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版本上,芬兰指挥雷夫·塞格斯坦姆与丹麦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分别录于1991-95年的CHANDOS版可以先听,绝非此版最好,而是它相对易听易懂,这就像初接触古文,总是先看过白话文再研究古文相对容易些。

雷夫·塞格斯坦(1944-)是音乐全才,集作曲、钢琴、小提琴、中提琴、指挥于一身,从年轻一直到老抱负不减,但影响力不够,音乐生涯局限于北欧一带,颇显怀才不遇,英雄难免喟叹,难得的是,他一生未沉伦,他能把胸中的种种不平、喟叹大量显现在这套马勒、特别是第5-7号中,从而能让听者产生共鸣。

我是很愿意听听这位大才难展音乐家棒下的马勒,我以为在精神气质上他更容易接近马勒的内心——那种身居世俗又能脱俗脱逸的高标格调、那种尽品世遭又灵魂升腾、视万物于尘埃的清雅、那种不免垂头又能瞬间拔地而起的气概,俩人在某个点上应有相通之处,问题在于他能否在情绪与音乐之间把握平衡,这种平衡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收得住”,由其是铜管部分,不加控制的“火力全开”,他肯定不具备像滕斯泰特、索尔蒂那样的控制力。此外,我一向对同时做为作曲家的指挥家特别关注,他们的指挥往往会在某一“点”上有出彩的发挥,因而,这位体型硕大一脸白花大胡子棒下的马勒,就值得听听。

升c小调第5号第一乐章,塞格斯坦清晰的结构如蓝天下棵棵笔直的白杨,又能让你明明白白感觉到内心升腾的积蕴肆无忌惮的渲泄,听听他在降A(6 )上狠狠的“锤击”!塞格斯坦一定明白马勒附着于这十一声“锤击”之上咄咄逼人的气概,他把音乐在A音上强大的震击和弦后、掉转头向下两个八度在降A上所表现的坚毅、奋不顾身、不退却的人生态度以令人信服的强动态表演出来,再听听随后弦乐群哀挽的对比性葬礼主题,对音符时值拉长音的节奏很有想法,“几笔”下来,就勾勒出第一乐章演奏的基本框架,什么框架?——清晰有力的结构与温暖抚慰的抒情性(小号撕裂般的咆哮与弦乐对比性的抒情),塞格斯坦对这两个“节点”敏锐的把握力有一定水准,并以此为基点规范出演奏的基本框架,虽第二乐章打击乐器有所失控,但由于背景干净,并不显有误。

第三乐章在大大方方表现音乐基本格局外,也能看出塞格斯坦在处理这样极复杂作品时手法还不够纯熟,我主要指开始阶段,节奏交替转换并不能总是做出圆熟润滑的应力处理,衔接与音乐都显得生硬了些,主题揭示没什么不妥,但演奏的蕴含不够,无论任何作品,“弦外之音”都至关重要,塞格斯坦在表现这个乐章瞬息万变与捉摸不定的情绪上还是差点火候,音乐慢与快的调度缺乏熨贴的入丝入扣的逻辑感。我曾说过,对指挥来讲,相对难的不是放达,而是放达时的控制与对各声部衔接的平衡把握,水平是表现在这个地方的——即尺度与分寸感的拿捏。

后两乐章都一流,第四乐章开声平缓的流动感与抒情表明慢乐章特别为塞格斯坦所擅长,他几乎所有的慢板都以浓郁的表情取胜,末乐章对节奏与声部掌控甚佳,演奏出上佳的复调层次,而推进张弛有度,气运自如,这显然是吃透的结果,这样,作品的味道就层层激发出来,每个声部之间洒脱若等闲的对话和尾声辉煌的效果都给我留下印象,你能在铜管之间、弦乐之间、铜管与弦乐之间二重三重赋格对位所洋溢的欢快情趣中、一瞥塞格斯坦精湛的梳理。


第6号a小调第一乐章的强大,首先来自塞格斯坦清晰清透管弦乐声响中所蕴含的结构张力,而不是大轰大鸣的结果,这两者之间差别明显,塞格斯坦这样处理的长处在于演奏既不会“走形”,坚硬冷煞的钢铁气息又能让初接触马勒的听者能听的更清楚,我曾经担心二线乐团在演奏这个强大乐章时过于依赖打击乐器和铜管乐器,听过后方觉察弦乐与木管组的表演并未让演奏明显丢失平衡,尽管打击乐的动静还是偏大了些,但也须说明:如果你对作品内容、打击乐器在这里的效用、与塞格斯坦这样“清晰版”演奏模式有所了解,就会明白这是很难取舍也很难避免的问题,在这里过于求全似有失公允,何况塞格斯坦扼准了作品的节奏,又能表现出准确的速度,但在表演第二主题的稀薄与幻思上,他的凝聚感稍显不足。

中间两个乐章塞格斯坦对节奏的调度很个性,虽标新立异却并不显得很突兀,第二乐章几个声部对主题的模仿、分解、包括其间以不同节奏的显身都还落落大方,当然,放在一高的层面看,有乐段速度处理过慢,易造成听感的“断点”,所谓自由速度是把双刃剑,搞不好容易散掉,不是谁都有霍伦斯坦那样超强的结构功力。

第四乐章是这部曾被马勒标名为《悲剧》的中心乐章,面对这样层层交织、绵密不透、尤如掀天拆地般的庞杂(不仅是庞大)乐章,塞格斯坦与丹麦国家广播交响乐团所交出的“答卷”我到是认可,整个的效果、深度、感染力当然与托马斯·桑德霖、卡拉扬、伯恩斯坦版比较有明显差距,开声小提琴向上的飞旋乐段虽够稳当,还是显得有点实力不够,但它的序奏与呈示部分足够清晰,力度与幅度也不错,不仅具有教科书那样的“引述”作用,也具有相当的欣赏性,大榔槌也恢复了马勒一开始设计的三次,还是能清楚表达“英雄”一次次向命运挑战又一次次被击倒,最终被厄运席卷吞噬的悲剧。


我赞赏塞格斯坦对e小调第7号的掌控力,这还不像他指挥的前两首,细究起来,前两首略有失控处,但在这里他有意识的把控着作品运行与音响走向,第一乐章甚至可以精彩来概括,面对这样千奇百态、变幻纷繁、沈郁孤绝的作品,他把序奏主题与主部的第一二主题演奏的多么清晰明确,织体“崩”的非常紧,而又表现着强韧的撕扯不断的弹性与韧劲,而小号的嘶鸣传递出骇人气息,塞格斯坦以近乎狰狞的音响,清晰无误演奏出马勒孤绝、驰骋、浑凝又带有几分恐惧的音乐想像。

听交响作品,尤其是听布鲁克纳、马勒,动辄就是大牌指挥和一线大乐团,而对几个二线的演奏不屑一顾,并不总是妥当的,塞格斯坦在这里就有超出一般习惯认知与想像的的表演,不认真领悟实属可惜,展开部中间段落(10.10分宗教圣咏氛围这一段),同样以清晰的笔触勾画出憧憬、飞扬、旖旎的回望与高潮,我唯一有点遗憾就是高潮段落整的太过“响动”,包括最后乐章的一丝燥感,客观的说,二线的丹麦国家广播交响乐团整体看还是缺乏一流乐团声部之间的均衡性能,这是实力所在。

中间三个乐章的演奏提供出丰富的管弦乐细节,精准的节奏与凝炼的线条给我不错听感,类似第三乐章A部这样漂亮的句型总能让人愉悦,音乐语言清晰入耳,又毫无赘言,也并不散乱,要知道,马7中间三乐章弄不好很容易“散掉”,包括大提琴与低音贝斯都录得异常清晰,Chandos并非是以录音见长的唱片公司,但对塞格斯坦这套时间跨度较长的《马勒全集》,张张录得不错,音场宽度符合预期,细节录得十分丰满,可见工程师们下了很大力气。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booNY27wSAiNnM2OWbkog?pwd=62y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伯恩斯坦的马五上传试听两版,一个是纽约爱乐团CBS的1963年版,一个是维也纳爱乐团1987年DG版,大师两录马交全集,也确是不辱马勒专家称号,他是最早出版《马交全集》的指挥之一,开了以偏浪漫手法演绎马勒的先河,可以这样说:在马勒这玩浪漫整情调者,无人能出其右,也的确整出路数。

但与纽约爱乐团的1963年版马五有明显缺憾,第一乐章两边都挨不上,一方面它的逻辑性着实一般,一方面又没整出令人期待的感天动地,特别是开声小号吹奏的升c,抖颤的像个胆小鬼,属明显败笔,A部前缀乐段显得机械断裂,虽高潮段不差,葬礼进行曲的情感传递也不错,但声部间还是缺乏相互助推所引发的自然脉动,演奏时显沉闷,时显突兀乖张,因而方向感并不总是明确的,当然,总得看仍有一流品相,这个无须说,但正因为是伯恩斯坦——最富名声的马勒专家,它应该更好。

第二乐章仍未摆脱第一乐章的生涩与沉闷,我尤其不喜欢大鼓与打击乐,造势造过了头,虚张声势,虽大提琴主题够意境有味道,但围绕在它周边的声部集体“失容”,这一乐章能让人回味的唯有大提琴主题。

第三乐章速度稍慢,伯恩斯坦很清楚“速度”对这个头绪繁多乐章的重要性,虽细节并不清晰,织体略显浑浊,但放慢速度收到一定效果,你很难听到小心翼翼的伯恩斯坦,“踮着脚”的二大段三声中部听来让我会心一笑,咋说呢:性格张扬如伯恩斯坦者,小心翼翼起来却比谁都小心翼翼,真有意思。

浪漫抒情是伯恩斯坦的拿手戏,充满爱意的第四乐章在其棒下颇具魅力,演奏额外予以作品以沉思意念,伯恩斯坦又给予沉思以特制的加温棒,让它更加情深意浓,余音绕梁,逻辑学家仍会认为它过于感性,但演奏这样的乐章绝不应该冷若冰霜。

第五乐章中规中矩,更准确的说:差强人意,未有特别令人失望,也未见让人拍案称绝,演奏这个乐章最怕经纬不分糊成一团,赋格尤其需要逻辑头脑,逻辑性放到古典音乐演奏里咋讲?我想到了三个概念——精确、层层推演、严密的节奏感,为了精确往往需要舍弃感官,这个乐章的活力其实靠的就是逻辑性的层层推演,音乐魅力就在繁多的支脉中纵横交错,交相辉映,显然,这非伯恩斯坦所长,他恰恰擅长在“不精确”与自由速度上做文章。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vDRqeatmxftluGBpZ8IoA?pwd=45x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3-29 13:03 编辑




1987年维也纳版相比纽约爱乐版要强许多,两版甚至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好的演奏不会慢慢好,而是一开声就好,听听第一乐章A部的前缀与葬礼进行曲,两相比较,优劣一目了然,如调动起千军万马,格外惊天动地,演奏宏大而又沉实,胸襟的不凡与平生种种义气被老大师以极有说服力的声响稳稳铺陈开来,慢而又极稳健,确有不凡之音,真是棒极了!难怪在DG何其多的马五版本中,此版独被DG2010年《马勒150周年纪念版交响曲合辑》选中,艺术无止境,艺术的再造没有限度,伯恩斯坦此版是又一明证。

风格当然还是偏于浪漫,但纹路清晰,前两乐章仍是激烈的浓墨重彩,着色不吝泼洒,却完全没有陷入浑浊,令人担心的三重奏主题和第二乐章第一主题虽说不上无懈可击,对层次的掌控显然优于63年版,第二乐章的小号和铜管组非常精彩,稍慢的大提琴主题足以抚慰心灵,整个演奏激烈、均衡、稳健,尤以稳健的大提琴主题用笔很深,颇显出挥洒自如的大手笔,对节奏与幅度的拿捏如鬼斧神功。

谐谑乐章处理的很聪明,伯恩斯坦在两点上支撑着演奏:1、技术上柔化顺滑乐队、强调节奏、强化音色明暗对比,2、放慢速度,既利于最大限度清晰条理声部,又以“慢镜头”方式闪回抒发维也纳民俗风情,5.58分由长号圆号引导的慢速中段演奏的静匿传神,弦乐拨奏活脱脱勾勒出一轮“静月”,快板绘声绘色,这个旁枝繁多七出八进的乐章精彩纷呈,又被有效捏合成一个整体,没有楞角,听来妥贴,我甚至觉得它太圆熟了。

第四乐章是老大师的看家本领,他太懂得如何绵延起伏来打表情牌,波浪推动、放达收缩、聚焦传情的绝对一流。第五乐章在清晰性与条理化上下了很大功夫,确实好于1963版,不乏听感,但仍未达至境,我以为:用第三乐章的手法演奏第五乐章显然不行,演奏这个乐章反而要摈弃掉“顺滑”,这个乐章要的就是在声部交互与对位(对应)上外观的鲜明与棱角,并且保持住一定速度,这样作品的魅力与活力才能出来,换言之,这个乐章要的就是组织美、形式美、对称美与逻辑美,这版马五,严苛一点说,不尽如人意处就在此,伯恩斯坦在构思与声部的逻辑性上还是受到自我瓶颈的限制。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JRdw-MyDNyT6JlB3PC2Bg?pwd=pn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已重新上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24-3-31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滕斯泰特在EMI录的马五我听过三版,一个1978版(全集版),一个1984东京版,一个1988现场版,麾下都是伦敦爱乐乐团。
有种说法,认为滕斯泰特现场音乐会版好于、甚至“远远好于”录音棚版,此说被人云亦云的放大流行,其实并无根据,多人并未认真聆听客观比较就以讹传讹,我以为:版本比较最主要是客观,最难做到的也是客观,二则须具备相关知识,三得有大量聆听经验,否则,很难准确。当然,他现场音乐会的马勒很出色,但这里没有“远远好于”,两者只有不同而非优劣,道理在于:滕斯泰特作为典型德奥风范指挥家,做为马勒惹人注目的专家,对马勒交响作品的基本理解与演绎是延续且一惯的,他的马勒基本都以厚重而深刻见长,不会在风格上变来变去,也就很难出现某一版演奏“远远好于”,同时,他又是具有即兴精神的指挥,他的灵感与即兴变化在演奏中大量显现,因而他的每一版(包括现场与录音棚)又都有不同,臻别、分辩、分析版本之间的区别与不同是必要的,它是艺术的一部分,但武断的为两者安上优劣标签,怎么都给人以非客观非艺术之感。

滕斯泰特的马勒基本是老派的,也就是说他的马勒带有典型德奥风格——厚重、深刻、富于思辩,举个不大恰当的例子,他的马勒与阿巴多是不同的演奏模式和演奏方向,你别指望滕斯泰特会“轻盈”,听听他的谐谑曲,与阿巴多区别很大,他的节奏感一般不会“轻盈”,因为附着在节奏律动上的”底蕴“不同,但滕斯泰特只所以公认为屈指可数的马勒专家就在于他深喑马勒,他太了解马勒每一条旋律、每一小节的“沟沟坎坎”,因而他的马勒厚重而绝不粘滞、严整而绝不刻板,宽疏可腾云走马,严隙又能密不透风,伦敦爱乐乐团也在他的棒下表现出绝佳的解释性与凝聚力,这样的马勒,哪一版都在上品之列。

全集版于1978年5月录于伦敦阿贝路,出自2011的16CD全集。此版很被业界音评人轻视,但我又看不到轻视的依据在哪,我的观点与其完全相左,直至今天,1978版仍能列入最好的马五之内,第一乐章即有宏大如磐的壮举,又有细腻如咏的表情,对比性的两个主题速度与力度都恰当,而背景又干净,使葬礼进行曲两条复调旋律清晰而并行不悖,很容易“浑浊”且很容易“燥”的三重奏主题(第5.42分),谁能听出有含混或语焉不详?管乐与弦乐所有的细节都以清晰的、样本式的和声线性迎面而来,我实在找不出专家们轻视的理由何在。第二乐章也很好表现出马勒赋予其悲悯凝视而又放达的情绪,大提琴主题的温柔与整乐章音乐语汇的温馨是足可以清晰感觉的,我唯一不满足的是大提琴的笔力,再深些会更好,但对速度、温度与表情的控制非常恰当,如由呈示部进入到展开部(4.22分)的第二主题,乐团在滕斯泰特棒下演奏出圣像般的肃穆静默感觉,而它的温暖亦如圣歌风调般夺人心魄,我一再说明:指挥家的本事并不在放,而是“收”,放简单,收则复杂的多,他的控制可谓激烈而稳健。

第三乐章前半部分略嫌呆板,伦敦爱乐团并未扼准脉搏,兰德勒舞曲的动感不够味道,但后面(第4.01分重复A段之后)没啥可挑剔的,纵横交错中即给人隐显得当的“具像”感觉又不失于思辩。
音响效果一般,录音平衡稍显靠后,与1988版偏前的平衡有很大不同,因而在音场宽度、结像、音效上都有所欠缺,而滕斯泰特这样追求整体完好的指挥家必定是理解、演绎、管弦乐效果的齐头并进,换句话说:他不会在某一方面特别出色。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25hwkXfWBOpbjmll_ZXKTA?pwd=r6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24-3-31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滕斯泰特1988在皇家音乐厅现场版以提高管弦乐力度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感情的激烈程度,与1978版比较,88版更富于张力,音乐紧张度有所增强,比如三重奏主题,这吻合他1985年身患重疾后指挥风格转向激烈的特征,颇显出一股“豁出去”的倾向,也一如继往的深思熟虑,包括第二乐章的高潮段落,表情的浓度同时也有所增强,如大提琴主题和它的展开段,唯后半段落与78版比较有些燥感,这是演奏情绪驱于激烈、增强声部器乐响度后的必然代价,正所谓:收之桑榆,失之东隅。

第三乐章开端的节奏与速率不如78版大方得体,有点拿腔拿调,但数字录音的优势首先在音响效果上体现出来,小提琴等弦乐部分录制比78版要饱满,饱满的音响让演奏富于感染力,听众的理解与欣赏变的直接,也就更易入境,但各声部整体的平衡性不如78版稳健,管乐声部过于突出的声音有失均衡,再听听小柔板,敦厚温润、华柔顺耳,整部作品的演绎深度、整体效果包括情感投入,两版并无大的不同,“胚胎”与“菌群”与78版相仿,DNA大体还是78的排列方式,孕育出来的“宝贝”也就形神均似,一样的好胚子,两者的差别在于88版更为激烈,对比效果自然也更为鲜明。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2eNEnzt2TNLtbI7HWHm6w?pwd=vul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24-3-3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1984年东京巡演录音制成唱片后很不错,越到后面越渐入佳境,与78版比较,第一乐章显然放慢了速度,小号慢而稳当的引领召示着这是一个不同以往的解读,缓慢的葬礼进行曲吻合送葬队列的沉重心情,三重奏主题明显减降了激烈程度,这是声部器乐的音压被降低的直接结果,织体也由此变得清晰而有层次,这样的变化是“理念”上的——由78版的传统性的厚重转向追求声部合奏的理性表达和织体层次的清晰,尽管演奏本身依旧正统,但他的措辞与话语方式有所改变,第二乐章同样,合奏简约而意蕴丰腴,织体变得清透,更带有伦敦爱乐团传统的条理性与室内乐般的线性,但温馨的大提琴主题依旧抚慰人心,滕斯泰特这三版马五,以这版变化最大,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改变并非毫无代价,谐谑曲乐章演奏的疏犷与“断点”和78版整体的严密演奏形成对照,节奏与速度降下来的必然结果是演奏的“缝隙”加大,这能理解么?靠什么去弥补是个问题,听听第三乐章,缺啥?——严密的逻辑性,没有了严密的逻辑感会咋样?——音乐间或会显得盲然,方向感偶尔会不明。

录音相当好,纤毫毕现,足够清晰,现场音乐会能录到这个份上,足见录音师们的水平,录音棚麦克的位置相对有它大致调整好的方位,但现场不行,每个舞台的混响空间与条件都不相同,就得需要录音师们反复试验,哪份钱也不是好拿的,都值得尊重。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B2yZTR76jomz7DaOmMtAA?pwd=kklq


以我之见,马五至马八这四部作品要想听好,没有两三个月时间不行,当然,我不否认天才能日过三关,但我不行,超级笨的脑袋只能一步步来,古典音乐最终是听给自己的,纵使写也是写给自己,留下听的感觉以备考,间或与乐友相互启发,cm本身就属孤独的产物,浮躁很难得其音乐真谛,所以,品味孤独、在孤独中品味深刻、在深刻中体察旷远,也是一种境界,古典音乐更适合在静默中体味与深研,我从未有意在绿坛发帖,我深知这是资源的发源地,因而,我因偶然事的发帖多少显得不妥,但既然迈入,索性就持续一段,歌剧弥撒也是我所喜爱,再发几帖会嘎然而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attachimg]1947793[/attachimg



马五总的精神是从悲剧走向欢乐光明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发展的极复杂,这里既有总的精神表化,又有温馨的人文气息,又充满着各种紧张的、非紧张的、情感的、音乐性的各种复杂关系的对立,结构上更是将传统曲式与现代精神融于一体,音乐色彩如万花筒——斑驳陆离、变幻多端、绚丽多姿,演奏很有难度,难度在于:首先这个过程的展示与发展要准确无误,整体的轮廓必须清晰,比如第三、五两乐章,你整体的外延布局必须清楚,才不会在纷繁的演奏中显的繁杂而无绪,在此基础上看幅度与比性,其次,看演奏的层次、情感脉博与作品的精神是否吻合,再次则是管弦乐的布局、紧张度与松弛度的交叉对比是否恰当,仅仅开足马力是不行的,你必须关注于各种复杂情感、复杂关系与方式的组合。

阿巴多第一乐章开声够威武,几个段落下来,坚实宽阔的空间就耀目的立于眼前,有人说过,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我有同感,当演奏空间一开声就被有效撑开,其实是拉开了足够宽阔的交响视野,为后面的演奏预留出了足够的指向空间,无论对演奏者还是对聆听者,附着在音乐中的想像力与预期的可能性是叠加的、增量的,无形中,你的期望值被拉大了,听阿巴多,很少给我这样的印像,而这版演奏则超能量的满足了我的预期,正统性尤令人满意,幅度与动力性足够了,小号很有“召唤”意识,之后的合奏拔地而起,气冲斗牛,颇具撕烈感,反衬出1.09分A部主题的悲凄与低沉,演奏就在这样无形中将空间撑的很开,而阿巴多又在其中特别注入端庄气色,葬礼进行曲速度偏慢,既多了一分凝重,又似乎在充分的品味,但5.16分B段的三重奏主题的声部层次并不令人失望,足够的扭曲张狂。

第二乐章阿巴多将第一主题拉的很快,用意在于强化对比,把主部主题的马力开足,是为了给处于展开部中心的第二主题留出充裕空间,这一设计很恰当,第二主题很稳健,抒情色彩与歌唱性俱佳,宣叙调在阿巴多这里变成了咏叹调,够凛然大气,也有磅礡之势,这一乐章,谁还能说阿巴多单薄?我甚至觉得有些厚过了头,分贝量并不比别人低,但大提琴主题笔力再深些效果会更好,马勒精神气质上并没有英雄性,纵然有英雄性,也是文人的英雄性,混杂着文人的敏感与神经质,在对此类火候的把握上还是巴比罗利更为老到,他的处理更加舒展圆通。

第三乐章体现了阿巴多对声部良好的协调能力,演奏清澄,又有不错的交响性,清澄而又充分交响化的结果是表达出了丰盈的交响意趣和混响魅力,笔墨时而浓烈、时而清淡,加上极佳的多线性和层次,再加上驻足观瞧时凝神的目光,尽管算不上无可挑剔,如演奏的前半段在律感上应再好一些,但在几个版本中听感上佳。

第四乐章小柔板开始段落笔墨恰当,阿巴多在平静中突出温馨的情感,使其更像是一首爱的无词歌,随后逐步升温的过程也不错,但2.46分弦乐用力稍重了些,显得突兀,多少遮掩了前面的宁静,我个人觉得演奏这个乐章不必强化对比,把它处理成一首舒缓的歌更好,整体的看速度恰当,它的特色在于突出了其中的沉思意味,冥想气息很容易将人带入境界,我一直以为,演奏一些情感性强的段落,压下来的效果好于扬起来,欲言又止才是至境,它更容易触发人们心底的企盼与联想。

第五乐章令我满意,处理这样乐章阿巴多是一把好手,游刃有余的处理来源于他出色的协调能力,层次布局起落衔接都恰当,演奏充溢着同律与多律的美感,呼息感被调至很自如的状态,充余而又紧凑,想不精彩都难,此版另一价值是现场录音,1993年录于柏林爱乐音乐大厅,现场录音的好处在于它的剧场效果和一气呵成的连贯性,可能有些地方会“发毛”,但它的一脉气息与完整的艺术表达显然优于录音棚版,况且作为现场录音,阿巴多与柏林爱乐的演奏足够精致,它精湛的结构、强大的戏剧性张力与演奏出的乐感一样令我印像深刻。

阿巴多此版正统规则,尺度把握尤佳,第三乐章面对星罗棋布般的布局显的胸有成竹,调度有方,因而条理性相当好,每一个声部的介入与衔接都很恰当,小柔板开始很不错,反而是后面的强化段落有点表面化,第五乐章声音打磨的很圆,声部衔接高超,我一再说明:歌剧出身的指挥家对局部与整体的把握就是不一样。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Z3jcJIFEa6XLah_AezXIg?pwd=wizh

001_副本.jpg (68.01 KB, 下载次数: 84)

001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查里斯·马克拉斯率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1990版在评价上有意思,包括《企鹅》在内专业评鉴给与较高评价,但听众反响寥寥,我想原因一:与马克拉斯有关系,尽管贵以封爵,但在指挥界影响有限,棒下乐团多是准一流或二线乐团,号召力一般。二、马克拉斯明显给马五注入现代色彩,你若习惯听巴比罗利、滕斯泰特们,初听马克拉斯瞭亮新颖的声音会让你不大适应,演奏中声部器乐经常被刻意突出或拉长的特点颇给我留下印像,使得他棒下的一些乐句与常态不同,如第一、三乐章,不仅如此,他的步伐也与常态相异——即拉长时值又紧凑节奏,造成高飘而又紧凑的交互效应,但他的稳定性与动态效应又让人觉得胸有成竹,在传统上,很少见马五这样的节奏方式,标新立异可不是随便玩的,可能一炮而红,也可能名落孙山,他的马五之所以知者寥寥,此乃原因之一。

我个人对马爵士大胆改变很欣赏,越不是马勒专家越不会囫囵于传统窠臼,你看:马老爵士大摇大摆就踱出了新意,你当然不能说马勒专家们固步自封,但他们更多是在传统基础上再完善,他们一般没有迫切出新意的心理需求。

当然得说明,马克拉斯只是在表像上稍微改变了马勒的阐述方式,并未改变马勒的生命质地,也未在深层次触及马五的挖掘深度,因而他的改变更多具有音乐甚至是音响意义,但这已经足够了,战后特别是60年代马勒风起云涌的演奏大潮足以让人欣慰,但马交也逐步被格式化,它的内涵、指向与演绎模式逐渐被专家级版本过早的“锁定”,因而任何对马交在艺术上做出令人信服的改变——无论这改变是诠释性还是音响性的,都非常不容易,只有大胆的艺术家才能做到。

听听第二乐章有益,我们既能看出乐团本身小提琴声部(弦乐声部)与超一流乐团的差距,更是叹服马克拉斯精确的调度,无论和弦、分句衔接还是尺度,都恰到好处。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B14NMNtIHf9HzAmGWT0Ug?pwd=yty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再传一版不同版本

https://pan.baidu.com/s/1F49L5I6J5ppGv9yN3JkuRg?pwd=1dw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布列兹与维也纳爱乐团1996年DG版同样属“少数派”马勒,我相信多数马粉未必欣赏,如用四个字概括,我给出的是——冷沥清晰,布列兹的“温控剂”设定太低,以至于你感觉不到温度,它就像冬阴的泉湖,清澈见底,但也感觉不到阳光,没有温度的马勒不符合众多cm的审美习惯。

第一乐章太上忘情般无动于衷的“葬礼进行曲”的确有些冷漠,但他所释放的能量、以及在巨大能量之下仍保持结构的手法对听者有感染力,这来源于布列兹对细部出色的勾勒,听听他的三重奏,不仅没有扭曲感,层次极其清晰,布列兹实在是“无情”,但他的解读又绝非仅仅是照本宣科,第二乐章两种情感对比虽并不强烈,也并非以动态效应取胜,但它的过程一目了然,每个声部无论巨细都坦露无疑,这正是他的第一二乐章虽冷漠但不乏追捧的原因——神经质体质的马勒在布列兹棒下立马就无比的理性逻辑起来,不愧是演奏20世纪音乐和激进浪漫乐派的好手,不以情感取胜,但架构之清晰一览无余,诠释马勒,这是很大的优势,也是不多的切入点。

再听听第三五乐章,简直是一堂管弦乐声部逻辑性推演的活教程,听听每个声部是咋样自如又清楚的介入、几个声部又咋样的和弦、混音与分离,真乃精准又恰当,特别是第三乐章和第五乐章卡农部分,那叫一个高端! 绝对绘声绘色,又没有情感色彩。

小柔板令我满意,你不要指望在这里听出类似巴比罗利、伯恩斯坦那样热烈动人的浪漫情调,但布列兹却营造出奇绝如梦般的空幻,我能听出布列兹在这里面的真挚与向往,但又分明附着凄然,我甚至能听出几分凄然中的幻灭!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生之追逐,最后不过皆幻梦耳。

https://pan.baidu.com/s/1r_Hf5fb1uDYf6bZuk9kI_g?pwd=25f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这版马五录于1983年,出自他在SONY的马交全集,这套全集以马五出色,其它一般,演奏的紧张度与能量释放都是够的,算得上成功,但在节奏分布、速度、结构上有弱点。

第一乐章葬礼进行曲过于迟滞的速度很难把音乐以“原形”的面貌呈现给听众,维也纳爱乐的演奏一惯华丽,但迟缓的节奏给听者带来困惑,葬礼进行曲的尾声太拖了,作品本身并没有这样拖的理由,既缺乏说服力,也缺少戏剧紧张度,因为不仅仅是慢,慢就很难凝聚累积张力,对小节重拍过多的顿挫音也稍显得影响织体的顺畅,造成旋律不断有人为在“推”的错觉,就第一乐章整体看,释放的能量绝不低,但分布与速度不尽合理,主题的阐述与对比并未全部都在精确的“点位”上,能量不够集中。

第二乐章严峻陡峭的第一主题演奏不够“通透”,打击乐与铜管都在撒开了搞,但小提琴声部似乎被“憋”在里面,声部放不开,效果就打了折扣,催泪般感人的第二主题缺乏感染力,在第二主题上,大提琴的表情煊染不够,管乐声部的情绪并未与大提琴主题“同步”,这样的阐述是割裂的、分段的,难以形成一个整体,而他的旋律线又很精细,相应缺少音乐的厚重感,音乐味道由何而来——合奏必须要有一致性,必须有致密紧压的密度与力度保证,才能提供出感染力,而在小提琴与大提琴这两个重要节点,马泽尔处理都不理想,音乐很热闹,但有苍白感。

马泽尔对音乐过于简练直接的“分捡”能力,很难全面展示出马勒音乐的繁杂因子,也就难于解读出隐匿在细末精微中马勒真正想说的话与历史厚重性,相对后三乐章渐入佳境,但第三乐章后半段节奏与布局仍难令我满意,以我看,整场演奏缺少一个稳健的主导性的节奏设计,再加上马泽尔“失重”般类似室内乐的演奏,都使这版马五份量有所减轻。

https://pan.baidu.com/s/1yzJRCUsn4oLz93U-PnqVHQ?pwd=zox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24-4-4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索尔蒂&芝加哥交响乐团在DECCA首版于1970年,大刀阔斧的索尔蒂以干脆利落的速度和强劲断然的和弦,把马勒赋予此作悲喜交替的命运主题演奏的透彻酣畅。

他的表现手法与海丁克截然不同,海丁克克制内敛,以徐疾有度的节奏偏倚于作品的召示性,索尔蒂则大胆秀肌肉,他以爆棚灿亮的管弦乐、华丽富于感官的交响语汇,直率表现马五具充沛神经的喜怒哀乐,演奏毫不加掩饰,听起来空前飒爽利落。六七十年代指挥家棒下的马五,对铜管与打击乐这样大胆的开放性的运用和迅猛快捷的气势,索尔蒂此版无疑位居首列,他棒下的马五以张扬的铜管和无忌的速度被彻底外观化了。

以我眼光看,这样的马五有些单色(注意:不是单调,这明显不同),并不吻合于马勒交响乐特有的绵密与丰富,没有充分延展的马勒与附着于马交中的人生轨迹与思考不符,你不能说索尔蒂此版缺乏深度和广度,但又必须看到:诠释马勒,只有管弦乐交互碰撞而缺乏视野向内的视角与延伸都并不完备。

当然,芝加哥交响乐团铜管声部与乐团爽利良好的合奏技能是这版演奏吸引人之处,如第一乐章的三重奏主题很是显得驾轻就熟,索尔蒂和乐团只用七分力,但效果斐然,小号吹奏音压被“压”的超棒,与弦乐处于等量齐观,铜管率直但绝不失控,颇为老辣。

迅猛的速度在谐谑曲中仍在继续,这既清爽快意,也让我有点遗憾,在这个中间乐章把速度稍降下来应是合度的选择,从变化丰富的角度说,在这个乐章降速最合适,若此,整体布局与演绎会大为提升,但没有,好在节奏很敏感,对弦乐的提炼让演奏变的精致,对比性的三声中部在管弦乐细节上尚可,但整体上马力开的过足,特别是第二中段之后(9.55分),偏于急促的步伐像个大眼鱼网,漏掉了一些交响意趣,小柔板并未在“柔”上做文章,而注入其中以浓郁的情感,让听者能在疾促的谐谑乐章中抽身品味。

末乐章依旧火花四溅,但在一些段落能稳住,并增加了节奏的弹性,使得呼息感稍有在疾缓中中合的调节,在索尔蒂棒下,芝加哥表现出了超强大乐团的形像。

https://pan.baidu.com/s/10HBIasNfPf69TNqUob6sxQ?pwd=0he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24-4-4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MusicAV 发表于 2024-4-3 21:41
楼主马勒开篇讲了索尔蒂的马勒三。索尔蒂的马勒五DECCA发行过他指挥的三次录音CD,两次是和CSO的(70&90年 ...

马勒这还得一段,后转向老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24-4-5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MusicAV 发表于 2024-4-4 20:44
SOLTI与马勒五有缘。
几年前DECCA发行的SOLTI+CSO的录音全集,第一张(估计按录音或发行时间排列)就是马 ...

好资料,对了解索尔蒂的马勒有价值,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西蒙·拉特尔2002年这版来自他接棒阿巴多担任柏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后音乐会录音,这张唱片在当时受到高度评价,但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淡化。

这是一版被"软化"的马五,与上一款索尔蒂恰成反照,一向在节奏上洒脱的拉特尔摇身一变,小媳妇般扭捏起来,这与普遍采用严酷高压态势处理马五前两乐章的指挥家迥然不同,至少第一乐章你听不出作品自身对命运奋然的抗争,速度无疑是准确的,主部主题的动态和弦也开阔有力,合奏层次也挑不出什么,但它总的基调过于悲戚,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你能听出铜管的无力,节奏也显得迟疑,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明显——A部主题前缀(小号这一段落)无论是音压和力度都未能把演奏空间撑的足够大,这样,葬礼进行曲和抒情的第二中段就成为主导情绪的软力量。第二乐章仍并未变的强悍,拉特尔强调了作品的哀叹与痛苦,但对激情的演绎不足,再加上声部有些发散,更显得缺乏力拔千钧的气概。

我为啥说听马五、最好找歌剧型指挥家的版本?他们在面对庞杂宏篇大作品时,特别明白该咋“出牌”,局部与整体妥妥都在脑子里,尤其是前手牌,绝不会打错,而拉特尔第一乐章前缀乐段这张牌不够“硬气”,后面再咋样的“吃苦耐劳”也差些,为啥?——主导乐章基调的小号偏软、导致乐章整个的基调都不够充沛,同样的反例是詹姆斯·莱文那版精彩纷呈的马三,我曾经轻视过他的马勒,事实证明错了,他的马三让我拍案叫绝,气势、节奏、声部、色彩无一不佳,莱文绝非马勒专家,但他玩通了大都会,再摆弄起这样的作品,特别能显出胸有成竹的硬手腕。

第三乐章我基本满意,拉特尔对声部轻描淡写的调度反而让演奏呈显出几分清新气色,演奏有维也纳兰德勒舞曲味道,类似巴比罗利那样热烈的情绪被隐去了,代之以纯音乐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尽管节奏不是很有活力,声部应力也不够敏感,但圆号长号被控制在合理的频响范围是一步好棋,也就给了其它声部更多腾挪空间,从而让合奏达到了颇有韵致的起伏均衡,这样简化而洒脱的演奏也有幸在末乐章继续漫延,并给予演奏以浓郁的色彩变化。

小柔板合我的胃口,一股沁人的温馨流淌,马勒的Adagietto一旦纯情起来,无可匹敌,拉特尔也是演奏Adagietto的高手,同时也说明,马勒认定这乐章演奏时间宜在十分钟之内是恰当的。

这版的录音我心存疑虑,音量过低,并未把音压提升到足够震撼的程度,不给力的前两乐章多少与此有关,也就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像。

https://pan.baidu.com/s/11WuWC5kIBISZKlPHVR1Xkw?pwd=7gf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2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在马勒九部交响曲中,第六充满迷团又令人望而生畏,长话短说,有三个迷团难解:
一,此曲创作于1903-04年,是年马勒可谓幸福,工作生活双顺,与爱尔玛感情日深、长女出生、对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的改造日见成效,然他却写了这样一部充斥着悲剧色彩的作品,此为迷之一;
二,迷之二:如上天冥冥先验,这里面的悲剧指向(初稿末乐章的三记重击将英雄击倒)如“中邪”般的灵验,不久都一一显现,先是事业上的沉重打击,他对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改造开始遭到同行和媒体的反对,引起奥地利皇帝的不满,遂与1907年被解除其维也纳交响乐团指挥职务,由此引发更大的反对声浪,马勒无奈于同年又辞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职位;继而,他四岁的长女同年夭折,仅仅过了几天,他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病最后要了他的命)第六交响的悲剧用在马勒身上竟这般灵验,不能不令人称异;
三、迷之三:乐章顺序,即第二乐章是慢板还是谐谑曲?出版的乐谱是谐谑曲在前,但1906年马勒亲任指挥在埃森的首演则是慢板在前,现在公认的排序是谐谑曲在前,绝大多数指挥家也按此乐章顺序演奏,但也有例外者(如西蒙·拉特尔)。若排除其它因素,从结构与调性上考虑,谐谑曲在前更为合理,在冷酷与悲剧的力量一步步延伸后,第三乐章出现慢板更合乎情理,调性上看,第一乐章A小调,谐谑曲仍是A小调,调性相合,慢板是降E大调,与A小调显得不匹,却正应了第四乐章的C小调,C小调是降E大调的关系小调,两者更相合,这应该是不差的。

理解马六很难,解构也难,马六也算听过几个版,但疑虑与不解仍然存在(特别是第四乐章),从马勒交响作品“自述性”的角度出发,这里的悲剧色彩应该有他自己的身影,他虽不可能条条“中签”,但他对前途的悲观是有预见性的,具有诗人气质的艺术家往往自谑、往往悲观,这不奇怪,既使眼前有太阳,他们仍能看到太阳过后的黑暗,既使生活幸福,精神丰盈,灵魂中的“小鬼”也总把精神拉向痛苦的边缘,因此,既使在阳光照耀之下,马勒的音符也总是指向灰暗,在他那独有的半音和声的空间中摇摇欲坠,但这样理解,既使合乎情理,也显的窄狭,更大的悲剧展望似乎来自于对世界前途与命运的悲观,作品里面的无情、阴寒、钢铁般的冷酷、有力而又空洞的节奏,似乎不是个人恩怨与前途所能完全承载的,我个人总觉得马勒勾勒出这样庞大的、前所未有的阴寒空间绝不会仅仅是为了给几个灵魂小鬼“跑马”,他的用意更深才对。     

版本上首推两个版,一个是乐风老成率直的滕斯泰特&伦敦爱乐乐团1983年版,一个是灵光的的西蒙 拉特尔&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对滕斯泰特版在评价上形成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大多数人认为滕斯泰特在对这样富于悲剧性的作品解读中,不顾及传统理论的成规,仍然给与演奏以温馨的富于人性色彩的音乐性表达,较慢的速度与开阔的幅度把马六诠释的足够充分,因而大加赞扬,但也有少数观点恰恰因为“此”认为乃是对马六的误读,认为滕斯泰特的诠释冲淡了作品本身的悲剧力量,从而未能扼住马六的要脉,我本人则对此版的斩钉截铁与开阔的幅度颇为赞赏。      

这是马勒第一部完整的、纯管弦乐的四乐章交响作品。

第一乐章明显是奏鸣曲式,在几声强烈和弦引导下,由小提琴演奏出沉重有力的第一主题,威风堂堂的锤击节奏和肆孽杀机如铁甲战车行驶于风雪之中,对比性的第二主题在2.38分出现,两个主题在经过一次完整的反复后于9.46分进入展开部,整个第一呈示部滕斯泰特的织体偏厚,而“钢铁气息”稍淡,也就是说小提琴群第一主题上方的铜管音压偏小了,和弦未达理想,如再直率些、再注入更多的“钢铁气息”会更好,但他的展开部很合我意,音型又整又立,毫不散乱,特别是开端对两个主题的整合乐段,音型很漂亮,12.12分第二主题稀薄、幻觉,流溢着人性的轻飏,有人把他称作“爱尔玛主题”,有人把它比作阿尔卑斯山脉的雪,随你咋想,反正它是美的、引人暇思的,与严酷冷漠的第一主题形成鲜明对照,但远处传来的清晰可闻的牛铃声又把思绪拉回到田园牧场般恬静幽远的现实世界,这个乐段(牧场牛铃、爱尔玛主题、阿尔卑斯山雪景)再一次说明:任何把音乐、哪怕是标题音乐仅仅定型于某一场景,都属偏狭,都会大为缩窄音乐的表达空间与想像空间,17.32分进入到再现部,再现部并非古典曲式那样简单的再现,而是再一次将两个主题大胆分解变形,与以更加光辉有力的着色,使之更加具有逼人的对比效果,这样对传统曲式创造性的运用,实为不多见。      

第二乐章谐谑曲,自由三段体式,A部主题来自第一乐章主部的节奏动机,音型明显与第一乐章主部主题有关联,你可以把它看作主部主题的“变形体”,但经过几个声部后,很快有了自己的“味道”,2.13分呈现出优雅的三声中部音乐,接着A与B两主题自由发展,不拘一格,两个主题的变形越来越精妙,织体触伸随性而自如,几乎难以用曲式“限定”,他的音乐随机般地触动曲式外壳,而又尽显音乐自身的不羁,古典程式化曲式已经很难再“包”住马勒,他的音乐已经明显带有20世纪新音乐特色,隐现出欧州20世纪工业文明对音乐创作的影响,特别是中间段落织体刚硬、音色轻脆、音型直立、语法突兀,就音乐本身说,马勒对音乐素材的大胆运用令人叹服,愈听愈觉出变化之精妙,而滕斯泰特这乐章演奏颇见棱角,出色展演出诡异新奇的现代色彩,结构谈不上多么紧凑,但绝不散乱。
     
第三乐章与谐谑曲恰成映照,结构仍是三段体,但情感完全另一世界——充满田园牧歌的圣灵与优美,暇思冥想气息笼罩在乐队上空,久久盘桓不散,整乐章田园牧歌情调使听者联想到第一乐章第二主题,这种联系瞬间让音乐变得丰满起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乐章的三段体在结构上没有真正的三声中部,7.41分进入的三声中部承接的仍是A段情调,它只是将A段深化,因此,我个人以为将马六定位于完全的悲剧有失偏颇,从音乐发展看,它无疑指向悲剧,但其中的优美与温情随处可见,而不仅仅只在慢乐章,而滕斯泰特给与温暖的、人性化的解读并没有偏离作品方向,他反传统的解读对马六无疑是丰富,与老一辈大师米特罗普洛斯不同的是,它的厚重与温情的确冲淡了一些悲剧效果,但滕斯泰特的演奏仍然直率而具有强大冲撞力,且布局宽松、疏密得当。
我一向不赞同以偏激的眼光看待版本,不加缘由而随意定优劣,就马六说,以是否“悲剧”,是否演奏出“恐怖”气息来对版本设限取舍,从艺术角度看并不可靠。      

第四乐章免强可划入奏鸣曲式,但不规则,它由一个长大的序奏、呈示部与极其庞大的展开部组成,再现部很狭小,重槌将英雄击倒后,整个作品在缓慢的低叹中结束。
开始的序奏较长,序奏中出现三个重要的旋律动机,分别由弦乐(0.05分)、英国管(0.40分,后由双簧管与小号重复)与圆号等器乐清晰呈示(3.05分、在此之前已经出现过片断音型),而主部的两个主题(自第5.24分开始)均脱胎于序奏中的旋律动机,它们与其有扯不清的联系,主部呈示只是将其明确,并与以音乐性格和节奏上的丰富,这样,展开部中主部主题与序奏中的旋律动机素材交织在一起,难以分清彼此,这样处理主题方式在规则的古典曲式中罕见,但马勒就是马勒,马勒的音乐很难用“常规”来度量,大量运用八度音、半音和声与打击乐是这个乐章的特点,音程超大幅度跳越同时造成情感与精神的大起大落,形成了极大的悲剧力量与强大的冲击力,从而为整个作品的悲剧色彩定调,这才是马勒音乐表达的根本,而这个调子在序奏中已经明确地预示了,旋律动机的惊悸不安、木管与小号鬼魅般的下划音、音符多在低音曲域的惊惶徘徊等,都被呈示部与展开部反复运用,而大鼓与音乐大幅度的起伏给与表达以强大的力量,滕斯泰特的演奏幅度宽阔、力撼千钧,尤其是大鼓等打击乐器甚佳,似乎要把整个空间“撑”至无限大,宽阔可千军万马,精细可密不透风,给人以毫无保留的、直率的、豁出去的畅快感。

https://pan.baidu.com/s/15fJfSF4UOus0ngKGAf7lZQ?pwd=rpo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2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推荐西蒙·拉特尔&伯明翰交响乐团1989版的原因在于这是少数几个柔版在前的版本,拉特尔强烈主张应将柔版放在第二乐章,他认为谐谑曲在前是对马六的误读,这个说法挺奇怪,尽管马勒曾经主张将柔版放在第二乐章,但出版时谐谑曲在前是马勒认可的,而拉特尔则认为,冷酷喧嚣的第一乐章结束后,应该有一个对比性的美妙乐章与以中和,才能显出古典曲式的美感与作品结构上的均衡,因此,这版演奏作为变体值得先品味。      

第一乐章远不如滕斯泰特率直有力,呈示部太温和了,题旨与作品明显不符,再加上速度略慢,过慢的速度很难把力量“集中”起来,也就很难形成多点交汇时动态和弦的集中效应,听觉上难免给人软散的感觉,但后半部分突然注入能量,精神抖擞起来,虽聊可弥补,终为时过晚。

拉特尔的柔版却提供出很细腻很温情的美感,步态自如恰当,富于情感而又舒展,A部主题水般平缓,拉特尔主张应该柔板在前的观点并非没有道理,调性上的不适感仅仅是开始的瞬间,听者很快就陷入美妙迷离的优雅中,那份情感与精神袅袅上升的感觉很惬意,演奏如室内乐般通透而又温情脉脉,尽管仍存在音乐画面过于分散的弊端,但弦乐与木管所营造出迷离温婉的曲风的确悦耳动人。

第三乐章演奏的洒脱、机变,有条不紊,呼息与间距都很充分,演奏在开阔的空间中从容迈步,尽管将谐谑曲放在第三乐章咋着也让人觉得有些别扭,调性感觉与气息都得有个适应过程,但你不能不承认演奏够精彩,布局与色彩都属拉特尔熟稔的宽舒与弹性方式,第四乐章也令我满意,充分交响化又颇显得气宇轩昂,槌击也恢复了马勒初稿上的三记,而不是大多版本所采用的两记。

整体看,此版的不足在第一乐章,明显的缺乏结构性张力,也就明显弱化了马勒赋予作品的精神,只所以说是“结构性”的,是因为拉特尔的弱化在基本面上,而非某一段落,其余三个乐章尚可,中间两乐章有特色。

https://pan.baidu.com/s/1mhJm-QLMTU00aPcOzkRzMQ?pwd=2u9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24-4-12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希腊大师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与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的现场版于1959年8月录于科隆,大师在40-60年代多次录制马勒,有些早已绝版听不到,你很难说哪版更好,多有认为1955年与纽约爱乐团的版本最能代表大师水准,我上传的这版,在诠释的硬度与结构张力不逊于我手里任何一版。

现在cm中知道米特罗普洛斯的不多,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他是活跃于欧美舞台赫赫有名的大师,他常年担任纽约爱乐乐团首席,伯恩斯坦就曾受益于他的指导,他的指挥风格刚毅明快,在有力的结构中突出清晰的对比,他尤其特别擅长马勒,他的马交,张张精彩,他的马六尤其不能错过。

这版马六我超爱,交响语汇之新颖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合奏调度的极富楞角,格外有一股方正的骇人的气势,这种方正的节奏形态在别的版本里听不到,富于弹性的神经显示出勃勃生气,令人胆寒的小号、直率的弦乐群交互撞击,速度并不快,但由于特别强调小节重拍,尤其显出疯狂的、扭曲的张力,米老以突出的个性最大限度裸露出作品的结构,限于时代局限,整体的看演奏的确“粗”了,但题旨却异常清晰分明,岩石般坚硬的第一乐章,看似单色,也并无刻意突出抒情的第二主题,但却如说明书般一目了然,第一乐章主旨说了啥?此版再清晰不过——率直的钢铁般的无情、铁甲战车般的碾踏效果,包括它的戏剧性紧张度,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合盘托出,听惯了“精工细做”的马六,这版带有蛮荒粗野气息的演奏以炸裂般的效果给我深刻印象。

第二乐章锤击般的沉重气息与清雅古风效果的对比一流,双簧管开启的三声中部至少给我留下清雅印像,米老所擅长的管弦乐声部对比给这一乐章注入相当多释的可能性,又并未显得零乱,仍能紧紧的扣题、又能动用管弦乐的可能性尽可能向外“延深”,我相信面对这样丰满多姿的乐章无人不为之叫好。

慢乐章厚了一些,但演奏出来的气色尚可,米老的慢乐章一贯不错,但过于粗砺的织体颗粒似乎是个障碍,过箩的网眼有点粗,筛出的物质触感就不会太细。

从条理性的角度讲第四乐章并不很出色,但它却有着无比强大的气势与骇人听闻的强度,这就在一个最关键的“点位”上指点出作品的内核,呈示部拉满圆的张力就像一张待发的弓,很撼人心魄,演奏几乎接近器乐发声的极限,我静静启盼着大榔槌的槌击,第一次轻不可闻,与强悍无比的合奏不成比例,第二次却槌击出吓人的惊骇效果,又有点过头,但接下的演奏几乎白热化,米老的竭尽所能让人敬服,尽管演奏偏于一隅,明显得缺失平衡,但没人能否认它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https://pan.baidu.com/s/1T_LEyVJ7BUBfkTVjL1zPKw?pwd=62t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巴比罗利1967年率新爱乐乐团EMI录音1997年再版发行,这个录音因宽阔华丽的管弦乐声响受到一些马迷的称誉,但也有业界因过慢的速度提出不同看法,在我个人看来,过慢的速度并没有形成更强大的结构力,反而有可能将累积的力量漏掉,这样的放慢速度就没有艺术需求的必要性,任何演奏,恰当的速度都有结构与力度的叠加效应,试想:如果第一乐章在正常速度下,以巴比罗利所调动起拔天盖地的和弦声响该有多么惊人,因而,我亦对第一·乐章的速度存疑。
此版另一听点则是柔板在前,我印像中这样举足轻重的大师录制柔板在前的版本并不多见。

但同时,第一乐章的内蕴因巴比罗利(1899-1970)而改变,这样的绝顶大师有这样的号召力,每一音符与和弦都端然的直直挺立,再加上矜持有力的节奏,大师格外赋予第一乐章以坚硬不妥协的风范,不知别人,我是敬服巴比罗利指挥风格中那种英贵族阶层固执、方正、坚挺、不妥协而又安详的个性, 反映在艺术上则是不迎合不屈从、始终忠实于艺术之真谛,虽不免有点亦步亦趋,甚至是僵硬死板(如第一乐章),却绝对有个性,这正是我所欣赏的,好的艺术一定是带有鲜明个性风格,同时又不冲突于艺术的共通准则,巴比罗利的第一乐章正是如此,尽管演奏偏于情绪化而非“机械化”——当然,这多少削弱了作品隐含着的欧洲20世纪初叶的工业文明气息。

因柔板在前而调性不合的不适感、因巴比罗利给予这两个乐章强烈的反差而带有某种合理性,演奏也秉承着大师一贯温馨热烈的情调,但第三乐章则过于“学究气”了,迟滞延缓的节奏不仅缩窄了本应拉开的对比空间,也明显减弱了这个乐章的惊艳与惊憾感觉,尽管它四四方方的节奏形态并不难接受,更无须说明声部高超的自我调节能力,但就事说事,这一乐章属败笔。

软化的第三乐章很快被第四乐章大阔步的气势替代,这气势更多来自作品自身而并非主要在于巴比罗利的拉动,尽管它如海般宽广的音场与凸兀的气势大大拓展了交响视野,但它所表现出的解析度仍嫌不够,而解析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诠释进一步向内核深入,换句话说,管弦乐演奏的清晰并未随着空间宽度大范围的拓展而使得解析与之同步增强,困惑依然存在,直到第一击的大榔槌之后(第14.14分),演奏骤然明朗起来,因而他指向的第二击(第19.22分),方向感明确,思路引导无误,造成这种略嫌尴尬局面的原因在于——第一击之前的一些乐段速度过缓——某些乐段或因断点而连接不佳、或因漏掉而积蓄不足,它的直接结果是:对作品本身大悲剧坦露与揭示力度稍嫌不足,当然必须得指出,尽管遗憾存在,巴比罗利此版仍是不可多得的一流佳作。

https://pan.baidu.com/s/110bPqzygoHIxUv68HbhbkA?pwd=74w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 14: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