方向,同样的高度,不必开挂,也可以是另一种美。




这次现场版全集中的《第三号协奏曲》之前发行过cdr





        第一、第二号协奏曲的精致美感,在现场表现得一丝不苟。《第四钢琴协奏曲》中,对于贝多芬在第一乐章独特的长线构思,肯普夫的商业录音是线条畅阔,音乐的进行流畅无比,又不将推动放在面上的典范(又是一种黄金分割)。而在现场,同样畅阔的气息,大宗师更强劲地推动音乐的进行,却并非通过加快速度,或Rubato的广泛运用来实现。
        肯普夫是在一系列音乐发展的关键点上做出强化,轻重缓急的思路,都并未离开德奥学派的大方向。处理本身,却为他所独有。哪怕是贝多芬第四钢协这样的作品,大宗师也能发前人所未见,又弹出后人难学的独特之演。
        这次现场是五首协奏曲分两日弹完,还是收入加演。无论《第三钢琴协奏曲》中,独奏乐器雄健的轮廓塑造,还是《第五钢琴协奏曲》中,大宗师光彩夺目地纵横全曲,演奏都让你感觉肯普夫弹完之后,下一秒就会带着他标志性的优雅神情说:演奏者的持续力?那是啥啊?
        如今,人们对音乐会曲目“量”的堆积越来越热衷,对于“质”的呈现,则越来越淡漠。结果,就是能一场演奏很多的演奏者多了起来,能真正将一首协奏曲弹好的人,却越来越少。
         肯普夫之所以成为历史性的标杆,商业录音已经说明了原因,这次现场却让我们看到更多。那就是,天花板级的协奏曲演绎两天弹五首,而每场弹完,对于钢琴家唯一的影响似乎仅限于加演曲目弹得比平时更激情些。
        标杆不就是用来标定高度的吗?起码不断提醒人们明白高度是怎么回事,否则还真以为人气高一点,成名久一点就能称大师了......
        与同一组合演出莫扎特《第27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的音乐会上,肯普夫对于莫扎特中深层技巧的驾驭,足可令同行屏息。触键的质感与跑动的均匀,真真踏水无痕,又无丝毫雕琢太过的拿捏感。整个第一乐章,仿佛无一句特意的“唱”,却又无处不歌唱。











        每一指触的质感趋向完美之极,各自有高度的独立性。但在如歌的旋律线条中,大宗师一方面没有特意去“连”,无论通过手指还是踏板,另一方面,分分钟将一种用乐器说话般的表达性,同旋律的歌唱美感本身在绝高的层面融为一体。
        伟大的歌唱家,往往能做到说、唱合一,肯普夫在莫扎特与勃拉姆斯这两首协奏曲的慢乐章,亦弹出在乐器上呈现这种境界最崇高的典范。
        说到这套唱片里的莫扎特,可能我们都希望现场录音中能有一些录音室之外的选曲,但肯普夫仅仅选择了他灌录商业录音的第15、第20、第24和第27号,这四首钢琴协奏曲。
        他并不离开自己精心划定的范围。然而钢琴家的演奏方式和商业录音有一定不同,更为“交响化”——不是更多在钢琴上体现出管弦乐般的效果,而是更多使钢琴成为管弦乐整体的一部分。
        贝多芬协奏曲中被现场环境逼现出来的锐气,到了莫扎特这边就反其道而行之地收敛起来。种种微妙分寸的把握,有待我们细心去体会。有时现场录音的问题,在于独奏家没遇上好指挥。而在这里,肯普夫的构思能充分实践,离不开四位顶尖的协奏曲专家:约胡姆(第15号)、Muller-Kray(第20号)、明欣格(第24号)与罗格纳(第27号)。
        本次Melo这套唱片,不仅秉承该公司尽可能采用母带作为音源的原则,还有差不多90%的内容是首次以cd形式发行。先前CLAXL推出几款肯普夫的现场录音,价格高昂,且在国内非常难买。其中一张,收入了1963年的波兹坦独奏会的部分内容。








        本次则是整场收入,包括两首加演。这场独奏会体现了钢琴家的最佳状态。表现巴赫《第五号法国组曲》,音色控制直接封顶。莫扎特K. 310弹得激荡而有冲劲,舒伯特《四首即兴曲》d. 899精致格局中的抒情性有时被带向史诗层面。
        第一首即兴曲中,1、2两段结尾天外飞来般的歌唱旋律,肯普夫的演奏仿佛Slezak唱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将英雄性完美隐藏在抒情的外衣之下。
        虽然这套唱片中的独奏内容不算多,单单波兹坦独奏会这一场,也让人难做他求。同独奏内容对比鲜明的,是室内乐的部分。虽然演奏时间也就比独奏多了一点,但这套唱片在曲目方面的惊喜,主要来自室内乐这块。
        钢琴家没有留下商业录音的两部巨作,莫扎特《第一号钢琴四重奏》与勃拉姆斯《第一号钢琴三重奏》,合作者都是顶级配置。莫扎特那首是同阿玛迪乌斯四重奏合作,肯普夫将他弹莫扎特协奏曲时某些超然的气质收敛起来,结构的凝聚更加鲜明;阿玛迪乌斯组则放松了单独表现莫扎特弦乐四重奏时的强劲推动力,演奏变得更为优雅。
        这份录音的可贵之处,也在于阿玛迪乌斯四重奏后来灌录该作的商业录音时,虽然搭配克林(Walter Klien)这样的大师,却是四重奏团最后阶段录的音。当然也是经典之作,但岁月的痕迹,还是有一点点爬上提琴家们的手。反观现场录音中的状态,那真是各方面的鼎盛。








        除了莫扎特的四重奏,Melo这套唱片中其它的室内乐基本都来自卡萨尔斯的普拉德音乐节。
        维格四重奏是普拉德的常客,该组合与卡萨尔斯合作舒伯特《弦乐五重奏》的录音由Philips发行了唱片。Melo的套装里,勃拉姆斯那首三重奏是同维格四重奏的一提桑多·维格(Sandor Vegh)与卡萨尔斯合作。还有肯普夫与维格合作的贝多芬《第十号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以及同卡萨尔斯合作的贝多芬《第五号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整体上,维格始终没向独奏家的方向发展,虽然留下一些二重奏录音,此时是他演奏状态最佳的阶段。卡萨尔斯后期独特的抒情性,有时强度与感人特质更甚以往。肯普夫在室内乐中的层次处理,也到达了独奏那样的高度。他从不会弹得“太响”,当然不仅限于分贝数,而是从音量到乐器的整体形象。
        在勃拉姆斯《第一号钢琴三重奏》谐谑曲乐章的中段,听着钢琴默默衬托另外两件乐器的吟唱,我们对于“大钢琴家”这个概念的认识,终归会更深一层。
        肯普夫在普拉德音乐节的录音,之前Music & Arts的套装里发行过一部分。Melo可能为了尽量选择首发录音,就没有设法再版那套的内容。本次的普拉德独奏录音,包括贝多芬Op. 111,正好同Music&Arts的发行构成贝多芬最后三首奏鸣曲的完璧。至于肯普夫和费拉斯合作贝多芬《克鲁采奏鸣曲》的精湛演绎,就只能在之前那套唱片中找寻了。








        精妙一时不能尽,本篇就说这么多吧。
        开头提到,Melo Classic是个让人爱恨交织的品牌。它长期的消费者,恐怕都是对历史录音一往情深的人。在历史录音唱片发行进入颓势,很多公司正式结束,或者渐渐如同冬眠的当下,Melo每隔一段时间就推出一批唱片,非常坚挺地逆势而行。
        然而越来越简陋的制作,既体现在片基的质量乏善可陈,也体现在有时全新未开封的盘片上,就频频出现因为制作过程的粗糙而产生的各种痕迹,细丝胶水印、擦伤等等。对于新唱片而言,这样的品控偶尔已在挑战乐迷心中的底线。
        我之前遇到的不算太夸张。然而,某一套唱片还是让我一瞬间产生了永远离开这个品牌的想法。但后来,听了同一批买的其它几张,还是决定再给它几次机会……
        这次肯普夫的大套装确实解决了这个问题。碟片的质量有提升,那样的痕迹不复存,因为一盒里每张唱片有独立的纸套。之前那种2cd三折页的装帧,希望以后也能提升品控。
        以母带为音源固然很有魅力,但有时母带保存状况不佳,无法实际提升效果。而这次的肯普夫大套装的内容,母带都有上佳状态,原始的录音效果也都相当不错。就是莫扎特《第20钢琴协奏曲》的乐队部分稍微有一点糊,其它内容的细节质感与层次都很可以。




Melo之前发行的肯普夫的独奏录音





        做到这个品质,如果单张设定比较高的价位,也是可以接受的。Melo这套却以环保装的定价面市,有望修复该品牌和它的长期消费者之间爱恨交织的关系。总之,听完肯普夫的现场录音大套装,我决定再爱Melo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13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