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simplerbt 发表于 2024-3-4 10:03
观楼主的乐评,如同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辛苦了,谢谢分享!

谢谢,常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MusicAV 发表于 2024-3-4 13:00
谢谢介绍

阿巴多和慕洛娃那段时期一起的录音不多见,除了这张勃拉姆斯外,记得还有一张是四季。

对,也是philip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wpx426 发表于 2024-3-4 16:46
可惜没有Brahms VC,看来和Pretre,Sawallisch是好基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JodJT45GR ...

谢谢分享,小哥手里宝贝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弗朗西斯卡蒂(1902-1991)是法国小提琴神童,成名后拜在法国一代小提琴宗师雅奎斯·蒂博门下,始获国际声誉,并被认定为仅次于蒂博最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与比利时的格鲁米欧同为法比学派的代表人物。

法比学派演奏家都是高贵典雅的化身,他们风格中的细腻、精致与柔美是别的门派所比不了的,弗朗西斯卡蒂与格鲁米欧还有所不同,格鲁米欧以典雅的风度与独有的箱体音让人沉迷,弗朗西斯卡蒂则以丰润的音色和辉煌的推进力而称誉乐坛。

他们的勃拉姆斯小协都不以气势取胜,又都以有限度而又精细的笔触潜心于勃拉姆斯丰富充盈的内心与音乐性,当然,弗朗西斯卡蒂的勃拉姆斯由于自身风格的限制,还是少了些坚韧的内力与德意志精神的凝重感,但你若是法比学派的沉迷者、你若想精心领悟作品的丰沛精神与纯音乐的美境、你若想回味盛年的他美妙声音与沸腾的生机活力,这版演奏都能给你以一定的满足感。

这版勃小协由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率维也纳爱乐团助奏,于1958年8月24日录于萨尔兹堡音乐会现场,mono录音,米特罗普洛斯紧凑精当、锐力坚定,他的指挥风格与弗朗西斯卡蒂华丽风骚的节奏律动可谓一拍即合,听听独奏的呈示部分,妖娆又如行云流水,诺长的一大段落,一气呵成无一丝羁绊,够精彩!由节奏推力所带来的戏剧紧张度充盈于音符之上,那么小提琴呢?法比学派的风格体现在哪?你仔细的听——别管乐段的表情如何,小提琴运弓指法始终是优雅有序的,始终保持着开始就设定好的柔弦分寸与节奏的速率尺度,当然有力度变化,但方寸是不改的。也得说明,现场版LP,又是mono,你若要求听到如录音棚那样干净的声音,多半会失望。

另需提及:把法比学派演奏风格过分予以柔媚解读并不准确,各学派音乐风格的划分若那样简单也就不成其为学派,就勃小协来讲,不仅弗朗西斯卡蒂,梅纽因、格鲁米欧的演奏版本同样珍贵。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17OI7Cw4mg5OrT-QAVh8nQ?pwd=lza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帕尔曼与祖克曼版难与取舍,相对帕尔曼版技术上更有优势,而祖克曼的RCA版虽精神气质不错,但有些亦步亦趋,不够灵活。

帕尔曼是技术型演奏家,中生代中以他的技术最出色,但他的演奏往往带有甜腻成分,我是不大喜欢“一盘菜”中掺杂有味精,演奏任何类型作品,“原汁原味”都是最高境界。因而他的演奏要看作品与其风格是否匹配,他的帕格尼尼、斯特拉文斯基、老肖、普罗科菲耶夫等都堪为一流,但他的巴赫、贝多芬等也都有过于甘润的弊端。

这版勃小协录于1976年,朱利尼率芝加哥交响乐团协奏,第一乐章用时24.48分,俩位“慢伙计”可谓“慢”出了境界,帕尔曼式的“细嚼慢咽”赋予作品以过多粘滞的情感色彩,却并没有让结构变的明了清晰,也并没有过多触及作品的內涵深度,他的优势仍然在技术层面,运弓平滑、指法清雅,分句肌质非常干净,尽管他的手指很粗,但自始至终你都听不到有一丝粗糙的声音,他的小提琴线条有如银线般的音色与纤细,演奏虽欠缺结构力度,却在高雅与小提琴的乐感上有所弥补,且第二乐章演奏出无与伦比的美感,抒情而并不自恋,也是大家方数。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3jj85WO97UhyGJVLFHK2mQ?pwd=idv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CD1:贝多芬D大调 op.61:皇家音乐会堂管弦乐团 科林·戴维斯\ 录于1974年1月
         柴科夫斯基D大调 op.35:新爱乐乐团 让·克伦茨\ 录于1975年9月
CD2:门德尔松e小调op.64:皇家音乐会堂管弦乐团 伯纳德·海丁克\ 录于1960年5月
         勃拉姆斯D大调op.77:新爱乐乐团 科林·戴维斯\ 录于1971年9月
         贝多芬F大调第2号浪漫曲:皇家音乐会堂管弦乐团 伯纳德·海丁克\ 录于1960年5月

阿瑟·格鲁米欧(1921-1986)把这四部作品最大程度优雅化了,他是比利时小提琴学院派的代表人物,上世纪50年代成为世界顶尖演奏家,在明星璀璨的那个年代,他以风格优雅、音色精美著称,不管何等类型作品,他总能展示出工整、典雅、均衡的演奏风格,这套作品风格各异的四部小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贝多芬D大调之典雅与稳健令我满意,显出他学院派本色,对旋律节奏的变化与细节的勾勒纤毫毕现,风格似乎偏纤细,但判断版本不能以风格定优劣,很少有人能在高音区做到像他那样既优雅又从容,抒情性也给我印象,第二乐章干净之极,有一股特别的宁静与清香,我同时欣赏戴维斯和皇家音乐会堂管弦乐团的合奏,严峻、严密、清晰、端正。

同样考验小提琴家精神气质的勃拉姆斯D大调,我仍给打较高分,推进清晰,有一定的动力感和坚韧气质,同时又将抒情性“写入”每一小节,识家会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加上醇厚的箱体音,再加上戴维斯具雄辩力的乐队,可谓精彩,当然,从效果上看,他的抒情性是工整的理性的,温度设定并不高,它的美感也带着理性的光泽,这是他与其它优秀版本的明显区别,尽管如此,第一乐章尾声华彩高音区这段仍极富感染力,运弓的持性与力度令人赞叹,末乐章的技巧也不输分。

难度很大的门德尔松e小调,格雷米欧反倒是感性多于理性,处理时而干练时而细腻,因而第一乐章对激烈与委婉的表述都不错,末乐章的快速走弓干净利索,海丁克的助奏有力,辅之小提琴直觉般的流泻,听来相当不错,而格大师的第二乐章只管屏息静听,差不了。

克伦茨棒下的柴科夫D大调,格鲁米欧给予相当自由的表演,不仅是技巧,演绎出更多醇厚韵味,他的优势在于在繁重的技巧中挖掘出更丰腴的优雅气质,而非单纯的飙速度技巧,既使如此,第一乐章繁多的双音擦弦和第三乐章起伏中的走弓与呼息感并不比谁差,当然,宏观的看,弓弦相对略软也是事实。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_WywxPQE_nQJfEXDxHZcvw?pwd=2ng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24-3-8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贝多芬三重协奏曲多版本鉴赏

在贝多芬协奏曲中,这首三重协奏曲被轻视,创作于1803—1804年,迟至1807年出版,1808年首演,题献给他的好友、学生兼慷慨的经济赞助者鲁道夫大公,首演后遭到许多否定性批评,进入20世纪窘境大有改观,但直到现在仍不被认为是贝多芬重量级作品,西方音乐典藉很少提到它,业内写手对作品分析一般择要,写手们对贝神其它协奏曲不厌其烦的诉诸文字,极少见谁说道这首,此外,版本也不算太多,版本是晴雨表,自然反映作品热度,当然还有这个原因——把三个合适的独奏家聚在一起录制也非易事。

粗略看了看,1804年前后著名作品有:交响曲《英雄》,第3钢琴协奏曲,钢琴曲《瓦尔斯坦》与《热情》等等,能罗列一堆,也就是说这个时期贝多芬早步入创作成熟期,为啥被轻视呢?未见令人信服的分析,但一个被人说滥的观点是说这里的钢琴声部过于简单,网上此种说法比比皆是,甚至有说钢琴声部属“业余级”等等,贝多芬在创作时是否顾及到鲁道夫大公实际弹奏水平不得而知,但直观上看,大提琴声部在其中起主导地位,它是主题第一阐述者和庄严风度代言者,小提琴作为一种平衡力量富于挑战性,钢琴一分为二,一部参与竟奏,一部附合主题与和声支撑,可见,钢琴较多是以谦和的面貌,为音乐行走提供背景与舞台,由此形成整个音乐布局的平衡,不夸张的说,在由均衡布局导引出作品的基本风韵——古典主义美感上,钢琴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是整个音乐稳定展开的主导力量,任何对它轻视的观点都是盲视和站不住脚的,即使从技术角度看,也必须由一位高级演奏家才能胜任,如果真的听过,不会对此产生怀疑。

在音乐性与悦耳上,这首作品堪为上品,通篇散发出独到的古典之美,虽然没有强烈对比与戏剧性发展,没有那个时期贝多芬惯常的力量,但它的温暖、活力、优雅、华丽仍直击人心,其中第一乐章英武的气势、二乐章大提琴令人销魂的吟唱、三乐章回旋曲迷人的色彩与节奏感都给人深刻印象。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C大调,没有引子,开声就是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主部主题,音量轻微但厚重,它是第一乐章的基石,在后面音乐发展中环罩整个乐章,乐队紧接着演奏来源于它的展开句与经过句,其中0.26分(卡版)以上属音方向三度递增的展开句给人深刻印象,步伐越来越坚定,1.05分柔和的第二副题呈示,由于只有小提琴声部在属音上应答,它以柔美的姿态形成对比,1.43分出现明朗的第三副题,步伐渐渐英姿雄健,之后独奏组依次陈述主部主题后,乐队在3.47分以主部主题展开句浓缩音型进入展开部,在展开部,三个独奏声部份量相差无几,大提琴引领主题出现,小提琴、钢琴为之变奏,三者时而对应、时而交谈,时而纠缠,气氛融洽愉快,偶有谈惊色变的段落,但很快被拉回来,话语方式基本是对前方主题的浓缩、变奏与重复,在经历几次转调后,乐队在10.52分回到C大调开启再现部,这个足够庞大的再现部同样是活力与英姿飒爽的音乐天地,它的价量并不比展开部逊色。

第一乐章曲式与主题分辨都有难度,网上文字没有对其结构主题分析并具体指出的,这里多说几句以利于掌握。

后两乐章相对简单,文字省略,二乐章短小但价值连城,间奏曲性质,大提琴在降A调上吟唱出足以沉鱼落雁的歌调,且是在大提琴的高音区域,随后钢琴提供背景,小提琴跟随主题,尾声闪现末乐章主题雏形,不间断进入末乐章。末乐章回旋曲,自然还是C大调,回旋主题优雅华美,与所谓波兰舞曲并不沾边,只是在音乐发展中,低音区的和声类似波兰舞曲节奏型,其后无论是主题还是插部都给人印象极深,大提琴、小提琴与钢琴都有神采飞扬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24-3-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首选版本自然属EMI卡拉扬率柏林爱乐团与罗斯特罗波维奇、奥依斯特拉赫与李赫特1969版,这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演出,没有任何版本在总体艺术性与艺术价值上能与之比肩,他们的表现百分百,没有丝毫不当与误解,这来源于极其适度准确的掌握与控制力,卡拉扬功不可没,它的大局观包括柏林爱乐团温暖、谦恭、齐整、致密的合奏都可圈点,而三位独奏内敛、严谨、恰如其份的演奏更加引人注目。

网上流传许多为贬抑卡拉扬而编排有关这张唱片的录制花边,都属无稽之谈,我是很看不起此类置音乐与实际演奏于不顾、而热衷于在花边上搬弄的文字,我只想说,判断一张唱片的艺术价值永远是唱片自身,我的鉴赏标准是:好就好,别管他是谁,不好就不好,也别管他是谁,这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音乐家的尊重,就这版演奏来看,客观事实绝非当事人说了什么,而完全在演奏本身,大提琴小提琴别说了,听听这里的李赫特,能提供出这样高贵飘逸气色与钢琴如烟般背景的迄今只有他一人,他的演奏远远比他的话语更有价值也更令人信服。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pwJfTYuakfFbsqPuWwM-Q?pwd=mmu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另一老版是DG公司1960年弗里柴指挥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版,三位独奏家同样是响当当的大牌,大提琴:P·福尼埃,小提琴:W·施奈德汉,钢琴:G·安达,但它们的表演令我失望,布局显得零乱,明显缺乏准确的位置感,相互之间的对话乏善可陈,乐队显然不具备卡版中柏林爱乐团如虹般的光彩,如在三度递增主题上未表现出应有气势。

主要问题在于三位独奏家在协调上缺乏统一性,不仅声部的位置感和音压响度的同一律性失衡,几乎各唱各的调,技术准备也并不充分,福尼埃大提琴庸懒无华,你能听出施奈德汉的小提琴与大提琴在主题陈述时不是在自由速度下的协调,而是沉下来等待,这显然是准备不足,安达钢琴的第一次陈述太过强悍,音色太亮,把小提琴与大提琴逼向狭角,而福尼埃庸懒而又缺乏神采的演奏未能表达出作品庄重气色与应有的特质,弗里柴在调度上也并不齐整,这在第一乐章展开部能听出来,所有这些使得这版演奏不那么美妙,在几版唱片中此版录音较早,但它显然不具备范本意义,也未能提供出正确的措辞与音响,后两乐章发挥稍好,但为时以晚。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YKNdY9Dva1A1KaddZvkzA?pwd=wrv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这张CD出自philips公司60年代为阿劳录制出版的贝多芬钢奏&钢协全集,这是其中的第14张,以色列指挥英巴尔和斯塔克、谢林这样的名家为之搭档。
英巴尔的指挥细腻而又不失浪漫风情,他是既有精确头脑又深思熟虑的指挥,这首三重协奏曲我较欣赏,新爱乐乐团一开声就是在辙的,这一大段严整有力的陈述足能与EMI1969年柏林爱乐团版分庭抗礼,除了光泽感,它们的声响坚实,节律准确,即有轰动效应,又有弹性。

阿劳的钢琴基本适度,虽然音区屡有接近大提琴小提琴边缘范围,但并损伤它们的完整,弹奏更有自主意识,第一乐章钢琴成了实际第一主角,这个没办法,威望与功力在那,不怒自威,斯塔克和谢林足能让人满意,俩人都把协调功能放在首位,有意识的节制个性,我甚至以为俩者之间太谦和了,始终按照划定的轨道行走,谁也不越界,但效果够好,完美展现出作品的本样,虽不如老罗奥胖来的精熟流畅,却同样的优雅严整,不失活力,第二乐章好在整体上,三个声部融如水乳,再加上得体的木管和得体的钢琴小提琴,如朵朵风姿绰约的夜兰香,斯塔克更是节制的演奏,他好在音色凝聚有筋骨,第三乐章如管弦乐各分部与三重奏精确调试的试验场,有兴趣可感受英巴尔如何将乐团与三位大艺术家紧密契合在一起,演奏除了速度略慢外,整体的平衡出色,细部也栩栩如生,偏慢的速度并未“漏”掉什么。

阿劳的贝多芬钢协屡被《企鹅》轻视,包括这版第5,你不能说它没理由,比如生机活力不足,比如略显僵化的气息,但绝非乏善可陈,甚至是相反,若按照《企鹅》的标准收藏CD,你会露掉绝大部分精彩,所以对所谓专家评荐看看就好,无须较真。不知别人,阿劳和海丁克这版第5我甚为喜爱,喜欢海丁克一往无前而又精确的节奏和阿劳稳如泰山和巨细皆优的大师气质。

贝多芬第5号 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 op.73 “皇帝”
钢琴:克劳迪奥·阿劳
皇家音乐会堂管弦乐团\指挥:伯纳德·海丁克
贝多芬c大调 三重协奏曲 op.56
钢琴:克劳迪奥·阿劳\小提琴:亨里克·谢林\大提琴:亚诺什·斯塔克
新爱乐乐团\指挥:埃里亚胡·英巴尔
录音:ADD  “皇帝”于1964.6录于瑞士,三重协奏曲于1970.9录于英国沃特福德市政厅,1998年再版。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c0cXbhYQy3LwWvkxYVJKg?pwd=y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巴伦伯依姆与帕尔曼、马友友和柏林爱乐团1995年EMI版网上很流行,这是现场音乐会录音版,也是马友友16年后第二次录制,此版与上面英巴尔&阿劳等含蓄内敛的演奏风格形成两极,又恰以完全开放的演奏构成特色,巴伦伯依姆是颇具浪漫思维的音乐鬼才,他这个特质与帕尔曼、马友友一拍即合,三位表现主义者碰到一起灵感互激、火花四溅,早把严谨、内敛、谦恭这些词汇扔一边去了,这是我听过的最畅快、最率性不拘、也最个人主义的一版,气势如虹,外观灿亮,三位独奏各显其通,第一乐章以火热的激情一路前行,说实话,不算难听,按理巴伦身兼指挥应该悠着点,但你听他的钢琴,一付绝不甘人后的架势,声压满台,这就势必造成大提小提与之同步,各自拿出百分百激情应对(听听第9分钟对置场面和奋不顾身的尾声),使演奏充满强烈的浪漫主义澎胀感,第二乐章马友友如醉如痴,帕尔曼的应答同样动人,把表情发挥到极致,但我总感觉伴随着优美的还有足以销魂蚀骨的热流,这样销魂的热度是几个版本没有的,能把这个乐章演化到这般地步的怕只有此二君,第三乐章可以预料的会演变成大提琴、小提琴与钢琴的竟技场,整部作品的演奏不管是否符合本意,所有听者都能一饱耳福,这样极端的版本也只有巴伦帮们能造出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T5Kkg8FrugbhNyh1Y5xJA?pwd=8w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卡拉扬1979年组合索菲·穆特、马友友和马克·泽瑟尔第二次录制,柏林爱乐团虽不及10年前与老罗、奥胖和李赫特那次的顶级发挥,仍能属一流,但第一乐章第1.57分不知为何把定音鼓突了出来,让听者为之一惊,也有碍整体线条的完整。

独奏组中,位置感最恰当的是钢琴马克·泽瑟尔,严格的说,穆特和马友友都非演奏这部作品的恰当人选,“血型”不符,这俩人都是表现欲超强的青年演奏家,拉到忘情处往往旁若无人,又缺乏老辣的控制力,如何协调是个问题,此外,俩人音色或多或少都有“腻”的成分,又都偏爱揉弦,特别是马友友,你让他“扬起来”容易,但他很难沉下去,他缺乏大提琴在低音域的筋骨感,“肉多骨少”是他本能的不足,肯定会“好吃”,但不耐咀嚼。

从听感上能感觉到卡帅对独奏有效的控制力,穆特和马友友都很“听话”,但与老罗奥胖比较,在音色、节制与严谨层面尚有很大差距,第一乐章展开部两把提琴一定要“抽肉见骨”才够味道,分句一定要敢于把”肉“剥下来,声音若发飘发腻立等就下一个层面,而这版不足恰恰就在这里,小提琴还是显得腻,大提琴沉不下来,表现在气质上则是活力与英俊气不足,第二乐章味道尚可,遗憾的是马友友反而奇怪的收着拉,这样的慢板本应更自由更放开,本应出彩地方他到愿与穆特、泽瑟尔平分秋色,以至后者获更多掌声,尾声速度偏慢,效果不佳。临了须补充一句:这是一版还算成功的演奏,但有明显不足,我只概要指出其不足,以便为再听落个参考,“足金”部分则无须说,虽然偏少。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qhYwTnSdErjVr8iSb8Kw?pwd=9g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5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马三版本鉴赏

n多年前首听马勒听的就是马三,当时就惊叹它的长度,仅第一乐章就长达30多分钟,却绝不枯燥,这是一部包罗万象、充满奇思妙想的神奇作品,它把马勒音乐创作的精神与源泉——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的思考与种种宏观微观发挥的淋漓尽致,会有人会觉得第一乐章枯燥么?我相信不会,天堂般威严的动机主题(开声的八支圆号)、阿尔卑斯山雪岩般沉滞凛寒的第二主题(第1.06分- 索尔蒂版)、再加上意兴湍飞、酣畅淋漓的第三主题(酒神巴克斯队列,巴克斯即希腊酒神狄奥尼索斯),一步步把人们导引入层层展开的神妙造化之境,特别是狂欢的、喧闹的酒神巴克斯队列,简直叹为观止!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征服严冬、让大地回暖的绝对主角!它的象征体就是这个朝气蓬勃、灿亮爆棚、带有进行曲节拍巴克斯队列的盛装出场(8.17分),这个庞大到令人瞠目的展开部,就这么进入到了复苏盛放、充满生机的夏日。

对第一乐章结构有不同分法,我倾向于:
呈示部:开声至8.17分,呈示部的重点在第二主题,它完整的出现两次,重点表现严冬风雪的威力,而第三主题(巴克斯队列)只呈示它的基本雏型(4.48-5.50分),马勒在这里的潜意非常清晰:只有把岩石主题的“功课”做足,才能反衬出整个第一乐章的主旨——夏日大步来临的耀眼与醒目。
展开部:8.17分——21‘58’分,展开部始于第三主题,也终止于这个主题,马勒几乎动用了所有声部和尽可能的管弦乐手段渲染巴克斯队列,把它装饰的绚丽多姿,它是展开部无可争议的主角,其它所有的主题与乐段,都意在反衬、平衡、丰富它的作用,同时也用意于:夏日非一蹴而就,反复不可避免,但更迭不可阻挡。
再现部:21‘58’——结束,再现部基本是忠实的,但威严的第二岩石主题明显被柔化了(23‘06分),它变得不再那么冷酷,坚硬中被抹上几缕柔色。巴克斯队列也不再醉态酣畅,或隐或显的蒙上一丝人性化气息,但最终结束在赤热欢腾之中。

必须明白,马勒交响作品基本都是“标题性”的,我判断作品标题性的原则就看它的音源来自于何,是来自于音乐自身,还是源于音乐之外——诸如诗歌、神话、史材、事件等等,当你需要对作品深入一步了解时,就必须要看明白创作灵感(标题)来自哪里,否则就很难明白音乐在“说”什么,这部马三后几个乐章创作之初的标题明白无误的说明马勒写作的主旨——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对话。
第二乐章:草地上的花儿告诉我
第三乐章:森林的动物告诉我(重点乐段是一支降B调的邮号寥旷悠远的独奏)
第四乐章:夜晚告诉我(关于人世,一首女低音独唱,唱词来自尼采《查拉图斯特拉》里的一个章节,刻画人在世间的渴慕之情与孤独落寞)
第五乐章:晨钟告诉我(关于天使),童声、女低音与女声合唱团的合唱
第六乐章:爱告诉我(马勒写道“在一切之上,永恒的大爱交织成一片光网,尤如太阳的光芒都聚焦于一点”),马勒后来又解释“我也可以把这乐章题为上帝告诉我”,这句话,不知使得这个光辉慢乐章的题旨清晰了多少,太阳的光芒聚焦于哪一点?人与人之间最伟大的情怀是什么?宗教最初始与最终的归结是什么?——爱!大爱!这个性灵静匿、充满升华而又情感积蕴的伟大乐章,明白无误的将我们导入这天地万物都浸润其间的大爱之荣光中。

至此,这部马三的音乐脉络就相当清晰了:从大地复苏(寓意生命起源)、夏日大步来临开始,经历草原花儿朵朵的可爱、森林动物的性灵、人类之渴望与孤寞、天使之纯洁、最终归结于上帝的仁慈至爱!

马勒后来出版时将上述标题去掉,我想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随着音乐写作的展开,音乐越来乐趋向于音乐自身(纯音乐),很多乐段开始脱离创作初始的文字大纲,而服从于纯音乐自身的律性,这个时候的文字标题就显得可有可无。
二、马勒同时也明白,音乐作品进一步欣赏时最好忘掉它的标题性,因为它会限制想像力,将听者的思维局限于一个框架提示,开始肯定有益,但并非总是明智的。

标题去掉了,但音乐基本的寓意就在那里,它是音乐不可分割的部分,这个是去不掉的,对于初接触马勒者,弄清楚它的标题性显然很有必要,所以,这些被马勒删除的标题才会留下来,就我个人来说,初听马勒、我会考虑它的标题性,随着欣赏深入,我会忘掉标题性,将所有的文字框架都打破,让音乐自身天马行空,自由驰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5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索尔蒂1982版态势逼人,芝加哥交响乐团铜管与打击乐被大大派上用场,DECCA本就追求坚硬台风,他们的风格与索尔蒂一拍即合,因而爆棚段落动态十足,第一乐章铜管组不加掩饰的吹奏又压台、又散发出黄铜气息,听来十分爽劲过瘾,索尔蒂以放达疏犷手法把这两个主题在展开部的“伸展”处理的跌当起伏,虽属“短线条”操作,但色彩绚丽、劲道十足。

后面几个乐章的多姿多彩值得细品,上乘的录音效果使得声音清晰,声部的平衡甚佳,也就如实表现出索尔蒂清澄的一面,第二乐章的优雅轻盈灵秀、第三乐章几个声部间童话般的对话、乖巧而富于情趣的场景,连不起眼的几声竖琴都给我留下印象,可见索尔蒂面面俱到精细如发的指挥调度,一个微小细部都做到精益求精,邮号段落令人心旷神怡,其间大鼓轻击的震音少有的让人心生浮想,女中音H·黛尔内什演唱不错,唱出了夜的阴暗孤漠,我不禁思衬:上世纪60-80年代卡拉扬如日中天时期,索尔蒂与伯恩斯坦只所以能不落下风能与之分庭抗礼,凭的就是过硬的艺术水平与独具风格的指挥艺术。

这是一版放达的演出,你不能说它本色,也非似库贝利克那样浑然天成,但它的澄澈与动静的两相宜让你何时听都为之赞赏。

索尔蒂所谓硬派风格既在于自身,也是与DECCA多年打磨的结果,爆棚在意料之中,好在够喧嚣不空洞,虽诠释的层次性一般,线条短促有力,但并不鲁莽,效果也辉煌,并不缺乏说服力,其实这版真正价值在后五乐章,不要被第一乐章的动态遮掩,我曾一再指出索尔蒂清澄的一面和芝加哥交响在他棒下的柔顺,如第二乐章开声的媚态与弦乐的顺滑少有几人能比,第三乐章给人极佳的艺术美感,音压处理、层次、节奏控制都属一流水准,邮号段落恰到好处,若仅仅欣赏索尔蒂的硬派爆棚就很不全面。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fOgcJxwurL5EZ1yCL0LeQ?pwd=6l8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24-3-16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与布列兹版一样,西诺波利这版马三同属冷处理类型,但出来的效果不同,布列兹逻辑而精辟,西诺波利冷沥而强直,第一乐章西诺波利突出“岩石与群山”这样的命题,尽显冷煞一面,坚硬与雄阔构成这一乐章的主色调,他突出铜管声部,在铜管中,又突显长号和小号,长号将音乐的气势压的低沉有力,特别注重勾勒巨岩群山的冷煞绵延,它吹奏的第二主题,如倚天长剑露着寒光,小号声部则完全与之分庭抗礼,嘹亮高亢,独自撑开一片天地,这一低沉一高亢、一下压一上扬、以及合奏强大的态势将空间幅度撑的很开,我们可以看到西诺波利大气磅薄的气度,展开部前半段少有的义无反顾,狂势效果甚佳,他的不足在色彩上,管弦乐合奏的着色,显然不如布列兹或索尔蒂绚丽多姿,中后段部分,音乐的组织略显僵硬,乐句之间的连接缺乏布列兹那样的逻辑性,某些乐段显的突兀,给人以莫名的惊吓感,但同时演奏富于特色,运动中的,不是巴克斯队列,而是冒着寒光的铁甲战车,态势逼人,西诺波利这把手术刀够利害,舍弃色彩、舍弃温度、直扼主题。

后面几个乐章,第二乐章旋律织体被拉的很长,速度自然会降下来,似乎是一幅幅慢镜头的回放,以便于定睛观瞧,但起承转合人工斧凿痕迹过重,有失音乐形象的真貌,第三乐章同样,但他对作品切入的视角独到,特别是细节所展开的夸耀画面,似经放大镜放大,细部清晰而突凸,自然,由于“放大”了画面,再加上略显拖曳的速度,音乐画面多少显得失真,这也包括重点的邮号段落。
第四五乐章的人声部分、汉娜·施瓦茨的嗓音足够厚度,也足够压台,但演唱略显做作,柔性也不够,少了些阴柔气息,“查拉图斯特拉”那种夜的神秘感与夜思氛围未臻完美,但西诺波利的弦乐则流露着感人情愫。

末乐章我满意,西诺波利流露出难得的升华气息,我是很少置疑他的慢乐章,包括他棒下的布鲁克纳,爱乐乐团的弦乐被提炼的非常纯,充实的情感一步步凝聚、盘桓、上升,但西诺波利并未将它演绎成一首天穹之爱,在接下来的演奏中我们能清晰觉察出它深深根植于大地之上,涌动着真实而深厚的人文气息,这是他与布列兹、海丁克版立意深度上的不同之处,很值得琢磨,这一乐章显示了西诺波利宏大中追求细腻的功力和开阔的交响视野,演奏的气息自始至终未与中断,联系到他对马八尾声精彩的升华处理,令我深有感触。

这版“马三”整体看不错,尤以第一、六乐章为佳,西诺波利擅长在长大的篇幅中表现细节,演奏如山般稳健,一切都是笃定的、预先设计的,然后再将这精确的设计一丝不苟还原,通篇上下,你感觉不到即兴的成分,它的好处在于自始至终精力充沛,不足则在于灵性不够,乐句之间的衔接有点“硬”,第一乐章的巴克斯队列少了几分灵光闪现的秀色,这一段演奏有点即兴色彩才够味,而第二主题则令人信服的具有震撼力,喧嚣、坚硬,冷的令人胆寒,表现出强大的气场。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1aJw_tjx9-bGdsfjvpjbOA?pwd=rqc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24-3-17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布列兹是诠释后浪漫主义时期与现代音乐的一员主将,他直到生涯很晚才碰马勒,一碰就是“满堂彩”,他的马勒普遍受到高度评价,但也有权威评鉴如《企鹅》认为他的马勒偏冷,而我反到认为这恰是布列兹诠释马勒的优势所在,这版马三理性、精辟、冷峻,同时沉着,从布列兹对作品巨细皆优的演奏和对管弦乐高度的控制力能看出他的胸有成竹,马勒作品的长大篇幅与复杂的曲式结构,也恰恰需要布列兹这样长于结构的理性指挥家将其理缕清楚,他的马三显然与伯恩斯坦不顾一切的充分浪漫化,与滕斯泰特率直质朴风格都明显不同,他在并不失却壮美与狂势的基础上,以冷峻精辟的笔触将马勒刻画的异常清晰条理,在对马三与以理性与感性整合这一点上,布列兹表现出自己突出的优势。

第一乐章呈示部的狂势,明显是条理化之下的狂势,各声部的合奏都渗透着逻辑,因而虽势大力沉却结构精辟,再听听他的“巴克斯队列”,它并不散乱,喧闹狂欢的酒神气势不减,但却未见有“东倒西歪”,整个推进的有条不紊,足可见布列兹理性的风格,所谓“文人不乱步”,可以打醉拳,却是酒醉人不醉,这一乐章是少有几版“吹毛求刺”都挑不出啥明显毛病的乐章。

维也纳爱乐团在布列兹棒下仿佛换了一付姿容,音色要冷有冷、要暖有暖,要蛩鸣有蛩鸣,要喧嚣有喧嚣,动态与细节兼优,特别是铜管组十分突出,狂而不爆,持而不坠,奥特的演唱也足够好,她并未着力于刻画音乐中的阴郁气息,而以充沛的情愫感人,稍显不足在于低音区下潜的不够,音色偏亮了些。

这版出自布列兹的DG合辑,声音悦耳,音色清透,音压均衡适度,演奏的准确紧凑,内容高度集中,值得一听。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BDHsqaPUrjCEHQvytG12Q?pwd=fn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24-3-1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MusicAV 发表于 2024-3-16 16:21
索尔蒂的首版马勒CD常以DH高价大双张发行(如楼主分享的),网上一直没收齐这套ape/flac,只有与CSO的DM中 ...

行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8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高山上 发表于 2024-3-18 00:27
马六 怎么是VALERY GERGIEV的?

原发如此,全集里每张都有捷吉耶夫的图片,马三去掉了,马六没去,捷的马六听过,与索尔蒂的感觉明显不同,他演奏不出索尔蒂明快利落的节奏感和外向型设计,演奏时间的差异如下,捷的伦敦交响版分别是21.59\13:53\12:34\28:54,索尔蒂的是:21.03\12.32\15.34\2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24-3-18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滕斯泰特是我喜爱的马勒专家,他于80年代与伦敦爱乐团在EMI的一套《马交全集》很精彩,特别是第5-9号尤其好,有人说马勒因滕斯泰特而改变,不失为明理之言,他的马勒集感性与理性、浑厚与层次、宽阔与精密于一体,至少他给多愁善感的马勒注入了正统德奥的庄重气色,音色与架构多变的马勒在滕斯泰特这里变的郑重其事起来。

这版“马三”属上乘之作,精力充沛而又率直硬爽、不加修饰又具有相当的精密度,第一乐章极其的宽阔扎实,引发的震动仿佛来自地壳深层,这是与一些爆棚版本的动态直冲云霄的不同之处,同为硬派风格,也是与索尔蒂不同的地方,腾斯泰特完全“沉下去”了,而能在“地壳”深层做文章、他追求因地动才山摇的演奏效果,更为吻合马勒的创作精神,而在宽阔可腾云走马中又不失细部,展开部很有层次,听听第7分钟长号这一段,并非一味的追求“爆”,一旦爆又能爆的满台的震动摇曳,整体的看,演绎不仅富于思辨、尤其密不透风,而且推演的层次甚好,又比传统的德奥风格多了几分义无反顾与浑然忘我,格外有一股“豁出去”的气质,腾斯泰特就是有这本事——他能把正反两个方向一统而纳入胸怀、形成风起云涌、纵横交错的万千气象。

第二三乐章好在正宗规则,滕斯泰特并没有在音色与节奏上寻求过多变化,稳稳当当的布局显得大气。女低音奥蒂伦·温克尔温暖而抒情的演唱能令我满意,在听过的版本中给我印象较深,末乐章有着异于它人的突起的热烈、激动与温馨,同时又给这个乐章注入能让人安匿静听的冥思,但前半段落比较起来显得平淡了,这是我不满意的。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aglA_EF0ex30nIZ52y9Dg?pwd=918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库贝利克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版强调自然与自由的演奏脉络,因而他的马勒体现出更多质朴与本色,而非西诺波利那样整合的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有灵感的演奏与库贝利克的指挥风格一致,符合60年代老艺术家们对马勒成熟、节制且并不夸张的诠释思路,这样的演奏有利有弊,听听第一乐章,显然,铜管有些张扬,有些喧闹,也有失均衡,缺乏精雕细琢的管理,我们一方面欣赏它的随性不拘,一方面又觉察出略嫌紊乱的铜管声部,展开部的巴克斯队列也并非总能让人满意,无论是岩石主题还是巴克斯队列都非80年代诠释马勒盛行的那种义无反顾,追求狂势效果的模式,他只是突出了铜管声部,却并未充分调动起其它声部的“兴奋点”。

当然也得看到,库贝利克是颇具即兴色彩的指挥家,他的马三思路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质朴的音色反而形成风格,这尤其在后几乐章听得真切,最精彩在第二、三乐章和末乐章,库贝利克以令人心旷神怡的“轻拉慢唱”,将纯朴而富于慕尼黒田园风貌的场景展现在听者眼前,两个乐章一静一动的对比非常入耳,“邮号”这一大段落堪称神来之笔,展示出库贝利克即兴帅气的指挥艺术,木管尤其带有巴伐利亚固有的醇朗特点,邮号的深邃旷远给我深刻印象,与圆号的应答及小提琴的衬托很棒,也让整个乐队都找到了感觉,第五乐章人声在配合上默契不够,而托马斯有一定实力的演唱与末乐章致密桓升的感人情愫相信不会让人失望,末乐章的情感表达质朴本色,不事雕琢但出自心灵,演绎格外渗入一种孤寂而沉达情怀!令人咀嚼回味,这张CD出自库贝利克环保装的《马交全集》,值得收藏。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dXOB4LdfdnJuBq88lhJqQ?pwd=tvgu

M04120421-0.jpg (70.19 KB, 下载次数: 30)

M04120421-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11 21: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